营收与利润:下滑背后的战略考量
营业收入下降12.98%
报告显示,天岳先进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3,805千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912,232千元,减少了约12.98%。公司表示,这主要是为持续加大碳化硅衬底材料在下游应用的渗透,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衬底销售价格同比下降所致。从产品类别来看,碳化硅半导体材料收入为657,511千元,占总收入的82.83%,较去年同期下降12.63%;其他业务收入136,294千元,占比17.17%,同比下降14.62%。
| 项目 | 本报告期(千元) | 上年同期(千元) | 同比增减 |
|---|---|---|---|
| 营业收入 | 793,805 | 912,232 | (12.98%) |
| 碳化硅半导体材料收入 | 657,511 | 752,598 | (12.63%) |
| 其他业务收入 | 136,294 | 159,634 | (14.62%) |
天岳先进此次营业收入下滑,虽因衬底销售价格调整,但能否借此提升市场占有率,仍待市场检验。若市场份额未能有效提升,公司营收或面临持续压力。
净利润大幅下滑89.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80千元,与2024年同期的101,888千元相比,大幅下降了89.32%。公司称这一变动主要系战略性加大了研发投入。
| 项目 | 本报告期(千元) | 上年同期(千元) | 同比增减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0,880 | 101,888 | (89.32%) |
净利润的暴跌,虽因研发投入增加,但短期内对公司业绩冲击明显。投资者需关注研发成果转化效率,若研发投入无法在未来带来足够的收益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恐难改善。
扣非净利润:数据未提及,关注后续表现
报告中未明确提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数据,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后续披露,以全面了解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情况。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03元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0.24元/股,下降了87.50%。
| 项目 | 本报告期(元/股) | 上年同期(元/股) | 同比增减 |
|---|---|---|---|
| 基本每股收益 | 0.03 | 0.24 | (87.50%) |
基本每股收益的大幅下降,直观反映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结合净利润下滑,投资者需谨慎评估公司投资价值。
扣非每股收益:未披露,关注潜在风险
同样,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每股收益未在报告中披露。投资者需留意相关信息,以便准确评估公司的真实盈利水平和潜在风险。
资产与负债:结构变化与潜在风险
应收账款:规模稳定,关注信用风险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75,963千元,与2024年末的575,837千元基本持平。其中,贸易应收款(扣除减值损失拨备)为518,912千元,90天以内的账款占比较大,为342,083千元。
| 账龄 | 2025年6月30日(千元) | 2024年12月31日(千元) |
|---|---|---|
| 90天以内 | 342,083 | 420,264 |
| 91 - 180天 | 137,057 | 79,558 |
| 181天 - 1年 | 39,772 | 20,250 |
| 1年以上 | - | 192 |
虽然整体规模稳定,但公司仍需关注信用风险,特别是对大客户的依赖。报告期内,25%的贸易应收款来自最大客户,前五大客户的信用风险集中占比达62%。一旦大客户出现信用问题,公司资金回笼或受影响。
应收票据:商业票据减少,银行票据稳定
应收票据方面,商业票据从2024年末的48,252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440千元,银行票据则相对稳定,从317千元微升至17,463千元。整体应收票据扣除减值损失拨备后为38,781千元,较去年末有所下降。
| 项目 | 2025年6月30日(千元) | 2024年12月31日(千元) |
|---|---|---|
| 商业票据 | 22,440 | 48,252 |
| 银行票据 | 17,463 | 317 |
| 应收票据(扣除减值损失拨备后) | 38,781 | - |
商业票据减少,或反映公司客户支付方式变化,银行票据稳定一定程度保障资金回收安全性。但仍需关注应收票据整体风险。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数据未提及,关注公司运营效率
报告未提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对评估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至关重要,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后续披露,以判断公司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存货:小幅增长,关注库存管理
存货从2024年末的1,021,876千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050,722千元,增长了2.82%。
| 存货类别 | 2025年6月30日(千元) | 2024年12月31日(千元) |
|---|---|---|
| 原材料 | 525,355 | 497,886 |
| 在产品 | 295,749 | 213,339 |
| 产成品 | 276,973 | 348,994 |
| 存货总计 | 1,050,722 | 1,021,876 |
其中,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公司需加强库存管理,确保存货周转效率,避免因库存积压带来的成本增加和减值风险。
费用与现金流:投入与产出的平衡
销售费用增长32.99%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13,498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0,149千元,增长了32.99%。
| 项目 | 本报告期(千元) | 上年同期(千元) | 同比增减 |
|---|---|---|---|
| 销售费用 | 13,498 | 10,149 | 32.99% |
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加大了投入,以推动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的提升,但需关注投入产出比,确保销售费用的增长能有效带动收入增长。若销售费用增长未能转化为营收增长,将侵蚀公司利润。
管理费用微增1.27%
管理费用为90,46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89,327千元增长了1.27%。
| 项目 | 本报告期(千元) | 上年同期(千元) | 同比增减 |
|---|---|---|---|
| 管理费用 | 90,465 | 89,327 | 1.27% |
整体较为稳定。公司在管理方面保持相对平稳的支出,持续优化管理流程和效率。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
财务费用在2025年上半年为 -3,715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5,746千元。
| 项目 | 本报告期(千元) | 上年同期(千元) |
|---|---|---|
| 财务费用 | -3,715 | 5,746 |
这一转变主要源于银行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上升,以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的变化。公司需合理规划资金,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费用对利润的负面影响。财务费用转负或影响公司利润表,投资者需关注其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
研发费用增长34.94%
研发费用达到75,847千元,同比增长34.94%。
| 项目 | 本报告期(千元) | 上年同期(千元) | 同比增减 |
|---|---|---|---|
| 研发费用 | 75,847 | 56,204 | 34.94% |
公司致力于研发创新,重点用于大尺寸衬底产品技术攻关以及AR眼镜等新兴应用领域的拓展。虽然研发投入的增加可能在短期内对利润产生压力,但长期来看,有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过,研发成果具有不确定性,若研发失败或成果转化不佳,公司将面临较大损失。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347.4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155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 -109,993千元。
| 项目 | 本报告期(千元) | 上年同期(千元) | 同比增减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72,155 | -109,993 | 347.43% |
增长了347.43%。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显著增强,可能得益于销售回款的改善或成本控制的成效。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对公司资金周转和持续发展有利,但需关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净流出,关注投资策略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等长期资产,以及对联营公司的投资。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显示公司在积极布局长期发展,但需关注投资项目的回报情况。若投资项目未能达到预期收益,将影响公司未来盈利能力。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4.7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10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88,447千元增长了4.73%。
| 项目 | 本报告期(千元) | 上年同期(千元) | 同比增减 |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02,105 | 288,447 | 4.73% |
公司通过银行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需注意控制债务规模和偿债风险。筹资活动现金流增长,虽能为公司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债务增加也加大了偿债压力,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债务风险。
天岳先进在2025年上半年面临净利润大幅下滑和营业收入下降的挑战,但同时也在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方面积极布局。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技术创新、市场渗透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进展,以评估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