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数据概览
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环能”)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出现显著承压。本报告期(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5.57亿元,同比下滑22.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减少13.32%。年初至报告期末(2025年1-9月)营收269.79亿元,同比下降12.84%;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15.10%。
| 项目 | 本报告期(亿元) | 上年同期(亿元) | 同比变动(%) | 年初至报告期末(亿元) | 上年同期(亿元) | 同比变动(%) |
|---|---|---|---|---|---|---|
| 营业收入 | 85.57 | 109.09 | -22.38 | 269.79 | 309.54 | -12.84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50 | 1.73 | -13.32 | 4.53 | 5.33 | -15.10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 | 1.41 | 1.57 | -10.42 | 4.33 | 4.76 | -9.03 |
营收持续下滑:量价齐跌拖累业绩
物产环能本报告期营业收入85.57亿元,同比减少22.38%,主要受煤炭业务量价齐跌影响。财报显示,本报告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24.67亿元,其中煤炭销售量降低导致收入减少4.97亿元,煤炭价格下跌导致收入减少20.58亿元,仅热电联产、新能源及其他业务收入增加0.88亿元,未能对冲主业下滑压力。
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营收269.79亿元,同比下降12.84%,尽管煤炭销售量增长带来收入增加20.58亿元,但煤炭价格下跌导致收入减少60.33亿元(推算数据:年初至报告期营收减少39.75亿元,销售量增长贡献+20.58亿元,故价格下跌影响为-39.75-20.58=-60.33亿元),显示煤炭价格下行对公司营收的冲击持续扩大。
| 营收变动影响因素 | 本报告期影响额(亿元)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影响额(亿元) |
|---|---|---|
| 煤炭销售量变动 | -4.97 | +20.58 |
| 煤炭价格变动 | -20.58 | -60.33 |
| 其他业务变动 | +0.88 | + |
净利润双降:扣非利润降幅收窄难掩主业承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方面,本报告期1.50亿元,同比减少13.32%;年初至报告期末4.53亿元,同比减少15.10%,降幅大于营收降幅,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弱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本报告期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降10.42%,年初至报告期末4.33亿元,同比下降9.03%,扣非利润降幅小于净利润降幅,主要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支撑。财报显示,年初至报告期末非经常性损益1.9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4.40%,其中政府补助贡献2.55亿元,占非经常性损益的128.07%,显示公司对非经常性收益存在一定依赖。
基本每股收益同步下滑,本报告期及年初至报告期末均为0.27元/股、0.81元/股,同比降幅均为15.63%,与净利润降幅基本一致。
| 利润指标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同比变动(%)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上年同期 | 同比变动(%) |
|---|---|---|---|---|---|---|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1.50 | 1.73 | -13.32 | 4.53 | 5.33 | -15.10 |
| 扣非净利润(亿元) | 1.41 | 1.57 | -10.42 | 4.33 | 4.76 | -9.03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27 | 0.32 | -15.63 | 0.81 | 0.96 | -15.6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盈利能力持续弱化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70%,较上年同期减少0.62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8.03%,较上年同期减少2.02个百分点。收益率降幅大于营收和净利润降幅,主要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较上年末增长2.30%(从55.13亿元增至56.40亿元),在净利润下滑的同时,净资产规模增加进一步拉低收益率,反映公司资本利用效率下降。
应收账款小幅增长:需关注回款风险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12.74亿元,较2024年末的12.64亿元增长0.79%,变动幅度较小。尽管应收账款规模未出现大幅扩张,但在营收同比下滑12.84%的背景下,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从上年同期的4.08%(12.64亿元/309.54亿元)升至4.72%(12.74亿元/269.79亿元),显示公司回款效率略有下降。结合煤炭行业景气度下行,需警惕下游客户付款能力弱化导致的坏账风险。
存货规模下降:去库存或反映需求疲软
公司存货从2024年末的30.23亿元降至2025年9月30日的25.43亿元,降幅15.88%,与年初至报告期营收降幅(12.84%)基本匹配,可能为主动去库存应对需求疲软。但存货周转率需结合营业成本判断,年初至报告期营业成本256.32亿元,同比下降13.22%,存货平均余额((30.23+25.43)/2=27.83亿元),存货周转率9.21次,上年同期营业成本295.38亿元,存货平均余额假设为(上年末存货+上年同期末存货),因数据不足无法精确计算,但存货与营收、成本同向下滑,提示煤炭业务终端需求可能持续走弱。
费用管控分化:财务费用大降难抵管理费用上升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2.43%
年初至报告期销售费用8706.92万元,同比减少12.43%,与营收降幅(12.84%)基本一致,显示销售费用随业务规模收缩而下降,管控相对合理。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1.89%
管理费用1.51亿元,同比增长11.89%,增速显著高于营收降幅,可能因人工成本、折旧等固定费用刚性支出,在营收下滑背景下,管理费用占营收比重从上年同期的0.44%升至0.56%,对利润形成挤压。
财务费用同比大降26.47%
财务费用607.65万元,同比下降26.47%,主要因利息费用从4177.76万元降至2261.78万元(降幅45.86%),叠加利息收入从2922.52万元降至2436.02万元(降幅16.65%),显示公司通过减少有息负债降低财务成本,但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1.22亿元(详见下文),或反映公司在偿还债务,短期流动性压力需关注。
研发费用稳步增长6.36%
研发费用1.01亿元,同比增长6.36%,在业绩承压背景下持续投入研发,主要投向新能源等业务,或为公司培育新增长点,但短期难改煤炭业务依赖。
现金流“一正两负”:经营现金流改善难掩投资筹资压力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
年初至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81亿元,上年同期为-3.52亿元,同比大幅改善,主要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312.80亿元,同比下降14.15%,但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287.28亿元,同比下降21.05%,支付的各项税费3.33亿元,同比增长23.57%,整体现金流入降幅小于流出降幅。不过,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需结合应收账款变化,若现金流改善依赖压款或提前收款,可持续性存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扩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0亿元,上年同期为-0.23亿元,净流出同比增加1769.57%,主要因投资支付的现金11.52亿元,同比增长219.00%(上年同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出5.39亿元),显示公司加大投资力度,可能投向新能源等业务,但短期内将加剧资金压力。
筹资活动现金流由正转负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22亿元,上年同期为8.37亿元,主要因偿还债务支付现金24.53亿元,同比增长263.70%(上年同期偿还67.28亿元,推算数据可能存在差异,以财报为准),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现金4.57亿元,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大于流入,短期偿债压力显现。
| 现金流项目 | 年初至报告期(亿元) | 上年同期(亿元) | 同比变动(%)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17.81 | -3.52 |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4.30 | -0.23 | +1769.57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11.22 | 8.37 | -234.05 |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下行与流动性压力需警惕
物产环能当前面临两大核心风险:一是煤炭价格下行对营收和利润的持续冲击,尽管公司通过新能源业务尝试转型,但短期内煤炭业务占比仍较高,价格波动影响显著;二是现金流压力,筹资活动净流出11.22亿元,投资活动净流出4.30亿元,依赖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81亿元覆盖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2.18亿元,但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62亿元,较上年同期9.36亿元下降18.59%,短期流动性需关注。投资者应密切跟踪煤炭价格走势及公司转型进展,审慎评估业绩复苏预期。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