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建发股份主办全球供应链CEO圆桌战略对话 解码企业全球化“链”动力

时间:2025年09月16日 17:23

日前,由建发股份主办的全球供应链CEO圆桌对话,围绕全球供应链协同、本土化生态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胡大剑指出,出海正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升级为涵盖品牌、技术、资本与标准的全链条输出,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与可持续性。

建发股份表示,在百年变局之下,供应链企业有望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重构的重要推动者。“建发愿以供应链为纽带,深化协同、共拓蓝海,探索企业全球化发展新路径,开创合作共赢新模式。”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企业对“为何出海”的重新定义。经营管理专家宋志平表示,企业应避免“一窝蜂”式盲目扩张,善用平台型企业的全球网络。“建发在全球百余国拥有商业触角,能为企业提供渠道支持与本地洞察。”他特别强调:“走出去是合作者、融合者,要与当地企业共生共赢。”

江汽集团总经理李明也指出,汽车产业正面临新生态、新价值链的重构。“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核心特长,做好中高端产品,才能在全球分工中确立独特价值。”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正从“跟随者”向“价值创造者”转型。

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认为,全球化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建立资源、技术、产业链的联盟整合,以技术为泥,生态为田,打造全球市场联盟。”紫金矿业市场总监黄孝隆则警示风险:“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企业必须筑牢合规底线,坚持合法经营,与当地共同发展,才能稳固根基。”

海尔集团总裁梁海山分享了“三位一体”创牌经验:坚持自主品牌出海,实现研发、制造、营销全面本土化,并通过并购加速全球化布局。“只有把供应链和创新能力‘走进去’,才能实现品牌的真正全球化。”海尔连续1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正是这一模式的有力印证。

罗兰贝格全球联席总裁戴璞观察到,中国企业出海范式正在转变:“从出口导向转向全球化运营,若能将中国优势与本土资源深度耦合,潜力将被更大释放。”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正从“运营海外”迈向“融入全球”。

远东控股创始人蒋锡培强调,出海基础在于国内业务做深做透。“拓展海外要审时度势,找到能互相欣赏、互相促进的好客户、好市场,才能彼此成就。”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指出,消费出海需尊重品牌基因:“收购后要保持各品牌独立价值,提供本土化商品,逐步建立中国品牌做高价值产品的认知。”

中远海运散运总经理陈新川呼吁共建共赢生态:“优势企业不应过度挤压上下游利润,唯有坚持共赢理念,才能提升中国全球供应链的整体韧性与竞争力。”中国信保总经理王虹则从风险视角提醒:“要评估当地成本竞争力与市场潜力,锚定有价值的空间,才能确保经营成果。”

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表示:“出海的本质,是去更大市场寻找更好客户。我们必须带着好技术、好产品、好服务走出去,正己和人,建立信任生态,惠及所有伙伴。”(华柏)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