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2025年中信海直研究报告:再论中信海直,运营端企业的核心优势(附下载)

时间:2025年10月14日 16:34

一、运营端企业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一)公司保障大型 eVTOL 实现低空+物流运输场景,新质低空运营实质性卡位

华创交运|低空 60 系列研究的框架为:四大应用场景(需求)+两大低空新基建(供给) +五大产业链环节(重点公司)。 在应用端,以飞行器载体看,包括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小型固定翼飞机、直 升机以及(工业级)无人机等。其中,eVTOL 作为低空经济中有代表性的新产品新技术, 在牵引融合呈现新经济业态。 2025 年 5 月 20 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强调“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按照 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 郊后城区的原则,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目前全球获得三证(TC/PC/AC)的吨级以上大型 eVTOL 仅峰飞航空凯瑞鸥(货运), 8 月以来,其代表性的两次全球首次飞行(海上平台物资运输、跨城物流运输)均由中信 海直共同保障完成。

1、中信海直 X 峰飞航空: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

根据 2025 年 8 月 3 日峰飞航空公众号报道《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 2 吨级 eVTOL 海洋石 油平台飞行》、新闻联播公众号报道《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无人飞行器首次完成 海上平台物资运输》以及中信海直 2025 年半年报介绍,中国海油、中信海直及峰飞航空 联合成功完成峰飞航空 2 吨级 eVTOL 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这一突破 不仅创新了远海物资补给模式,更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 根据介绍,该场景下: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位于深圳龙岗区的中信金沙 湾起飞,经过 58 分钟的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 150 公里的惠州 19-3 海上 油气平台,成功完成了运输任务并返回。 我们认为这是大型 eVTOL 在“低空+物流”场景的里程碑事件。 随着深海科技、海洋经济的推进,未来 eVTOL 将物资从陆地运输到海上作业平台,相较 于直升机成本更低,相较于船运效率显著提高。 根据报道介绍:长期以来,我国海上石油平台的物资补给主要依赖船舶运输,单程耗时 10 小时或以上,难以满足紧急物资调度与应急保障需求;紧急情况下则需调用直升机, 但单次飞行成本较高。大型 eVTOL 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起降便捷等方面具备明显优 势。 在任务推进过程中,中信海直充分发挥长期服务海上石油平台的专业优势,高效协调运 输工作人员往来平台,保障地面保障团队高效就位;同步推进平台落地场地与充电设施 的适配,确保物资装卸与能源补给无缝衔接等,为 eVTOL 在严苛海洋环境下的精准投送 提供了定制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面对复杂的跨区域空域协调挑战,协调制定出 精细化空域保障方案,确保了 eVTOL 在隔离运行模式下的绝对安全,展现了卓越的空域 协调管理能力。 中信海直以自身运营优势为支点,一边链接中国海油的场景需求,一边赋能峰飞航空的 技术落地,推动低空经济与传统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2、中信海直 X 峰飞航空:完成首次跨城(合肥—怀宁)低空物流航线

根据中信海直公众号《中信海直开启合肥战略合作 首飞跨城货运航线》,峰飞航空科技 公众号《峰飞凯瑞鸥首飞 160 公里农副产品低空无人货运航线》报道:2025 年 9 月 18 日,合肥—怀宁低空物流跨城货运测试航线正式首飞启用。 据介绍,该场景下,由峰飞航空 2 吨级 eVTOL 凯瑞鸥执飞,从安庆怀宁县国家蓝莓产业 园启航,装载约 200 公斤蓝莓汁及顺丰快递件,抵达合肥市百大周谷堆农产品物流园附 近,跨城航线总航程 160.8KM,航时 1h5m。 安庆怀宁是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而百大周谷堆则是位于合肥的大型农副产品 批发市场,采用低空无人货运方式,可实现从乡村到集散地的直达快速运输。 相比于传统的地面货运方式,采用大型 eVTOL 航空器,能够及时迅速发送生鲜农产品, 减少产品损耗,解决农业生产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本次活动由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中信海直、国先控股、峰飞航空等多方协同推 进。 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采用 2 吨级 eVTOL 进行城际间农副产品低空无人货运航线飞行。 各方将探索实施怀宁-合肥的常态化飞行,建立高价值农副产品固定运输航线,并且为下 一步在合肥都市圈内开展生鲜农产品、高价值工业配件、应急物资、高时效快递件等常 态化运输奠定基础,为乡村振兴与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持续注入低空经济新动能。 中信海直牵头组织飞行活动方案论证、航线勘察和安全总控,充分发挥丰富的低空经济 全业务运营能力和经验。任务推进过程中,中信海直与合作伙伴多次实地勘察、反复论 证,从运行安全、经济价值、持续运营等角度,完成航线规划、起降点选择和空域申请, 面对复杂的跨区域协调保障挑战,制定精细化实施方案,确保了 eVTOL 在隔离运行模式 下的安全运行。除了正式启用的“合肥—怀宁”低空无人跨城货运测试航线,今年还计划开通合肥—芜湖物流试点航线。 同日,中信海直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新质低空运营实质性卡位

前述两个案例均由中信海直联手峰飞航空完成,我们认为: 其一,意味着公司将在通航领域的运营经验与体系保障成功用于吨级以上 eVTOL(物流)的运营,并获得实质性卡位优势。 中信海直完成实地勘探、方案论证、航线规划、起降点选择、空域申请、跨区域空域协 调、隔离运行下安全飞行、场地与充电适配等全链条,一方面链接需求场景,另一方面 赋能新技术落地,体现全面成熟体系的优势。 其二,大型 eVTOL 在“低空+物流”未来规模化或可期。 我们在 7 月 22 日发布的深度《低空+物流:新质生产力的经济账怎么算?——华创交运 低空 60 系列研究(二十一)》提出观点: 1)我们认为“先载货,后载人”,物流或成低空经济率先规模落地场景。 2)我们通过四种场景下的模拟测算,认为“低空+物流”具备经济性。 场景一:山区、海岛、紧急运输等特殊场景的运输:无人机是优势明显的新质生产力; 场景二:大型无人机 Vs 传统支线货机:支线物流单机模型经济有优势; 场景三:大型无人机 Vs 公路货运:时效溢价优势显著; 场景四:末端配送,我们认为无人机经济性存在一定“误区”。

技术路线上,V2000CG 采用复合翼构型,纯电驱动,既能像多旋翼或直升机垂直起降, 又能像固定翼飞机快速高效巡航。 性能参数上,最大起飞重量 2000 公斤,最大载荷 500 公斤,将广泛应用于低空物流和紧 急物资运输。 适航进展方面, 2024 年 3 月 22 日,V2000CG 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 (TC),成为全球首款通过型号合格认证的吨级以上 eVTOL 航空器。 同年 12 月 24 日,V2000CG 获颁生产许可证(PC)。 2025 年 7 月 21 日获得中国民航局批准 AC 单机适航证,至此已全获航空器适航认证的 “三证”——TC、PC 和 AC,成为全球首架严格按照民航适航程序设计、制造和交付的 吨级以上 eVTOL 航空器,全流程得到适航认可,具备合法飞行和运营的基础资格。

(二)品牌+规模+体系:构建龙头优势

1、品牌:大国央企*国家战略

1)中信集团赋能公司低空产业发展

中信集团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中海直有限责任公司,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持有公司 30.18%股份,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8.45%股份;两者实际控 制人均为中信集团。

我们认为:中信集团为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展可带来赋能。 一方面在于与地方政府、大型央企之间深度合作:如根据公司 2024 年报介绍,公司依托 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的独特优势,与南山区政府、招商蛇口、深圳电信结成长期全 面战略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公司在低空产业链延伸层面寻找更多潜在机遇。

2)践行国家战略,展现央企担当,树立行业标杆品牌。 根据公司 2024 年报以及 2025 年半年报介绍: 公司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特别节目《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共和国 巡礼》航拍飞行保障任务的执行录制; 圆满完成了中国第 41 次南极科考队飞行保障任务、第 14 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的直升机飞 行保障任务。 公司积极投身公共应急管理与社会救援体系建设,打造“空地结合”立体救援体系:执 行海南省重大应急救援活动,如“莺歌海货渔船相撞”、“琼海万泉河水灾”等;成功完 成天津港锚地“星夜女神”轮船员救助;高效完成河南焦作、湖北黄陂大火扑救任务,两 例救援案例入选《低空经济典型案例》; 公司荣获第二十一届“深圳知名品牌”、“湾区知名品牌”双项殊荣;湛江分公司获“2024 年度社会搜救力量突出贡献奖”。

2、规模:公司是我国通用航空市场龙头企业,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亚洲领先

根据公司 2025 年半年报介绍,公司是目前国内通用航空运营服务领军企业,正在运营 88 架直升机,是亚洲最大的民用直升机队。公司深耕直升机运营 41 年,已在全国范围 内建立了完善的机场、基地和起降点网络。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拥有直升机 88 架和 14 架无人机(无人机包含“翼龙 2 型”、首批人影专用型固定翼无人机等)。 近十年来,公司机队规模占行业在 4.2%左右。(2024 年我国在册通用航空器 3232 架,其 中教学训练用 1252 架,非教练用 1980 架,我们以非教练用机队为基数,但其中还包括 小型通用航空器,规模占比仅作参考)。 公司官网数据显示,公司主力机型均系当今世界最新机型,包括:空客直升机公司旗下 (原欧直)超美洲豹系的 EC225 型、AS332L1 型,海豚系的 EC155 B/B1 型、SA365N 型;美国西科斯基 S92A 型、意大利阿古斯塔的 A109E 型等型号直升机。

为进一步说明公司规模优势,我们选取南航通航进行比较: 中信海直是目前 A 股唯一上市的通用航空运营企业,南航通航曾于 2023 年 12 月提交招 股说明书,2024 年 7 月终止 IPO 申请。两者与中国通航,是为中海油提升石油飞行业务 的仅有的三家服务商。双方可就公开数据做比较(取南航通航招股说明书披露数据与中 信海直同期对比)。 1)规模:中信海直明显大于南航通航。 机队:截止 23 年 6 月底,中信海直、南航通航运营机队总数分别为 89、34 架。 飞行员:截止 22 年末,中信海直、南航通航飞行员分别为 209 名及 129 名。 飞行小时: 2021 年,中信海直飞行小时约为 3.77 万小时, 2022 年,南航通航飞行小时约为 1.57 万小时。 收入:22 年,中信海直实现营业收入 17.98 亿元,南航通航实现营业收入 6.25 亿元。 归母净利润:2022 年,中信海直实现归母净利润 1.94 亿元,南航通航实现归母净利润0.89 亿元。 2)客户集中度及区域分布:中信海直相对均衡。 中海油均为第一大客户,南航通航相对更为集中。 2022 年,中信海直对中海油销售收入为 12.19 亿元,占比营业收入的 67.81%; 南航通航对中海油销售收入为 4.88 亿元,占比营业收入的 78.17%。 区域分布:海直相对均衡,南航通航更集中在广东地区。 2022 年,中信海直主要业务地区集中在广东(深圳、湛江)、北京、浙江等地,分别实现 10.42(其中深圳、湛江分别 8.06、2.36 亿元)、3.18、1.93 亿元,分别占比总营收的 57.9% (其中深圳、湛江分别占比 44.8%、13.1%)、17.7%、10.7%; 2022 年,南航通航主要业务地区集中在广东、海南两地,分别实现 4.4、0.8 亿元,分别 占比总营收的 71.2%、13.1%。 3)管理效率:中信海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更低。 2022 年,中信海直销售费用率为 0.57%,南航通航销售费用率为 0.68%; 中信海直管理费用率为 6.45%,南航通航管理费用率为 10.50%。

3、体系:成熟完备的安全运营体系,全面综合的服务保障能力

1)安全是基石。 对于航空飞行,安全是基石。 根据公司 2024 年报介绍,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安全开展作业,累计飞行时间超 50000 小 时,同时创造了享誉国际同行业的优秀安全记录。 公司是国内最早实施安全管理体系(SMS)的通航企业,建立了符合国际民航标准的健 康安全环保(HSE)体系;通过引入健康监测、远程塔台、飞行品质监控等先进系统和设备,全面提升飞行安全保 障和服务质量; 多次荣获中国民航通用航空最高荣誉“金鸥杯”,连续多年获得民航安全责任优胜单位、 安全飞行先进单位等称号,飞行团队多人获得民航局颁发的功勋、金质、银质及铜质奖 章。截止 2025 年中报,公司拥有 213 名飞行员,其中大部分人员被中国民航局授予安全 飞行奖章。 2)全面的综合服务能力。 公司运营直升机机场 4 个:深圳南头、天津塘沽、湛江坡头、海南东方,并在全国多地 设立基地和起降点。 分区域看,2024 年,公司深圳、北京、湛江、浙江、天津地区收入分别占比总营业收入 的 50%、14.1%、10.2%、13.1%、8.1%。 公司有丰富的多维度综合服务经验,在传统通用航空和新兴低空经济领域持续发力:公 司有丰富的“载人+载物”“飞行+作业”“运营+保障”“海上+陆上”“有人机+无人机”“产 业+资本”等不同维度的综合服务经验,依托现有的海上石油、应急救援、通航维修、引 航风电及陆上通航五大业务板块,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综合服务能力。

(三)公司或成为低空经济探索首选合作伙伴之一

(报告来源:华创证券。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报告来源:华创证券。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