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Mysteel:关于稀土管制所带来影响的调研

时间:2025年10月15日 08:47

摘要:节后首日,稀土市场风云变幻,商务部连发四文,公布了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四项决定,这一系列的措施把稀土产品再一次聚焦于大众视野,综合来看的话此次调整相较于今年4月份的政策,重在延伸和加强,具体有以下变化:

一、实施背景: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有关稀土技术也早在2001年就列入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直接或者加工后再转移、提供给有关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潜在威胁,对国际和平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也有损防扩散国际努力。为此,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二、变化与调整:

管制对象:4月主要针对从中国境内出口的特定稀土物项,10月9日新政策拓展至境外组织和个人(以下称“境外特定出口经营者”)在向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以下物项前,必须获得中国商务部颁发的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件。

管制范围:4月4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10月9日新政策拓展至钬,铒,铥,铕,镱,全面覆盖所有中重稀土元素。

技术,设备,辅料管控:有关稀土技术也早在2001年就列入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前期主要侧重于提炼和加工环节,此次修改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延伸至稀土设备,原材料辅料,实施了更严格,更全面的出口管制措施。

三、对企业的影响有什么

1、出口管制导致中重稀土需求预期减弱

上游企业已开始适度收缩相关产品的产出规模,这直接影响了部分以中重稀土为主要产品的企业的短期效益同时,受限于出口审批流程,部分现有库存的销售周期被动拉长,企业面临一定的库存周转与资金回流压力

2对中游磁材企业:多重挑战倒逼转型

磁材企业面临的挑战更为直接。政策窗口期极为紧迫,海外客户为规避供应链风险加紧催货,导致企业短期生产与交付压力骤增后期,为应对出口审批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国外订单推迟,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着力发展含量较少或者无中重稀土技术、优化配方以降低对受管制中重稀土的依赖,从而控制成本并维持出口竞争力。此举也将使企业加速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四、对于稀土产业的相关影响

从长远看,此政策将深刻重塑全球稀土产业链格局。一方面,倒逼国际下游客户加速供应链多元化战略,降低单一依赖;另一方面,将推动国内市场进入一轮剧烈的整合期,资源与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是必然趋势,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五、企业对于禁令看法

金属企业A:近期稀土价格的下行,主要受市场对供应端可能增加的预期导致,而出口管制政策对企业层面的实际影响相对有限,毕竟大多磁材企业经过前期的调整与积累,已具备一定的应对经验。

金属企业B:出口管制政策在市场下行期产生了双重冲击:一方面,它加剧了下游磁材企业的观望情绪,令其采购积极性减弱,并反向传导至上游影响产出量;另一方面,部分订单因需重新履行审批手续而不得不延长交货期。

金属企业C:此次管制的实质影响较为有限,政治局势越紧张,政策走向反而越快明朗。短短一个月的窗口期对企业而言操作空间有限,持静观其变态度为主。

金属企业E:今年5–9月下游已提前释放大量订单,推动钕铁硼企业持续高开工。但目前新增订单寥寥,叠加出口限制持续,磁材企业采购意愿低迷,价格缺乏支撑。出口管制确实压制了磁材订单,且距11月初窗口期太短,难以再刺激订单释放。

磁材企业A:从短期来看,此次稀土出口管制对企业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主要由于自前期管制实施以来,大多磁材企业已主动降低对钬等可能受控元素的使用依赖,并提前布局了替代方案或配方调整。当前受影响的多为已有订单,交付时间可能因审批流程而有所延后,但整体业务节奏未受根本性冲击。但长期来看,政策正在显著重塑永磁市场的竞争逻辑。一方面,它将促使国外客户加速构建本土或多元化的稀土供应链,推动其提升抗风险能力,进而可能削弱我国稀土资源的长期出口需求;另一方面,这种“资源—市场”的联动效应也可能反向制约国内新能源等下游产业的出口,形成“我们不出口稀土,国外也可能减少进口我国新能源产品”的相互制衡格局。此趋势意味着,依赖资源出口的旧模式亟待向技术驱动和内需拉动转型。

磁材企业B:对我司影响有限。早在4月我们就已制定钬元素的替代方案,目前仅发货期略有延后,客户也表示理解。但长期看,影响不容忽视。美国当前将相关关税提高至100%,可谓“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一”,毕竟多数产品仍依赖中国供应链。

磁材企业C:有一定影响但可控。我们正加紧完成现有订单,仅少数含管制元素的规格需调整配方。行业对政策已逐步适应,不会重现4月时的抢货现象。稀土问题已上升至战略层面,短期冲击有限,长期看将抑制需求。

磁材企业D:国庆至今订单情况远低于预期。出口难度大增,行业情绪悲观。预计订单将进一步向头部大厂集中,部分中小型磁材厂可能面临淘汰。

磁材企业E:现政策变动频繁,难以预判。出口业务势必受严重影响,我司已暂缓采购,以观望为主。在11月8日前,大厂将忙于交付前期订单,海外客户也急于在窗口期内签约,短期价格或有支撑。但目前80%以上中高性能磁材均含钬,难以规避管制,需走两用物项审批,从消息面看无疑利空。

磁材企业F:目前,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如40H以上牌号)普遍需添加钬元素,尤其在电机及高端电子产品中难以通过配方调整替代。根据最新出口管制要求,约80%的相关磁材出口订单被纳入两用物项管理范畴,需逐批申请出口许可证。从市场预期看,这一政策短期内对行业情绪构成利空。

六、总结预测

当前稀土市场正经历一轮下行调整,其核心原因在于供需基本面的阶段性转变。供应方面,国内氧化镨钕的单月产量已能满足当月金属生产需求,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需求方面,由于5月至9月期间,下游终端企业为应对传统生产旺季和潜在的供应干扰,已提前集中释放了大量订单这导致四季度伊始,新增订单表现低迷,需求整体不振。同时,出口管制政策的加严也加剧了市场的观望情绪,部分磁材企业因担心复杂的合规审查而对新订单持谨慎态度,进一步抑制了需求的释放。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市场销售承压,价格呈现下行趋势。

展望后市,价格在探底过程中有望逐步获得支撑并企稳。尽管出口管制政策对部分持货商的心态产生了影响,但鉴于多数企业已在4月首轮管制后制定了应对方案,其短期实际影响相对有限。

个关键的支撑因素在于成本端: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已宣布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环比大幅上调37.13%。这使得氧化镨钕的成本支撑非常坚实,价格继续深跌的空间将受到限制。

综合来看,随着价格逐步探底,逼近成本区域,市场的逢低采购需求可能会被激发,预计市场成交活跃度将随之缓慢提升,从而助力价格寻底企稳。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