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万顺新材: 砸1亿设孙公司“加码”铝塑膜

时间:2025年10月15日 16:10

109万顺新材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布局——其全资子公司江苏中基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投资设立全资孙公司安徽中基铝塑膜科技有限公司,主营铝塑膜业务。依托自身 25% 的电池箔市占率优势,从铝箔基材向上游延伸,用基材自供率80%的成本优势切入。高纯度铝箔占铝塑膜成本的40%,自供能直接降本,为切入铝塑膜领域奠定基础

万顺新材在公告中明确,此次投资是基于公司战略规划与主营业务发展需求,核心目标是完善新能源材料业务产业布局。作为软包电池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铝塑膜的市场空间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软包动力电池渗透率提升直接挂钩,而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更将进一步带动铝塑膜需求增长,公司通过设立专业孙公司切入该领域,可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

铝塑膜是软包电池关键封装材料,具备外形灵活、重量轻等优势,广泛应用于 3C 消费、储能、两轮车电池领域,其市场空间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软包电池渗透率提升直接挂钩。数据显示,全球软包电池在消费锂电池出货量占比已超圆柱与方形铝壳电池总和,预计 2025 年全球铝塑膜需求达 10 亿平(2020 年的 5 倍),2030 年出货量将达 13.9 亿平,2031 年全球市场销售额预计达 31.83 亿美元(2024 年为 14.4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12.1%。

值得关注的是,软包封装仍是固态电池的主流方案,铝塑膜也因此成为固态电池的关键材料,这一适配性源于二者特性的完美契合:

一方面,超过 90% 的固态电池采用软包封装,尤其是使用锂金属负极的固态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会发生膨胀收缩,而铝塑膜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能适配这种体积变化,避免了坚硬铝壳或钢壳可能导致的界面接触不良甚至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固态电池(尤其是能量密度更高的版本)对封装材料的性能要求大幅升级,铝塑膜的核心层(如内层 PP)需耐受固态电解质更强的腐蚀,并具备更高的耐高温性能,这直接推动了铝塑膜技术升级,例如紫江新材研发的耐高温改性 PP/PE 复合内层材料,使其产品附加值(ASP)有望达到传统产品的 2-3 倍。

不过,铝塑膜行业技术壁垒高,长期被日韩企业垄断(日本 DNP 市占率 50%,日韩合计超 70%),国内企业合计市占率仅 25%,且国产产品多应用于要求较低的 3C 领域(国产化率约 40%),动力领域仍以日韩企业为主,国内企业处于送样和小规模供应阶段。当前正处国产替代黄金窗口,固态电池兴起让国内企业与国外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万顺新材入局将进一步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助力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当前铝塑膜市场仍由少数国际巨头主导,但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上的持续提升,国产铝塑膜的市场份额正逐步扩大。万顺新材此次切入铝塑膜领域,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倒逼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同时也为国内电池厂商提供更多选择,有助于降低对进口铝塑膜的依赖,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而其提前布局的动作,也为自身在未来固态电池驱动的铝塑膜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