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黄埔港鱼粉国际贸易创新园揭牌成立,标志着广州港推动落实“盘活存量资产、促进高质量发展”部署的又一重要举措落地,进一步深化腹地企业与国际贸易合作,推动区域产业升级。黄埔区政府、黄埔海关、广州市港务局、广州港股份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鱼粉产业链龙头企业代表和行业协会专家等近百人到场,共同探讨“港口+贸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据悉,该园区是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黄埔区政府、海关及行业企业共同打造的国家级鱼粉产业综合平台,将通过整合交易、物流、检测、金融等资源,推动鱼粉贸易标准化、透明化,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鱼粉市场的话语权。
产业根基深厚
黄埔老港成全国鱼粉贸易“风向标”
鱼粉作为水产与畜禽饲料的核心原料,是我国动物蛋白供应链的关键一环。数据显示,全国鱼粉年需求量超240万吨,2024年进口量达192.84万吨,其中广东占比75%。而黄埔港作为全国鱼粉贸易的核心枢纽,2024年鱼粉进口量达83.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42.5%,已成为全国鱼粉贸易的“晴雨表”和“定价风向标”。
行业预测,2025年我国仍将占据全球鱼粉销量的80%,黄埔老港有望保持40%以上的进口份额,为打造国家级产业集聚区奠定坚实基础。
“三维优势”凸显
闭环网络赋能产业高效运转
园区选址黄埔老港,依托其硬件、集群、软件“三维优势”:硬件方面,完善的口岸仓储设施保障高效物流;集群方面,200公里半径内集聚全国62%的水产饲料企业,形成“进口—仓储—分销”闭环网络;软件方面,成熟的贸易生态、通关创新政策及低操作损耗率,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构建“一平台三板块”
推动贸易透明化与标准化
创新园总体规划面积超9100平方米,分两期建设,首期3690平方米已基本就绪。园区将构建“一平台、三板块、多节点”功能布局,打造集交易、物流、检测、金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活动期间,黄埔海关、黄埔区商务局等有关单位就通关便利化、产业扶持政策等内容进行解读。未来,园区将推动“检测前置+信用放行”等创新通关模式,提升港口物流与通关效率,助力企业实现快速周转。依托港口数据与产业基础,编制“黄埔鱼粉价格指数”,搭建现货期货交易平台,进一步提升黄埔港在全球鱼粉市场中的定价话语权与品牌影响力。同时,广州港也将与秘鲁钱凯港深化合作,构建辐射华南的多式联运网络,持续为广大客户降本增效。
打造产业“新引擎”
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现场,黄埔区黄埔街道“百亿俱乐部”在创新园揭牌成立,8家落户园区的企业代表与黄埔街道集中签约。园区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交易额20-100亿元,为区域贡献超亿元税收,并有望成为“中国鱼粉标准”制定地、全球鱼粉贸易的“中国节点”。未来,广州港将携手各方将园区建设为“辐射华南、连接全球”的产业高地,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