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0月16日于深圳举办的“新时代身份识别技术护航国家高质量发展”身份识别技术大会上,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于鹏以《未来电子旅行证件发展趋势》为题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释了电子旅行证件在数字时代的技术演进路径与芯片技术革新方向,为全球跨境身份识别体系的安全升级提供前瞻性思考。
作为深耕身份识别与安全芯片领域的国家队,大唐微电子始终秉持“守护国家信息安全,做安全芯片国家队”的使命愿景。于鹏在“国家法定证件技术40年成就与展望”主题论坛中指出,电子旅行证件作为跨境身份识别的核心载体,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数字主权安全与国际交流互操作性。从第一代本式电子护照到未来智能旅行证件的迭代,芯片技术始终是构筑安全信任的基石。
于鹏深度解析了电子护照的技术演进逻辑。基于国际民航组织ICAO DOC 9303技术规范,电子旅行证件已实现从“本式芯片+口岸读卡机”的传统模式向“芯片为锚+手机DTC(Digital Travel Credential)为形”的新范式跃升。这一变革要求芯片技术必须同步实现四大突破:更大容量(LDS2标准)、更快射频(VHBR技术)、更强协议(PACE/EAC升级)与抗量子迁移(PQC密码敏捷性),以支撑可写旅行记录、抗量子加密、钱包互联等新型边检需求。
“芯片不仅是物理载体,更是数字身份的信任锚点。”于鹏强调,未来十年电子旅行证件的发展将围绕“芯片-系统-生态”三维协同展开。在芯片侧,需突破纳米级工艺制程、低功耗射频设计、多协议兼容等关键技术;在系统侧,要构建覆盖发证、验证、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体系;在生态侧,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在标准制定、测试认证、场景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协作。
作为国家级法定证件技术承载者,大唐微电子正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电子旅行证件领域持续深耕。公司不仅承担了多代电子护照芯片的研发重任,更通过“技术研发者”与“生态共建者”的双重角色,与产业链伙伴共同推进生物特征融合、区块链存证、AI智能核验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于鹏表示,大唐微电子将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同时积极构建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推动电子旅行证件向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向高质量发展。
本次演讲不仅展现了大唐微电子在电子旅行证件领域的技术积淀与前瞻布局,更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全球身份识别技术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提升。随着数字身份体系加速向移动化、智能化演进,以芯片技术为基石的电子旅行证件将成为构建可信跨境数字生态的关键基础设施。大唐微电子将继续以创新为桨、以安全为帆,为守护国家数字主权、促进国际安全互认、提升全球旅客体验贡献“中国芯”力量,谱写新时代身份识别技术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