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信创验收倒计时!科蓝软件是怎么凭硬科技上位的?

时间:2025年10月22日 18:39

美国软件出口管制升级的背景下,金融信创已从“选择题”变为“生存题”。数据库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其自主可控程度直接决定企业能否入场。例如,央行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强调“推进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源代码自主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政策的大力支持铸就了金融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在当下,国产数据库市场正陷入激烈的“真伪国产化”博弈。部分厂商借国产替代政策契机,以“贴牌换皮”的伪自主产品、“开源套壳”的速成开发模式及“三月上线”的激进交付承诺为营销噱头,企图在政策红利周期内谋取短期投机利益,严重扰乱市场竞争生态。而另一边,以科蓝软件SUNDB数据库为代表的自主研发派,目前已经实现了对国外开源技术的剥离。赛迪顾问评价SUNDB为“推动中国基础软件自主化进程的标杆力量”,自主研发程度高达 98.31%,建立起涵盖技术主权与法律确权的双重自主性。SUNDB凭借独有的产权、基因、资源、闭源和体制五大优势,能够深度适配金融场景的解决方案以及提供长期全栈信创改造服务,成为银行国产化替代的首选。

信创合规的核心是 “源头可控”,避免关键基础设施依赖国外技术,这恰恰击中了套壳厂商的命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强化科技自立自强”,金融信创工委会作为推动金融行业信创落地的核心机构,其政策导向必然要求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具备源代码级自主证明,以确保技术源头可追溯、漏洞可修复。数据库“假国产们”既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更未参与信创适配体系建设。某金融机构负责人坦言,他们过去采购的 “国产化方案”,不过是厂商给国外数据库套个国产界面,实则根本拿不出自研证明,自然无法通过合规审核。而科蓝SUNDB的合规优势源于长期技术积淀,自1999年成立以来,科蓝软件累计投入数亿元研发数据库,从零到一撰写数百万行源代码,因此与任何美国开源数据库无关,不受任何制裁限制,最终实现从内核到应用的完全自主。

同时,SUNDB性能上也快人一步,做到安全又好用。在处理高并发交易和大量数据实时分析时,达到微秒级的超快速响应。SUNDB采用自研通用型一体化架构,兼顾分布式扩展性与集中式性能优势,应用可以直接访问数据节点,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降低故障概率;其内存与磁盘双引擎融合技术,满足金融级超低延迟(微秒级)和高并发(每秒数万笔交易)需求。目前科蓝SUNDB通过了数百项资质认证及兼容性互认,且已入围中央国家机关央采目录。无论是安全还是性能,SUNDB都远超行业标准,让其服务了500多家法人级金融机构,在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占率亮眼。

更关键的是,SUNDB 能支撑信创场景的全链路落地。金融信创绝非单一产品替换,而是 “数据库+应用+终端”的体系重构。科蓝软件的鸿蒙智能高柜机器人“小蓝”之所以能入驻国有银行网点,核心就在于SUNDB提供的底层支撑以及鸿蒙万物互联的特性,让每一笔业务安全且高效。凭借鸿蒙系统高效协同的特性,实现银行网点设备间的无缝连接,包括自助终端、平板、智慧大屏及物联网模组等。系统通过智能语音、人脸识别、远程虚拟柜员等技术,为客户提供“线上预约-线下办理”的一体化服务。例如,客户通过鸿蒙手机预约业务后,进入网点即可通过AI技术自动完成身份识别、业务调取及办理,全程仅需签字确认,“小蓝”替换高柜人工柜员后将大幅降本增效。大部分科技公司,根本无力构建这样的闭环体系。

2025年银行业信创验收节点临近,市场正在加速洗牌。科蓝软件凭借SUNDB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绝对优势,未来将抢占数据库替换市场的核心份额;而靠“套壳”糊弄客户的数据库厂商以后注定会被摒弃。大浪淘沙,这场对决的结局已注定:信创时代,只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

(科蓝软件供稿)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