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赤峰黄金吕晓兆: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时间:2025年10月24日 07:02

“在全球资源博弈加剧、国内关键矿产供需缺口凸显的当下,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赤峰吉隆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吕晓兆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以这句话点明了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核心逻辑。作为国内黄金行业领军者,赤峰黄金既直面国内资源禀赋约束,又紧抓全球机遇,通过精准并购与战略布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际化道路,其经验为中国矿企提供了重要参考。

矿企“走出去”:破局国内困局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矿业虽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达69.93亿元、同比增长23.9%,且《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2027年黄金、白银产量增长5%以上”的目标,但瓶颈依然突出。国内矿产多呈“低品位、难选冶”特点,深部开采面临高地温、高地压等挑战,生态环保与安全生产压力持续加大;同时,我国锂、钴、镍等战略性矿产对外依存度超80%,进口来源集中,在地缘政治风险下供应链安全堪忧。

从全球看,海外市场具备显著优势:东南亚、非洲等地矿产品位高、储量大、开采条件好,能降低企业长期成本;“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后疫情时代资源国对资金技术的需求,以及国际矿业市场资产调整,为中国矿企提供了战略窗口期。吕晓兆指出,欧美发达国家早已通过跨国公司控制优质资源,中国矿企若不主动出海,未来恐会面临“卡脖子”风险。海外优质资源既能降低长期开采成本,更能构建多元化资源供应链,这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路径。

国际并购的核心原则:稳健扩张的“导航图”

赤峰黄金在国际化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严谨的并购原则,确保每一次布局精准可控、聚焦价值。

战略导向是首要前提,并购项目必须紧扣黄金主业,围绕“成为全球主要黄金生产商”目标,明确矿种、产量贡献与地理布局,避免偏离发展主线。

市场周期驱动是关键策略,研判矿产品价格波动,高位期聚焦早期勘探项目,稳定期加快成熟项目推进,低位期择机收购优质资产,借周期实现低成本扩张。

能力匹配是基础保障,资金上依托自有资金、融资及港股上市(2025年3月成为全国第3支A+H股黄金股);技术上凭借原生矿开采、复杂矿石选矿优势;同时注重当地协调能力。吕晓兆强调:“并购不仅是‘买资产’,更是‘管资产’,必须确保资金、技术、管理与项目需求匹配,否则易‘消化不良’。”

增值潜力识别是价值核心,不依赖价格短期波动,聚焦挖潜扩产、延长矿山年限、工艺降本、外围勘探等内在潜力,通过优化释放资产价值。

风险可控是底线要求,全面排查技术、法律、环保等风险,明确承受上限,借海外保险、双边协定构建防护机制。吕晓兆表示:“国际并购风险重重,每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只有明确风险边界,才能确保项目稳运营、有收益。”

标杆并购实践:构建全球资源版图

凭借上述原则,赤峰黄金成功完成两次关键海外并购,搭建起覆盖东南亚、西非的资源网络。

2018年收购的老挝塞班金铜矿,是其国际化“敲门砖”。彼时该矿年产7万吨铜、现金流稳定,但剩余年限仅3年,金矿回收率低。赤峰黄金看中其1200平方公里勘探潜力,收购后技术改造提效、加大勘查力度,2025年南部新发现折合金当量107吨铜金矿,总资源量(黄金、铜、稀土)突破160吨,年处理矿石能力达300万吨。“这次并购打开了国际化窗口,验证了‘技术+勘探’逻辑,积累了本地化经验。”吕晓兆说。

2022年并购的加纳瓦萨(Wassa)金矿,是规模扩张“加速器”。该矿位于加纳最大黄金成矿带,资源量达1000万盎司(约311吨),但财务欠佳。赤峰黄金优化运营、降本增效,快速激活潜力,使其成为产量最高的海外项目,稳固西非市场地位。此外,与厦钨在老挝合作开发,2025年实现产品量产,丰富国际化模式。吕晓指出:“瓦萨金矿提升了我们的全球话语权,让我们深知海外并购核心是用自身优势激活资产潜力。”

绿色智能与未来布局: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

赤峰黄金在扩张中,始终将绿色、智能与ESG作为核心竞争力。智能化上,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构建矿井模型,推进智能通风与选矿;绿色发展上,用清洁能源、推动尾矿资源化,生态修复贯穿全周期;ESG实践中,首获第三方评级,借社区就业、基建打造“负责任矿企”形象。“过去依赖固定点位采样,数据滞后有盲区,现在AI实时分析数据,动态绘制环境参数图并预判趋势,实现‘监测-分析-决策-执行’闭环,这是技术赋能的体现。”吕晓兆介绍。

面对当前金价高位波动,赤峰黄金明确方向:优先推进内部开发,加大塞班、瓦萨金矿勘探扩产,“这是成本最低、最稳妥的增长方式”;国际并购聚焦扩产型矿山、大企业剥离资产,区域拓展至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稳定地区。吕晓兆强调:“矿业是长期事业,只有坚守原则的增长才可持续,只有绿色智能与国际化融合,才能成为全球欢迎的黄金生产商。”

从直面国内资源瓶颈到拥抱全球机遇,从构建并购原则到落地标杆项目,再到以绿色智能锚定长远,赤峰黄金的国际化之路,是对中国矿企“走出去”趋势的积极响应,也是破解行业难题的生动实践。吕晓兆的实践洞察,不仅指引赤峰黄金前行,而且为更多中国矿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了清晰参照。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