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将车险领域成熟的“报行合一”监管体系全面延伸至非车险市场,新规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同时废止2007年出台的旧规。
今年以来,中国人保(601319.SH)、平安产险、阳光财险、太平财险、中华财险、大地保险、中路财险、恒邦财险等多家险企相继发文,旗帜鲜明地表示将积极落实监管要求,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自2025年3月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多次征求行业相关主体意见,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中国人保已参与和预先启动多项重点工作。中国人保参与首新保险和安责险行业示范产品研发,已预先启动非车险产品改造工作、全面启动非车险费用治理工作。
从今年开始,太平财险业完善落实了非车险“报行合一”相关制度10项,主要涉及产品费率、条款使用、特约管理、中介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保费收入管理等方面。从费率、费用、特约、中介、应收等维度形成细致、全面的管理机制,推进精细化管理夯基固本,筑牢合规经营防线。
近年来,非车险业务发展迅速,据国信证券数据,非车险业务保费占比已从2019年的37.1%攀升至2024年的47.4%,但责任险、企财险等主力险种承保亏损的问题日益突出。
有业内专家指出,《通知》的出台有助于压缩非理性竞争空间,引导保险机构从“规模争夺”转向“价值深耕”,聚焦产品创新与服务提升。不过,短期内行业需应对业务模式调整带来的挑战,逐步适应监管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