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第三届崖州湾知识产权论坛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海洋装备产业有效专利量达30.64万件,从技术来源国家或地区分布排名看,中国海洋装备产业有效专利量约16.66万件,占全球比重达54.4%;韩国、美国、日本分别位列二、三、四位。

有效专利储备量反映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专利实力,主要国家专利储备与当前全球海洋装备产业的竞争格局基本契合。《报告》显示,我国海洋装备产业有效专利主要分布在特种船舶或浮动平台设计、水下作业载具及配套设备、船舶外部结构用部件或设备等领域。近十年来,中国专利增长带动了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总体增长。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跻身近十年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前十,分别位列第一、第四、第七和第九位。
据了解,《报告》由中船集团科技信息部指导,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船集团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研究中心)编制,旨在深入分析海洋装备领域总体及关键技术专利发展态势、揭示全球专利竞争格局和创新热点。
1. 凡《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原创内容,未经本报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使用、转载、发表。已经本报授权使用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如有,不得违反该作品限制声明,且需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注明“来源:《中国船舶报》或《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以及作者名称”。如违反上述声明,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微信号发布注明来源的转载稿件或翻译稿件,转载或翻译目的在于传递及交流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报赞同文章观点,亦不对文章真实性、数据科学性等负责。如有单位或个人对本报转载或翻译稿件的上述内容存在质疑,请直接联系原著作权机构或个人。
3. 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微信号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