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2025(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山东黄金集团副总工程师毕洪涛深入剖析“双碳”目标下矿业发展新路径,详细介绍山东黄金集团在绿色低碳、资源优化、数智转型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与未来规划,为矿业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山东黄金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毕洪涛表示,新质生产力被赋予绿色的重要特征,这要求我们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必须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摒弃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积极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毕洪涛指出,山东黄金集团旗下优质矿山经多年开发,资源储量优势减弱,面临增量难寻、存量递减挑战,但国际黄金价格持续攀升,也为低品位资源开发创造有利市场条件。
“在资源承压与市场利好的并存关键阶段,对矿山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毕洪涛表示,一方面,绿色低碳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的普及,正在推动全球矿业向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发展,智能化水平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毕洪涛指出,山东黄金集团围绕绿色、效益、资源、数字四大关键维度明确战略目标,构建以绿色低碳和集约化开采为核心的绿色集约化开采体系,精准应对资源开发效能、绿色低碳技术、智能运营决策三大挑战。“为保障体系落地,集团搭建技术-模型-平台三位一体支撑架构,研发集成8个核心部件,突破配套关键技术,为矿山勘探、开采、选矿等关键流程定制专属解决方案,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他说。
毕洪涛介绍,在产业链视角下,山东黄金集团重构资源价值体系。通过绿色开采、资源高效利用及废弃物再利用,构建覆盖开采-加工-利用-回收的绿色矿山价值链,延伸出固废-再生资源-产品的高效循环链,形成主价值链+废石+尾矿石链融合模式,并纳入碳交易价值。同时,成本核算驱动逻辑从经济驱动转向经济+环境双驱动,实现生产成本精细化核算。这一模式不仅优化掘进采矿环节成本,新增废石尾矿销售利润,还提升环境效益,降低可采资源边界品位,增加矿山储量并延长服务年限。
毕洪涛指出,在绿色价值驱动下,山东黄金集团依托新分类标准与技术手段重新评估资源储量,优化地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呈现资源品位的空间分布情况,形成了品位-吨位曲线,优化资源开采的边际品位,资源储量与新储量的同步提升,服务年限有效延长。
在数智化转型方面,山东黄金集团以“数智赋能,质效双生”为目标,研发生产运营智能决策平台,可实现地质资源可视化,完成矿石价值评估、边际品位优化、可采资源智能圈定,还能智能规划生产布局、分配生产能力,并通过生产运营效果动态推演模块,模拟核心指标与关联数据,为智能决策提供支持。
毕洪涛表示,经过多维度实践,山东黄金集团成效显著。经济效益上,延伸价值链挖掘绿色附加值,利用低品位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生产运营上,响应行业新型运营要求,提高绿色开采水平与资源利用率;生态矿山建设上,构建绿色价值链体系,大幅削减碳排放;社会责任方面,契合“双碳”战略,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此外,山东黄金集团还与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斩获多项科技奖项,在绿色开采、智能领域成果丰硕。
未来,山东黄金集团将秉承低碳生态、智能高效理念,持续优化发展,探索构建采矿、选矿、冶炼全产业链优化体系,推动产业链升级协同,革新成本核算方式,期待与各方携手,共同推进矿山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