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一次并购两个标,上轮并购牛市标志性交易模式再现,亿道信息公告同时收购朗国科技与成为信息,补齐交互能力与RFID技术

时间:2025年10月23日 22:0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正文字数:2474字精读时间:5-10分钟

2025年10月20日,亿道信息(001314.SZ)披露《深圳市亿道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以下简称“重组预案”),其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国科技”)100%股权和深圳市成为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为信息”)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以下简称“本次交易”)。本次交易为市场化并购,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一家是深耕智能交互控制领域的朗国科技,一家是手握超高频RFID核心技术的成为信息,回溯上一轮并购牛市(2013-2015年),上市公司公告同时收购多个标的是标志性的交易模式,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进行一次重大资产购买或者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并购需要大半年到一年时间,如果逐一收购,可能错失优质标的。因此,这种交易模式往往也意味着并购市场活跃,优质标的成交速度较快。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重组市场逐渐回暖,但一次性收购多个非关联标的的尚不多见(常见于收购少数股权或关联方控制的多个标的公司)。如今这一模式再次出现,或许不只是单一公司的战略选择,更像是本轮并购牛市加速升温的明确信号。

01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根据重组预案及朗国科技和成为信息的官网信息,两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02

精准的“能力补位”

亿道信息主营业务涵盖消费类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加固智能行业终端、XR、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其他智能硬件的产品与服务,自2023年2月上市至今,陷入“增收不增利”境遇,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2亿元、1.29亿元和0.33亿元、消费电子市场竞争激烈,增长逐渐见顶,亟需拓展;而智能交互、物联网是明确的增量市场,但自建团队周期长、风险高,因此如有相对成熟的盈利标的将是不错的选择。

亿道信息原本聚焦消费类电脑、加固终端、XR设备,朗国科技的技术能直接提升其终端产品的交互体验,比如让智慧教育平板具备更流畅的书写批注、多屏互动功能,同时帮亿道切入数字商显这一增量市场。此外,根据朗国科技未经审计的报表数据,其2025年1-9月的净利润达到约9,500万元,盈利能力可观。

亿道信息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已有布局,但缺乏“感知层”关键技术(如RFID数据采集)。收购成为信息后,能形成“信息采集-边缘计算-交互显示”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比如为智能制造客户提供从产线数据采集到可视化管理的全流程服务。

交互能力和RFID技术结合,满足客户“数据采集-分析-交互呈现”的全流程需求。根据重组预案,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与标的公司在产品形态、技术能力、应用场景、销售渠道、供应链管理上形成优势互补与深度协同。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优势与行业洞察,上市公司将能够围绕更多垂直行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从信息采集、边缘计算到交互显示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延伸现有产品链、拓宽市场边界、打开新的业务增长空间,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04

后续关注

对于亿道信息这类聚焦AIoT、智能制造的企业,收购同行业或上下游标的,正好符合“主业聚焦+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亿道信息的选择不是孤例,而是当前并购市场供需两端共振的结果。当前市场的核心趋势是“数字化深度渗透”:智慧教育、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场景,不再需要单一设备供应商,而是需要“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收购,既能直接获取朗国科技、成为信息的技术、客户和渠道,又能避免“从零开始”的试错成本,这种“快速补位”的需求,在当前业绩压力较大的A股市场,会被更多上市公司采纳。

重组预案阶段尚未公告对两家标的公司的评估和作价,但方案显示均存在“业绩承诺安排”。收购一家公司需要整合文化、管理、业务,收购两家则意味着“双重挑战”:比如朗国科技侧重消费端交互,成为信息侧重工业端感知,两者客户群体、研发方向不同,如何协调资源、避免内耗,亦是本次交易后续的关键。

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归文艺馥欣所有,未经文艺馥欣许可,任何机构、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文艺馥欣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文艺馥欣小编。

文艺馥欣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在任何情形下均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文艺馥欣不对任何一方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