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在周三结束的政策会议上决定按兵不动,且未释放要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分析机构普遍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声明措辞偏鸽派,短期内资本市场或受提振。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货币政策声明中继续强调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部门依旧疲软,疫情依旧给经济前景造成较大风险。基于此,联邦基金利率将保持在0%-0.25%区间不变,同时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债+400亿美元房屋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资产购买规模不变,直至就业与通胀取得实质性进展。
“目前来看,美联储仍倾向避免太早收紧货币政策,特别是考虑到去年全球央行年会后,美联储调整了货币政策框架和通胀目标区间,即‘盯住平均通胀’,这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内美联储可以容忍通胀超调。”全球大型线上交易平台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乔·佩里(Joe Perry)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因此,未来如果通胀有几个月超过2%也不一定影响政策方向。”佩里说。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3、4月通胀很可能会进一步上升,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
“今年美国似乎可能出现通胀率短暂升至2%以上的情况,但这并未达到美联储收紧政策的标准。”他指出,美联储需要看到实际通货膨胀“实质性且持续超过2%的目标”,而不是“预期将超过2%”,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才会开启紧缩政策。
根据FOMC周三发布的经济预测,2021年美国经济将增长6.5%,高于去年12月时预测的4.2%,2022年经济增速将达到3.3%,较去年12月的预测上升0.1个百分点,而2023年经济增速预期较去年12月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至2.2%。
FOMC还预测称,2021年,美联储所看重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PCE)将升至2.4%,然后在2022年回落至2%;剔除能源和食品后的核心PCE水平今明两年将分别在2.2%和2%。
平安证券分析师指出,此次美联储上修美国经济和通胀预期,或预示对于通胀的阶段性走高将给予更多容忍。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能稳定市场对于美联储过早出手的担忧。“短期看,本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后,资本市场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