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携程财报显示,2016年-2019年,携程实现营收分别为192.4亿、268亿元、309.6亿、356.7亿,虽然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同比增速却逐年下滑,由2016年的76.6%降至2019年的15.18%。
具体到收入方面,2020年携程业务收入排名第一的为“交通票务”,实现营收71.4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携程旅行目前投诉量已累计超1.6万次,普遍投诉内容为携程退款慢、以代金券代替退款、“大数据杀熟”等问题。
退款问题的背后,是“交通票务”收入方式的隐患。2020年3月初,携程CEO孙洁接受媒体采访时突然落泪称,疫情爆发后电话呼入量增长一二十倍,上亿人次退订,携程第一时间退款,垫资超10亿量级。
据悉,由于国际航班各个航空公司退款手续不同,审核流程不同,在大量退票情况出现时,往往需要平台先行兑付,这也加重了携程的负债。
2020年,携程有息负债合计增加6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部分合计为336亿元,同比增加10.2%。长期借款为227.2亿元,同比增加16.2%。而携程的账面资金为194.2亿元,同比略有减少。
住宿业务面临围猎,年轻化布局稍显落后
在交通票务外,住宿预订是携程的另一大支柱。据财报显示,2020年携程住宿预订营收实现71.32亿元,仅比排名第一的交通票务营收少0.14亿元。而这项业务,如今面临着国内外多家企业的挑战。
其中聚焦本地生活的美团是实力强劲的对手。过去业内并不将两者作过多的对比。因为以住宿预订为首的业务上,两者的目标群体不同。美团主打三四线城市中低端酒店为主,而携程则主攻一二线城市的中高端酒店。
不过,2019年末,美团在大力发展低线城市的同时,也开始向高端酒店渗透。先后推出了超级团购、周边游套餐等以高星酒店为主、涵盖多品类消费的产品。
2020年三季度,与美团合作的高星级酒店数量季度环比大幅增长,美团的“酒店+X”项目也在持续扩张,覆盖了更多的酒店集团。据Fastdata极数发布的《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美团已在在线酒店预订市场超越了携程,整体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略胜携程一筹。
此外,背靠阿里系的飞猪旅行,坐拥7亿年度消费用户,在流量扶持、信息流上也具有有利地位。还有囊括了汉庭、桔子水晶、海友等多个知名住宿品牌的华住集团同样推出了华住会APP,以去中间化成本的优势发起冲击。
除了需要面对几位劲敌,携程还需要面对旅游人群年轻化的变化。据《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30岁以下用户在在线酒店整体用户中的占比已经过半,其中,00后用户占比已达10%。而在00后和90后群体中,飞猪品牌受到青睐,占比为51.8%。
年轻用户不仅仅局限于酒店预订,在酒店预订完后,大多数还会选择休闲娱乐性质的周边游,消费频次更高。而携程的中青年用户占比较高,以商务出行为主。且其中年轻用户占比仅为46.3%,并不占明显优势。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存量用户会受增量用户的影响。今天引导消费者需求的是年轻人,中年人在跟着年轻人跑。”也就是说,老客户跟着新客户的品味在跑,抓住新客人的品味可以为更多用户创造价值。
因此如何将品牌打造得更加吸引年轻受众,如何兼顾不同消费能力的人群,这是携程当前最需要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