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GDP总量多少?
2021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2020年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运行,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为“十四五”开局奠定了基础。回顾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我们总结出10个主要看点,同时对2021年中国经济作了展望和判断。
一、2020年经济运行的十大看点
1、GDP总量首次超过100万亿人民币,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
初步核算,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01.6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4.7万亿美元。从经济规模来看,2020年是2010年的2.5倍,是2000年的10.1倍,“十三五”时期经济总量翻番目标圆满完成,并且经济规模扩张速度仍然较快。从经济增量来看,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9年增长了2.95万亿元。受疫情的影响增量比上年度显著减少,但仍然超过199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从经济增速来看,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经济出现负增长,二季度之后经济增速逐渐提升,四季度实现6.5%的中高速增长。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2.3,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经济规模占全球的比重有望提升到17%以上,彰显中国经济强大的活力和韧性。
2、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居民收入翻番目标如期实现
以2019年末我国总人口14亿计算,人均GDP达到72570元,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56,比上年缩小0.08。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同时,要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实际人均收入增速持续低于实际经济增速。
3、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54.5%,连续6年是经济增长最大动能
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55.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4.5%,比上年度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4%,连续6年是经济增长最大动能。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较大,第三产能够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实属不易。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不断推进,服务业增长较快、质量提升。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快速,1-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达到12%、11%、8.6%。
4、工业生产恢复较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其中制造业增长3.4%,快于经济增速。二季度之后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已经达到了正常水平,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上升到7.1%,其中12月份增速达到7.3%。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2020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8个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0.6%。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7.1%,快于全部规上工业4.3个百分点;11月和12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0.8%、13.1%。
5、消费规模略有下降,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
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消费增长放缓,全年社会零售品总额39.2万亿元,同比-3.9%。虽然疫情导致消费增速放缓,但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三、四季度消费增速已经转正,特别是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4.6%,逐渐接近正常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在逐季增强。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三季度加快了3.7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比三季度上升了1.2个百分点。随着疫情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消费需求的动力也将进一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