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因为涂鸦的赚钱能力,因为它现在依然在亏损,而是因为它能撬动二级市场的预期,因为它的盘面足够大。招股书显示,涂鸦智能2019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6亿美元、1.8亿美元,而两年的净亏损分别为7048万美元、6691万美元,净亏损率分别为-66.6%、-37.2%。IPO之后,涂鸦依然要烧钱。
IoT的高光时刻,绝不是技术多么性感,而是体量足够大。所以,涂鸦智能从一开始就做好全球化的定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截至2020年12月31日,涂鸦拥有超过26.2万注册开发者、25.2万涂鸦赋能设备SKUs、2亿台涂鸦赋能智能设备,产品和服务覆盖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如今,Powered by Tuya标签已经成为全球标识。着眼全球,而不是死磕国内市场,是涂鸦能够IPO的关键因素。短期来看,国内市场的盘面,从产业链上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成长空间依然巨大。
但如果将全球市场的需求累加,那么涂鸦的平台就有了足够多的需求支撑。IoT能落地,靠的不是愿景,而是当下的生意。涂鸦的全球化,以及纽交所的IPO,除了创始团队的高瞻远瞩外,海外资本的助推也至关重要。
据Mordor Intelligence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的物联网市场规模大约为761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39万亿美元。这说明全球物联网市场在2021年到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未10.53%。增长的驱动因素来自汽车、制造业和医疗保健在内更加广泛的垂直领域。
当前,涂鸦的业务领域已经十分宽广,从智能硬件解决方案到地产、工业、农业、能源、医疗等多个维度都兼容并包。但IPO之后,涂鸦将面临新的挑战。因为IoT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涂鸦已经覆盖了足够广的区域,接下来还要连接足够多的设备,并创造足够引起投资者关注的业绩。以及,在PaaS之后,涂鸦的下一场革命在哪。
恭喜涂鸦。希望财务自由的背后,依然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