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电来源来看,在我国的电力能源供应体系中,火电仍然是最重要的电源,近年来虽受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等发展理念影响,电力行业积极主动进行电源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水电、风电、太阳能、核能发电占比有所提高,但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仍然约在 60%左右。
各细分发电行业受装机容量规模以及发电机组运作原理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补给水以及凝结水精处理的需求量也存在差异,其中火电和核电行业的水处理设备需求相对较大。
(2)海水淡化市场情况
2016 年 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发布《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在沿海缺水城市、海岛、产业园区和西部苦咸水地区等重点领域和电力、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进海水利用的规模化应用,开展海水利用示范城市、示范海岛、示范园区等的建设,推广可复制的海水利用典型模式。
2017年 7 月,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发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海水利用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列为“十三五”海洋经济重点培育壮大的海洋新兴产业。
2017 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版)》,将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产业列入“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产品目录。
受益于陆续出台的海水利用和海水淡化战略规划以及产业政策,海水淡化行业近年来的工程规模和数量均保持持续增长趋势,预计未来也将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及生活用水来源,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9 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截至 2019 年底,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 115 个,工程规模 157.38 万吨/日。
其中,全国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海水淡化工程 37 个,工程规模 140.38 万吨/日;千吨级以上、万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 42 个,工程规模 16.25 万吨/日;千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 36个,工程规模 0.74 万吨/日。
2、市政水处理行业
近年来,我国的总用水量基本维持在较为稳定水平,从 2015 年 6,180 亿立方米略降至 2019 年的 5,991 亿立方米。
同时,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作为最主要的两种用水途径,受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以及相关行业节水技术的进步,近 5 年的用水量在缓慢降低;而生活用水量受人均生活用水量以及用水人口的增长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15年的794亿立方米持续增长至2019年的876亿立方米。
上一篇:福莱新材(605488)中签率与中签号查询 缴费及上市日期时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