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收入中,很重要一部分来自中央的支持。这笔支持资金有一个专门术语,称为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
近日,随着2021年中央财政预算公布,31个省份获得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金额也已揭晓。
根据2021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分地区情况汇总表,今年中央财政对31个省份转移支付总金额为83370亿元,其中有约11629亿元未落实到具体地区,其余的71741亿元分配到具体的省市。
那么,这笔总额约8.3万亿元资金具体如何分配,又呈现何种特点?
记者详细梳理数据发现,在分配到具体省份的累计7万多亿元资金中,四川省以近5000亿元居首,河南以4381亿元位列第二;湖南、河北、云南、湖北、安徽、新疆、广西、黑龙江等8地获得的资金分别超过3000亿元;贵州等8地拿到的中央资金分别超2000亿元;山西等9地获得资金分别超1000亿元;其余地方不足千亿,其中浙江、上海、天津获得资金规模居后三位。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不难发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较为明显,今年中西部地区获得约5.3万亿元,占已分配各地区资金总规模比重约为74%。东北地区也获得较大支持,而东部发达地区获得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小。
中国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雄厚,财政收入规模居前,全国近六成的税收收入来自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中央财政正是通过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分配金额,来支持欠发达地区财政运转,保障基本民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今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总金额与去年接近。由于今年还有约1.1万多亿元资金未分配至各地,因此与去年执行数相比,绝大多数省份获得的资金都有所减少,但海南是个例外。
海南今年已拿到约1085亿元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比上一年执行数增加了约65亿元。这与中央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
财政部在相关说明中称,今年中央安排了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补助资金预算数为100亿元,比2020年执行数增加35亿元,增长53.8%。如考虑2020年通过中央基建投资安排35亿元后,与2020年持平。主要是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与其他省份相比,今年湖北已分配的转移支付金额(约3364亿元)相比上一年减少规模最大。原因之一是,由于去年湖北遭受疫情重创,中央财政给予大力支持,去年资金基数较高。2020年湖北获得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资金约为478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约42%。
不过,随着后期1.1万亿元资金相继分配至各省份,各地获得最终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金额会有所增长。
近些年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去年遭受疫情冲击,不少地方财政收入紧张,收支矛盾突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各地去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移支付金额与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值,可以反映出各地对中央财政程度,比值越高意味着地方对中央财政依赖度越高,同样也意味着中央财政支持力度越大。
记者据此统计发现,西藏这一比值最大,中央转移支付金额是当地收入近9倍。青海以4.8倍位居第二,黑龙江、甘肃比值超过3,新疆、宁夏、吉林比值超过2,广西、云南、湖北比值接近2,贵州、湖南、内蒙古、四川、陕西、海南、河南、江西、安徽、辽宁、河北等11个地方比值超过1。
剩余10个地方比值低于1,其中财力雄厚的江苏、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比值不超过0.2。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这些地方财政自给率比较高,对中央财政贡献收入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