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广州医疗器械企业负责人表示,防护服生产本身技术门槛低,只要达到相应标准即可,发展该部分业务的公司未来将会面临激烈竞争。
头豹分析师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医疗防护市场教育期,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医疗防护用品品牌化发展将成为趋势,企业应借此机会建构品牌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此外,还有不少服装企业也纷纷改造生产线,投产防护服、口罩等。其中,水星家纺已将服产线改造为非医用防护服生产线,日产能2000套;红豆股份目前生产民用防护服产能为150万件/月,民用隔离服产能为30万件/月,医用防护服产能为15万件/月。
全球疫情蔓延,迎来阶段性机会
随着疫情向全球蔓延,意大利、韩国、日本、伊朗等国感染人数迅速上升,各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防控疫情,口罩、防护服等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3月4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国内防护服的生产供应已经由十分紧缺转为能够满足需求,但防护服的生产供应仍不能放松。
曹学军指出,目前疫情在全球多个国家出现,部分地区疫情在加剧,防护物资也出现了紧缺的情况。中国是防护服生产的大国,我们也鼓励国内防护服的生产企业积极对接国外需求,按相应标准规范生产出口,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作出贡献。
目前,世界范围内面临口罩及防护服短缺问题,国内产能则是全球抗疫中的关键一环。中泰证券指出,从需求端看,海外疫情滞后于中国,目前处于爆发早期,疫情严重地区口罩、防护服紧缺。从供给端来看,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增加对外出口,国内还需持续增加防护服、口罩产能。
中信建投分析师认为,短期来看,全球防护消杀用品供不应求,目前多国防疫物资出现短缺,消杀防护耗材短缺需求只增不减。预计相关企业将获取大量海外订单,迎来阶段性增长机会,业绩可能出现暴增。
值得注意的是,跨界医疗用品的孚日股份、华纺股份都拥有国内外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据了解,华纺股份销售网络覆盖北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孚日股份则表示,公司会将口罩、防护服等作为常年的产品进行长期经营,并充分利用公司在国内外庞大的营销网络,在国内外市场进行销售。
资本市场方面,华纺股份股票交易在3月6日、3月9日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换手率达到27.64%。3月11日,孚日股份收盘股价报8.06元/股,涨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