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今日股市 > 鸿基节能IPO铩羽背后 首家不符创业板板性定位被否企业

鸿基节能IPO铩羽背后 首家不符创业板板性定位被否企业

时间:2021-03-27 09:36:14

  “连续三次皆重点追问其相关业务是否真的属于‘新业态’融合模式,一来反映了监管层对于创业板定位的审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鸿基节能行业定位在是否符合创业板上的质疑一直未被认可。”上述知情人士分析认为,有此征兆之下,鸿基节能的IPO申请被否就显得并不意外了。

  在3月25日鸿基节能IPO申请的过会现场,创业板上市委对其提出的第一个问询便又是要求其结合建筑业企业运用《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2017 版)》在列新技术开展业务的情况,说明掌握并熟练运用行业通用技术属于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的理由,同时也要求鸿基节能结合“既有建筑维护改造业务”的特点、合同签订及对应收入确认情况,说明既有建筑维护改造业务属于新业态的理由,以及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原因。

  “鸿基节能当日IPO过会被否的结果也说明了一切,创业板上市委最终并未认可其‘既有建筑维护改造业务’属于新业态,这也就意味着对其是否符合创业板定性的一票否决。”上述知情人士补充道。

  除了鸿基节能自身未能充分证明掌握并熟练运用行业通用技术属于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外,其相关业务的财务数据也不能支持其符合“四新”深度融入的结论。

  据鸿基节能招股说明书披露,其所谓的新技术、 新业态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毛利占比分别从2017 年度的 51.94%、60.24%下降到 2020 年 1-6 月的24.94%、29.30%。

  这也就意味说就算上市委认可“既有建筑维护改造业务”等业务为新业态、新技术,但“深度融合”也名不副实。

  不满足创业板最基本的定位条件的鸿基节能自然也被创业板拒之门外。

  2)清华“创二代”饮恨创业板

  鸿基节能此次IPO的功败垂成,不仅让其实控人卫海、卫龙武父子失去了一次借助资本市场破解财富密码的机会,也让潜伏在其中的多位投资者多年暴富的盼望终成一筐打水的竹篮。

  相对于此前诸多发端于草根的家族创业者,鸿基节能的实控人可谓拥有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创业高起点

  作为鸿基节能的法定代表人卫海,其出生于1979年1月,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生学历,又曾留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获得土木工程研究生学历。

  2013年,时年34岁的卫海是从其父卫武龙手中接管鸿基节能的经营权的。

  卫武龙的背景也同样不可小觑,这位1951年出生的老者曾是一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在其下海创办鸿基节能之前曾为东南大学结构研究所任副所长,东南大学土木系教师。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股权穿透后第一大股东,卫海除了直接持有鸿基节能此次IPO发行前11.66%的股份外,还通另外两家机构间接控制鸿基节能另外超过44%的股份,而卫海之父卫龙武则同样除了直接持有鸿基节能7.3%的股份外,也通过另一家公司间接控制着鸿基节能17.10%的股份,也就是说卫海和卫龙武父子二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着鸿基节能80.53%的股份。

  虽然早在1993年卫武龙便利用自身的学识和研究优势一手创办了鸿基节能的前身——江苏东大特种基础工程开发公司,而在将掌舵权交给其子卫海之时,鸿基节能已经经过20年的发展,但在有关鸿基节能的公开报道中,相对于“富二代”的头衔,卫海依然坚称自己是“创二代”   

标签阅读:

共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新股申购可以撤销吗?新股申购能申购多少股?    下一篇:中洲特材今日申购 单一帐户申购上限8500股

今日股市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