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非典”的李伟柱不仅抄底了市场份额,而且也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后来他哥哥也加入了公司,兄弟两人各自出资50万元平分了股权,而后“周六福”这个李鬼品牌在2004年诞生。
当然这家公司最初并不叫“周六福”,而是周天福,2005年还申请过“周天福”的商标。
在当时,“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谢瑞麟”并称香港四大珠宝品牌,李伟柱直接改名“周六福”,不仅蹭了周大福的热度,还顺带蹭了六福珠宝的流量。
这正是周六福一直背负“山寨”骂名的原因,当然自己也吃下了恶果,模仿对象周大福和六福珠宝都早已上市,只有周六福次次上市都被拒。
而且一开始就打着“香港知名品牌”的招牌进军内地市场,但直到2016年周六福才在香港开了第一家店。
这家店的选址也非常嚣张,正大光明的开在了周大福旗舰店对面。当时还有一出让人尴尬的闹剧,开店时请来著名香港女星刘嘉玲站台,她却在开业当天表示,“刚开始也以为是周大福或者六福珠宝,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周六福”。
第三次冲击IPO,李鬼能否为自己正名
作为一家旗下有超过三千家加盟店,年利润超4亿的珠宝品牌,李氏兄弟陷入了一场死循环,因为山寨不能成功IPO,而IPO被否恰好又坐实了周六福不行的事实。
李氏兄弟不会这么容易放弃上市梦,不管是为了给自己正名还是为了套现。
3月4日,中信建投发布公告称,周六福接受上市辅导,即将再次发起上市冲击。
于是周六福又一次踏上了上市之旅。
尴尬的是,上市意味着企业要站到聚光灯之下,以周六福的口碑恐怕挂不住脸面。
这次IPO是周六福在短短两年内的第三次尝试。
2019年5月,周六福就尝试过登陆A股,但运气不好的是,就在披露招股书后不久,其审计单位身陷“康美药业300亿不翼而飞”案的丑闻而被调查。被牵连的不只是周六福,还有22家拟IPO公司被“中止”IPO审查。
2019年12月,周六福再一次踏上IPO之路。只不过这次周六福很不幸又没通过,原因是经营存疑。
周六福八成营收依赖于加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周六福的销售毛利率不仅低于同行,而且被迫大规模存货,面临着产品积压和存货跌价风险。
近年来周六福加盟店增速也陷入冰点,依赖加盟模式能否维持长期发展仍未可知。
李氏兄弟靠帮傍大牌缔造出一个年卖23亿的珠宝王国。
他们在4次现金分红分掉了2.31亿元,94.58%的占股比例让李氏兄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李氏兄弟最终赢尽了钱包,但是也输尽了口碑,过去的种种丑闻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让李氏兄弟被挡在了资本市场的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