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 国信证券 | 黄秀杰,郑汉林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广核(003816) 核心观点 发电量持续增长,电价下降和成本提高拖累业绩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8.04亿元,同比增长5.16%,归母净利润108.14亿元,同比增长0.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7.13亿元,同比增长0.94%。2024年公司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2421.81亿kWh(+6.08%),上网电量2272.84亿kWh(+6.13%),台山机组恢复并网发电及防城港机组投产带动电量增长。2024年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为0.4162元/kWh(含税),同比下降0.0066元/kWh或1.57%。公司核电度电成本约为0.2077元/kWh,同比提高了0.0051元/kWh,度电核燃料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和计提乏燃料处置金均有所提高,其中,台山核电上网电量及防城港4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后导致摊销的核燃料成本和计提的折旧增加;阳江5/6号机组、台山1/2机组商运满五年开始计提乏燃料处置金。 机组开发有序进行,核电业务长期发展确定性高。2024年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11台核电机组,公司山东招远1号、2号机组(华龙一号,单机容量1214MW),苍南3号、4号机组(华龙一号,单机容量1215MW),陆丰核电1号、2号机组(CAP1000,单机容量1245MW)。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管理16台在建或核准待建机组,其中7台已开工,2025年2月24日,陆丰1号机组FCD;3月28日,陆丰2号机组常规岛FCD完成,开工在建机组数量再创新高。根据机组建设规划,预计2025-2029年分别有1/2/2/1/1台机组投产。 2025年业绩或因电价下行承压。2025年广东安排岭澳、阳江核电年度市场化电量约273亿千瓦时,并应用政府授权单向差价合约机制和变动成本补偿机制,广东2025年度市场化交易均价为391.86元/MWh(含税),较上年下降73.76元/MWh,按照广东电价机制,核电年度市场化电量对应电价约为351.32元/MWh。 风险提示:电价下调,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核安全风险。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到电价下行,毛利率下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7/112.3/120.4亿元(原为123.1/133.1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结果),同比增速-3%/7%/7%;每股收益0.21/0.22/0.2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7.9/16.7/15.6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2025-04-02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蔡思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广核(003816) 投资要点: 事件:1)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68.04亿元,同比增长5.16%,实现归母净利润108.14亿元,同比增长0.83%,对应Q4实现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下滑18.98%,低于我们的预期。2)分红公告: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95元(含税),对应分红率44.36%(现金分红金额/归母净利润)。 我们分析公司Q4业绩低于预期的原因主要包括:1)营业外支出增加3.5亿元,主要为用地用海罚款、固定资产报废损失等;2)部分机组所得税优惠政策到期(阳江5号机组、台山1号机组),导致2024年所得税支出增加19.16%,与之对应,2024年阳江核电净利润同比减少约10亿元;3)公司营业成本也有所提升,2024年公司电力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增加9.85%,其中核燃料/折旧/乏燃料处置金/运维成本同比分别提高13.1%/11.6%/17.4%/3.6%,导致公司在子公司发电量同比增长7.15%的情况下,电力毛利率下降2.25个百分点。 经营数据方面,2024年公司管理的在运机组实现上网电量2272.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3%,增量主要来源于防城港和台山核电,其上网电量分别增长20%和52.3%,主因2024年新增投产防城港4号机组,以及台山核电2023年检修时间较长基数较低;在电价端,公司2024年核电平均售电价0.4162元/千瓦时,较2023年下降7厘钱,其中市场化部分电价同比下降约3.85%。 大亚湾核电增容4.2万千瓦,若能增加供港电量或将进一步提高大亚湾机组盈利。2024大亚湾核电完成30年大修,同时在2024年10月获得新的电力业务许可证,大亚湾2号机组装机容量由984兆瓦变更为1026兆瓦,增容4.2万千瓦。根据历史协议,大亚湾核电约80%电量供往香港,由于香港电价高于内地,若此次增容后大亚湾核电能够增加供港电量,或将进一步提高大亚湾核电的盈利水平。 在建机组16台,保障公司中长期装机成长性。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在建装机16台(含控股股东委托管理的8台核电机组),预计将在2025-2032年陆续投产,充分保障公司的装机成长性。按照核电建造周期需要60个月进行考虑,预计公司未来几年核电投产节奏如下:2025年投产1台(惠州1号),2026年投产2台(惠州2号、苍南1号),2027年投产2台(苍南2号、陆丰5号),2028年投产1台(陆丰6号),2029年投产1台(宁德5号),2030-2032年投产9台(宁德6号、惠州3/4号机组、招远1/2号机组、陆丰1/2号机组、苍南3/4号机组)。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113亿元(下调前分别为124.00、130.7亿元),新增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7、17、16倍,2024年公司股利支付率44.36%(现金分红总额/归母净利润),按照这一比例进行计算,当前股价对应的公司2025-2027年股息率分别为2.6%、2.7%、2.8%,继续维持“买入”评级。据此计算,中广核电力2025-2027年股息率4.1%、4.3%、4.5%,建议关注中广核电力。 风险提示。电价存在波动风险,电量存在波动风险,在建机组投产节奏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
2025-03-31 | 中原证券 | 陈拓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广核(003816) 投资要点: 中国广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8.04亿元,同比增加5.16%;归母净利润108.14亿元,同比增加0.83%。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5.34亿元,同比增长8.05%;归母净利润8.30亿元,同比减少18.98%。 公司2024全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实现平稳增长 电价方面,市场化电价的波动对公司业绩产生了相应影响。2024年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50%左右,与2023年基本持平。公司核电机组的上网电价分为计划电价和市场电价,2024年,电力市场整体交易价格有所下降,市场化交易平均含税电价约为0.3869元/千瓦时,同比下降3.85%。2024年,公司平均上网电价0.416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57%。 发电量方面,2024年公司发电量提升抵消了平均上网电价下降的影响,全年业绩实现平稳增长。公司及其子公司运营管理的28台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2421.81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6.08%;总上网电量约为2272.84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6.13%。2024年公司子公司实现销售电量179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5%,公司台山、防城港核电站全年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52.28%、19.99%。 机组大修方面,2024年,公司开展20个换料大修,全年大修总天数约为713天,较2023年减少约207天。大亚湾、岭东、阳江电站大修时间多于2023年,岭澳、宁德、台山、红沿河大修时间同比减少。2025年公司计划开展19个换料大修。 近年来我国加快核电机组核准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将达10%左右。2025年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核准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因地制宜推动核能综合利用。2019年以来,我国加快核电机组核准节奏。2024年我国共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11台核电机组,核电机组核准数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0台。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56台。2024年,全国商运核电机组上网电量为4179.49亿千瓦时,公司管理的核电站的总上网电量全国占比为54.38%。 公司核电机组陆续投产,在建核电项目稳步推进2024年,公司大亚湾2号机组装机容量由98.4万千瓦增至102.6万千瓦,大亚湾核电站装机容量增至201万千瓦,防城港4号机组于2024年5月25日投入商业运,公司“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全面建成,全年公司新投产核电机组装机容量118.8万千瓦,核准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491.8万千瓦,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731.8万千瓦。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16台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分别为3179.8万千瓦和1940.6万千瓦,合计4381.4万千瓦,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5.02%。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建核电机组中,2台处于调试阶段,3台处于设备安装阶段,2台处于土建施工阶段,9台处于FCD准备阶段。陆丰5号机组于2024年4月29日实现穹顶吊装,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宁德5号机组于2024年7月28日实现FCD,开始全面建设,进入土建施工阶段。苍南1号机组于2024年11月6日启动冷态功能试验,进入调试阶段。2025年2月24日,陆丰1号机组实现FCD,开始全面建设,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公司融资成本下降,并提升分红比例 公司核电站处于大规模建设期,需要统筹资本开支和股东回报。2025年我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利于公司融资成本的降低。公司通过低利率银行贷款置换、资本市场发债等途径,使得债务融资成本下降,叠加到期债务本金偿还后减少,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51.33亿元,同比下降9.40%。公司49亿可转债已得到批复,资金用于陆丰5、6号机组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公司近年现金分红比例和分红金额持续提升。2021-2023年度,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42.42亿元、43.93亿元、47.69亿元,分红比例分别为43.58%、44.09%、44.26%。公司2024年度拟分红47.97亿元,分红比例提升至44.36%。 盈利预测和估值 一方面,2025年公司所在广东、广西地区市场化电价下降,公司2025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将影响公司2025年平均电价水平。另一方面,2025—2027年,公司陆续有新核电机组投产,公司发电量规模将维持增长态势。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9.68亿元、116.88亿元和132.15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22、0.23和0.26元/股,按照3月28日3.64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6.76X、15.73X和13.91X,考虑到公司估值水平和行业发展前景,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核电机组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电价波动风险;电力需求不及预期;系统风险。 |
2025-03-28 | 华福证券 | 严家源,闫燕燕 | 持有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广核(00381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8.04亿元,同比增长5.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14亿元,同比增长0.83%。分季度看,4Q2024单季度营业收入245.34亿元,同比增长8.0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0亿元,同比减少18.98%。 全年营收稳增5.16%,归母净利润微增0.83%:一方面,2024年,公司控股核电上网电量同比增加7.15%,含税平均上网电价同比降低1.57%,公司核电板块全年营收同比增长5.46%;另一方面,公司建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4%。公司核电板块稳健增长,带动公司全年收入同比增加5.16%。公司全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3.8亿元,对应增幅6.7%,由于营业外支出同比增长3.45亿元、所得税同比增长6.68亿元以及少数股东损益同比增长3.09亿元,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9亿元,微增0.83%。 24年拟每股派发0.095元(含税),分红比例稳步提升:2024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5元(含税),预计现金分红约47.97亿元,分红比例为44.36%。2022-2024年公司分红比例为44.09%、44.26%、44.36%,近三年公司的现金分红总额和现金分红比例均在稳步提升,保持适度增长。预计2025年公司的分红比例有望保持稳步提高的趋势。 25年将投产惠州1号机,注入工作或有望今年开启: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和16台在建核电机组(包括委托管理的8台核电机组)。公司储备项目丰富,预计随着机组投产,在运装机将稳步增加。预计控股股东委托管理的惠州1、2号机组分别于25、26年投产,控股股东承诺最晚不迟于正式开建后六年内注入,注入工作或有望在今年开启。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调整利用小时数等假设,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61、116.26和118.25亿元(原25-26年为110.52和112.23),对应PE分别为17.2/16.2/16.0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资产注入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核电安全事故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2025-03-28 | 东吴证券 | 袁理,任逸轩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广核(00381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8.04亿元,同增5.16%;归母净利润108.14亿元,同增0.83%;扣非归母净利润107.13亿元,同增0.94%;加权平均ROE同降0.43pct,至9.33%。 核电板块毛利提升,工程及其他毛利下滑。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68.04亿元,同增5.16%,实现毛利润295.4亿元,同减0.5%,毛利率34.0%,同比下降1.9pct。分业务来看,2024年,1)核电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59.32亿元,同比+5.5%,毛利润287.46亿元,同比+0.3%,毛利率43.6%,同比-2.3pct;2)建筑安装和设计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5.68亿元,同比+3.7%,毛利润1.35亿元,同比-60.3%,毛利率0.7%,同比-1.2pct。提供劳务、贸易及其他板块占比小、变动不大。2024年公司毛利规模稳定,核电板块有成长/工程下滑。 2024年上网电量+6.1%,防城港+台山贡献明显。2024年子公司/子公司及联营上网电量约为1790/2273亿千瓦时,同比+7.1%/+6.1%,2024年第四季度,子公司/子公司及联营上网电量约为487/604亿千瓦时,同比+13.3%/9.5%。分公司来看,2024年,大亚湾/岭澳/岭东/宁德/阳江/防城港/台山/红沿河核电上网电量同比变动-2%/+4%/-7%/+1%/+0%/+20%/+52%/+3%。电量稳定增长,防城港4号2024年5月25日投入商业运营,台山核电恢复,两个项目贡献明显。 2024年电价整体稳定,度电毛利略有下行。2024年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0.368元/千瓦时(同比-2%,跌6厘/千瓦时),度电成本0.208元/千瓦时(同比+3%,涨5厘/千瓦时),度电毛利0.161元/千瓦时(同比-6%,跌1.1分/千瓦时)。度电盈利略有下行,电量提升驱动成长。 在手项目充沛,即将进入加速投运阶段。截至2024/12/31,公司管理28台在运机组(包含联营企业6台机组),子公司及联营企业合计装机容量31.8GW,公司在建8台/9.7GW,集团在建8台9.7GW,考虑在建全部投运装机弹性61%。投产节奏来看25至30年分别投产1/2/2/1/1/1,考虑25年新FCD和核准,2030年前投产规模有望更多。截至2024/12/31,惠州核电、苍南核电仍在集团体内,随着2025年惠州1号投运,2026年惠州2号和苍南1号投运,集团资产加速注入。 财务费用下降,资产负债率59.49%。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同比减少4.52%至103.03亿元,其中财务费用下降较为明显,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51.33亿元,同比下降9.4%,财务费用率下降0.95pct至5.91%。 现金流良好,分红比例44.36%。2024年公司经营净现金流380亿元(同比+15%),投资净现金流-201亿元(23同期-125亿元)。24年预计分红48亿元,分红率44.36%。重视股东回报,彰显现金流红利属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市场化电价影响,我们下调25-26年归母净利润从123/133亿元至105/111亿元,预计27年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对应PE为18/17/14倍(2025/3/2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价格波动,装机进度不及预期,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
2025-03-28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黎静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广核(003816) 事件:03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68.04亿元,同比+5.16%,实现归母净利润108.14亿元,同比+0.83%。基本每股收益0.214元,同比+0.94%,销售毛利率34.03%,同比-1.94pct,净利率20.10%,同比-0.55pct。24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34亿元,同比+8.05%,实现归母净利润8.30亿元,同比-18.98%。 防城港投运+台山机组恢复带来发电量同比+7.08%,电价降低+成本端提升拖累盈利。1)量:2024年,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1908.07亿千瓦时,同比+7.08%;总上网电量约为1790.12亿千瓦时,同比+7.15%。2024年Q4发电量516.48亿kWh,上网电量486.8亿kWh,同比+13.28%。其中防城港4号机组于24年新投运后,2024年,防城港实现发电量305.07亿kWh,上网电量279亿kWh,同比+19.99%;台山1号机组于2023年11月底恢复运行,2024年台山核电站实现发电量243.5亿kWh,上网电量227.7亿kWh,同比+52.29%。2)价:受市场化交易电价下行影响,2024年公司平均上网含税电价为0.416元/kWh,同比下跌1.57%;平均市场电价同比下降约3.85%。3)成本端:24年核燃料成本同比+13.1%、固定资产折旧同比+11.6%、计提乏燃料处置金同比+17.4%,前两项由于防城港4号机组投运,最后一项由于阳江5号/6号机组、台山1号/2号机组商运满五年开始计提乏燃料处置金。 在手项目充足,集团委托管理机组今年有望注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管理16台已核准待FCD及在建核电机组,去年公司新增获准6台机组。1)公司控股:陆丰5号、6号机组分别于2027、2028年陆续投运。2)公司联营:宁德5号机组计划于2029年投运;3)集团委托管理:惠州1号及2号机组将于2025、2026年分别投运,苍南1号及2号机组将于2026、2027年分别投运。根据公司控股股东最新的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即最晚不迟于核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日之后的六年内注入上市公司,其中惠州1号、2号机组分别于2019和2020年开工建设,按照6年承诺期,预计最晚注入时间将在2025年底和2026年初,苍南1号、2号机组分别于2020年末和2022年初开工建设,预计最晚注入时间将在2026年底和2028年初。 投资建议:公司防城港4号机组投运后完整年运行,今年能持续贡献电量增量,受广东等地区2025年年度长协电价下行影响,公司电价压力较大。长期看,公司待投运机组较多,集团委托管理资产也有望注入,远期成长性充足。由于2025年电价压力较大,我们对公司进行盈利预测进行下调,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62/111.15/117.69亿元,EPS分别为0.21/0.22/0.23元,对应3月27日收盘价PE分别为18/17/16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核安全事故;政策变化;新技术遇阻;电价调整;汇兑损失。 |
2025-03-27 | 国金证券 | 张君昊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广核(003816) 业绩简评 3月26日晚间公司披露24年报,24全年实现营收868亿元,同比+5.2%;实现归母净利润108.1亿元,同比+0.8%。 经营分析 防城港#4投运、台山恢复、大亚湾扩容,贡献电量增长。24年公司核电上网电量为2272.8亿千瓦时,同比+6.1%(子公司1790.1亿千瓦时,同比+7.2%),主因防城港两台机组贡献电量增量(防城港电站上网电量同比+19.99%)。台山核电恢复运行后24年换料大修时长减少,上网电量同比+52.3%。此外,大亚湾#2已于10M24更新许可、装机容量由984MW扩至1026MW。 4台机组集中开始计提乏燃料处置金等因素影响营业成本。根据公司公告,24年核燃料成本同比+13.1%、计提折旧同比+11.6%、计提乏燃料处置金同比+17.4%,拖累盈利水平。其中,前两项受台山与防城港#4并网影响、第三项由于阳江#5、#6机组与台山#1、#2机组商运满五年开始计提乏燃料处置金。 收购台山二核,保持开发节奏。公司项目储备充足,根据当前进度表,预期集团开发的惠州与苍南厂址将在25~27年合计投运1/2/1台机组,公司体内开发的陆丰与宁德厂址将在27~29年合计投运1/1/1台机组;此外,核准后处于FCD准备阶段的机组有9台(体内开发5台+集团开发4台)。1M25公司公告收购台山二核,预期能更好地参与后续机组开发。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1.1/112.9/130.1亿元,EPS分别为0.22/0.22/0.26元,对应PE分别为17倍、17倍和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核电站安全运营风险、核电机组检修影响电量风险、电力价格波动风险等。 |
2025-03-27 | 中国银河 | 陶贻功,梁悠南,马敏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广核(003816) 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868.04亿元,同比+5.2%,实现归母净利108.14亿元(扣非107.13亿元),同比+0.8%(扣非同比+0.9%)。24Q4单季度实现营收245.34亿元,同比+8.1%,实现归母净利8.30亿元(扣非9.75亿元),同比-19.0%(扣非同比+1.3%)。2024年,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5元(含税),对应现金分红比例44.36%,相较2023年的44.26%小幅提升。以2025/3/26股价为基础,测算公司2024年现金分红对应的股息率为2.54%。 24Q4非经对业绩形成扰动,所得税费用、少数股东损益同比大幅提升。24Q4,公司产生非经常性损益-1.45亿元,23年同期为0.62亿元,主要系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主要包括陆丰核电和台山核电项目用地用海罚款、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对外捐赠及税收滞纳金等)由23Q4的0.11亿元变为24Q4的-3.48亿元。而针对24Q4公司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之间的差异,主要系所得税费用、少数股东损益同比分别增长163.6%、56.3%所致。 期间费用率&资产负债率持续优化,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2024年,公司ROE(摊薄)为9.05%,同比下降0.42pct;拆分来看:1)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1.94pct至34.03%,其中受电价下降和燃料、折旧等成本上升影响,核电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2.25pct至43.60%;期间费用率持续压降,2024年同比下降1.2pct至11.87%,主要由于利率下行导致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95pct至5.91%;二者共同作用下销售净利润率同比下降0.55pct至20.10%;2)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优化,2024年向下突破60%达到59.49%。此外,2024年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380.16亿元,同比增长14.78%。 新机组投产贡献增量,发电业务维持稳健运行。2024年,公司子公司实现发电量1,908.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8%(其中24Q4为516.48亿千瓦时,同比+13.2%),主要得益于防城港4号机组的投运以及台山1号机组恢复正常运行;子公司及联营企业合计实现发电量2,421.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8%(其中24Q4为641.12亿千瓦时,同比+9.4%)。2024年,受市场化电价下行影响,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为0.416元/kWh(含税),同比下跌7厘/kWh或1.57%。价跌量增下,公司发电业务实现营收659.32亿元,同比增长5.5%。而从成本端来看,防4商运、台1恢复运行使得公司按产量法摊销/计提的燃料、折旧成本均有所增加,同时阳江5号、6号、台山1号、2号机组商运满五年导致计提的乏燃料处置金也有所增加,综合影响下,公司发电业务成本同比增长9.8%至371.86亿元。尽管毛利率有所下降,但考虑费用端的节省、红沿河核电投资收益增加等有利因素,公司发电业务净利润表现稳健,2024年达到172.45亿元(核电业务运营、电力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分部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 惠州1号机组投产在即,支撑公司25年业绩表现。展望2025年,存量机组方面,公司计划新安排19个换料大修,其中,包含两个十年大修和一个首次大修(2024年计划新安排18个换料大修,包括4个十年大修、1个首次大修);增量机组方面,惠州1号机组投产在即,且根据公司控股股东最新的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即最晚不迟于核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日之后的六年内注入上市公司,预计惠州1号机组(2019/12/26开工)的注入工作有望于年内开启。基于此,我们预计电量端的增长有望部分对冲2025年广东、广西等省份市场化电价下降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4.40、111.26、122.59亿元,对应PE18.09x、16.98x、15.4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资产注入不及预期的风险;电价超预期下跌的风险等。 |
2025-01-14 | 东吴证券 | 袁理,任逸轩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广核(00381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公司拟向中广核集团收购其全资子公司中广核台山第二核电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公司公告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情况。 自有资金收购台山第二核电100%股权,1倍PB注入集团资产。公司拟向中广核集团收购其全资子公司台山第二核电100%的股权。中国广核上市前,中广核集团保留若干核电相关业务,包括仍处于相对前期或规划中的核电相关业务,集团就此作出了关于进一步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将根据保留业务的发展情况,将上述保留业务转让给公司,公司享有对集团拟出售保留业务的优先受让权和收购选择权。此次,台山第二核电拥有的核电项目核准前的准备工作较为充分,集团将台山第二核电股权转让给公司。截至评估基准日,台山第二核电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12亿元,此次交易作价12.04亿元,估值合理,储备核电项目扩张。 在手项目充沛,即将进入加速投运阶段。截至2024/12/31,公司管理28台在运机组(包含联营企业6台机组),子公司及联营企业合计装机容量3179.8万千瓦,2024年公司新增6台机组获得核准,假设在手项目到2030年投产,确定性装机容量(含联营)将提升至5113万千瓦。从投产节奏来看,公司预计2025-2029年投产机组1/2/2/1/1台,稳定增长。截至2024/12/31,惠州核电、苍南核电仍在集团体内,随着2025年惠州1号投运,2026年惠州2号和苍南1号投运,集团资产加速注入。 2024年上网电量+6.1%,防城港+台山贡献明显。2024年子公司/子公司及联营上网电量约为1790/2273亿千瓦时,同比+7.1%/+6.1%,2024年第四季度,子公司/子公司及联营上网电量约为487/604亿千瓦时,同比+13.3%/9.5%。分公司来看,2024年,大亚湾/岭澳/岭东/宁德/阳江/防城港/台山/红沿河核电上网电量同比变动-2%/+4%/-7%/+1%/+0%/+20%/+52%/+3%。电量稳定增长,防城港4号2024年5月25日投入商业运营,台山核电恢复,两个项目贡献明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18/123/133亿元,2024-2026年PE分别15.3/14.7/13.6倍(2025/01/1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价格波动,装机进度不及预期,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
2025-01-07 | 华福证券 | 严家源,闫燕燕 | 持有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广核(00381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情况公告,2024年,公司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2421.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8%;总上网电量约为2272.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3%。 全年管理发电增长6.08%,单Q4同比增长9.4%:2024年,公司管理核电发电同比增加6.08%,一方面,24年完成17个机组大修+2个跨年大修,以及新开始1个年度换料大修;23年完成17个机组大修,以及四季度在推进2个跨年大修;另一方面防城港新增投产、台山1号机恢复正常运行,贡献24年电量新增量。其中,红沿河核电发电同比微增2.56%;扣除红沿河后的控股子公司发电同比提高7.08%,增速高于红沿河。4Q2024,公司管理核电发电同比增加9.4%,主要系大修少于同期,以及防城港、台山等带来的增量。其中,红沿河核电站发电同比下降3.7%;扣除红沿河后的控股子公司发电同比提高13.2%,增速显著高于红沿河。 全年防城港和台山机组表现亮眼,岭东大修时间较长:全年看,台山机组表现最亮眼,2024年发电同比增加52.05%,主要系1Q2023开始,台山1号机组开始年度换料大修,持续到2023年11月27日。其次,为新增投产的防城港机组,2024年防城港3号和4号分别较同期多发近3个月电量和7个月电量,防城港核电发电同比提高了18.88%。岭东核电由于换料大修总时间多于2023年,全年发电同比降低6.95%。4Q2024,除防城港和台山机组表现依旧亮眼外,大亚湾核电站同比高增107.7%,我们认为主要系大修因素导致,此外大亚湾2号机组装机由984兆瓦变更为1026兆瓦,大亚湾核电站装机增加至2010兆瓦。岭澳核电同比下降19.6%,或系四季度大修高于同期。 预计25年投产惠州1号机组,资产注入延期1年:2024年11月6日,苍南1号机组开始冷态功能试验,进入调试阶段。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管理16台在建核电机组(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委托管理的8台机组),2台处于调试阶段,3台处于设备安装阶段,2台处于土建施工阶段,9台处于FCD准备阶段。预计委托管理的惠州1、2号机组分别于25、26年投产,两台机组无法拆分后单独注入上市公司,当单个核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满六年时,两台机组实现或接近实现整体商运,故注入期限延期一年,由最晚不迟于正式开建后五年内延期至最晚不迟于正式开建后六年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25年广东年度长协电价下降以及结合2024年公司电量等情况,我们下调原有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02、110.52和112.23亿元(原121.50、123.98和131.8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6/17.2/16.9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资产注入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核电安全事故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