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科技(300829)机构评级
近一年内

金丹科技(300829)评级报告详细查询
金丹科技
(300829)
流通市值:23.74亿 | | | 总市值:34.57亿 |
流通股本:1.32亿 | | | 总股本:1.92亿 |
点击报告标题可查看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2024-07-01 | 华安证券 | 王强峰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金丹科技(300829)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4年6月29日,乳酸L(乳酸含量80%华东)市场均价0.9万元/吨,较2024年年初下跌7.2%,较2023年年初下跌11.8%。 需求端整体较弱,公司主营产品乳酸价格承压下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期间,我国乳酸及其盐和酯的进口金额仍保持增长的态势,同比增长了15.75%,但出口金额同比下降了15.11%,乳酸国际贸易逆差加重,国内乳酸外销减少,国内乳酸销量整体下滑,导致国内价格承压下跌,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4年6月29日,乳酸L(乳酸含量80%华东)市场均价0.9万元/吨,较2024年年初下跌7.2%,较2023年年初下跌11.8%。 布局“玉米-乳酸-丙交酯-PLA”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突出 作为国内乳酸生产头部企业,公司目前具备年产18.3万吨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能力。为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公司近些年通过积极向乳酸产业上下游延伸,探索出一条“玉米/淀粉-乳酸/乳酸盐-丙交酯-PLA/PBAT”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公司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投资建设将逐步补全公司聚乳酸生产环节上的产品链条,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将得到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得以贯通,产业一体化的综合竞争优势将进一步突显。 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乳酸领先企业转型升级 公司致力于研究开发乳酸及其衍生产品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技术与制备工艺并进行产业化。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按计划推进工艺设计、项目招议标和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公司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品项目建设完毕,正在进行试车;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金丹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工业化种植高淀粉玉米土地承包面积约25,000余亩;公司年产5万吨乳酸扩产改造项目重点开展关键设备选型、设备布局、关键工艺确认,同时对关键设备进行充分考察、调研、论证并积极组织部分关键设备的招标。同时,公司加强重点技术攻关和工艺管理,乳酸的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时重点梳理和完善乳酸生产关键工艺技术指标,进一步促进乳酸生产的提质增效。未来随着新项目的陆续投产,有望逐渐形成了玉米控制成本-乳酸托底利润-丙交酯/聚乳酸拉动利润增长的商业模式,即保证了公司拥有优于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又保证了公司拥有稳定的利润来源,还保证了公司拥有拉动利润高增长的核心业务。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玉米控制成本-乳酸托底利润-丙交酯/聚乳酸拉动利润增长的商业模式,但考虑到宏观环境背景下,公司主营产品价格下滑,我们下调公司2024年-2025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51、1.88亿元(原2024-2025年预测值为1.62、2.93亿元),同比增速为23.8%、43.0%、24.3%。对应PE分别为26X、18X、15X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 (2)安全生产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 (4)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
2023-09-01 | 华安证券 | 王强峰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金丹科技(300829) 事件描述 8月28日晚间,公司发布2023年中期报告,公司2023H1实现营业总收入7.21亿元,同比-10.65%,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40.72%;2023年Q2实现营业总收入3.97亿元,同比-7.60%,环比+22.29%,实现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18.35%,环比+136.14%。 公司主营产品量价齐跌,上半年业绩同比下滑 公司2023H1实现营业总收入7.21亿元,同比-10.65%,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40.72%。主要原因是2023上半年,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公司主营业务产品量价齐跌,叠加原材料端玉米价格同比上涨,导致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下滑。从销售端来看,2023H1公司食品制造业务产品销量为63,126.95吨,同比小幅下降4.62%;2023H1公司农副食品加工业务产品销量为38,203.22吨,同比下滑-3.81%。从价格端来看,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H1乳酸(华中)市场均价为10174.59元/吨,同比下滑3.10%。从原料端看,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H1玉米市场均价为2661.85元/吨,同比增长1.4%。 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乳酸龙头转型升级 公司致力于研究开发乳酸及其衍生产品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技术与制备工艺并进行产业化,目前公司年产1万吨丙交酯项目,目前设备可以运行稳定且产品质量指标可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品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正在按计划准备项目试车;公司年产1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其中一期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募集资金已经到位,工程项目按计划实施;郸城县产业集聚区供热中心二期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未来随着新项目的陆续投产,有望逐渐形成了玉米控制成本-乳酸托底利润-丙交酯/聚乳酸拉动利润增长的商业模式,即保证了公司拥有优于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又保证了公司拥有稳定的利润来源,还保证了公司拥有拉动利润高增长的核心业务。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1.62、2.93亿元(原预测值为1.71、2.36、3.43亿元),同比增速为-12.6%、40.2%、80.9%。对应PE分别为31.68、22.60、12.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 (2)安全生产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 (4)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
2023-04-25 | 华安证券 | 王强峰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金丹科技(300829)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4月20日,金丹科技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461.58万元,同比增长6.41%;总资产达250,633.63万元,同比增长14.9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223.03万元,同比增长2.36%。 各国持续推进禁塑限塑政策落地,聚乳酸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政策鼓励降解塑料的使用和推广,生物塑料市场持续增长,目前常见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有PLA、PHA、PBS、PBAT、PCL。其中PLA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之一,在硬质材料领域占据绝对优势。2018-2022年,中国聚乳酸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34.9%。在“禁限塑”政策的不断加持下,以及聚乳酸下游产品应用的愈发多样化,预计中国聚乳酸表观消费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布局“玉米-乳酸-丙交酯-PLA”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突出 公司上沿下拓布局玉米和聚乳酸行业,打造“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一体化,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种植高淀粉含量玉米,统一管理、规模经营,提升单位玉米乳酸产量,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标。同时公司年产1万吨丙交酯项目已攻克关键技术瓶颈,能够连续工业化运行,产品质量行业先进,现拟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其中一期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已于2022年8月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已完成技术协议及关键设备采购合同签订,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产。未来随着新项目的陆续投产,有望充分享受完整产业链带来的成本优势。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为公司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乳酸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现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CNAS认可的检验测试中心,同时还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乳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淀粉生物质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乳酸生物新材料院士工作站、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等技术平台,为公司技术创新研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022年7月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研发平台,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开展乳酸菌种育种、乳酸生物技术、生物降解新材料系列产品、PHA等的技术研究,以实现乳酸、聚乳酸等关键工艺技术突破,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公司目前合计拥有45项发明专利及多项非专利技术。 投资建议 公司将逐步形成了以乳酸业务为基础,进一步延伸公司产业链布局,逐步实现“玉米-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布局。禁塑令下PLA成长空间巨大。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2.36、3.43亿元,同比增速为29.4%、38.0%、45.5%。对应PE分别为24.89、18.04、12.4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玉米价格波动风险; (2)开发新产品的风险; (3)产品销售价格下跌风险; (4)汇率波动风险。 |
金丹科技(300829)股票投资评级:1、股票评级则是依据对股票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的判断给出其投资级别,是各个机构的评级标准,一般有强烈推荐、买入、增持、持有、卖出之类的评级结果;2、股票中的评级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等各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排列顺序?顺序应为: 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3、
买入:相当看好,觉得股价还会上涨,而且幅度不小 ;
增持:看高一线,股价有创新高的可能;
强烈推荐:积极看涨;
推荐:看好后市,但又不是很确定(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数) ;
优大于市:比大市(大盘指数)表现得要优秀,比如大盘涨20%它可能能涨30% 。
说明:
机构评级可以提供参考,但是买入并不代表股票就会涨起来,相反的事情常发生。中国的蓝筹股一般机构评级是有点作用的,但只能说明在这个价位买进去风险低,对于长期持有实现收益的概率较大。但对于短期投机的散户一点也没用。
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主要从事为公司债券等证券打分或者评级。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评估风险,从而决定债券发行人是否能向投资人偿付所承诺的本金和利息。考虑因素包括发行人的财务健康状况、金融市场的一般情况,以及发行人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公司的财务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