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7 | 平安证券 | 杨侃,郑茜文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保利发展(600048) 事项: 公司公告估值提升计划。 平安观点: 计划多手段提升估值,中期分红、股份回购等增强信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盘,公司股票连续12个月内每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归母净资产(2024年1月1日至4月22日每股归母净资产15.64元、2024年4月23日至12月31日16.16元),经公司董事会审议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具体来看,公司计划通过稳经营、提质效,推动开发主业提质增效;积极开展多元资本市场融资;坚持丰厚、持续、稳定分红;适时开展回购、增持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股东回报。其中,公司明确将根据实际经营情况确定分红规划,坚持至少每3年制定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拟计划于2025年实施中期分红(公司当前股东回报规划为2023-2025年现金分红占当年归母净利润比例不少于40%);将考虑继续采取股份回购、股东增持、高管增持等手段,以稳定公司股价并增强市场信心;将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适时开展中长期激励计划,以激发管理层和员工提升公司价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销售维持领先,拿地持续聚焦:2024年公司实现商品房销售金额3230亿元,销售规模稳居行业第一。同时,公司进一步聚焦核心城市,2024年新拓展项目37个,总地价683亿元,占总地价74%、20%的项目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市场确定性强、销售兑现度高。 投资建议: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42元、0.46元、0.5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9倍、18.3倍、15.3倍。公司融资优势明显,销售规模领先,坚定去库存调结构,业绩压力逐步释放,估值提升计划增强信心,有望平稳穿越周期并持续向好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1)若后续政策呵护力度有限、购房者信心不足,楼市修复低于预期,将对公司发展产生负面影响;2)房企拿地策略趋同之下,核心城市核心地块竞争激烈,获地难度增加或导致公司优质项目获取不足风险;3)盈利能力修复缓慢、持续减值等风险。 |
2025-01-24 | 高盛 | 王逸,李薇,徐时,景恺彦 | 中性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保利发展(600048) 保利发展公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人民币50亿元(同比下降58%,比我们此前的预测低47%),项目结转规模基本符合预期(同比下降10%至人民币3,130亿元,比我们此前的预测高2%)而利润率低于预期(2024年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至约14%,比我们此前的预测低1.5个百分点),同时公司拟对部分项目计提减值准备(管理层表示减值规模与2023年的约50亿元相当)。隐含的2024年四季度收入/净亏损为人民币1,300亿/28亿元。管理层就2025年做出如下指引:1)净利润将与2024年持平,合同销售毛利率能否回升将取决于市场情况;2)派息率将不低于当前水平(2023年为40%);3)拿地强度将恢复至2022/23年的水平(2022/23年拿地金额分别占到合同销售额的35%/39%),并且不排除会考虑二线及强三线城市的机会;4)计划盘活(即与地方政府换地或调整土地规划)800万平方米的未开发土地项目(约占公司2024年末土地储备的27%);5)公司计划于3月底发行总额为人民币95亿元的可转换债券用于补充资本金,同时公司仍有人民币45亿元公司债券发行额度可用。 在销售复苏的可持续性和价格企稳(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前景变得明朗之前,我们对保利发展重新加快拿地步伐的计划仍持谨慎态度。大量早期获取的项目(17%的未开发土地储备和30%的可售项目为新获取项目)也给利润率和减值预测带来下行风险(如果计入管理层预计的2025年项目减值规模约50亿元,则预期减值仅相当于三季度末存货的1.7%)。在计入预告净利润后,我们将2024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至人民币0.42元(原预测为人民币0.79元)。在计入2024年实际合同销售额(较我们此前的预测低3%)和最新拿地情况,我们将2025-27年收入预测平均上调2%,但鉴于减值计提将延续至2025-26年(我们预计2025/26年减值金额分别为人民币40亿/20亿元,到2026年末累计减值金额约为人民币200亿元,相当于2026年末预期存货的2.7%)以及毛利率和联合营公司收益前景更加低迷(我们将2025-27年毛利率预测平均下调了2个百分点),我们将2025-27年净利润预测平均下调了39%。我们将2025年末预期每股净资产价值和基于净资产价值推导出的12个月目标价格分别下调约11%至人民币11.1元和10.0元(目标价格较净资产价值的折让仍为10%),隐含公司股价存在15.5%的潜在上行空间。保利发展的当前股价较2025年末预期净资产价值折让22%且隐含0.5倍的2025年预期市净率,而国内上市房企的平均水平为折让26%和0.5倍。维持中性评级。 主要风险:库存项目(特别是在本轮下行周期之前获取或位于三四线城市的项目)的执行强于/弱于预期,这可能意味着较快/较慢的资产周转和流动资金消耗;高价地项目结算的影响导致利润率表现好于/差于预期;重点市场的价格复苏早于预期或政策放松之际价格持续疲软;在房地产市场复苏/流动性趋紧和实体市场走弱之际,土储规模扩张快于/慢于预期。 最新经营情况: 合同销售前景:2024年12月保利发展的房地产销售收入环比/同比下降37%/34%至人民币150亿元,全年房地产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230亿元(同比下降23%,而我们覆盖范围内房企/百强房企的平均降幅为30%)。展望2025年,我们预计公司的合同销售收入将同比增长5%(而我们覆盖范围内房企/国企开发商的平均增幅预计为+5%/+8%,而全国房企的平均同比增幅预计为-4%),这得益于5,000亿元的可售资源(其中30%为新开盘项目)结转以及截至2024年末尚未开盘的新获取项目(总面积约为500万平方米)。 拿地情况:2024年四季度保利发展共新增项目13个,总计容面积为106万平方米,总地价为人民币267亿元(相当于四季度合同销售收入的33%,较2024年前三季度的17%上升),2024年全年总地价为人民币683亿元(相当于2024年全年合同销售收入的21%,而2023年该比例为39%)。按建面/地价计算,2024年全年拿地权益比例从前三季度的87%/89%升至90%/93%。管理层指出,为了盘活闲置土地,2024年公司拿出200万平方米的土储项目参与了政府的调整土地规划或换地计划,公司计划2025年通过这些渠道对800万平方米未开发土地储备(约占公司2024年末土地储备的27%)进行盘活。 投资观点 保利发展是一家国有企业,在克而瑞发布的202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中位列第一。我们对保利发展的评级为中性,因为其土地储备项目在拿地年份、三四线城市分布和非住宅类占比方面过于多元化,这使得它在我们的销售去化率和利润率预测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此外,考虑到其合同销售收入相对于满足正常资本支出/运营支出需求仍有较大缺口,而且投资物业资产仅提供有限支持,我们预计保利发展的去杠杆之路将比央企开发商更加艰难。不过,我们积极看待管理层专注于通过预算得当的经营计划来确保财务安全及致力于通过获得低成本融资渠道优化资产负债表的做法。我们的情景分析显示该股估值的风险回报相对均衡。 目标价格面临的风险和估值方法 我们基于净资产价值推导出的12个月目标价格为人民币10.0元,该目标价格较2025年底预期净资产价值折让10%。 主要风险 库存项目(特别是在本轮下行周期之前获取或位于三四线城市的项目)的执行强于/弱于预期,这可能意味着较快/较慢的资产周转和流动资金消耗;高价地项目结算的影响导致利润率表现好于/差于预期;重点市场的价格复苏早于预期或政策放松之际价格持续疲软;在房地产市场复苏/流动性趋紧和实体市场走弱之际,土储规模扩张快于/慢于预期。 |
2025-01-20 | 平安证券 | 杨侃,郑茜文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保利发展(600048) 事项: 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预告暨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9.8%,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8%,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6.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8.4%。 平安观点: 业绩同比下滑,增持彰显信心:公司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128.1亿元,同比下降9.8%,营业利润150.8亿元,同比下降38%,利润总额155.5亿元,同比下降36.9%,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下降58.4%。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源于房地产项目年内交付结转规模下降;利润下降主要源于房地产项目结转规模和结转毛利率下降,以及公司结合当前市场情况拟对部分项目计提减值准备。2024年预计营业利润占营业总收入比重4.8%,较2023年下降2.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32.3%,较2023年下降16.7个百分点,少数股东损益占比或有所增加。截至2024年12月13日,公司实控人保利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798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0.23%,累计增持金额2.6亿元,已超过增持计划金额区间下限,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届满并已实施完毕。2025年1月16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销售规模领先,拿地持续聚焦:公司2024年销售金额3230亿元,同比下降23.5%,销售金额稳居克而瑞排行榜首位;销售均价17980元/平米,同比增长1.6%。根据公司三季报及获得房地产项目月度公告统计,2024年全年拿地面积329万平米、拿地金额682亿元,拿地销售面积比18.3%、拿地销售金额比21.1%,并持续向核心城市核心区域集中。 投资建议:由于公司毛利率下滑、减值计提及权益比例降幅超出预期,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42元(原为1.12元)、0.46元(原为1.23元)、0.54元(原为1.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7倍、19.0倍、15.9倍。公司融资优势明显,销售规模领先坚定去库存调结构,业绩压力逐步释放,有望平稳穿越周期并持续向好发展,前期股价调整一定程度反映悲观预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后续政策呵护力度有限、购房者信心不足,楼市修复低于预期,将对公司发展产生负面影响;2)房企拿地策略趋同之下,核心城市核心地块竞争激烈,获地难度增加或导致公司优质项目获取不足风险;3)盈利能力修复缓慢、持续减值等风险。 |
2025-01-19 | 东吴证券 | 房诚琦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保利发展(60004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暨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28亿元,同比下降9.8%;实现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下降58.4%。 结转下降拖累营收,计提减值业绩承压。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等因素,公司销售规模逐年下滑并进一步影响结转情况,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源于年内交付结转规模下降。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远超营业收入下滑幅度的主要原因:1)结转毛利率下降;2)结合市场情况公司对部分项目计提减值。 销售规模同比下降,销售排名仍位居行业榜首。受行业下行影响,公司销售规模收缩,2024年公司累计销售额3230亿元,同比下降23.5%;累计销售面积17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7%;销售均价1798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6%。根据克而瑞销售榜单,2024年公司全口径销售额稳居行业头把交椅。 投资规模收缩,积极布局核心城市,有望受益于专项债收储并优化土储结构。2024年公司新获取全口径土地建筑面积329万平方米,同比下滑69.4%;新获取全口径土地地价683亿元,同比下滑58.2%;投资强度为21.1%,较2023年下滑17.5pct。在城市布局上,公司积极获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优质土地,2024年新增土储中一线/二线城市的土地建筑面积占比分别为31.6%/42.3%。同时公司积极与各地政府就收储事项保持沟通,后续有望通过调规、土地置换等方式盘活公司土地资源,优化土储结构。 三道红线保持绿档,融资渠道畅通。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127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3%;有息负债规模3587亿元,较年初基本持平。“三道红线”持续保持绿档水平: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65.5%,较年初下降2.67pct,净负债率67.0%,现金短债比1.99。融资渠道畅通,2024年12月公司新发行的一笔5亿元公开市场债券利率仅2.2%,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凭借自身的稳健经营及央企背景具备明显的融资成本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政治局会议以来,房地产政策密集出台,我们认为2025年市场有望筑底企稳,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央企,估值有望逐步修复。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50.2/55.2/65.5亿元(原预测为126.9/137.2/147.8亿元),EPS调整为0.42/0.46/0.55元(原预测为1.06/1.15/1.23元),对应PE分别为20.7X/18.8X/15.8X。公司经营稳健,融资渠道畅通,积极布局高能级城市,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毛利率修复不及预期;市场景气度恢复不及预期。 |
2024-12-09 | 开源证券 | 齐东,胡耀文,杜致远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保利发展(600048) 土拍市场动作积极,年内一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七成,维持“买入”评级保利发展发布2024年11月经营简报,公司11月签约销售情况有所收缩,签约销售金额、面积同比再度由正转负,公司销售行业排名依然稳居第一,年内一线城市拿地占比七成。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0、141.9、151.0亿元,EPS分别为1.10、1.19、1.2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9.0、8.3、7.8倍,维持“买入”评级。 销售金额同比仍降,行业排名保持第一 2024年11月,公司签约金额240.01亿元,同比下降24.72%;实现签约面积137.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93%,单月签约销售金额、面积均同比由正转负。2024年1-11月,公司实现签约金额3080.24亿元,同比减少22.90%;实现签约面积171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25%。2024年11月,公司项目销售均价17393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21%;1-11月累计销售单价1801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78%。据克而瑞数据显示,1-11月公司全口径销售排名全行业第一。 土拍市场动作积极,一线城市重点部署 2024年11月,公司新获取6宗地块,拿地总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权益总地价82.6亿元,其中四宗位于上海、一宗位于西安、一宗位于肇庆。上海四宗地块中,两宗位于杨浦,一宗位于浦东新区,一宗位于嘉定,四宗地块拿地总建筑面积19.65万平方米,权益地价73.65亿元。公司1-11月拿地31宗,总建筑面积268.7万平方米,对应土地款563.7亿元,权益土地款483.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6.6%、56.7%、64.9%,拿地强度25.5%(2023年同期为43.5%),一线城市拿地占比70.0%。 融资渠道畅通,两单共100亿元中票获准注册 2024年1-11月,公司公开市场融资总额492.7亿元,12月3日成功发行15亿元公司债,票面利率不超2.57%。公司11月公告两期50亿元中期票据均获批准,首期将于12月4日发行,融资渠道畅通。 风险提示: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政策放松不及预期、公司销售恢复不及预期。 |
2024-11-11 | 东兴证券 | 陈刚 | 增持 | 首次 | 查看详情 |
保利发展(600048) 业务以不动产投资开发为主。 公司 2023 年实现收入 3468.3 亿元,同比增速为 23.4%。 2023 年房地产业务实现收入 3225 亿元,同比增速为 25.7%。 坚持“中心城市+城市群”深耕战略,销售排名稳居行业第一。 2024H1 签约销售金额 1733.36 亿元,同比增速为-26.8%; 销售金额市占率从 2021 年的2.94%提升至 2024H1 的 3.68%,销售排名跃居行业第一。公司 2024H1 在核心 38 城中, 32 个市占率排名前五, 11 个排名第一,城市深耕战略效果显著。 合理控制投资节奏,拿地聚焦高能级城市和核心都市圈。 2024H1,公司拿地强度(新拓项目总地价/签约金额)大幅降至 7.3%。降低拿地强度的同时,新增项目的权益占比显著提升。投资更加聚焦高能级城市, 2024M1-M9 高能级城市拿地权益金额占比高达 95.5%,拿地均价显著提升的同时溢价率明显降低。 持续压降土储规模,积极开发优质土储,在建项目中高能级城市占比持续提升。从土储结构中,可以看出公司从 2022 年开始更加聚焦“中心城市+城市群”的深耕战略。土储面积自 2021 年开始持续下降;一方面积极拓展和开发优化土储,在建面积中高能级城市占比持续提升。 2024H1 期末,公司未售土储建面13046 万平,同比增速为-9.9%。 2024H1 期末,本年在建面积中高能级城市占比为 68.1%; 待开发面积中高能级城市占比为 53.5%。 积极提升优质新货占比,已售待结转项目中高能级城市占比持续提升。 2022年以来,新开工项目中高能级城市占比持续提升, 2024H1 期末,高能级城市本年新开工面积占比提升至 67.4%。 2024H1 期末,高能级城市签约未结转面积占比为 68.5%,较 2023 年的 65.4%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4、115.5 和 131.7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92、 0.97 和 1.10 元, 11 月 7 日收盘价对应 2024-2026 年 PE 分别为 13/12/11 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维持低位,销售表现不及预期;竣工节奏放缓,结算规模不及预期;房价超预期下行,资产减值规模超预期。 公司充电量提升不及预期。 |
2024-11-08 | 开源证券 | 齐东,胡耀文,杜致远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保利发展(600048) 单月数据强势反弹,年内一线城市拿地金额超七成,维持“买入”评级 保利发展发布2024年10月经营简报,公司10月签约销售情况大幅改善,签约销售金额、面积均同比由负转正,签约销售面积实现自2023年6月以来18个月首次同比正增长,公司销售行业排名稳居第一,年内一线城市拿地超七成。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0、141.9、151.0亿元,EPS分别为1.10、1.19、1.2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0.6、9.8、9.2倍,维持“买入”评级。 单月数据强势反弹,签约面积18个月以来首次正增长 2024年10月,公司签约金额423.37亿元,同比增长27.85%;实现签约面积222.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98%。2024年1-10月,公司实现签约金额2840.23亿元,同比减少22.88%;实现签约面积1572.2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5.07%。2024年10月,公司项目销售均价19020.1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13%;2024年1-10月公司项目累计销售单价18065.2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92%。公司10月签约销售金额、面积均同比由负转正,月度签约销售面积实现自2023年6月以来18个月首次同比正增长。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公司全口径销售排名全行业第一。 广州地区再添一子,年内一线城市拿地金额超七成 2024年10月,公司以招拍挂形式获取广州1宗住宅用地,地块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凤浦中路南侧,地块拿地总地价59.00亿元,用地面积5.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万平方米,权益比例100%。公司1-10月拿地25宗,总建筑面积236.8万平方米,对应土地款456.20亿元,对应权益土地款401.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8.1%、61.1%、59.2%,拿地强度20.7%(2023同期为39.7%),一线城市拿地占比73.0%(2024年9月累计为69.0%),一线城市拿地占比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行业恢复不及预期、政策放松不及预期、公司销售恢复不及预期。 |
2024-10-31 | 东莞证券 | 何敏仪 | 中性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保利发展(600048) 投资要点: 弯道超车,销售稳居行业榜首。公司2021年以来销售排名明显提升。根据克而瑞销售排行榜,公司2014年-2020年全口径销售金额行业排名一直维持在5-6位的水平,2021年销售金额排名上升至行业第4位,2022年大幅提升至行业第2位。而2023年至今公司整体销售规模位列行业第一,实现弯道超车。公司持续实现核心城市深耕,优化区域布局。同时市场占有率也持续提升。根据克而瑞销售排行榜,2024年1-9月公司全口径销售金额为2421亿,继续领跑行业。 短期政策促基本面回稳,中长期稳定需求仍存在。中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仍存在城镇化率提升、旧城改造以及改善升级等带来的持续需求支撑,总量性住房需求仍然存在。中短期来看,近几年行业虽然受周期性下行影响需求受限,但近期持续的房地产救市政策密集出台,并且力度空前,相信将能加速行业销售止跌回稳。 公司业绩韧性高。公司多年来经营业绩稳健,即使在近年行业经历下行周期,行业整体录得亏损背景下,公司仍能实现盈利,业绩领跑同行,可见其强大的经营决策能力及竞争能力。 总结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央企,能在市场过热时保持清醒及战略定力,稳步发展;而在市场下行周期中也能凭借其强大的股东背景、多年积累的经验及形成的竞争优势,在逆市中优化区域布局、进一步提升占有率。公司近几年销售规模排位持续上升,2023年至今销售规模位列行业第一,龙头地位稳固。另一方面,公司多年来业绩稳健增长,在近三年行业经历下行周期背景之下,其仍能维持盈利,业绩韧性高。同时公司整体债务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低,为后续进一步提升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近期房地产刺激政策密集出台,行业销售逐步实现止跌回稳;公司前期低毛利项目逐步结算完毕,后续项目利润率水平修复带动业绩增长可期。公司也积极回购分红,慷慨回报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但基于整体结算毛利率维持相对低水平以及计提减值准备等,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98元,1.07元和1.2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0.8倍,10倍和8.7倍,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房地产优化政策出台力度低于预期,地方政府救市政策落实及成效不足。楼市销售回暖缓慢,不及预期。公司销售不及预期,行业排位下降,资金面转差。房价进一步下降带来利润率下滑。公司市场份额提升及业绩增长低于预期。 |
2024-10-31 | 中国银河 | 胡孝宇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保利发展(600048)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27.74亿元同比下滑5.06%;归母净利润78.13亿元,同比下降41.23%;基本每股收益0.66元/股,同比下降40.79%。 收入略降归母净利润下滑: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827.74亿元,同比下降5.06%,归母净利润78.13亿元,同比下降41.23%。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高于收入降幅的原因在于:1)毛利率: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15.92%,较去年同期下滑3.45pct,当前楼市依旧处于底部修复的阶段,毛利率整体承压;2)权益占比: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少数股东损益为44.29亿元,占净利润的36.18%,去年同期该占比为21.42%,相对的公司权益比例整体下滑14.76pct,下滑幅度明显,归母净利润因此受到影响。费用管控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38%、1.81%,分别较2023年同期略微下降、提高0.03pct,费用率水平基本维持稳定,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销售量减价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349.62万方,同比下降29.66%;销售金额2416.86亿元,同比下降27.89%;对应的销售均价为17908元/平米,同比增长2.51%,销售量减价升。维持高权益比例拿地:公司保持投资,前三季度新增计容建面223万方,对 应拿地总金额415亿元,对应的拿地均价为18610元/平米,对应的前三季度地售比为1.04。由于前三季度拿地主要集中于较高能级城市,38个核心城市的拓展金额占比为99%,因此拿地均价高于销售均价。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共新增24个地块,我们按照经营公告披露信息整理,新增地块的权益地价合计约为360.83亿元,对应的权益比例为86.87%,拿地维持高权益比例。按照总地价计算得到的拿地力度17.17%。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在手待开发面积共5286万方,在手土储充裕。开峻工方面,公司前三季度共新开工856万方,峻工2062万方,同比分别下降20%、26.6% 资产负债率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销售回笼2196亿元,回笼率91%;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1273.99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4.89%,较2023年末下降1.66pct。2024年10月25日,公司成功发行5亿元中票,发行利率为2.65%,融资成本较低 投资建议: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略有下滑,受市场下行、权益比例等因素降低的影响,归母净利润下滑;销售实现量减价升,投资聚焦核心,拿地权益比例较高。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11.74亿元、117.31亿元、125.0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为0.93元/股、0.98元/股、1.04元/股对应PE为11.43X、10.89X、10.22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房价大幅度下跌的风险、资金回流不及预期的风险、债务偿还不及预期的风险 |
2024-10-30 | 天风证券 | 王雯,鲍荣富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保利发展(600048)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27.74亿元,同比下降5.06%;归母净利润78.13亿元,同比下降41.23%。基本每股收益0.66元,同比下降40.79%。Q3业绩累计同比降幅扩大,毛利率继续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7.74亿元,归母净利润78.1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06%、41.23%,同比累计降幅较24年中期有所扩大。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5.25亿元,同比下降21.62%;净利润3.93亿元,同比下降63.31%,主要受结转收入和项目毛利率下降影响。公司毛利率16.0%,较24H1下降0.1pct,较23年同期下降3.45pct。公司管研费率1.83%,较23年同期下降0.01pct,财务费率1.59%,较23年同期上升0.05pct,三费管控维持较高水平。 销售维持行业第一,三季度投资力度加大。销售端,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签约金额2416.86亿元,同比减少27.89%,签约面积1349.6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9.66%,克而瑞百强房企全口径、权益口径销售金额均排名行业第一,实现权益比例79%,开发销售能力继领跑行业。投资端,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容积率面积223万平方米,较24H1增加107万方,总获取成本415亿元,较24H1增加289亿元。前三季度中38个核心城市拓展金额占比99%,土地储备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开工面积85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0.0%;竣工面积206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6.6%。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共有在建拟建项目652个,在建面积8713万平方米,待开发面积5286万平方米。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力度去库存,截至年中土地储备计容建面7140万平方米,较24年初下降8%;已开工未售的存量住宅面积较年初下降16%。对于未开工存量土地资源,公司正积极响应存量土地盘活政策,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存量土地的调规、置换工作。 现金整体充裕,计划发行可转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回笼2196亿元,回笼率为91%。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1273.99亿元,较23年末下降13.9%,现金整体充裕;公司总资产为13,739.44亿元,较23年末下降4.38%,资产负债率74.89%,较23年末下降1.66pct,短期债务占比71.7%,较23年末下降2.78pct。10月8日,公司发布了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计划可转债发行总额不超过95亿元,保利集团拟以现金方式认购不超过10亿元,利好企业现金流继续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24年利润受行业下行波动,销售投资展现优于行业韧性,市占率提升逻辑稳步兑现,融资成本优势持续扩大。我们认为,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未来销售有望保持良好增速,结转毛利率有望逐步触底回升。考虑房价下行压力,项目结转及存货减值压力,我们预测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78、120.31、134.5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房地产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