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再资环(600217)机构评级
近一年内

中再资环(600217)评级报告详细查询
中再资环
(600217)
流通市值:77.08亿 | | | 总市值:77.08亿 |
流通股本:16.58亿 | | | 总股本:16.58亿 |
点击报告标题可查看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2022-04-28 | 东吴证券 | 袁理,赵梦妮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再资环(600217) 投资要点 事件: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69 亿元, 调整后同减 1.25%;归母净利润 3.09 亿元,调整后同减 29.37%。2022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11亿元,调整后同减 8.63%;归母净利润 0.16 亿元,调整后同减 85.44%。 拆解补贴下调影响收入,新增合并亿能公司。 2021 年公司收购亿能公司100%股权完善废弃家电回收网络。 2021 年公司盈利下滑主要系 1)废电拆解基金补贴标准下调影响补贴收入,多数品种下调幅度在 30%以上; 2)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分业务来看, 1)废电拆解: 2021 年收入25.38 亿元,同减 5.83%,毛利率 27.68%,同降 8.16pct。 2)工业固废:2021 年收入 9.28 亿元,同增 13.47%,毛利率 15.75%,同降 5.9pct。2022Q1 盈利仍受补贴标准调整影响(新标准自 2021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此外新冠疫情反复,公司废电拆解量、固废处置量有所减少。 补贴回笼,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2021 年公司 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3.79 亿元,同增 79.06%,主要系收到的废电拆解基金补贴款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0.84 亿元,同减 32.35%; 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1.51 亿元,同增 2307.54%。 补贴调整行业出清,龙头优势固化份额提升。 我们认为短期内补贴标准调整有望向回收端顺价,长期将有效改善补贴基金资金缺口情况加快补贴发放速度。 补贴调整&环保监管趋严趋势下, 行业落后产能面临进一步出清,公司有望凭借强大的回收渠道网络带来的成本优势,将补贴调整部分顺价至回收端,同时提高拆解物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水平, 实现拆解份额及盈利能力的双升。 2020 年 11 月发改委联合供销总社发布的废旧家电拆解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中指出将供销系统拆解能力提升 50%,市场份额提升至 35%,截至 2021 年公司废电拆解产能规模达 3188 万台,年拆解量首次突破 2,000 万台,占纳入废电补贴企业总拆解量的 20%以上, 公司凭借资金&资金&渠道优势拆解规模&份额提升空间大。 股东整合治理完善, 集团经营能力提升可期。 2022 年 3 月公司实控人供销集团已完成对公司控股股东中再生的增资,持有中再生股权比例由38%变为 60%,公司二股东中再资源成为控股股东中再生的全资子公司。随着公司股东结构的逐步完善,后续有望推动激励机制及优质资产整合,集团经营能力提升可期。 计划非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 9.48 亿元, 助力废电拆解项目改造升级扩建。 截至 2022 年 4 月发行方案已取得供销总社批准,申请材料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尚需取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后方可实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基金补贴标准的调整、疫情影响及成本上行,我们将公司 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自 4.63/5.82 亿元下调至3.56/4.41 亿元,预计 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5.45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 年 PE 为 17/14/1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利用率提升不达预期,补贴基金发放不达预期,政策落地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中再资环(600217)股票投资评级:1、股票评级则是依据对股票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的判断给出其投资级别,是各个机构的评级标准,一般有强烈推荐、买入、增持、持有、卖出之类的评级结果;2、股票中的评级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等各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排列顺序?顺序应为: 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3、
买入:相当看好,觉得股价还会上涨,而且幅度不小 ;
增持:看高一线,股价有创新高的可能;
强烈推荐:积极看涨;
推荐:看好后市,但又不是很确定(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数) ;
优大于市:比大市(大盘指数)表现得要优秀,比如大盘涨20%它可能能涨30% 。
说明:
机构评级可以提供参考,但是买入并不代表股票就会涨起来,相反的事情常发生。中国的蓝筹股一般机构评级是有点作用的,但只能说明在这个价位买进去风险低,对于长期持有实现收益的概率较大。但对于短期投机的散户一点也没用。
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主要从事为公司债券等证券打分或者评级。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评估风险,从而决定债券发行人是否能向投资人偿付所承诺的本金和利息。考虑因素包括发行人的财务健康状况、金融市场的一般情况,以及发行人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公司的财务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