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2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永新光学(603297) 投资要点 激光雷达积极布局。车载摄像头属于汽车传感系统中应用最广泛、成本最合理的智能化技术,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的核心部件。汽车市场基数巨大,随着技术革新、镜头渗透率提高和消费者行车安全意识的提高,车载应用自2012年进入快速增长期。激光雷达是ADAS进阶的车载传感设备,是自动驾驶的核心关键传感器。在乘用车领域,2022年是激光雷达规模量产的元年,整体行业也从最早期的起步阶段逐步走向理性发展阶段。行业已开始进入批量生产及洗牌阶段,海外多家激光雷达整机厂商退市、破产或合并重组,整体行业已呈现出头部集中趋势,国内初步形成了禾赛、速腾、图达通、华为、探维等获得量产的激光雷达方案商为核心玩家的局面。除此之外,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普及,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智能安防、车联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领域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激光雷达作为技术实现的关键,整体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机器视觉拥抱新蓝海。机器视觉通过获取、提取和处理图像信息,为设备执行功能提供操作指导,广泛运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相关的工业控制领域。目前,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光伏半导体、仓储物流等诸多行业对机器视觉的需求在增加,并逐渐扩展到交通和其他非工业领域。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工业领域的机器视觉应用发展活跃,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30年,中国要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全球范围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机器视觉领域,海外品牌如康耐视和基恩士凭借技术领先优势主导全球市场。随着智慧物流、工业4.0的快速发展,机器视觉行业成长空间广阔,与此同时对机器视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光学显微镜加速国产替代。随着显微镜在生命科学、教学、纳米技术以及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渗透,显微仪器向高精度、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明显,高端显微镜、具备显微成像功能的自动化检测设备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家各层级部门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支持科学仪器的发展,随着国内企业精密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国产显微仪器高端化及国产替代的市场空间巨大。科学仪器主要应用在企业和高校的研发、生产环节,是实现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在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2024年3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总体要求中提出,“要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提升安全可靠水平,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案提到“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25%以上”,科学仪器对于各行业技术创新具有托底作用,为设备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政策有利于提振国内高校、医院等领域对于教育类、实验类、医疗类设备仪器的采购需求,对于教育领域技术装备、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制造、医疗设备国产替代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随着国家对科学仪器、医疗健康、生命科学研究的政策引导和加大投入,我国中高端显微科学仪器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医疗光学市场逐步打开。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推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稳步增长。近年来,医疗器械国产化及国产替代是国家政策重点鼓励的方向。2021年5月,财政部与工信部联合发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此外,中国还有广阔的基层市场,这些基层医院对于设备的价格更加敏感,因此物美价廉的国产医疗设备在市场下沉过程中也将更具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9.8/13/1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2/4.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49倍、32倍、2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革新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风险,新增产能的市场拓展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
2024-12-29 | 甬兴证券 | 陈宇哲,林致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永新光学(603297) 核心观点 国产高端光学显微镜龙头,深度受益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根据国务院新闻办,未来五年(2024-2029),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我们认为,公司的高端光学显微镜属于先进设备更新范畴,随着投资款逐步落地至地方和有关机构,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订单有望加速落地。根据智研咨询与观研报告网数据,我们预计2027年中国光学显微镜市场有望达81.67亿元。公司超分辨光学显微镜产品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公司在光学显微镜领域的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准。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复苏以及设备更新政策的加速落地,未来光学显微镜业务有望恢复快速增长,营收结构与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持续改善。 条码扫描元件出货量全球第一,深度绑定全球龙头。2023年,在条码扫描及机器视觉领域,公司条码扫描核心光学元组件全球出货量第一,与Zebra、霍尼韦尔、康耐视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且深度的合作关系,并与蔡司、徕卡等光学巨头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是蔡司、徕卡的优秀供应商。全球条码扫描仪市场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07.7亿美元,2021年至2027年的CAGR为7.60%。1H24受条码扫描业务快速恢复及激光雷达产品规模化量产的影响,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54亿元,同比上升30.95%,预计未来将继续维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车载光学与医疗光学器械业务有望打开新成长曲线,有光学产品应用于光刻机相关设备。公司已成为禾赛、图达通、法雷奥等激光雷达全球头部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2024年H1,公司车载及激光雷达业务实现销售收入近7000万元,同比增长120%。医疗光学器械方面,公司已开发出嵌入式显微系统、病理切片扫描仪、牙科手术显微镜等。内窥镜镜头及光学元组件已批量出货,手术显微镜整机已实现海外销售。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2024年医疗光学业务营业收入需要不低于9000万元。公司有少量光学产品应用于光刻机相关设备,但目前规模较小,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激光雷达、医疗光学器械及国产光刻机需求提升,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2.08亿元、3.00亿元、3.9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7元、2.70元、3.54元。截至12月25日收盘价对应2024-2026年PE值分别为48.09倍、33.32倍、25.37倍。我们看好公司在条码扫描仪需求复苏后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同时受益于国家重大装备更新政策推动国产高端光学显微镜份额提升,通过激光雷达与医疗光学等光学元件产品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 下游周期波动、国产替代不及预期、产品开拓新技术不及预期的风险 |
2024-11-04 | 华安证券 | 陈耀波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新光学(603297) 主要观点: 事件 2024年10月28日,永新光学公告2024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6.54%,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减少19.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36%。对应3Q2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4.6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减少29.72%,环比减少24.72%,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0.75%,环比减少26.7%。 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国产替代助推公司光学显微镜业务复苏 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要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3000亿元政策资金已于8月底全部下达。政策持续发力推动国内光学显微镜市场复苏。公司紧抓行业政策释放的窗口期,积极响应“科学仪器国产化及高端替代”需求,以OEM、产学研合作、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抓手,不断积累技术经验,提高高端显微镜自主研发制造能力,目前已实现超过4%的国产化替代,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此外,2024年8月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中心”“高端国产显微镜产学研用示范中心”,携手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不断扩大公司高端显微镜品牌影响力,加快新品的研发速度,推动公司光学显微镜业务业绩复苏。 光学元组件业务多点开花,平台型建设稳步推进 公司积极推进“双引擎”战略,加强对光学元组件业务的投入,加快推动公司向平台型经济转变。(1)条码扫描及机器视觉:公司投资COB产线,为条码扫描领域巨头Zebra、霍尼韦尔提供的模组业务进展顺利,已于2024H2开始逐步批量化出货。此外,多款部组件类新产品已完成样品出货;(2)车载激光雷达:公司车载镜头前片销量稳健,收获数个AR-HUD项目定点,终端产品将应用于国外头部车企。同时,加强与禾赛、图达通、法雷奥、Innoviz、麦格纳、探维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占率;(3)医疗光学:研发生产的内窥镜镜头及光学元组件已覆盖国内70%以上重要内窥镜厂家,并已实现欧洲、日本知名企业批量出货;加速切入手术显微镜市场,手术显微镜核心光学部组件稳健增长,整机实现海外销售;进一步拓展嵌入式显微系统新兴市场,应用于血球形态分析的高端嵌入式显微系统实现批量销售。总之,公司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推动光学元组件各版块业务稳步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调整并新增26年盈利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9.46/12.26/15.6亿元(前值为10.87/14.7亿),归母净利润为 2.08/3.13/4.23亿(前值为3.1/4.26亿),对应EPS为1.87/2.81/3.8元,对应PE为51/34/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开发不及预期,大客户销量不及预期。 |
2024-11-01 | 民生证券 | 方竞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新光学(603297) 事件:永新光学10月29日发布2024年三季报,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51亿元,同比+6.54%,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19.28%,扣非净利润1.18亿元,同比+1.36%。其中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2亿元,同比+1.07%,环比+4.72%;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29.72%,环比-24.07%;扣非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0.75%,环比-26.67%。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性表现良好。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51亿元,同比+6.54%,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19.28%,扣非净利润1.18亿元,同比+1.36%。从费用端来看,2024年Q1-Q3,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78%/4.22%/12.11%/-3.23%,同比-1.07pct/-1.41pct/+1.13pct/+0.51pct。 其中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2亿元,同比+1.07%,环比+4.72%;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环比均有一定程度下滑;扣非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0.75%,环比-26.67%。公司Q3营收同比基本持平,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近30%,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项目同比有所下滑。单Q3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都实现同比增长,总体来看经营性表现良好。 光学器件多点开花,政策助力高端显微镜国产化。 光学元器件方面,1)伴随头部条码企业库存逐步消化,及海外消费需求修复,条码业务快速回升并实现大幅增长。此外,公司为该领域巨头Zebra、霍尼韦尔提供的模组业务进展顺利,预计24H2开始逐步批量化出货。2)在车载光学方面,公司车载镜头前片销量稳健,收获数个AR-HUD项目定点,终端产品将应用于国外头部车企。公司车载业务24H1实现收入近7000万元,同比+120%。3)医疗业务分为医疗影像及体外诊断产品,在医疗影像方面,公司向全球头部器械公司供应的医用光学元组件保持稳健增长。公司与多家医疗检测龙头建立合作,远期接力贡献增量。 显微镜方面,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光学显微镜业务整体营收小幅下滑。目前,公司高端显微镜高速发展,已实现超过4%的国产化替代,完成从0到1的突破。随着国家对国产高端仪器的愈发重视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新需求逐步开始释放,预计光学显微镜业务有望加速恢复。 投资建议:考虑到显微镜前三季度更换需求不及预期,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2.5/3.6/4.7亿元,对应现价PE为43/29/23倍,公司为显微镜国产化核心标的,且元器件多元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显微镜国产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下游去库存不及预期。 |
2024-10-31 | 中国银河 | 高峰,钱德胜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新光学(603297)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51亿元,同比增长6.54%;归母净利润为1.40亿元,同比减少19.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36%。 Q3营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微增。Q3公司实现营收2.22亿元,同/环比增长1.07%/4.62%。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9.28%,主要系上年同期收到分公司土地征收首笔补偿款2383.4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6%。其中,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环比减少29.71%/24.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33亿元,同比增长0.75%,环比减少26.64%。Q3毛利率为39.36%,同比提升1.1pct,环比降低0.81pct;净利率为18.26%,同/环比降低7.93pct/7.01pct。 设备更新政策有望驱动公司显微镜业务快速成长。“两新”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用足用好各类支持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教育、文旅、卫生领域设备更新方面,持续推进高校及职业院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训教学设备更新,带动1-8月教育业投资增长3.0%。公司是光学显微镜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在设备更新政策加持下,公司显微镜业务预计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投资建议:公司专注于科学仪器和核心光学元组件。科学仪器业务,受益于国产替代和设备更新政策,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核心光学元组件业务,公司积累了众多细分领域的头部客户,其中激光雷达业务未来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公司2024至2026年实现分别实现营收9.37/12.76/16.92亿元,同比增长10%/36%/33%,归母净利润为2.38/3.21/4.24亿元,同比增长1%/35%/32%,每股EPS为2.14/2.89/3.82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2/17/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环境变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2024-10-24 | 中航证券 | 刘牧野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永新光学(603297) 深耕高端光学行业,服务全球头部客户 公司主要业务由光学显微镜、条码机器视觉、车载激光雷达和医疗光学四部分组成,主要产品包括光学显微镜、条码扫描仪镜头、自动变焦模组、机器视觉镜头、激光雷达光学核心元组件、内镜镜头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客户,与蔡司、袜卡、Zebra、霍尼韦尔、康耐视、禾赛、法雷奥、图达通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通过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可以使得公司保持高水准的研发、制造能力,并先行获得行业前沿技术. 上半年营收稳步增长,加大研发投入 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28亿元(同比增速9.62%),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速-14.07%);其中,2024Q2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速4.86%,环比增速-1.62%),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速-21.13%,环比增速18.58%)。光学显微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同比下降12.78%。受条码扫描业务快速恢复及激光雷达产品规模化量产的影响,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54亿元,同比上升30.95%,预计下半年开始将维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受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及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等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低。 公司持续聚焦技术创新,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5568.25万元,同比增长21.33%,占主营业务收入13.00%。公司加快高端显微镜的研发及商品化进程,推出NSR950、NCF1000、NIB1000等多款单价在20万-300万之间的显微镜新品,进一步缩短与国际顶尖光学显微镜技术水平的差距,公司已成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自主研发生产超分辨和共聚焦光学显微镜的厂商。 进军高端市场,迈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在科学仪器方面,公司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公司高端显微镜已实现超过4%的国产化替代,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伴随我国实施科学仪器强国战略及科学仪器设备更新的重大机遇,公司光学显微镜业务将迎来重大突破。 随着头部条码企业库存消化完毕及海外消费需求快速修复的影响,条码扫描业务快速回升并实现大幅增长。公司持续推进“部件化、组件化、下游发展”策略,投资COB产线,为条码扫描领域巨头Zebra、霍尼韦尔提供的模组业务进展顺利,2024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批量化出货。 公司车载及激光雷达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近7000万元同比增长120%。在车载光学方面,公司车载镜头前片销量稳健,收获数个AR-HUD项目定点,终端产品将应用于国外头部车企。 在医疗影像方面,公司向全球头部医疗器械公司供应的医用光学元组件保持稳健增长。研发生产的内短镜镜头及光学元组件已覆盖国内70%以上重要内短镜厂家,与欧洲、日本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并实现批量出货。公司在日本投资成立合资公司的S-FIDA研发进度顺利,项目完成后有利于拓宽公司的产业布局。 业务拆分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2+2”业务,不断加强市场开拓及运营力度。假设光学元件业务在自动化、激光雷达和医疗影像的市场持续高增。显微镜业务平稳复苏。 投资建议 公司业务版图拓展取得初步成果,看好光学元件产品矩阵带来的成长新动能。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8亿元、2.70亿元、3.4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7.20、30.03、23.8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增产能的市场拓展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股价近期快速拉升,后市回撤较大的风险 |
2024-09-10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新光学(603297) 核心观点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6%,净利润有所承压。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1H24营业收入4.28亿元(YoY9.62%);归母净利润1.00亿元(YoY-14.07%),主要受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及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等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YoY1.60%)。其中2Q24营业收入2.12亿元(YoY4.86%,QoQ-1.62%),归母净利润0.54亿元(YoY-21.13%,QoQ18.58%),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YoY-13.58%,QoQ14.14%)。1H24毛利率38.93%(YoY-1.36pct),其中2Q24毛利率40.17%(YoY-1.61pct,QoQ2.46pct)。 光学显微镜收入有所下滑,光学元组件收入快速恢复。分业务看,公司1H24光学显微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同比下降12.78%;根据历史数据、行业规律以及设备更新政策的加速落地,预计下半年光学显微镜业务有望快速恢复。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54亿元,同比上升30.95%,主要受条码扫描业务快速恢复及激光雷达产品规模化量产的影响,预计下半年将维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高端显微镜进一步优化,条码扫描复杂部组件及模组小批量出货。上半年公司显微镜团队在双引擎的带领下,根据市场反馈快速形成针对性解决方案,对现有光学显微镜产品不断优化,新品开发速度不断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头部条码企业库存消化完毕及海外消费需求快速修复的影响,条码扫描业务快速回升并实现大幅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推进部组件类的新产品开发,已有多款相关产品完成样品出货。 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销量大幅增长,医疗光学新产品多点开花。上半年公司车载及激光雷达业务实现销售收入近0.7亿元,同比增长120%。激光雷达方面,公司与禾赛、图达通、法雷奥、Innoviz、麦格纳、探维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继续保持深度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医疗光学方面,公司向全球头部医疗器械公司供应的医用光学元组件保持稳健增长,研发生产的内窥镜镜头及光学元组件已覆盖国内70%以上的重要内窥镜厂家。 投资建议:调整盈利预期,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看好公司条码扫描业务逐步恢复及激光雷达、医疗光学等新兴领域带来的新增长点。考虑到公司光学显微镜业务短期承压,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期,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10.49/13.82/18.27亿元(前值11.31/14.80/19.03亿元),归母净利润2.65/3.71/4.82亿元(前值3.11/4.02/5.0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3/16.6/12.8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
2024-09-04 | 中国银河 | 高峰,钱德胜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新光学(603297)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4.28亿元,同比增长9.62%;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减少14.0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1.60%。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62%,盈利能力略有下滑。2024H1公司实现营收4.28亿元,同比增长9.62%。受汇兑损益减少及研发费用增加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4.07%至1亿元。其中,Q2公司实现营收2.12亿元,同比增长4.86%,环比减少1.62%;归母净利润为0.54亿元,同比减少21.13%,环比增长18.58%。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38.93%,同比下降1.36pct;净利率为23.15%,同比下降6.5pct。公司盈利率能力略有下滑。 光学显微镜业务收入小幅下滑。2024H1公司光学显微镜业务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减少12.78%。公司积极响应“科学仪器国产化及高端替代”需求,高端显微镜占比提升。随着国家对国产高端仪器的重视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显现,新需求逐步释放,该业务有望迎来加速修复。 光学元组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95%,条码扫描仪、车载及激光雷达业务表现较好。2024H1公司光学元组件实现营收2.54亿元,同比增长30.95%,主要得益于条码扫描业务快速恢复及激光雷达产品规模化量产。在条码扫描领域,头部条码企业库存消化完毕,海外消费需求快速修复,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模组业务进展顺利,预计在下半年开始逐步批量化出货。在机器视觉领域,公司继续稳固康耐视定制类光学产品第一大供应商地位,逐步开展复杂性模组产品的开发工作。在车载光学领域,车载镜头前片销量稳健,收获数个AR-HUD项目定点,终端产品将应用于国外头部车企。在激光雷达领域,公司与知名客户保持深度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市占率,上半年车载及激光雷达业务实现营收近7000万元,同比增长120%。医疗光学业务,在医疗影像方面,公司向全球头部医疗器械企业供应的医用光学元组件保持稳健增长,加速切入手术显微镜市场,应用于手术显微镜的核心光学部组件产品稳健增长,手术显微镜整机实现海外销售。在体外诊断方面,为多家医疗检测的头部企业提供核心光学元部件和镜头产品,销售逐步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至2026年实现分别实现营收11.12/14.57/18.59亿元,同比增长30%/31%/28%,归母净利润为2.71/3.53/4.51亿元,同比增长15%/30%/28%,每股EPS为2.44/3.18/4.06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2/17/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环境变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2024-09-03 | 德邦证券 | 陈蓉芳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新光学(603297)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8月30日晚,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报告,2024H1公司实现营收4.28亿元,同比增长9.62%;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07%。 24H1光学元组件业务增长显著,弥补光学显微镜业务颓势实现整体营收同比向上。2024Q2,公司实现营收2.12亿元,同比增长4.86%,环比下滑1.62%,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减少21.13%,环比增长18.58%。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07%主要受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及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等影响。分业务来看,上半年光学显微镜业务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12.78%,主要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营收2.54亿元,同比+30.95%,主要系条码扫描业务快速恢复及激光雷达产品规模化量产所致。盈利能力方面,2024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8.93%,同比-1.36pct,归母净利率为23.25%,同比-6.41pct,24Q2单季度销售毛利率40.17%,环比+2.46pct,归母净利率为25.43%,环比+4.33pct。费用方面,公司持续优化生产管理体系,生产成本控制较为有力,2024H1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71%和4.32%,同比分别减少0.56pct和0.98pct。 “双引擎”策略指引公司成长,高端显微镜新品开发进程加速。在“2+2”业务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公司提出并实施高端显微镜和光学元组件“双引擎”策略,2024上半年,高端光学显微镜营收占比有所提升。1)高端显微镜新品持续推出:公司加快高端显微镜的研发,推出了NSR950、NCF1000、NIB1000等多款单价在20-300万之间的显微镜新品。2)产学研共振,高端显微镜生态体系日趋完善:公司牵手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及基础医学院,分别建立“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中心”“高端国产显微镜产学研用示范中心”,携手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不断扩大公司高端显微镜品牌影响力。 条码扫描、激光雷达、医疗光学多点开花,进一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1)条码扫描及机器视觉:条码扫描方面,公司为该领域巨头Zebra、霍尼韦尔提供的模组业务进展顺利,2024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批量化出货,此外已有多款部组件类产品完成样品出货;机器视觉产品未来有望受益AI/智能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发展迎来需求提升。2)激光雷达:上半年车载及激光雷达业务实现营收近7000万元,同比增长120%,公司车载镜头前片销量稳健,收获数个AR-HUD项目定点,同时与禾赛、图达通、法雷奥、Innoviz等激光雷达领域知名企业继续保持深度合作。3)医疗光学:研发生产的内窥镜镜头及光学元组件已覆盖国内70%以上重要内窥镜厂家,同时,公司进一步拓展嵌入式显微系统新兴市场,应用于血球形态分析的高端嵌入式显微系统实现批量销售。公司在日本投资成立合资公司的S-FIDA研发进度顺利,项目完成后有利于拓宽产业布局。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高端光学显微镜业务有望加速拓展,同时医疗光学、自动驾驶及条码机器视觉多点开花,为公司光学元组件业务注入成长动力。预计公司24-26年实现营收10.26/13.50/17.9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60/3.44/4.79亿元,以9月2日市值对应PE分别为21/16/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
2024-09-02 | 民生证券 | 方竞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新光学(603297) 事件:8月30日,永新光学发布2024年半年报。24H1公司实现营收4.28亿元,YOY+9.5%;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YOY-1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YOY+1.2%。2Q24实现营收2.12亿元,YOY+4.4%,QOQ-1.9%;实现归母净利润0.54亿元,YOY-21.7%,QOQ+1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YOY-13.5%,QOQ+12.5%。 业绩符合预期,Q2毛利率环比改善。公司24H1实现营收4.28亿元,YOY+9.5%。盈利方面,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YOY-1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YOY+1.2%,毛利率为38.93%,同比-1.36pct。公司一季度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主要系研发费用同比有所增加,此外汇兑收益同比大幅减少。分业务来看,1)光学显微镜业务:24H1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12.78%,公司根据历史数据、行业规律做分析,且考虑到24H2政策的加速落地,预计下半年光学显微镜业务有望快速恢复。2)光学元组件业务:实现营收2.54亿元,同比+30.95%,主要系受条码扫描业务快速恢复及激光雷达产品规模化量产的影响,预计下半年将维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单Q2公司实现营收2.12亿元,YOY+4.4%,QOQ-1.9%;实现归母净利润0.54亿元,YOY-21.7%,QOQ+17.4%。公司Q2毛利率为40.17%,同比-1.61pct,环比+2.46pct,公司二季度盈利能力环比逐步修复。 光学器件多点开花,政策有望助力高端显微镜国产化。光学元器件方面,1)伴随头部条码企业库存逐步消化,及海外消费需求修复,条码业务快速回升并实现大幅增长。此外,公司为该领域巨头Zebra、霍尼韦尔提供的模组业务进展顺利,预计24H2开始逐步批量化出货。2)在车载光学方面,公司车载镜头前片销量稳健,收获数个AR-HUD项目定点,终端产品将应用于国外头部车企。公司车载业务24H1实现收入近7000万元,同比+120%。3)医疗业务分为医疗影像及体外诊断产品,在医疗影像方面,公司向全球头部器械公司供应的医用光学元组件保持稳健增长。公司与多家医疗检测龙头建立合作,远期接力贡献增量。 显微镜方面,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光学显微镜业务整体营收小幅下滑。目前,公司高端显微镜高速发展,已实现超过4%的国产化替代,完成从0到1的突破。随着国家对国产高端仪器的愈发重视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新需求逐步开始释放,预计光学显微镜业务有望加速恢复。 投资建议:考虑到24H1显微镜国产化不及预期且汇兑收益同比减少,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2.7/3.9/5.0亿元,对应现价PE为21/14/11倍,公司为显微镜国产化核心标的,且元器件多元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显微镜国产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下游去库存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