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集团(603977)机构评级
近一年内

国泰集团(603977)评级报告详细查询
国泰集团
(603977)
流通市值:79.52亿 | | | 总市值:79.52亿 |
流通股本:6.21亿 | | | 总股本:6.21亿 |
国泰集团最近3个月共有研究报告1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1篇,增持评级为0篇,中性评级为0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
点击报告标题可查看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2025-03-27 | 天风证券 | 王泽宇,唐婕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国泰集团(603977) 区域龙头深耕民爆产业,一体两翼多元化布局促增长 国泰集团以民爆一体化为核心业务,涵盖工业炸药、工业雷管及爆破工程等,同时积极拓展军工新材料和轨交自动化及信息化产业,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公司作为江西省唯一的民爆生产企业,公司在区域内具有显著的市场优势,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公司外延军工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军工业务由多个控股子公司开展,在军工领域多点布局,着力打造公司发展新支柱。 聚焦民爆主业,盈利能力较为稳定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04亿元,同比减少5.92%;实现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减少3.16%,主要系民爆产品单价下滑等多因素影响。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9.88亿元增长至25.41亿元,CAGR达13.06%,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我们认为,伴随未来下游需求的逐步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望回暖,且2024年H1民爆产品销量平稳,军工新材料等业务取得重大突破,公司的多业务布局或将使其全年延续营收利润增长趋势。 多维度布局军品业务,下游需求有望提高 我国2024年军费预算为1665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增幅与2023年持平。2010年至2017年中国年度国防费构成中装备费支出占比持续维持在33.2%以上,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我们认为,我国军费增速连续三年增速超7%,同时国防费用中装备费用支出比例呈现上升趋势,我国装备采购额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产品或将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有望实现迅速放量。 2024年5月9日,公司增资34,000万元建设年产3,000吨-4,300吨(多品种柔性)含能新材料生产线项目,其中001线预计2025年6月投产,年产能2500吨;003线预计2026年中期投产,年产能500吨-1800吨。我们认为,增产项目有望显著提升公司(多品种柔性)含能新材料产能,提升公司含能材料供给侧能力,未来或将增厚公司收入,为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后续增长提供坚实动力。 行业供给侧集中度提升,水运项目概念催化 江西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民爆或乘东风。赣粤运河是推进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运河连通的战略性工程,是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四纵四横两网”中的纵三——浙赣粤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浙赣粤运河总计划投资3200亿元,全长1988公里,其中赣粤运河1288公里,规划投资匡算约1500亿元。我们认为,浙赣粤大运河建设的推进有望极大拉动民爆产业下游需求,或将提高行业整体景气度,从而有望推动公司民爆一体化业务规模步入快速增长区间。 盈利预测与建议:综合公司各业务发展形式,以及下游需求政策以及基建工程规划,我们假设公司民爆一体化业务基本盘规模得到可观扩张,公司军工新材料业务及其他业务发展持续较快。在此假设下预测2024-202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20亿元、3.96亿元和5.0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1元/股、0.64元/股、0.81元/股。对应目前PE为24.67、19.92、15.6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
2024-11-21 | 华源证券 | 戴铭余,王彬鹏,郦悦轩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国泰集团(603977) 投资要点: 江西民爆龙头,戴维斯双击拐点将近。公司系江西省唯一民爆生产企业,背靠江西省军工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江西国资委,现已发展成为以民爆一体化产业为核心,以军工新材料和轨交自动化及信息化产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2015-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23.06%,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15.37%。我们认为,公司当前正经历发展拐点:一方面,大运河为稳定的民爆主业带来新的业绩想象力,另一方面,军工新材料投产潜在业绩弹性有望再造一个国泰,存在戴维斯双击空间。 民爆业绩弹性或被低估,大运河建设将带来业绩想象力。民爆行业特性导致供需格局“划地为王”,江西矿产资源丰富,民爆产业需求具备相对优势,2024年1-9月在全国工业炸药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3.27%和3.40%的背景下,江西工业炸药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1.89%和11.75%。公司是江西省内唯一民爆企业,供需关系与江西省民爆格局同步,目前产品基本满产满销。市场普遍认为公司民爆主业缺乏弹性,但我们认为,公司主业弹性被低估,当前浙赣粤运河开工在即,建成后将超京杭大运河,成为世界之最。我们测算运河建设预计将为江西每年带来新增炸药需求19.86万吨,是江西2023年炸药产量的120%。公司民爆业务涵盖“研、产、销、爆”,作为江西省唯一民爆生产企业且与省内下游经销商一衣带水,在省内市场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有望充分受益大运河建设带来的民爆需求增长。 军工新材料投产在即,潜在业绩增量有望再造一个国泰。2018-2023年公司军工新材料业务营业收入复合增速33.26%,毛利复合增速31.82%,维持高速增长,展望未来3年,我们判断,随着新产能投放及下游需求爬坡,公司军工业务有望进一步提速:1)钽铌氧化物:公司原有钽铌化合物产能500吨,目前三石有色今年新投产1000吨项目中的冶金级钽铌氧化物已进入稳定量产阶段,但高纯、超高纯产品的生产仍处于工艺改进过程中,我们预计新投产能将在2025年明显释放产量,后续钽铌业务营收和盈利能力将大幅增长。2)钨基材料:子公司澳科新材专注于钨合金新材料。2024H1钨基新材料和丝团产品新签合同额4096万元,合同金额是2023年相应产品全年营收规模348%。3)其他军工新材料业务:2024H1中小型固体火箭推进器产品新签合同额2600万元,军事仿真平台新签合同额3238万元,均实现突破。4)含能新材料:项目进展顺利,公司计划两条产线25年6月和26年中期分别投产,我们预计含能新材料两条产线产能充分释放后将对应产值5.73亿元,净利润1.72亿元。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3.95亿元、4.91亿元,对应11月18日股价PE为25、21、17倍。我们选取同为民爆行业头部企业广东宏大、易普力,以及同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江西省军工控股集团旗下的国科军工作为可比公司,2024-2026年可比公司平均PE分别为31、25、21倍。公司PE明显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采矿业需求不及预期;大运河项目建设进度低于预期;原料硝酸铵涨价 |
2024-09-30 | 国信证券 | 杨林 | 增持 | 首次 | 查看详情 |
国泰集团(603977) 核心观点 深耕江西民爆市场,布局军工新材料以及轨交自动化产业。公司是江西省内唯一一家民爆企业,业务范围涵盖民爆一体化、军工新材料、轨交自动化及信息化产业三大领域。目前公司拥有工业炸药产能17.4万吨/年,电子雷管产能2727万发/年,2023年工业炸药产量排名全国第九。公司是民爆企业中泛民爆类业务布局较为广泛的公司,军工新材料涉及钨基材料、钽铌氧化物等;此外,公司在轨交自动化领域综合实力全国前三,是国内高氯酸钾行业标准第一起草和修订单位。近几年公司营收和业绩保持平稳增长,2016-2023年,公司营收从4.72亿元提升至25.41亿元,CARG为27.19%;同期归母净利润从1.01亿元提升至3.05亿元,CARG为17.1%。 江西民爆需求相对旺盛,为公司贡献稳定利润。2020年以来多种有色金属如铜、金、钨等价格不断走高,2024年上半年江西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129.62万吨,同比增长5.8%,同期中国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提升43.50%。当前有色金属采选业正处于高景气周期,对民爆制品的需求形成强力支撑;此外,江西省内规划或正在建设浙赣粤运河、长赣高铁等多项基础设施,利好公司的民爆一体化业务持续扩展,据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江西省工业炸药产量7.21万吨,同比增长9.75%,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整体的-2.96%,民爆业务是公司稳定的利润来源。 多个泛民爆业务经营情况向好,未来成长潜力可期。公司高氯酸钾产品定位高端,产能拟扩产至2万吨/年,并与公司的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安全气囊点火具等多项业务存在较强的协同效应。军工新材料方面,子公司拓泓新材和三石有色生产的钽铌氧化物,随着新产能的逐渐爬坡,公司钽铌业务的营收规模和盈利水平有望更上一步台阶;子公司澳科新材专注于钨合金新材料研发与推广,上半年钨基新材料和丝团产品新签合同额达4096万元,超过过去三年钨基材料的营收总和;此外,公司公告拟投建含能材料项目,有望打开公司长期发展空间。轨交自动化及信息化业务方面,太格时代作为我国轨交自动化领域综合实力全国前三的企业,自2022年计提商誉减值以来,盈利水平持续改善,2024年上半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09%。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30/3.97/4.80亿元,摊薄EPS为0.53/0.64/0.7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8.7/15.6/12.9,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采矿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业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在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
2022-05-06 | 海通国际 | 刘威,李智 | 增持 | 首次 | 查看详情 |
国泰集团(603977) 公司主要从事民爆业务及轨交电气化与信息化工程服务。公司主营业务为民用爆破器材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爆破服务一体化,主要产品为工业炸药、工业雷管及工业索类等民用爆破器材,同时为矿山、基建项目等提供爆破服务。公司向非民爆领域拓展,构建民爆一体化+轨交自动化及信息化+军工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全新业务版图,轨交自动化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铁路供电综合SCADA系统、铁路供电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等,军工方面主要产品军用钨基新型毁伤材料、新型非金属纤维材料和钽铌氧化物。 2022年一季度扣非净利0.31亿元,同比增长13.08%。公司公告,预计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05亿元,同比增长17.60%;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5.46%;扣非后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13.08%。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8亿元,同比增长13.29%;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25.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30.03%。其中,民爆产品、轨道交通保护及电气自动化及军工材料销售收入分别为13.20、3.19、1.41亿元,同比增长8.76%、13.57%、3.94%。公司2021年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1.09个百分点至14.06%。因工业炸药原材料大幅上涨,公司于2021年8月和11月对民爆业务主营产品工业炸药、导爆管及工业导爆索实行两次向上价格调整,其中工业炸药累计涨幅2000元/吨(含税),工业炸药业务盈利能力增强,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其他领域,非民爆产业收入、利润均显著提升。 大力发展电子雷管业务,在政策机遇中实现产能扩张和结构调整。目前民爆生产企业共有118个生产许可证、71家企业集团,《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中提出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到50家以内。国泰集团2021年销售工业炸药15.96万吨,其中包装炸药11.9万吨,混装炸药首次突破4万吨,生产总值位列全国70多家民爆生产企业第8位。在全面推广数码电子雷管政策推动下,公司高位谋划数码电子雷管规划、建设和产能置换工作。2021年公司销售工业雷管3844万发,其中销售电子雷管824万发,同比增长69%。目前公司电子雷管产能1630万发,全资子公司新余国泰已完成数码电子雷管二期建设,三期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2021年7月,公司与上海鲲程合资设立国鲲微电子,年产5000万发芯片模块,以拓展数码电子雷管产业链。 我国武器装备进入跨代建设时期,军工类产品需求量不断增长,公司军工业务未来前景可期。2021年4月,公司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方式合计取得以军事仿真业务为主业的北京神舟智汇36.86%的股权,正式进入军工产业领域;2021年9月,公司取得江西澳科新材51%股权,以近防弹战斗部业务领域为契机,从防务装备方向持续扩展公司军民融合产业范围,进一步拓展军工新材料领域。随着我国武器装备进入迭代期,对特种合金、复合材料及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使用大量的钽铌等稀有金属作为原材料。公司控股子公司拓泓新材抢抓军工行业对钽铌产品需求大幅增加的机遇,持续开发新客户,释放生产能力,2021年钽铌氧化物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9%、73%。同时,控股子公司三石有色年产700吨钽铌稀有金属项目有序推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73、4.86和5.7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4、0.83、0.99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2年16.5倍PE,对应目标价10.56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
国泰集团(603977)股票投资评级:1、股票评级则是依据对股票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的判断给出其投资级别,是各个机构的评级标准,一般有强烈推荐、买入、增持、持有、卖出之类的评级结果;2、股票中的评级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等各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排列顺序?顺序应为: 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3、
买入:相当看好,觉得股价还会上涨,而且幅度不小 ;
增持:看高一线,股价有创新高的可能;
强烈推荐:积极看涨;
推荐:看好后市,但又不是很确定(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数) ;
优大于市:比大市(大盘指数)表现得要优秀,比如大盘涨20%它可能能涨30% 。
说明:
机构评级可以提供参考,但是买入并不代表股票就会涨起来,相反的事情常发生。中国的蓝筹股一般机构评级是有点作用的,但只能说明在这个价位买进去风险低,对于长期持有实现收益的概率较大。但对于短期投机的散户一点也没用。
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主要从事为公司债券等证券打分或者评级。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评估风险,从而决定债券发行人是否能向投资人偿付所承诺的本金和利息。考虑因素包括发行人的财务健康状况、金融市场的一般情况,以及发行人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公司的财务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