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研(688128)机构评级
近一年内

中国电研(688128)评级报告详细查询
中国电研
(688128)
流通市值:82.88亿 | | | 总市值:82.88亿 |
流通股本:4.05亿 | | | 总股本:4.05亿 |
点击报告标题可查看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2023-10-30 | 国信证券 | 吴双,李雨轩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电研(688128) 核心观点 2023Q3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25.54%/+13.62%。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46亿元,同比增长16.67%;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11.88%;扣非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14.56%。单季度看,23Q1/Q2/Q3公司实现营收8.56/9.88/11.02亿元,同比增长15.69%/8.88%/25.54%;归母净利润0.62/1.23/1.02亿元,同比增长27.08%/4.20%/13.62%;扣非归母净利润0.47/1.18/0.92亿元,同比增长26.48%/16.50%/7.10%。单三季度公司收入及净利润增速环比提升。 盈利能力基本稳定,现金流短期承压。盈利能力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0.99%/9.57%,同比变动+1.72/-0.35个pct;单季度看,23Q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0.76%/9.12%,同比变动+0.91/-0.92个pct。 期间费用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55%/6.83%/-0.69%/8.47%,同比变动+0.22/0.56/0.48/0.20个pct,整体期间费用率为21.17%,同比变动+1.46个pct,期间费用率小幅上升。现金流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净额-0.28亿元,去年同期为3.84亿元,公司回款阶段性承压。 锂电业务订单饱满,合同负债同比增长67.40%。受益于新能源电池自动检测系统业务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及客户拓展,公司合同负债总额截至22年末达14.68亿元,同比+115.53%;截至23Q3末达22.19亿元,同比+67.40%,反映公司下游需求饱满、在手订单大幅增长。 风险提示:检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锂电订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公司是电器综合性检测龙头,有央企背景、有技术、有行业地位、有成长动力,管理层目标明确战略清晰,检测业务加大投入加速发展,有串联技术优势的锂电业务订单持续向好有弹性。考虑到市场环境仍有一定不确定性,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4.19/5.16/6.25亿元(前值4.41/5.44/6.60亿元),对应PE19/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3-05-08 | 国信证券 | 吴双,李雨轩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电研(688128) 核心观点 2022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1.36%/+15.32%。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7.95亿元,同比增长11.36%;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5.32%;扣非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28.62%。公司业绩增速大于收入增速,主要系公司前期布局产能释放,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所致。单季度看,22Q4营收12.70亿元,同比增长30.02%;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40.29%。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现金流情况大幅改善。2022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28.45%/9.44%,同比变动+1.10/+0.26个pct。期间费用方面,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11%/6.50%/-0.68%/7.58%,同比变动+0.04/+0.60/-0.46/+0.32个pct,期间费用率整体保持稳定。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净额7.06亿元,同比+552.67%,公司现金流质量大幅改提升。 检验认证稳定增长,电气装备表现亮眼。分业务看,质量技术服务/智能装备/环保涂料及树脂收入分别为:8.97/15.58/12.76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3.69%/+14.22%/+7.41%;毛利率分别为48.22%/28.02%/13.73%,同比变动+2.35/+1.30/+0.03个pct。子公司看,1)擎天实业(锂电设备为主)收入9.72亿元(+54.99%),净利润1.19亿(+48.51%);2)擎天材料(环保涂料为主)收入11.86亿元(+6.05%),净利润0.50亿元(+19.10%),盈利能力改善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调所致;3)威凯检测收入6.32亿元(+10.63%),净利润1.19亿元(+18.85%)。 锂电业务订单饱满,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05%。受益于新能源电池自动检测系统业务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及客户拓展,公司合同负债总额截至22年末达14.68亿元,同比+115.53%;截至23Q1末达16.51亿元,同比+114.87%,在手订单饱满。公司在持续巩固老客户的基础上开拓了中创新航、远景动力、浙江天能等优质新客户,并将客户群扩大至广汽、吉利、北汽等车企,有力保障了公司业务的稳定性及市场竞争力。 23Q1经营向好,业绩同比增长27.08%。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增加15.69%;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27.08%;扣非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加26.48%。毛利率/净利率为27.76%/7.14%,同比变动-0.39/+0.78个pct。 风险提示:检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锂电订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公司是电器综合性检测龙头,有央企背景、有技术、有行业地位、有成长动力,管理层目标明确战略清晰,检测业务加大投入加速发展,有串联技术优势的锂电业务订单持续向好有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4.41/5.44/6.60亿元,对应PE22/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2-08-23 | 国信证券 | 吴双,李雨轩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电研(688128) 核心观点 22H1 营收/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22%。 公司 22H1 实现收入 16.47 亿元, 同比增长 4.17%; 归母净利润 1.67 亿元, 同比增长 6.54%; 扣非归母净利润 1.38 亿元, 同比增长 21.81%。 单季度看, 22Q1/Q2 收入 7.40/9.07 亿元, 同比变动+26.59%/-8.97%; 归母净利润 0.49/1.18 亿元, 同比变动+5.26%/+7.09% ; 扣 非 归 母 净 利 润 0.37/1.01 亿 元 , 同 比 变 动+37.20%/+16.97%。 盈利能力看, 22H1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8.95%/9.86%,同比变动+1.30/-0.21 个 pct。 期间费用看, 22H1 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6.57%/6.38%/-0.99%/7.66%, 同比变动+0.01/+0.83/-0.48/+0.10个 pct,期间费用控制良好。 现金流看,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3.14 亿元,同比去年-0.43 亿元大幅改善。 检测服务盈利能力提升, 新能源装备业务加速向好。 分业务看, 质量技术服务/智能装备/环保涂料及树脂收入 3.39/6.44/6.41 亿元, 同比变动+9.00%/-6.67%/+15.91%。 子公司看, 装备业务为主的擎天实业收入/净利润3.98/0.60 亿元, 同比变动+34%/+38%; 环保涂料为主的擎天材料收入/净利润 5.86/0.22 亿元, 同比变动-1%/-26%, 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系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 威凯检测收入/净利润 2.71/0.54 亿元, 同比变动+5%/+25%。 质量技术服务营收业绩有望持续提速。 公司已在全球 7 个国家和地区、 33个城市, 设立了 21 个服务网点、 实验室超 12 万平方米, 服务渠道不断完善、网点布局持续推进。 下游行业中, 智能家居等优势业务占比较大且稳定, 智能汽车、 能源装备、 5G 通信等新建产能将陆续投运, 有望带来新增量。 新能源装备业务订单饱满,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 105%。 22H1 公司智能装备收入、 利润同比下滑, 主要系成套装备受境外疫情影响项目拓展、 执行放缓,叠加国际物流等成本持续上涨所致。 但受益于新能源电池自动检测系统业务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及客户拓展, 公司整体合同负债达 10.73 亿元, 同比增长105%, 相比 21 年底增长 58%, 在手订单饱满、 持续向好。 公司新签或中标比亚迪、 蜂巢能源、 国轩高科、 欣旺达、 天能等客户的多个产线项目, 客户群扩大至广汽、 吉利等头部车企, 锂电业务继续快速增长, 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 检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锂电订单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 公司是电器综合性检测龙头, 有央企背景、 有技术、 有行业地位、有成长动力, 管理层目标明确战略清晰, 检测业务加大投入加速发展, 有串联技术优势的锂电业务订单持续向好有弹性。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3.98/5.11/6.56 亿元(22-23 年前值 5.40/7.40 亿元) , 对应PE23/18/14 倍, 维持“买入” 评级。 |
中国电研(688128)股票投资评级:1、股票评级则是依据对股票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的判断给出其投资级别,是各个机构的评级标准,一般有强烈推荐、买入、增持、持有、卖出之类的评级结果;2、股票中的评级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等各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排列顺序?顺序应为: 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3、
买入:相当看好,觉得股价还会上涨,而且幅度不小 ;
增持:看高一线,股价有创新高的可能;
强烈推荐:积极看涨;
推荐:看好后市,但又不是很确定(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数) ;
优大于市:比大市(大盘指数)表现得要优秀,比如大盘涨20%它可能能涨30% 。
说明:
机构评级可以提供参考,但是买入并不代表股票就会涨起来,相反的事情常发生。中国的蓝筹股一般机构评级是有点作用的,但只能说明在这个价位买进去风险低,对于长期持有实现收益的概率较大。但对于短期投机的散户一点也没用。
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主要从事为公司债券等证券打分或者评级。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评估风险,从而决定债券发行人是否能向投资人偿付所承诺的本金和利息。考虑因素包括发行人的财务健康状况、金融市场的一般情况,以及发行人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公司的财务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