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 天风证券 | 吴立,于特,孙潇雅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万里扬(002434)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 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 25.80 亿元,同比+11.10%;实现归母净利润 2.51 亿元,同比+54.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94 亿元,同比+147.90%。 单季度看, 2023Q2 公司实现营收 14.05亿元,同比+33.06%,环比+19.61%;归母净利润 1.19 亿元,同比+73.20%,环比-10.40%。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主要系下游汽车出口量增加带动销售收入增长,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盈利水平提升;此外,公司全面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生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费用方面, 2023H1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85%/ 2.26%/0.88%/ 5.73%,同比分别-1.14/ -0.02/ -0.23/ -1.52 pct;其中,销售费用变动主要系三包费、咨询服务费同比减少所致。 变速器板块:汽车出口高景气加速业绩修复,发力机器人减速器新赛道 2023H1,公司实现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收入 25.53 亿元,同比+12.47%;其中,乘用车变速器收入 18.45 亿元,同比+18.18%,主要由于公司大力推动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方向的战略转型,以及整车终端销量表现良好,特别是出口显著增加有效带动了乘用车CVT自动变速器销量大幅增长。2023 年 1-6 月, 国内汽车累计产销量为 1324.8./ 1323.9 万辆,同比+9.3%/9.8%;国内汽车出口 214 万辆,同比+75.7%,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 178万辆,同比+88.4%,占比超 50%。 此外,针对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机器人应用需求,公司组建了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依托现有的齿轮工艺设计及精密制造能力, 重点开发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产品;目前已完成样机试制工作,进入产品性能测试阶段,未来有望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新型储能板块:储备项目充足并有序推进, 强化虚拟电厂云平台能力 2023H1,公司实现储能和电力交易业务收入 0.13 亿元,同比-66.31%。 公司重点布局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用户侧储能电站, 已签协议拟投资建设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合计装机约 1000MW/ 2000MWh,储备项目总规模超 3000MW/ 6000MWh; 其中,广东省肇庆项目规模 100MW,预计 2023年下半年投入运行。公司子公司万里扬能源持续强化储能 EMS 系统、虚拟电厂云平台、电力交易支持系统等技术升级,有效降低客户用电成本;此外,公司已与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可为万里扬能源的新型储能业务提供强大资金资源支持,并在储能电站、虚拟电厂及零碳园区等双谈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我们认为, 随着已签订协议项目陆续投产运营, 在并网后有望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 60.56/ 71.61/ 81.29 亿元,归母净利润 5.35/ 8.58/ 10.62 亿元, 对应 2023-2025 年 PE 为 21.5/ 13.4/10.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进入新业务领域/储能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 |
2023-05-05 | 浙商证券 | 邱世梁,王华君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万里扬(002434) 2022 年年报&2023Q1 业绩符合预期, 2022 年净利润 3 亿元,同比提升 138.74%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51.13 亿元,同比下降 6.81%;归母净利润 3 亿元,同比提升 138.74%。 拆分来看,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营收 49.81 亿元,同比下降 8.37%。其中,乘用车变速器营收 37.45 亿元,同比提升 2.68%;商用车变速器营收 8.94亿元,同比下降 38.31%; EV 减速器营收 0.28 亿元,同比提升 3950.53%。 储能业务营收 0.95 亿元,实现突破。 2022 年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商用车行业景气度低,导致需求不及预期所致。 2023Q1 公司营收 11.75 亿元,同比下降 7.22%, 主要系乘用车手动变速箱有所下滑;归母净利润 1.32 亿元,同比提升 40.29%。 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2023Q1 毛利率同比提升 3.49pct 盈利能力: 1)销售毛利率: 2022 年毛利率约 17.14%, 同比持平; 2023Q1 约20.61%,同比提升 3.49pct。 2023Q1 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同时公司全面智能制造,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2)销售净利润: 2022 年净利率约 5.87%,同比提升 19.56pct; 2023Q1 约 11.11%,同比提升 3.48pct。 费用端: 2022 年期间费用率 13.38 %,同比上升 1.24pct。其中,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变动+0.91、 +0.29、 +0.13、 -0.09pct。 2023Q1 期间费用率 10.53%,同比下降 2.02pct。 积极拓展独立储能业务, 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十四五”期间,电化学储能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公司聚焦独立储能领域,在手项目集中在广东、浙江等商业模式丰富地区,规模超过 1000MW。 广东省肇庆市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预计于 2023 年下半年投入运行,浙江省金华市用户侧储能电站已于 2023 年 4 月投入运行。 公司有望凭借较强的经验优势、先发优势以及项目获取能力,提升市占率,打开成长空间。 推出新产品卡位新能源, 2022-2025 年汽车变速器、混动系统市场规模 CAGR=24% 汽车变速器向多挡化、自动化、混动化趋势发展。预计 2022-2025 年国内新能源车、乘用车变速器市场规模 CAGR=24%, 2025 年市场规模约 776 亿元。 1)多挡化:多挡变速器可充分发挥驱动电机的效率,减低对电池容量、电机功率的要求,但成本相对单挡变速器较高。公司 ECVT 既有多挡变速器的性能优势,又有单挡变速器的性价比,有望成为主流技术路径选择; 2)自动化:政策驱动下,重卡由手动挡向自动挡转型,自动挡变速器需求显著增长。公司基于在轻微卡变速器的领先优势,有望在重卡领域提升市占率; 3)混动化:乘用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明确提出,到 2025 年混动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 50%以上;商用车:混动系统使用成本优势显著,轻重卡混动化趋势加速。公司基于CVT 技术打造 DHT,基于 AMT 打造商用车混动系统,具备品牌、成本、技术等优势, DHT 和商用车混动系统有望成为公司爆款产品。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 2023-20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5.4、 9.3、 16.5 亿元,同比增长 79%、 72%、79%, CAGR=75%。现价对应 PE22、 13、 7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主机厂自产自供 DHT 风险;独立储能电站投产不及预期风险 |
2023-05-04 | 天风证券 | 吴立,于特,孙潇雅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万里扬(002434)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Q1实现营业收入11.75亿元,同比-7.22%,环比-20.15%;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40.29%,环比+208.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79.98%。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销售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较强的产品销量比例提高;此外,公司全面推动智能制造,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盈利能力方面,2023Q1公司实现毛利率20.61%,同比+3.48pct,环比+3.56pct;实现净利率11.11%,同比+3.48pct,环比+8.82pct。费用率方面,2023Q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1%/2.36%/1.17%/5.08%,同比分别-0.62/+0.31/-0.21/-1.51pct。 商用车市场持续复苏回暖,有望加速变速器板块修复与增长 2022年,国内商用车的产/销量分别为318.5/330.0万辆,同比下滑31.86%/31.15%。在此背景下,公司于2022年实现汽车零部件制造收入49.81亿元,同比-8.37%;其中,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商用车细分板块收入分别同比+3950.53%/+2.68%/-38.31%。 2023年2月,国内商用车销量32.4万辆,同比+29.5%,环比+79.4%,复苏势头相对强劲;2023年3月,国内商用车销量43.4万辆,同比+17.4%,环比+34.2%。我们认为,公司的商用车变速器业务受外部因素冲击影响较大;随着国内商用车出货量出现明显持续复苏,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有望迎来业绩修复与增长。 新型储能项目储备充足,与长江绿色发展基金达成战略合作 公司电力交易业务已开始放量,于2022年实现储能和电力交易业务收入0.95亿元,同比+491.49%;已投运发电侧储能电站合计装机40MW,22年零售侧市场签约电量40亿千瓦时,代理用户数量超2000户。公司重点布局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用户侧储能电站,已签协议拟投资建设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合计装机约1000MW;其中,广东省肇庆项目规模100MW/200MWh,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入运行。 此外,公司于2023年2月与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可为子公司万里扬能源的新型储能业务提供强大资金资源支持,并在储能电站、虚拟电厂及零碳园区等双谈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我们认为,公司储能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已签订协议项目预计于2023年及之后陆续投产运营,有望实现并网并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60.56/71.61/81.29亿元,归母净利润5.35/8.58/10.62亿元,对应2023-2025年PE为20.8/13.0/10.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进入新业务领域/储能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 |
2023-04-26 | 天风证券 | 吴立,于特,孙潇雅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万里扬(002434) 事件:公司20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13亿元,同比-6.81%,实现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138.74%。单季度看,2022Q4实现营业收入14.71亿元,环比+11.46%,同比+28.50%;归母净利润0.43亿元,环比-54.62%,同比实现扭亏。费用率方面,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9%/2.77%/1.01%/6.52%,同比+0.91/+0.29/-0.09/+0.1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变化主要系控股子公司万里扬能源的电力交易业务增长较多,相关费用同步增长所致。 汽车变速器:商用车业务短期承压,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22年公司实现汽车零部件制造收入49.81亿元,同比-8.37%,细分板块看: 乘用车板块:22年实现业务收入37.45亿元,同比+2.68%,乘用车变速器销量74.85万台,同比+1.81%,在汽车芯片结构性短缺的扰动下实现正增长,主要由于奇瑞汽车等中国品牌汽车海外出口大幅增长,公司作为奇瑞汽车的自动变速器主要供应商充分受益; 商用车板块:22年实现业务收入8.94亿元,同比-38.31%,商用车变速器销量34.87万台,同比-40.80%,主要系国六标准切换等导致前期下游需求透支,以及新冠疫情扰动影响,22年行业销量整体大幅下滑; 新能源汽车:22年实现业务收入0.28亿元,同比+3950.53%,EV减速器销量2.79万台,同比+3988.42%,主要系公司积极推动新能源战略转型,配套客户和车型不断增加。 2023年3月,国内商用车实现销量43.4万辆,同比+17.4%,环比+34.2%;我们认为,随着下游商用车复苏回暖以及公司加速向新能源车型配套渗透,多款新产品量产上市在即,有望加速汽车变速器板块的业绩修复与增长。 新型储能:电力交易业务开始放量,项目储备充足具业绩弹性 22年公司实现储能和电力交易业务收入0.95亿元,同比+491.49%;公司已投运发电侧储能电站合计装机40MW,全年零售侧市场签约电量40亿千瓦时,代理用户数量超2000户。公司重点布局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用户侧储能电站,已签协议拟投资建设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合计装机约1000MW;其中,广东省肇庆项目规模100MW/200MWh,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入运行。此外,子公司万里扬能源拟签订《万里扬斗门独立储能项目投资协议》,新增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建设项目。我们认为,公司储能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已签订协议项目预计于2023年及之后陆续投产运营,有望实现并网并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考虑到商用车变速器业务短期承压,我们调整并更新公司23-25年营业收入60.56/71.61/81.29亿元(23-24年前值62.10/73.44亿元),归母净利润5.35/8.58/10.62亿元(23-24年前值6.18/8.92亿元),对应2023-2025年PE20.6/12.9/10.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进入新业务领域/储能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 |
2023-04-05 | 天风证券 | 吴立,于特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万里扬(002434) 问题 1: 在新冠疫情扰动期间, 公司经营业绩承压程度如何?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4.75 亿元,同比减少 9.73%,主要受下游乘用车汽车芯片短缺、商用车市场销量下滑等因素影响, 汽车变速器业务短期内有所承压。 实现归母净利润-7.47 亿元,为公司自上市后首次出现业绩亏损,主要由于该年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9.44 亿元。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42 亿元,同比减少 15.89%,实现归母净利润 2.57 亿元,同比减少 49.61%,主要系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上半年国内商用车市场销量下滑延续,以及钢铁、生铁等原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所致。 问题 2: 2023 年下游行业表现如何?公司汽车变速器业绩能否修复? 2022 年公司业绩压力主要源于商用车变速器业务, 22H1 的商用车变速器销售收入同比下滑 35.55%, 与同期的国内商用车销量同比降幅 41.0%基本相当。 2023 年开年,下游商用车出货量呈现明显复苏势头, 2 月份国内商用车的单月销量达 32.35 万辆, 同比 +29.48%,环比 +79.36%,复苏势头相对强劲。 根据公司业绩预告公告, 2022 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0-4.0 亿元,同比增 140.14%-153.51%,实现扭亏为盈,再度验证 21 年业绩亏损属于短期因素的一次性影响。我们认为, 在充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后,公司“轻装上阵”,有望受益于下游商用车复苏回暖, 加速汽车变速器主业的业绩修复;此外,公司自主开发的 DHT 混动系统等新产品量产在即, 有望加速向新能源车型的配套渗透,进一步驱动整体业绩放量增长。 问题 3:公司新布局的新型储能业务发展空间、 项目进度如何? 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正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应用过渡,截至 2022 年末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为 8.7 GW,预计至 2025 年新型储能装机量超 30GW, 2022-2025 年 CAGR 达 51.1%, 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在此背景下,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方式迅速在新型储能市场建立先发优势,已投运发电侧储能电站装机量约 40 MW。公司重点布局发展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已签订投资协议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 1000 MW,计划自2023 年开始陆续投入运营并形成新的业绩增量,业绩弹性空间可观。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的营业收入 52.73/ 62.10/ 73.44亿元,归母净利润 3.68/ 6.18/ 8.92 亿元。看好公司汽车零部件主业困境反转进展、 新型储能项目储备充足及业绩增长弹性, 2023 年目标市值178 亿元, 对应目标价 13.5 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主要原材料及零配件的价格波动/ 客户集中度较高/ 进入新业务领域/ 储能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测算存在一定主观性的风险 |
2023-03-27 | 浙商证券 | 邱世梁,王华君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万里扬(002434) 投资要点 汽车变速器龙头, 2012-2021 年营业收入 CAGR 约 15% 传统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是汽车零部件制造, 2017-2021 年营收占比在 97%以上。汽车零部件包括乘用车变速器、 商用车变速器、纯电动车减速器、配件等,2022 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67.2%、 23.6%、 0.5%、 5.1%。 2012-2021 年营收CAGR=15%; 2012-2020 年净利润 CAGR=27%; 毛利率、净利率中枢约 23%、 10%。 新兴业务: 2022 年公司切入储能赛道,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2022 年上半年储能业务实现营收 3809 万元,营收占比 1.64%。 积极拓展独立储能业务, 2022-2025 年国内储能新增能量规模 CAGR=77% “风光”装机高景气,推动储能行业高速发展。预计 2022-2025 年国内储能新增能量规模 CAGR=77%, 2025 年市场规模约 97.5GWh。根据应用场景划分,储能分为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 2021 年 12 月,独立储能正式具备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在此之前一般被归为电网侧储能项目。 政策加持下, 未来独立储能商业模式将不断丰富,有望成为主流模式。公司聚焦独立储能领域,在手项目集中在广东、浙江等商业模式丰富地区,规模超过 1000MW。 2023 年广东肇庆 100MW 独立储能项目开工, 2023 年 2 月公司与三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有望凭借较强的经验优势、 先发优势以及项目获取能力,提升市占率,打开成长空间。 推出新产品卡位新能源, 2022-2025 年汽车变速器、混动系统市场规模 CAGR=24%汽车变速器向多挡化、自动化、 混动化趋势发展。 预计 2022-2025 年国内新能源车、乘用车变速器市场规模 CAGR=24%, 2025 年市场规模约 776 亿元。 1)多挡化: 多挡变速器可充分发挥驱动电机的效率, 减低对电池容量、电机功率的要求,但成本相对单挡变速器较高。 公司 ECVT 既有多挡变速器的性能优势,又有单挡变速器的性价比,有望成为主流技术路径选择; 2)自动化:政策驱动下,重卡由手动挡向自动挡转型,自动挡变速器需求显著增长。公司基于在轻微卡变速器的领先优势, 有望在重卡领域提升市占率; 3)混动化: 乘用车: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明确提出,到 2025 年混动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 50%以上; 商用车:混动系统使用成本优势显著,轻重卡混动化趋势加速。 公司基于CVT 技术打造 DHT,基于 AMT 打造商用车混动系统,具备品牌、成本、技术等优势, DHT 和商用车混动系统有望成为公司爆款产品。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 2023-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5.4、 9.4 亿元,同比增长 36%、 75%。现价对应 PE 24、 14X。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主机厂自产自供 DHT 风险; 2)独立储能电站投产不及预期风险;3)行业空间测算偏差风险。 |
2022-08-22 | 天风证券 | 吴立,于特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万里扬(002434)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业绩,2022年H1公司实现营收23.22亿元,同比-16.22%,归母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47.6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78亿元,同比-69.17%;其中,22Q2实现营收10.56亿元,同比-25.48%;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51.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22亿元,同比-78.48%。 受宏观环境影响整体业绩短期承压,纯电及储能业务逐步贡献收入。22年H1公司收入占比67.2%的乘用车变速器业务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10.9%;收入占比23.6%的商用车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35.6%;纯电动汽车减速器收入1206.3万元,同比+6972.9%,增幅显著;另外,公司新增储能业务贡献收入3808.8万元,收入占比1.6%。其余如配件/融资租赁/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2/0.1/0.3亿元,同比+30.9%/-10.8%/-52.1%。我们预计收入端下滑一方面受制于乘用车市场产品结构变化影响,其中手动变速箱需求显著减少所致;其次商用车行业整体需求大幅下滑,22H1我国商用车销量仅为170万辆,同比-41.2%,公司商用车业务收入显著下滑。 盈利水平有所下滑,静待产品结构优化迎来修复。22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7.6%,同比-3.5pct,净利率为7.1%,同比-4.2pct;其中Q2单季度毛利率为18.2%,同比-0.8pct,净利率为6.4%,同比-3.5pct。受整体营收下滑影响,同时上游如钢材、铝以及生铁等原材料价格同比大幅增长导致公司盈利水平有所下降。22H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0%/2.3%/7.3%/1.1%,同比分别+0.7/+0.6/+1.5/+0.3pct,其中22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5%/2.6%/8.0%/0.8%,同比分别+1.3/+0.9/+2.9/+0.1pct,其中研发费用提升显著,主要系公司积极推动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领域的战略转型所致,包括针对性构建研发人才团队、同时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客户的研发投入等。 传统汽车主业积极转型,叠加新型储能业务全面拥抱新能源。公司积极布局DHT混动系统,现已完成多个客户样车试验、油耗和动力性能测试等工作,并已斩获奇瑞DHT混动系统相关车型定点。此外,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传动及驱动系统业务,包括EV减速器、EDS“三合一”、ECVT电驱动系统等产品。同时公司作为新型储能辅助市场先行者,斩获多个优质项目。公司深耕灵活电力调节业务多年,已先后在广东等省份投运4个发电侧储能电站,合计装机约40MW。目前已签协议拟投资建设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合计装机已约1000MW,在手订单充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原材料上涨及疫情对公司短期业绩的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3年实现营收60.5/65.8亿元(前值69.9/79.8亿元),净利润4.9/6.6亿元(前值6.1/7.3亿元),对应PE分别为24.5/18.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主要原材料、零配件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
2022-04-20 | 天风证券 | 吴立,于特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万里扬(002434) 事件: 公司发布业绩, 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54.75 亿元,同比-9.73%,归母净利润为-7.47 亿元,同比-221.0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43 亿元,同比-288.26%;其中, 21Q4 实现营收 11.45 亿元,同比-40.57%;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1264.99%。 收入端: 2021 年公司乘用车以及商用车变速器销量分别为 73.5、58.9 万台,分别同比-7.26%、 -21.43%,我们认为主要受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导致公司订单阶段性减少以及商用车整体市场景气度下降影响; 利润端:公司自 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主要系来自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所致,同时公司计提商誉减值 9.4 亿元,对利润端造成较大影响; 费用端: 2021 年公司销售费用 1.2 亿,同比-8.07%;管理费用 1.36 亿元,同比+12.10%;研发费用 3.50亿元,同比+6.35%, 我们认为费用增加较多主要系大力招聘研发人才所致。在 21 年计提商誉减值之后,公司有望随着后续混动 DHT 项目定点的逐个落地以及储能业务的快速拓展轻装上阵,整体经营情况有望得到大幅改善。 传统汽车主业: 积极布局混动 DHT,自主变速器龙头拥抱新能源时代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指出, 2025、 2030 和 2035 年混动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比例将分别达到 50%、 75%和 100%,而 2022年 3 月国内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渗透率仅为 4.01%,成长空间显著。公司在原有 CVT 业务稳定贡献的基础上, 积极布局 DHT 混动系统, 目前已完成了 3 个客户的样车试验、驾评、油耗和动力性能测试等工作,节油率和动力性能等表现均得到了客户认可,量产定点落地在即。除混动以外,公司同时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传动及驱动系统业务,包括 EV 减速器、 ED“二合一”、 EDS“三合一”、 ECVT 电驱动系统等产品。在新能源商用车方面,快速推进符合中国商用车市场的 ETM 纯电驱动系统和 2 挡/3 挡 AMT变速器的开发力度,积极拥抱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新储能业务:新型储能辅助市场先行者, 多个优质项目在手收获在即 公司深耕灵活电力调节业务多年, 已先后在广东、甘肃等省份投运 4 个发电侧储能电站,合计装机约 40MW。目前已签协议拟投资建设的储能电站合计装机约 1000MW,其中,广东省肇庆市项目装机约 100MW,浙江省义乌市项目装机约 300MW,浙江省海盐县项目装机约 300MW,浙江省江山市项目装机约 300MW, 在手订单充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原材料上涨以及疫情对公司短期业绩的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2/23 年实现营收 69.9/79.8 亿元( 前值 87.0/104.9 亿元),净利润 6.1/7.3 亿元(前值 9.2/11.6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45/0.54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6.4/13.7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主要原材料、零配件供应和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