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陈辰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三鑫医疗(30045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15%),归母净利润2.3亿元(+10%),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16%)。 24年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略有提升。分季度看,2024年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3.3/3.6/4/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15%/+14%/+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5/0.6/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7%/+17.8%/+19%/-9%,主要系公司血液净化类产品增速较快带动。从盈利能力看,2024年毛利率为35.3%(+0.4pp),销售费用率为5.6%(-0.4pp),管理费用率为7.2%(+0.2pp),研发费用率为4.3%(+0.3pp),整体净利润率为15.2%(-0.7pp),盈利能力略有波动,系影响部分来自资产减值损失约1058万元。 血液净化类产品增速较快。分业务来看,2024血液净化类产品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28.2%,主要系1)国内以联盟集采形式多次开展医用耗材带量采购,集采范围内的所有产品均中标;2)国外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浓缩物、血液透析管路经营业绩快速增长,血液透析设备全球竞争力加强,出口订单规模快速扩大,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20%。输注类产品收入约1.9亿元,同比下降18.9%。心胸外科收入0.73亿元(+2.8%)。2022年公司进入血管介入新赛道,PTA高压球囊扩张导管获批上市。截至2024年底,公司持有102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河南联盟血透耗材集采落地,公司报价策略清晰。本次血透集采降幅相对温和,国产厂商报价策略清晰,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针对血液透析器(高通量)等相对成熟品种报价相对较高,如威高降幅43%,三鑫医疗降幅50%,按规则一中选申报价排名分别为第二、第四。通过较好的中标价,国产企业有望保留盈利空间。针对相对竞争格局较好产品如透析用留置针(4家外资、1家国产),三鑫医疗作为该产品国产第一张注册证,针对性报价较低,降幅为70%,从而有望通过集采快速实现以价换量。预计25年开始基本上能全国落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9、3.2亿元。考虑到公司在技术、产品、渠道、品牌和服务五方面的竞争优势,未来成长性突出,给予2025年2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9.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或大幅下降,血液净化产能释放或不及预期。 |
2025-03-31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李婵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三鑫医疗(300453)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10.05%;扣非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16.02%。 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12.97%,环比增长5.62%;归母净利润5948.94万元,同比下降8.79%(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减少),环比下降3.53%;扣非净利润5820.92万元,同比增长9.25%。 点评: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提升,增速39.7%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39.7%,增速远高于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长速度。公司已正式开启全球化新篇章,成功完成印度尼西亚、秘鲁、墨西哥等国家的产品注册,并加速推进俄罗斯、土耳其等市场的认证进程。通过搭建全球自主持证体系,公司血液净化业务进一步强化国际市场布局,显著提升全球竞争力,为品牌全球化奠定坚实基础。 血透核心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增速28.2% 2024年公司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21,700.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20%,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81.11%。2024年,国内以联盟集采形式多次开展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公司报价策略灵活精准,集采范围内的所有产品均中标,同时,国外市场开拓明显,优势产品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浓缩物、血液透析管路经营业绩快速增长,血液透析设备全球竞争力加强,出口订单规模快速扩大,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20%。从毛利率来看,2024年公司血透业务毛利率34.02%,较去年提升0.44个百分点,毛利率并没有因为集采政策而下降。 产能扩建顺利,成都威力生基地贡献收入超1.1亿元 四川威力生作为公司在西部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关键支点,在有效缩短服务半径的同时,实现资源的高效协同,以透析设备驱动耗材业务协同增长,绘就血液净化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蓝图。目前,四川威力生已拥有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器(干膜)、血液透析浓缩液、血液透析粉、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透析机消毒液、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器(湿膜,高通/非高通)等血液透析系列产品注册证,产能逐步释放,为公司在西部市场的深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四川威力生营业收入达到1.1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0%。 江西血液透析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进展顺利,在产能扩充方面,已于2024年完成1#车间透析膜纺丝、透析器组装线的投产使用;并重新规划江西基地血液透析浓缩液产能布局,将集中建设3000万人份的血液透析浓缩液产线,构成规模庞大的血液透析浓缩液基地,进一步夯实行业领先地位。该基地全面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充公司血液透析系列产品产能,能更好地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扩大产品规模经济效应,并将建设新型医疗器械技术研究交流平台及医疗器械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开放平台,打造中部医疗器械产业示范高地。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为新业务储备增长点 公司全年研发投入7717.56万元,占营收5.14%,在研项目30余项,包括开发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血液透析滤过设备,完善血液净化产品线等。公司在注册发补过程中的产品还包括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血液透析浓缩液(含糖型)、一次性使用左心吸引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7.45亿元、20.43亿元和23.97亿元(前值2025-2026年17.19亿元和20.13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6.3%、17.1%和17.3%,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2.79亿元、3.36亿元和3.96亿元(前值2025-2026年2.65亿元和3.11亿元),增速分别为22.8%、20.2%和17.9%,对应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15x、12x和11x。考虑到血透行业尤其是透析机和透析器还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行业增长稳健,公司海外市场拓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血透设备海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
2024-10-17 | 国元证券 | 马云涛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三鑫医疗(300453) 事件: 公司发布2024三季度报告,2024年Q1-3实现营业收入10.82亿元,同比增长16.38%;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18.74%;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8.84%,EPS为0.32元。 主营业务增长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其中2024Q3公司实现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13.69%;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8.7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16.29%,单季度业绩继续维持稳健增长。2024Q1-3公司经营效率持续提升,期间费用率小幅下降,其中毛利率35.03%(+0.63pct),净利率16.94%(+0.59pct);销售费用率为5.89%(+0.03pct),管理费用率为6.76%(-0.43pct),研发费用率为4.13%(+0.45pct),财务费用率为-0.05%(+0.16pct)。 产能持续扩张,竞争力稳步提升 三鑫医疗董事会于2024年9月25日审议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约5亿元人民币在江西省南昌县小蓝经济开发区建设“高性能血液净化设备及配套耗材产业化项目”,该项目为建设高性能血液净化医疗设备及配套耗材洁净生产厂房和相应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提升血液净化重症治疗设备及配套管路耗材、糖尿病无针注射系统及配套安瓿瓶耗材等新产品产能。我们认为在当前国产化趋势下,公司业绩稳定向好,持续深化产能扩张建设,将助力公司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巩固血液净化耗材龙头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血液透析设备快速放量,血液透析耗材稳健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55亿元、17.25亿元和19.2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2.66亿元和2.9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7元/股、0.51元/股和0.57元/股,对应PE分别为16倍、15倍和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
2024-10-15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李婵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三鑫医疗(300453)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2亿元(yoy+16.38%),归母净利润为1.68亿元(yoy+18.74%),扣非净利润1.52亿元(yoy+18.84%)。 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96亿元(yoy+13.69%),归母净利润6166.70万元(yoy+18.75%),扣非净利润5717.66万元(yoy+16.29%)。 点评 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4473.31万元(yoy+30.80%),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10月公司产品血液透析浓缩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公司血液透析产品链进一步丰富。 2024Q3,公司毛利率为34.92%,同比降低0.81pct,基本保持稳定;净利率为17.17%,同比提升1.25pct,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设高性能血液净化设备及配套耗材项目,储备公司发展战略资源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约5亿元人民币在江西省南昌县小蓝经济开发区建设“高性能血液净化设备及配套耗材产业化项目”,新项目计划建设期3年,用地约115亩,建设高性能血液净化医疗设备及配套耗材洁净生产厂房和相应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提升血液净化重症治疗设备及配套管路耗材、糖尿病无针注射系统及配套安瓿瓶耗材等。 本次投资建设高性能血液净化设备及配套耗材产业化项目,为做好公司发展战略资源储备,发挥行业竞争优势,助力公司顺利实现进入全球血液净化企业第一梯队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4.87亿元、16.89亿元和19.79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4.4%、13.6%和17.2%,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2.45亿元、2.86亿元和3.36亿元,增速分别为18.4%、16.7%和17.6%,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17x、14x和12x。考虑到血透行业尤其是透析机和透析器还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行业增长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血透设备海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
2024-08-15 | 国元证券 | 马云涛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三鑫医疗(300453)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半年度报告,2024年H1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8.00%;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8.74%;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20.44%,EPS为0.20元。 主营血透业务增长稳健,两大联盟集采落地夯实公司优势地位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效率小幅提升,毛利率35.09%(+1.49pct),净利率16.81%(+0.21pct);销售费用率为6.26%(+0.64pct),管理费用率为6.73%(-0.68pct),研发费用率为4.12%(+0.92pct),财务费用率为-0.07%(+0.37pct)。公司2024上半年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收5.23亿元,同比增长25.55%,占总营收76.12%。集采方面,公司在2024年3月以规则一中标二十三省血透耗材集采产品,当前在大多省份均已执行,在今年6月公司又成功中选京津冀“3+N”联盟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公司海外透析业务增长迅速,2024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44%,在海外市场准入方面高速推进,部分产品已实现在海外国家和地区的自主持证。我们认为在当前国产化趋势下,公司具备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产品类别丰富,在两大联盟集采的中选结果符合预期,海外营收增长显著,市场份额扩张预期可见,有助于强化其头部企业优势地位。 延伸血透产业链,完善肾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建设 当前公司正加速向早中期肾脏病干预和治疗、晚期肾脏病透析患者内瘘保护方面延伸产业链,正逐步形成“糖尿病-早中期肾病-终末期肾病”的肾脏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其中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为我国第一张该产品注册证,打破了进口垄断,具备市场领先优势。我们认为公司以全期肾病治疗为战略核心,持续延伸产业链,将助力公司挖掘更多潜在增量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主营血液透析类业务保持稳健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68、17.39和19.3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0、2.64和2.9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6、0.51和0.56元/股,对应PE分别为14、13和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风险 |
2024-08-13 | 华鑫证券 | 胡博新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三鑫医疗(300453) 事件 三鑫医疗股份发布公告: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645.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24.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74%。 投资要点 多地集采落地,透析产品份额扩大 2024年上半年,公司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2250.55万元,同比增长25.55%,其中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液(粉)、血液透析管路均实现快速增长,血液透析设备出口订单放量增长。2024年3月公司参与二十三省(区、兵团)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带量采购,透析器和管路均中标。按照集采中标规则,公司保有分配采购量的同时,还具备参与待分配采购量的分配资格,截至上半年,大部分省份已陆续执行,公司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有望扩大。2024年6月,公司中选京津冀“3+N”联盟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中标省份持续扩大。毛利率方面,上半年血液净化类业务毛利率为33.89%,同比2023年同期上升2.03个pp。 透析机受益国产替代红利实现高速增长 子公司威力生是公司的血液透析机生产平台,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40.30万元,比2023年上半年增长47.44%。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血液透析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28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62.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56%,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市场份额来看,2021年国产份额仍不足20%,进口替代的空间巨大。除了血透设备之外,公司积极布局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等血液净化治疗领域,已获得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及附件(CRRT)注册证。 围绕重点人群,产品线稳步拓宽 围绕晚期肾脏病透析患者内瘘保护延伸产业链,公司已获得PTA高压球囊扩张导管、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血管鞘组、一次性使用球囊扩充压力泵等产品注册证;围绕糖尿病和早中期肾脏病治疗,公司还陆续获得医用无针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无菌直肠导管、肠道水疗机等产品注册证。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5.67、18.50、21.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3.02、3.72亿元,EPS分别,0.46、0.58、0.7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1、11.1、9.0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保障覆盖率提升,透析人数将保持继续增长,推动血液透析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而且集采对耗材降价影响已落地,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是血液透析行业国内率先完成血液透析设备+耗材全产品链布局的头部企业,拥有血液透析类产品注册证最多,在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将受益于市场扩容和国产化进程,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集采以量换价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价格或大幅下降、国产替代不及预期及研发不及预期等风险。 |
2024-08-12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李婵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三鑫医疗(300453)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645.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24.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74%。 血液净化类:2024年上半年,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2,250.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5%,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76.11%。公司国内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优势产品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液(粉)、血液透析管路经营业绩快速增长,血液透析设备出口订单放量增长。 输注类:2024年上半年,输注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702.5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16%,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14.13%。 心胸外科类:2024年上半年,心胸外科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472.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6%,该类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5.05%。 点评: 血液净化业务线2024年上半年实现快速增长,行业刚需特点显著2024年上半年,公司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2,250.55万元,同比增长25.55%,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76.11%,是公司的核心业务。血透板块销售毛利率33.89%,较2023年同期提升2.03pct,我们预计公司整体规模越来越大,规模效应增强,同时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移动,带动了整体的毛利率提升。公司在血透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布局,耗材+设备并行,而且也布局了一些有创新疗法属性的新产品,如针对早中期肾病的肠道无创介入治疗装置(结肠透析机)。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实现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约38%,我们预计是公司血液透析设备出口订单大增所致。公司的血液透析产品已累计为国内外5000余家医院及透析中心提供了超过3亿人次的血液透析服务,营销网络覆盖国内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需求极其刚性,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医院也正常开展,以保障血透病人的生命底线,因此血透行业呈现出持续稳健增长的特性,增长来源来自每年血透病人数的增加以及病人全生命周期中透析时间的延长。根据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统计的数据,2012年国内医保覆盖血液透析后,我国大陆地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人数从24.8万人快速增加至2023年的91.7万人,透析患者数量增长3.7倍。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数据,截止到2023年底,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透析龄达53.8个月,相比2011年增加了22个月;透析龄超过5年的患者数量比例为33.4%,超过10年的患者数量比例为10.2%。 进口替代空间仍大,集采政策落地有望加速进程 血液透析设备及透析器因其较高的技术壁垒,国内市场份额仍然由进口产品占据主导。2023年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明确提出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定点医院设置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中心配备至少30台血液透析机,为国产透析机提供国产替代新空间。根据二十三省和京津冀“3+N”血透产品集采政策,将国产企业与进口企业产品安排同组招标,国产透析器竞争优势凸显,国产替代速度有望加快。 2021年,我国血透透析器的国产份额约为45%,血液透析机的国产份额约为19%,还有大量的市场份额由外资品牌占据,尤其是透析器作为直接关系血液透析效果的核心产品,且为一次性使用耗材,具有刚需、高频特征,高额的材料费用也带给血透病人或医保资金较大的费用负担。集采政策的执行,一方面有利于满足更多血透病人的透析需求、降低费用负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产血透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关键耗材、设备领域的自主可控。 业务线不断拓展延伸,肾脏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成型 近年来,公司在深耕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领域的基础上,加速向早中期肾脏病干预和治疗、晚期肾脏病透析患者内瘘保护方面延伸产业链,正逐步形成“糖尿病-早中期肾病-终末期肾病”的肾脏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方面,围绕拓展治疗模式、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及现有产品的迭代升级,不断丰富产品群,陆续获得血液透析设备、血液透析器(PP,高通)、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器(PP,低通)、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及附件(CRRT)等产品。在早中期肾脏病干预和治疗、晚期肾脏病透析患者内瘘保护方面,公司正积极开展对糖尿病、早中期肾脏病及血管介入器械等领域的布局,陆续获得医用无针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无菌直肠导管、肠道水疗机、PTA高压球囊扩张导管等产品,尤其是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为我国第一张该产品注册证,打破了进口垄断,具备市场领先优势。目前公司血管介入产品在研项目10余项,随着注册证的陆续获取,公司将进一步丰富针对内瘘狭窄、堵塞及病变治疗的介入/植入产品群。 另外,公司子公司成都威力生自主研发的血液透析制水系统为我国首台三级反渗透血液透析制水系统,通过了四川省省级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认定。公司的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滤过机、血液透析制水系统入选由国家卫健委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组织专家遴选的“第八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4.97亿元、17.09亿元和20.13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5.1%、14.2%和17.7%,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2.34亿元、2.65亿元和3.11亿元,增速分别为13.2%、13.5%和17.1%,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15x、13x和11x。考虑到血透行业尤其是透析机和透析器还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行业增长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血透设备海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
2024-08-12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张殊豪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三鑫医疗(30045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18%),归母净利润1.1亿元(+18.7%),扣非归母净利润0.9亿元(+20.4%)。 业绩实现较快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分季度看,2024年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3.3/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1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7%/+17.8%,主要系公司血液净化类产品增速较快带动。从盈利能力看,2024H1毛利率为35.1%(+1.5pp),销售费用率为6.3%,(+0.6pp),管理费用率为6.7%(-0.7pp),研发费用率为4.1%(+0.9pp),净利润率为16.8%(+0.2pp),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血液净化类产品增速较快。分业务来看,2024H1血液净化类产品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5.6%,主要系公司国内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优势产品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液(粉)、血液透析管路经营业绩快速增长,血液透析设备出口订单放量增长。输注类产品收入约1亿元,同比下降13.2%。心胸外科收入0.3亿元(+4.9%)。2022年公司进入血管介入新赛道,PTA高压球囊扩张导管获批上市,目前在研项目30余个,预计2024年有望贡献增量。 河南联盟血透耗材集采落地,公司报价策略清晰。本次血透集采降幅相对温和,国产厂商报价策略清晰,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针对血液透析器(高通量)等相对成熟品种报价相对较高,如威高降幅43%,三鑫医疗降幅50%,按规则一中选申报价排名分别为第二、第四。通过较好的中标价,国产企业有望保留盈利空间。针对相对竞争格局较好产品如透析用留置针(4家外资、1家国产),三鑫医疗作为该产品国产第一张注册证,针对性报价较低,降幅为70%,从而有望通过集采快速实现以价换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6、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或大幅下降,血液净化产能释放或不及预期。 |
2024-04-03 | 国元证券 | 马云涛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三鑫医疗(300453)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00亿元,同比下降2.69%;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1.92%;扣非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8.56%,EPS为0.40元。 疫苗注射产品拖累营收,整体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23年营业收入略有下降,主要受疫苗注射产品收入下降影响。公司经营效率显著提升,毛利率34.89%(+1.28pct),净利率17.17%(+2.27pct),均为近年来最高水平;销售费用率为6.02%(-0.69pct),管理费用率为7.03%(-0.74pct),研发费用率为3.93%(+0.87pct),财务费用率为-0.14%(+0.03pct)。 血液透析业务稳健增长,集采落地加速行业集中 公司2023血液净化类产品实现营收9.49亿元,同比增长7.62%,占总营收73.02%。公司产品方向,三鑫医疗是国内率先完成血液透析设备+耗材全产品链布局的头部企业,已获得血液透析滤过设备、PP透析器、无邻苯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数项透析粉/液、CRRT管路及附件等产品注册证,并持续现有产品的迭代升级;行业政策方向,2024年3月,二十三省(区、兵团)血透耗材集采落地,公司中选本次集采全品类产品,均为规则一中标,在保有分配采购量的同时,还具备参与待分配采购量的分配资格;产能建设方面,公司进一步组建四川生产基地、扩建江西研发生产基地,当前进展顺利;海外透析业务增长迅速,部分地区得益于公司海外自主持证战略增长显著,公司专注于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我们认为在当前国产化趋势下,公司具备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产品类别丰富,集采中做到量价平衡,产能储备有保障,海外市场开发迅速,可借此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夯实头部企业优势地位。 延伸血透产业链,打造肾病患者全周期医疗器械产业布局 公司2023输注类产品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33.51%,占总营收18.00%,剔除疫苗注射类产品影响,输注类产品营收2.16亿元,同比下降1.17%;心胸外科类产品营业收入0.71亿元,同比增长7.78%,占总营收5.43%。公司输注类和心胸外科产品专注于现有产品更新和新产品国产替代。此外公司2023年进入血管介入赛道,布局PTA高压球囊和透析用留置针产品,其中留置针本次集采中标;新开发消费类产品无针注射器,针对糖尿病等早期肾病患者,率先进入无针注射商用赛道。我们认为公司以全期肾病治疗为战略核心,持续延伸产业链,将助力公司挖掘更多潜在增量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主营血液透析类业务保持稳健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59、17.61和19.9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2.67和3.0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6、0.51和0.58元/股,对应PE分别为17、15和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风险。 |
2024-03-27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三鑫医疗(30045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2.7%),归母净利润2.1亿元(+11.9%),扣非归母净利润1.8亿元(+8.6%)。 超额完成股权激励目标。超额完成21年股权激励目标。分季度看,2023年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2.7/3.1/3.5/3.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9%/+7%/+5%,前两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承压主要系疫苗注射器产品基数较大,影响表观业绩。从盈利能力看,2023年毛利率为34.9%(+1.28pp),销售费用率为6.02%,(-0.7pp),管理费用率为7%(-0.7pp),研发费用率为3.9%(+0.9pp),净利润率为17.2%(+2.3pp),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血液净化、心胸外科业务增长稳定,输注类系疫苗注射器产品基数影响下滑较大。分业务来看,2023年血液净化类产品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稳健增长。输注类产品收入约2.3亿元,同比下降33.5%,剔除疫苗注射产品影响后,输注类产品(不含疫苗注射器)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下降1.2%。心胸外科收入0.7亿元(+7.8%)。2022年公司进入血管介入新赛道,PTA高压球囊扩张导管获批上市,目前在研项目30余个,预计2024年有望贡献增量。 河南联盟血透耗材集采落地,公司报价策略清晰。本次血透集采降幅相对温和,国产厂商报价策略清晰,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针对血液透析器(高通量)等相对成熟品种报价相对较高,如威高降幅43%,三鑫医疗降幅50%,按规则一中选申报价排名分别为第二、第四。通过较好的中标价,国产企业有望保留盈利空间。针对相对竞争格局较好产品如透析用留置针(4家外资、1家国产),三鑫医疗作为该产品国产第一张注册证,针对性报价较低,降幅为70%,从而有望通过集采快速实现以价换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6、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或大幅下降,血液净化产能释放或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