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股份(603758)机构评级
近一年内

秦安股份(603758)评级报告详细查询
秦安股份
(603758)
流通市值:48.05亿 | | | 总市值:48.05亿 |
流通股本:4.39亿 | | | 总股本:4.39亿 |
点击报告标题可查看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2024-05-24 | 天风证券 | 邵将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秦安股份(603758) 主营业务稳步增长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7.4亿元,同比+37.80%;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大增+43.87%。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023年毛利率达27.85%,同比+7.68pct;2023年净利率达14.99%,同比+0.63pct。具体业务来看,缸盖收入8.05亿元,同比大增72.14%,占总营收比重46.3%,毛利率22.17%,同比增加2.45pct;缸体收入4.95亿元,同比下滑7.15%,占总营收比重28.4%,毛利率34.38%,同比增加15.25pct;曲轴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5.39%,占总营收比重9.4%,毛利率27.72%,同比减少5.55pct;变速器箱体及其他收入2.49亿元,同比大增164.74%,占总营收比重14.3%,毛利率25.61%,同比增加30.18pct。 23Q4公司营收达5.26亿元,同比+29.05%/环比+8.56%;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29.58%,环比-28.75%。 24Q1公司营收4.16亿元,同比+25.98%/环比-20.91%;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19.70%,环比-11.58%。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4Q1毛利率达26.98%,同比-0.78pct/环比-1.32pct;24Q1净利率11.71%,同比-6.66pct/环比1.23pct。24Q1公司三费费用率(不含研发费用率)达5.96%,同比2.64pct/环比0.18pct。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率分别1.24%/5.92%/-1.20%,同比0.75pct/1.21pct/0.68pct,研发费用率1.93%,同比-0.12pct。 积极拓展市场,推进新能源业务落地 新客户方面,2023年,公司继续积极拓展市场空间,获得了包括长安福特部分变速器箱体、缸盖出口订单(通过长安福特出口至北美福特)在内的多个项目。同时,获得了部分新能源领域纯电、混动客户的报价邀请。目前客户覆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客户,包括长安福特、理想新晨、中国一汽、江铃福特、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东安动力、柳州五菱、上汽通用五菱、北汽福田等。公司产品由燃油发动机、变速器核心零部件延伸至新能源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变速器关重零部件及电机壳体等全新领域。此外,子公司美沣秦安按计划稳步推进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产品的研发相关工作,已完成专用发动机、电机及减速器样件开发及制造,电机控制器样机装配,以及发动机、减速器的部分性能和耐久试验。在产品研发和样机制造过程中,公司与国内外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投资建议:由于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小幅下调24-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49/4.27/5.15亿元(前次预计2024/2025年盈利3.86/4.9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1/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等持续上涨、公司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2024-03-19 | 信达证券 | 陆嘉敏 | | | 查看详情 |
秦安股份(603758)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7.4亿元,同比+37.8%,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4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130.4%。公司发布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预计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16亿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占当年净利润82.95%。 点评: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超额完成激励目标。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17.4亿元,同比+37.8%;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4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130.4%。23Q4公司实现营收5.26亿元,同比+29.1%;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29.58%;毛利率为28.30%,同比+10.84pct,环比+1.00pct。净利率为10.47%,同比-8.72pct,环比-5.49pct。公司于2023年发布员工持股计划,23年公司营收/利润目标增速20%/40%,2023年公司超额完成激励目标。 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主要客户包括长安福特、理想新晨、中国一汽、江铃福特等业界优质的整车及动力平台。2023年,公司获得了包括长安福特部分变速器箱体、缸盖出口订单(通过长安福特出口至北美福特)在内的多个项目,理想汽车缸体缸盖任务保质保量实现交付,同时获得了部分新能源领域纯电、混动客户的报价邀请。 新能源混动领域拓展成果尤为显著。分业务看,气缸盖、气缸体、曲轴等成熟业务进一步获得市场份额,秦安股份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2023年气缸盖业务收入8.05亿元,新能源混动汽车市场占有率15.52%,占有率同比+11.11pct;气缸体业务收入4.95亿元,新能源混动汽车市场占有率11.34%,占有率同比+10.74pct。曲轴及其他的市占率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曲轴业务收入1.63亿元,新能源混动汽车市场占有率3.93%;其他业务收入2.49亿元,新能源混动汽车市场占有率1.04%。 在手现金充足,上市以来持续高分红回馈投资者。截至2023年末,公司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11.52亿元,现金比率2.12,资产负债率为18.02%,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与抗风险能力。2023年度拟分红2.16亿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占当年净利润82.95%。2021、2022年分红金额分别为2.07、4.22亿元,上市至今累计现金分红9.38亿元,股份回购2.52亿元,合计金额占上市以来归母净利润的107.07%。 盈利预测:公司客户结构有望持续优化,新能源混动领域拓展成果显著,在手现金充足、上市以来持续高分红造就高安全边际。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4.4亿元和5.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11和9倍。 风险因素:增程式车型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短缺的风险。 |
2023-03-24 | 天风证券 | 于特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秦安股份(603758) 22Q4营收回归正常水平,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八成。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全年实现营收12.63亿元,同比-11.03%,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76.78%,全年研发费用共计0.46亿元,同比+76.9%,三费共计0.42亿元,同比-52.3%,综合毛利率为20.17%,较上年-4.22pct。2022年行业情况频发,全年营收同比下降主要受到市场环境以及8月重庆地区高温限电影响,导致公司生产不连续,产、销量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四季度公司的生产经营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22Q4营收4.08亿元,同比+1.85%,增速由负转正,22Q4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556.03%。 18年布局新能源业务,22年实现量产交付,扩产稳步推进,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份额有望不断提升。公司21年收到理想新晨增程式发动机缸盖、缸体产品定点,并于分别于22Q3、22Q4开启交付。2022年公司缸盖、缸体销量分别为64.47万件、74.87万件;其中新能源插混的缸盖销售6.2万件、缸体8508件,市占率分别为4.41%和0.60%。公司为理想项目配备了充足的产能,产线拓展稳步进行中,缸盖项目(毛坯+机加)全部达产后年产能可达36万件;缸体项目机加方面,全部达产后年产能可达24万件,缸体毛坯达产后年产能预计12万件。公司也将根据客户后续订单情况及时(6个月内)调整产能投入。我们认为,公司在汽车动力系统、传统系统核心零部件领域多年深耕,行业经验深厚,过硬的产品质量以及高质量服务积累的口碑成功帮助公司开拓新能源业务板块,公司为理想新晨供应全平台车型的配套产品,目前理想销量位于新势力造车前列,后续公司营收及利润有望受益于理想汽车的销量增长。除理想外,公司还为长安福特、吉利汽车的部分新能源车型供应相关产品,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新老客户的新能源领域,已收到多家客户的报价邀请,客户结构有望持续优化,贡献收入新增量。 23年获取老客户订单出口业务,填补国内油车份额下滑空缺,对全年业绩起到积极影响。23年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愈发激烈,1-2月国内汽车行业景气度处于低位,新能源市占率不断提升,油车份额面临挤占,国内客户订单或有不同程度降低。过去几年,海外供应链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公司凭借铸造及机加工一体化的产品开发优势,以及与大客户多年的深入合作,成功补位,23年将重新拓展老客户订单出口业务,目前共有5个项目在与客户接洽,其中2个产品的订单已落地。我们认为,老客户出口订单有望填补国内订单空缺,出口业务目前主要通过出售至国内现有客户,再由客户进行出口,因此运费及销售费用不会大幅增加,且有助于提升销量及产能利用率,贡献业绩新增量。 加大研发投入,五合一混动电驱动系统产品研发稳步推进。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0.46亿元,同比+77.0%,截至22年底,研发人员356人,占员工总数的16.93%。目前,五合一混动电驱动产品研发工作稳步推进,发动机、减速器及电机装机和试验工作正有序进行;同时,公司还开发了可应用于纯电动车型的单电机减速器产品,以拓展产品的使用场景,中长期帮助提升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汽车核心零部件铸造和机加工领域多年,行业经验丰富、制造能力深厚、产品和服务质量高,布局新能源领域,配套客户优质,考虑到1)23年起重拓出口业务的全生命周期贡献;2)在谈的其他新能源客户有望贡献新定点,我们上调盈利预测为23-25年营收18.81亿元、25.72亿元、31.52亿元,同比增长48.96%、36.73%、22.58%;归母净利润2.76亿元、3.86亿元、4.96亿元,同比增长52.25%、40.03%、28.49%,给予公司23年25倍PE,目标价15.7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配套客户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主要客户集中风险、产品价格下降风险及其他不确定性风险等。 |
2023-01-27 | 天风证券 | 于特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秦安股份(603758) 公司立足发动机核心零部件,自研增程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零部件顺利导入理想汽车供应链体系。 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3C核心零部件气缸体、气缸盖、曲轴;变速器关键零部件箱体、壳体及混合动力变速器箱体、增程式发动机缸体缸盖、纯电动车电机壳体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18年公司推出“再造升级”战略,设立子公司美沣秦安涉足新能源领域,从事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研发工作,已于2022年三季度末研发完成,目前正在国内进行五合一的实验、台架测试以及软件开发等工作,后续有望实现整车搭载。2021年公司获得理想新晨增程式发动机缸盖、缸体定点项目,随着理想新晨缸盖项目于2022年8月份量产交付,公司又于2022年10月获得了理想新晨缸盖、缸体项目的扩产通知。随着扩产完成,订单交付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拥有铸造和机加一体化集成生产能力,各产线工艺齐全,注重研发投入。公司在黑色和有色铸造方面拥有全流程高度自动化的工艺技术,并拥有与之匹配的自主知识产权、产线。公司具有铸造和机加一体化集成生产能力,设备覆盖从原材料、重要辅料的制备、铸造、粗加工、精加工的全过程,在市场开拓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多层面优势。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能支持多种类产品开发的技术团队,为公司后续新能源项目的研发提供人才基础。 公司传统业务稳中向好。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与利润稳中向好,2022年Q1-Q3公司营收为8.55亿,同比下降16.10%,净利润1.03亿,同比增加13.63%。2022年营收下滑主要系3月长春疫情、4月上海疫情、8月重庆高温限电、11月重庆疫情的影响,进入12月之后,公司的生产经营已经重回正常轨道。 公司前瞻性强,开拓布局增程混动路线。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提升,但混动渗透率较纯电仍处于低位。2022年1-1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纯电渗透率为20.9%,插混渗透率为6.2%,随着国补退坡,混动车型无里程焦虑的优势有望带动混动车型销量及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布局增程混动的车企从理想汽车扩展到问界、长安新能源、零跑、哪吒、岚图等,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车企采用增程混动路线。公司已成功导入理想汽车的供应链体系,并自研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第二增长极。投资建议:公司深耕汽车核心零部件铸造和机加工领域多年,行业经验丰富、制造能力深厚、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业绩整体稳健。布局新能源领域,目前已成功导入理想汽车的供应链体系。参考可比公司,考虑到公司新能源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给予公司2023年25倍PE估值,目标价15.6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配套客户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存在偏差风险、主要客户集中风险、产品价格下降风险、供应链波动及其他不确定性风险、公司流通市值较小存在股价波动较大风险等。 |
秦安股份(603758)股票投资评级:1、股票评级则是依据对股票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的判断给出其投资级别,是各个机构的评级标准,一般有强烈推荐、买入、增持、持有、卖出之类的评级结果;2、股票中的评级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等各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排列顺序?顺序应为: 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3、
买入:相当看好,觉得股价还会上涨,而且幅度不小 ;
增持:看高一线,股价有创新高的可能;
强烈推荐:积极看涨;
推荐:看好后市,但又不是很确定(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数) ;
优大于市:比大市(大盘指数)表现得要优秀,比如大盘涨20%它可能能涨30% 。
说明:
机构评级可以提供参考,但是买入并不代表股票就会涨起来,相反的事情常发生。中国的蓝筹股一般机构评级是有点作用的,但只能说明在这个价位买进去风险低,对于长期持有实现收益的概率较大。但对于短期投机的散户一点也没用。
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主要从事为公司债券等证券打分或者评级。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评估风险,从而决定债券发行人是否能向投资人偿付所承诺的本金和利息。考虑因素包括发行人的财务健康状况、金融市场的一般情况,以及发行人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公司的财务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