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8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李挺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镍钴锂出清信号已显,周期底部明确。1)刚果(金)暂停钴原料出口拖底钴价,钴价底部明确。刚果(金)有关部门在2025年2月24日宣布,决定暂停钴出口四个月,以应对全球钴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刚果(金)钴矿产量全球占比76%左右,印尼钴矿占比约10%,刚果(金)暂停4个月钴原料出口或导致全球钴供应减量约25%,钴供需平衡或从过剩直接变成缺口。同时由于前期钴价处于下行通道,产业内没有意愿保留太多库存,我们测算国内钴原料库存预计仅3个月左右,钴原料供应紧张局势难阻。2)印尼政策频出,镍价易涨难跌。2024年,江苏德龙已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其在印尼布局四期镍产业项目合计镍金属产能约超60万吨,其镍产业项目运营或受到母公司破产干扰将对镍供需产生较大冲击。此外,2025年初印尼不断推出SIMBARA全产业链监管、自然资源出口外汇强制结算机制、重新定价HMA公式等系列政策,旨在加强对于镍供给端控制,保障本土镍产业合理利润留存,拖底镍价。3)澳矿出清信号明显,碳酸锂供应增量下修。2024年下半年以来,因供给过剩压力,国内锂盐价格跌破8万,锂精矿CIF价格跌破800美元,触及大部分澳矿成本线,因亏损压力澳矿陆续出现减停产,澳矿出清约10万吨LCE产能。公司上游镍钴锂资源布局完善,一体化优势有望深度受益涨价周期。4)三元占比有望触底企稳,未来前景依然可观。2024年底,国内三元电池装机占比降至19.1%,2025年1月,国内三元装机占比提升至22.2%,随着高端车型占比提升,三元占比有望企稳。同时,伴随4680大圆柱电池进入快速释放期,三元正极材料有望深度受益,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等场景也打开三元材料需求远期成长空间。 一体化优势护城河建立,国际化布局有望增厚盈利。公司已完成从镍矿到镍冶炼到新能源材料深加工的一体化布局,参股镍矿项目增强了公司镍矿资源储备,伴随华飞项目达产镍冶炼项目产能合计已达25万吨(考虑超产),保障公司稳态盈利,同时公司开展国际化布局建设印尼5万吨三元前驱体华能项目,绑定北美优质客户有望贡献增量盈利。 实控人增持+员工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2025年以来,实际控制人连续增持公司股票,总体规模达10亿现金,同时公司开展员工股权激励,首次授予1298名激励对象1918.93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截止2025年1月22日可转债转股后公司股本总额的0.614%,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上游资源布局完善,下游锂电材料有望持续放量,且与国际资源和汽车巨头深度绑定,成长确定性高、护城河深厚。目前镍钴锂价格底部位置明确,公司有望深度受益涨价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8.12、50.85、60.39亿元,以2025年3月7日收盘价为基准,PE分别为16X、12X、10X,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
2024-10-24 | 华安证券 | 许勇其,牛义杰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主要观点: 业绩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54.9亿元,同比-11.0%;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0.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30.4亿元,同比+11.6%。单季度看,24Q3实现营收154.4亿元,同比-13.0%;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45.4%,环比+1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45.4%,环比+8.9%。 上游镍资源项目持续放量,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 印尼镍项目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于24年一季度末实现达产;华越6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稳产超产。印尼华翔年产5万吨硫酸镍项目有序推进,华能年产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印尼镍产业协同优势,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印尼逐步落地;公司与LG合作的龟尾正极项目部分产线投产。 加快新技术开发,新品研发取得系列突破 公司加快新技术开发。1)前驱体:高性能NCMA体系Ni89中颗粒前驱体、高安全Ni88小颗粒前驱体实现规模化量产。2)正极材料:已实现从中镍高电压到高镍、超高镍单晶和多晶的主流技术路线全谱系覆盖,包含Ni95%在内的多款新产品进入量产或产线认证阶段;钠电正极材料实现吨级批量交付;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百吨级批量用于eVTOL低空飞行器和半固态汽车动力电池。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上游资源布局完善,锂电材料有望快速放量,我们上调24-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8.56/42.28/48.93亿元(原值为34.08/40.48/47.95亿元),对应PE14、12、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增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2024-10-23 | 平安证券 | 陈潇榕,马书蕾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3年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总收入154.38亿元(同比-13%);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45.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89亿元(同比+45.35%)。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54.88亿元(同比-10.97%);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0.24%);扣非归母净利30.41亿元(同比+11.56%)。 平安观点: 印尼项目达产,公司一体化优势加速显现。公司印尼华飞湿法项目一季度实现达产,达产后实现持续放量,公司镍产品出货量进一步提升。三季度公司增效主要受产品销量增长驱动,2024年Q3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价格总体环比走弱,LME镍季均价环比-11.58%至1.65万美元/吨。公司Q3单季度毛利率19.42%,同比提升4.5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58个百分点。镍价显著走低背景下,公司三季度毛利率仍维持相对较高水平,公司一体化优势加速显现。 海外前驱体项目投产,电镍产能建设推进。公司华能新材料(印尼)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一期主体竣工并投料,作为华友集团首个海外前驱体产能,华能项目具备从资源到材料无缝衔接、园区公辅全面配套的一体化产业链竞争优势。公司变更此前募投项目“综合循环建设项目”和“绿色循环利用项目”为“高纯电镍建设项目”,项目新增高纯电镍产能7万吨,预计2025年12月投产。新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镍产品布局和主营业务产业链,放大一体化优势。 投资建议:随着公司各新增项目逐步落地,产品出货量提升,一体化布局加速完善,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体现,预计公司业绩将持续增长。锂电材料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景气度影响价格波动较大,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1.75、48.16、54.19亿元(原预测值为33.86、41.74、50.53亿元)。对应PE为12.5、10.8、9.6倍,公司整体量增逻辑不变,一体化优势凸显,成长确定性高,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公司盈利增长不及预期。若当前在建项目进展超预期缓慢,则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业绩增长节奏。(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若受终端新能源汽车影响,需求出现较大程度收缩,公司产品销售或一定程度受到影响。 |
2024-10-20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李挺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4.88亿元,同比-10.97%;实现归母净利润30.20亿元,同比+0.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0.41亿元,同比+11.56%。2024Q3,公司实现营收154.38亿元,同比-13.00%,环比+2.3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50亿元,同比+45.32%,环比+17.5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89亿元,同比+45.35%,环比+8.90%,业绩超我们预期。 量&价:上游镍资源华飞项目持续放量,产业一体化经营战略成效逐步显现。24年前三季度镍产品呈现持续增量趋势,主要系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于2024年一季度末基本实现达产后呈现持续放量趋势。2024Q3,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环比呈现下行趋势,主要产品LME铜/MB钴/LME镍/碳酸锂/三元前驱体(622)/三元正极材料等价格分别为9337.35美元/吨、11.54美元/磅、16517.15美元/吨、79977.19元/吨、7.50万元/吨、12.18万元/吨,同比分别变动+11.15%/-27.47%/-66.76%/-19.91%/-19.65%/-44.41%,环比分别变动-5.52%/-10.70%/-24.46%/-11.58%/-6.13%/-9.10%。 环比来看:归母净利润环比增加2.01亿元,主要系镍价环比下行导致海外子公司盈利下行带来少数股东损益减少。增利项主要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83亿元)、营业外收支(+0.03亿元)、所得税(+0.27亿元)、少数股东损益(+5.68亿元);减利项主要包括:毛利(-1.71亿元)、费用及税金(-1.65亿元,主要系美元汇率环比下行汇兑损失增加)、其他收益等(-1.37亿元)、减值损失(-0.07亿元)。 同比来看:归母净利润环比增加4.22亿元,主要系华飞项目投产镍产品出货量同比显著提升带动毛利增加。增利项主要包括:毛利(+3.6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5亿元)、所得税(+0.96亿元)、少数股东损益(+1.08亿元);减利项主要包括:费用及税金(-1.70亿元)、其他收益等(-0.27亿元)、减值损失(-0.65亿元)、营业外收支(-0.09亿元)。 项目进展:(1)公司拟将“综合循环建设项目”和“绿色循环利用项目”变更为“高纯电镍建设项目”,该项目新增7万吨高纯电镍产能,预计2025年12月正常投产,总投资155,848.07万元,拟以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56,318.69万元。(2)华友钴业“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一期主体竣工并投产,作为集团首个海外前驱体产能,华能项目具备从资源到材料无缝衔接、园区公辅全面配套的一体化产业链竞争优势。 核心看点:锂电材料产能扩张稳步推进,一体化布局护城河深厚。公司上游资源端镍锂产品产能达产有望持续贡献增量,前驱体及正极材料产能规模庞大,优质客户助推持续放量,正极材料龙头天津巴莫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在深厚的资源和成本优势加持下,公司未来有望在激烈的竞争中凭借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及技术积淀脱颖而出,增长可期。 投资建议:公司上游资源布局完善,下游锂电材料有望快速放量,且与国际资源和汽车巨头深度绑定,成长确定性高、护城河深厚。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8.12、45.24、53.87亿元,以2024年10月18日收盘价为基准,PE分别为13X、11X、9X,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 |
2024-10-20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胡锦芸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投资要点 业绩超预期。公司24Q1-3营收455亿元,同减11%,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增0.2%;其中24Q3营收154亿元,同环比-13%/+2.3%,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环比+45%/+18%,扣非净利12.9亿,同环比+45%/+9%,毛利率19.4%,同环比+4.6/-1.6pct,业绩超市场预期。 Q3前驱体和正极出货环比下降,减少国内低端产品出货。我们测算公司24Q1-3前驱体出货9万吨+,其中Q3出货2-3万吨,环比减少30%左右,主要系产品结构调整,减少国内低端产品出货,全年预计出货近12万吨,同比略有下降;盈利端,我们预计Q3单吨毛利1万元+,贡献2.5-3亿元毛利。我们测算24Q1-3正极出货6万吨+,其中Q3出货1-2万吨,环比减少50%左右;盈利端,我们预计Q3单吨毛利1.5万元+,贡献2.5-3亿元毛利。 Q3镍产品出货超预期,效率提升降本降费。镍冶炼端,我们测算公司24Q1-3镍产品(电镍+硫酸镍)出货约13-14万吨,华飞项目已于上半年达产,Q3镍产品出货约6万吨,环增50%+,超预期,全年镍产品出货有望达18-20万吨。盈利端,Q3镍均价回落至1.65万美金/吨,公司锁价价格较好,且效率提升降本降费,我们预计Q3单吨毛利3万元+,贡献15-20亿毛利。当前镍价在反弹后又回落至1.7万美金,按照当前价格,我们预计全年镍冶炼可贡献30亿以上归母净利。 铜钴业务贡献稳定利润,锂业务盈亏平衡。我们测算Q3铜产品出货2万吨+,环比基本稳定,预计贡献4.5-6亿毛利,24年整体出货预计8-10万吨;Q3钴产品出货1.2万吨,环比持平,预计贡献1.5亿左右毛利。Arcadia锂矿项目全成本降至8.5万元(含税)以内,我们预计Q3碳酸锂出货0.8万吨,环比持平,全年预计出货3万吨+,Q3锂均价跌至8万元,预计公司通过套保可以盈亏平衡。 Q3少数股东损益大幅下降,资本开支进一步放缓。Q3投资收益1.2亿元,环减52%,Q3少数股东损益0.6亿元,环减90%;24Q3期间费用率10.6%,同环比+2.7/+1pct,其中财务费用率5.7%,环增2.1pct。24Q1-3经营性净现金流38亿元,同增55%,其中Q3经营性净现金流11亿元,同环比+56%/-41%;24Q1-3资本开支51亿元,同减53%,其中Q3资本开支13亿元,同环比-45%/-23%。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镍冶炼效率提升,我们上调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4/48/52亿元(原预期36/40/44亿元),同增30%/10%/8%,对应PE为11x/10x/9x,考虑公司一体化优势显著,给予24年15x PE,目标价38.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 |
2024-08-30 | 平安证券 | 陈潇榕,马书蕾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00.5亿元(同比-9.9%);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1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4.74%)。其中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0.9亿元(同比+5.99%,环比+0.84%);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8.23%,环比+119.81%)。 平安观点: 镍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锂电正极前驱体出货量6.7万吨(含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包括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11%;钠电前驱体出货量实现百吨级跨越。正极材料出货量5.3万吨(含内部自供及参股公司权益量),二季度环比增长超20%;钴产品出货量约2.3万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13%,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镍产品出货量约7.6万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超40%。 印尼项目达产,一体化动能加速显现。公司持续放大印尼镍产业发展优势,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于一季度末实现达产,公司镍产品产量预计持续增长;华越6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稳产超产,SCM矿浆管道全线贯通,进一步降低了MHP生产成本;华科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稳定运营;公司与淡水河谷、福特汽车合作的Pomalaa湿法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展开;与淡水河谷合作的Sorowako湿法项目有序推进;通过参股WKM等矿山项目进一步增强镍矿资源储备。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产业链下游延伸,华翔年产5万吨硫酸镍项目有序推进,华能年产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印尼镍产业协同优势,一体化布局推动下,公司增长动能有望加速显现。 投资建议:随着公司一体化布局加速完善,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体现。由于镍、钴等产品价格波动较大,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3.86、41.74、50.53亿元(前预测值为38.73、57.59、71.84亿元)。对应PE为11.4、9.2、7.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公司盈利增长不及预期。若当前在建项目进展超预期缓慢,则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业绩增长节奏。(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若受终端领域影响,锂电材料需求出现较大程度收缩,公司产品销售或一定程度受到影响。 |
2024-08-28 | 山西证券 | 肖索,杜羽枢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事件描述 事件:8月20日,华友钴业发布2024年半年报,公司2024年H1实现营业收入300.5亿元,同比-9.9%,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19.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4.7%,业绩符合预期。 事件点评 Q2业绩环比大增,镍产品营收大幅增长。公司Q2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环比大幅+119.8%,得益于上游镍资源项目逐步达产,以及价格回升提升盈利能力。2024年H1公司镍矿产品实现营收54.0亿元,同比+72.5%,镍中间品实现营收32.9亿元,同比-13.8%;钴产品实现营收22.2亿元,同比-4.4%;铜产品实现营收29.6亿元,同比+17.5%;锂产品实现营收16.5亿 元,同比+150.4%;三元前驱体实现营收33.2亿元,同比-33.4%;正极材料实现营收54.8亿元,同比-48.9%。公司已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分红总额达16.75亿元,且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截至24年中报已累计回购7.31亿元。 镍出货量大幅提升,公司Q2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镍产品出货量7.6万吨,约同比+40%,镍中间品出货量约11.2万吨,同比增长超90%。镍价上涨带来单位盈利提升,上半年LME镍均价为17804美元/吨,Q2均价为18720美元/吨,公司Q2毛利率21.0%,环比+8.9pct。产能布局进展顺利,印尼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于一季度末基本达产,华越6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稳产超产,SCM矿浆管道全线贯通,进一步降低了MHP生产成本;华科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达产;华翔年产5万吨硫酸镍项目有序推进。 各产品出货量稳定增长,正极材料Q2出货量环比增长超20%。24H1前驱体出货量6.7万吨,约同比+11%,其中,钠电前驱体出货量实现百吨级 跨越,华友新能源衢州净利润0.8亿元,对应三元前驱体单吨盈利0.12万元/吨;正极材料出货量5.3万吨,同比略有下滑,Q2环比增长超20%,H1成都巴莫净利润约1.0亿元,对应正极材料单吨净利0.19万元/吨;钴产品出货量2.3万吨,约同比+13%;我们预计H1铜产品出货量约4万吨,碳酸锂出货量约1.5万吨。产能布局顺利,华能年产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开工建设;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开工建设。非洲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运营有序,广西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碳酸锂产线达产。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9/43.4/48.3亿元,对应公司8月26日收盘价22.30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10.0\8.7\7.8,考虑到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我们下调业绩预测,但公司具备全球一体化布局优势、且镍产能释放盈利能力提升,我们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
2024-08-25 | 华安证券 | 许勇其,黄玺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主要观点: 华友钴业发布2024年半年报 公司2024H1实现收入300.5亿元,同比-9.88%;实现归母净利润16.71亿元,同比-19.87%。公司单Q2实现收入150.88亿元,同比+5.99%,实现归母净利润11.48亿元,同比+8.23%,环比+119.81%。 钴产品出货量增长,铜价上涨贡献盈利弹性 钴产品:公司24H1钴产品营收22.18亿元,同比-4.3%主要受到钴价下行影响,2024上半年钴均价约为21.99万/吨,同比-22.58%;量方面,24H1钴产品出货量约2.3万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13%,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铜产品:铜价上行叠加产销量持稳带动收入增长,24H1公司铜产品营收达29.6亿元,较上年同期+17.45%。 镍板块Q2量价齐增,后续增长势能充足 价:据同花顺数据,24H1镍现货均价13.8万元/吨,同比-28.7%,但24Q2镍现货均价14.3万元/吨,环比Q1增长7.87%,整体看镍价触及成本线逐步反弹,将有望带动镍产品增利。量: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于24Q1期末达产,镍上下游产品增量显著,24H1镍产品出货量约7.6万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超40%,镍中间品出货量合计约11.2万吨,同比增长超90%。镍市场需求活跃贡献后续上升空间,预计持续释放盈利潜力。 前驱体出货量增长,持续深化锂电材料一体化 公司持续深化锂电材料一体化,拓宽市场优势,打开业绩增长新路径,2024H1锂电正极前驱体出货量6.7万吨(含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包括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11%;钠电前驱体出货量实现百吨级跨越;正极材料出货量5.3万吨(含内部自供及参股公司权益量),同比略有下滑,但Q2环比增长超20%。 上下游多个项目推进,海外筑稳一体化优势 资源端,目前华飞12万吨和华越6万吨湿法冶炼项目、华科4.5万吨高冰镍项目稳定运营,公司与淡水河谷、福特汽车合作的Pomalaa和与淡水河谷合作的Sorowako湿法项目有序推进,同时参股WKM等矿山项目进一步增强镍矿资源储备。公司利用上游优势,深挖海外下游产业:印尼华翔5万吨硫酸镍项目有序推进、华能年产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印尼镍产业协同优势。除此之外,公司进入其他大洲市场步伐加快:在韩国同LG合作的龟尾正极项目部分产线投产;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开工建设等。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8/40.48/47.95亿元(前值为2024/2025年分别为70.5/87.6亿元,考虑能源金属价格波动下调),对应PE分别为10.7/9.0/7.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
2024-08-24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李挺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300.5亿元,同比下降9.88%;归母净利16.71亿元,同比下降19.87%;扣非归母净利17.52亿元,同比下降4.74%。2024Q2,公司实现营收150.88亿元,同比增长5.99%、环比增长0.84%;归母净利润11.48亿元,同比上升8.23%、环比上升119.81%;扣非归母净利11.84亿元,同比上升40.38%、环比上升108.53%,业绩超我们预期。 量:上游镍资源开发项目逐步达产达标,一体化成效逐步显现。1)镍:华飞项目达产,24H1镍产品(电镍+硫酸镍)约7.6万吨,同比增长超40%,考虑运输影响,华飞产量释放未完全体现,预计24H2镍产品产量环比持续增长; 2)钴:24H1钴产品出货量约2.3万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13%,保持行业领先地位;3)锂: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运营有序,成本端进一步优化,广西配套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碳酸锂产线达产达标;4)前驱体: 24H1锂电正极前驱体出货量6.7万吨(含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包括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11%,主要得益于市占率提升,钠电前驱体出货量实现百吨级跨越;5)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出货量5.3万吨(含内部自供及参股公司权益量),同比略有下滑,但二季度环比增长超20%。 价:铜、镍金属价格环比提升助力业绩环比显著增长。2024Q2,公司产品主要对应价格LME铜/MB钴/LME镍/碳酸锂/镍钴锰酸锂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等分别为9882.66美元/吨、12.93美元/磅、18681.29美元/吨、10.59万元/吨、8.09万元/吨、13.40万元/吨,环比分别变化+15.72%/-4.19%/+11.05%/+4.23%/-2.09%/-0.63%。 项目进展:1)上游资源端,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于2024年一季度末基本实现达产,下半年放量持续;华越6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稳产超产,SCM矿浆管道全线贯通,进一步降低了MHP生产成本;华科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实现达产;与淡水河谷、福特汽车共同规划建设Pomalaa高压酸浸湿法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展开;与淡水河谷合作的Sorowako湿法项目有序推进。2)下游锂电材料端:在印尼,华翔年产5万吨硫酸镍项目有序推进,华能年产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印尼镍产业协同优势;在韩国,公司与LG合作的龟尾正极项目部分产线投产,进军北美市场;在欧洲,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开工建设,公司挺进欧洲市场迈出实质性步伐。 核心看点:锂电材料产能扩张稳步推进,一体化布局护城河深厚。公司上游资源端镍锂产品产能达产有望持续贡献增量,前驱体及正极材料产能规模庞大,优质客户助推持续放量,正极材料龙头天津巴莫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在深厚的资源和成本优势加持下,公司未来有望在激烈的竞争中凭借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及技术积淀脱颖而出,增长可期。 投资建议:公司上游资源布局完善,下游锂电材料有望快速放量,且与国际资源和汽车巨头深度绑定,成长确定性高、护城河深厚。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3.33、40.44、49.12亿元,以2024年8月22日收盘价为基准,PE分别为11X、9X、7X,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 |
2024-08-21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胡锦芸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华友钴业(603799)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4年H1营收301亿元,同减10%,归母净利16.7亿元,同减20%,其中24年Q2营收151亿元,同环比+6%/+1%,归母净利11.5亿元,同环比+8%/+120%,扣非净利11.8亿元,同环比+40%/+109%,毛利率21%,同环比+8pct/+9pct。公司此前预告24H1归母净利15-18亿元,业绩处于预告中值,符合预期。 前驱体Q2出货环比大增,盈利维持稳定。公司24H1前驱体出货6.7万吨(含自供),同增约11%,其中我们预计Q2出货近4万吨,环增约50%,全年预计出货15万吨,同增16%左右;盈利端,华友新能源24H1净利0.8亿元,对应单吨净利0.12万元。公司24H1正极出货5.3万吨(含自供),同比略有下滑,其中Q2出货约2.9万吨,环增超20%;盈利端,成都巴莫24H1利润1亿元,对应正极单吨净利近0.2万元,此外公司乐友、浦华等合资产能逐步释放,贡献部分投资收益。 Q2镍价上涨单位盈利提升,华飞项目达产贡献显著增量。镍冶炼端,公司24H1镍中间品出货约11.2万吨,同增超90%,镍产品出货约7.6万吨(含自供),同增超40%,其中华飞项目12万吨MHP于3月达产,我们预计全年镍冶炼出货有望24万金吨左右(权益13万金吨+),25年权益增加2-3万吨。盈利端,华越、华科、华飞24H1合计净利16亿元,全公司口径下单吨净利约0.35万美元+,其中Q2镍价一度反弹至2万美元/吨+,单吨盈利预计提升至0.4万美元+。8月镍价已回调至底部1.6-1.7万美元,考虑印尼镍矿额度审批收紧,及其他地区镍冶炼产能减产,未来整体镍价有反弹空间,按照1.6-1.7万美元计算,全年镍冶炼预计可贡献25-30亿元左右归母净利。 铜业务利润弹性显著,锂矿项目降本贡献利润。我们预计Q2铜产品出货2.5万吨左右,其中自有矿预计0.5万吨左右,叠加纯加工部分合计贡献2亿元+利润,我们预计24年整体出货10万吨,其中自有矿2万吨左右,合计贡献5-10亿元左右利润。Arcadia锂矿项目全成本降至8.5万元(含税),我们预计H1碳酸锂出货1.8万吨左右,全年出货2.5-3万吨,Q2扭亏,但考虑2H锂价跌破8万元,预计全年亏损;24H1钴产品出货约2.3万吨,同增约13%,自有矿可实现部分盈利。 Q2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资本开支放缓。24H1投资收益4.4亿元,Q2为2.5亿元,环增34%;24Q2期间费用率9.6%,同环比+4.5/+0.8pct。24H1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28亿元,同增54%,其中24Q2经营性净现金流18亿元,同环比+87%/+97%。Q2资本开支17亿元,同环比-55%/-21%。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Q2镍价上涨,我们上调2024年盈利预测,25-26年预期镍价维持底部区间,我们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6/40/44亿元(原预期35/46/57亿元),同增9%/10%/10%,对应PE为10.4x/9.5x/8.6x,考虑公司一体化优势显著,给予24年15x PE,目标价3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