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金属 浙江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转债标的 HS300_ 锂矿概念 动力电池回收 固态电池 独角兽 新能源车 小金属概念 锂电池 新材料
研发、生产、销售:钴、镍、铜氧化物,钴、镍、铜盐类,钴、镍、铜金属及制品,钴粉,镍粉,铜粉,氢氧化钴,钴酸锂,氯化铵;金属矿产品和粗制品进口及进口佣金代理;生产设备进口及进口佣金代理。(上述涉及配额、许可证及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范围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是一家拥有从镍钴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致力于发展低碳环保新能源锂电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积淀,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三大业务在公司内部构成了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同时公司还在布局循环回收业务,全力打造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新能源汽车发展承载着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重塑能源格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过去几年,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增长,2022年市场渗透率达到 25.6%,产销量连续 8 年全球第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从高速发展阶段迈向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亦在政策的加持下蓬勃发展。2023年上半年,为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我国持续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6 月国务院会议提出延续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保持政策力度;商务部推出“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释放消费潜力。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 378.8 万辆和 374.7 万辆,同比增长 42.4%和 44.1%,市场渗透率为 28.3%。新能源汽车广阔的市场前景带来了锂电材料全产业链的巨大商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宣布扩建产能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报告期内,高端数码消费产品的销量整体疲软,但伴随着经济进入加快复苏、重启增长的进程,消费电子需求已经迎来拐点。综上所述,在新能源锂电产业及以 5G 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所从事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和钴镍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所支持的新兴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三元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材料必备的核心材料,公司所从事的产业前景非常光明,管理层对此非常有信心。公司将致力于持续深化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提升一体化核心竞争力,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为锂电产业贡献力量。
锂电材料行业呈现出“资源开发在境外、研发制造在中国、市场客户在全球”的典型特征,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是行业关键竞争要素。公司基于这种行业特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钴镍锂资源开发、有色精炼、新能源材料研发制造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链条间紧密连接、高效协同,实现从资源开发到镍钴锂化学品到三元材料的协调协同,释放出公司一体化的产业协同竞争优势。稳定的资源保障是公司竞争力的源头,强有力的资源开发能力、高效的矿冶一体化经营能力,为国内制造提供低成本的钴镍锂原料,从源头上增强公司的竞争力;镍钴锂产品的制造能力是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标志,突出的制造优势在巩固公司钴镍锂新材料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为新能源业务提供原料支持,保证新能源所需原料的正常供应;新能源业务整合技术、研发、品管、生产等资源要素,瞄准国际、国内主流市场和目标客户,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产业协同,打通从镍钴锂资源到正极材料的锂电池材料全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公司成立了“华友钴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华友钴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华友钴业新能源电池材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华友钴业绿色钴冶炼技术及新材料开发研究院”、“华友新能源锂电材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天津巴莫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都巴莫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天津巴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从事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多元正极材料新产品开发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以及镍钴锂矿产资源采选冶的创新工艺和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可参与国际竞争的电池正极材料和前驱体开发、评估及应用科研平台。拥有国内同业一流的技术人才队伍,并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创建了联合研究基地,以公司研究院技术骨干组成的研发团队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
公司是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产销规模和技术开发能力处于行业前列;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产销规模位居世界前列。2022年,公司首次跻身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第 321 位,位列《财富》中国 500 强第 349 位。公司战略布局刚果(金)铜钴资源开发、印尼镍钴资源开发、津巴布韦锂资源开发,在新能源锂电材料稳定的低成本原料供应方面具有明显的行业领先优势。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本质,聚焦主流市场、主流客户、主流产品,客户结构基本实现全球主流新能源车企、电池客户产业链全覆盖。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与特斯拉签订三元前驱体供货框架协议,深化与孚能、当升、容百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主导产品进入 LG 化学、SK、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供应链。
2016年7月,调整后公司拟不低于19.16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9559.1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3152.41万元,用于刚果(金)PE527铜钴矿权区收购及开发项目(143202.37万元)、钴镍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项目(14350.04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25600万元)。刚果(金)PE527铜钴矿权区收购及开发项目建成后年产铜钴精矿含铜1.43万吨、含钴3100吨,年产反萃液(含铜)1万吨。据测算,项目内部收益率15.60%(所得税后),预计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含建设期)5.79年,项目经济效益前景较好。
2015年12月8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增资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议案》,公司和力科钴镍拟按股比向衢州华友增资人民币5亿元,其中公司增资4.95亿元,力科钴镍增资0.05亿元。2016年1月,该项增资工作已经完成。衢州华友主营钴、铜、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015年6月25日晚间公告,拟不低于25.35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838.36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4亿元,其中,公司第二大股东华友投资拟以现金方式参与本次发行认购,认购金额为2.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中14.3亿元拟用于刚果(金)PE527 铜钴矿权区收购及开发项目、1.4亿元拟用于钴镍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项目、6.65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投资18.41亿元(使用募集资金3.7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钴金属量)新材料项目”;项目投产后,新增钴产品产能10000吨金属量/年,公司钴产品总产能达到15750吨金属量/年,钴产品生产规模将有大幅增长;同时,新增电积铜产量10000吨/年,电积铜及粗铜的总产能达到65000吨;完全达产后,预计年均新增销售收入28.32亿元,新增净利润3.28亿元。(该项目于2012年6月开工建设,已进入设备调试及试产阶段。截至2014年9月末,多数主要工程子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转固金额合计约为10.96亿元。
公司是较早在钴矿主产国刚果(金)建立矿料采购网点并建厂的企业之一。自2003年起,公司即开始在非洲考察、拓展业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刚果(金)子公司CDM公司已在刚果(金)主要矿产区卢本巴希、科卢韦齐、利卡西等地建立多个采购网点,原料采购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2013年公司直接从刚果(金)当地采购的钴矿原料达11286吨钴金属量,保障了公司钴产品51%以上的原料供应。这不仅保障了公司对钴原料需求的需求,而且公司通过网点的布局和当地CDM公司的建立,充分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使得公司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
公司利润分配可采用现金、股票、现金与股票相结合或者法律许可的其他方式分配股利。公司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公司董事会可根据累计可分配利润、公积金及现金流状况,在保证最低现金分红比例和公司股本规模及股权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可考虑进行股票股利分红。在符合利润分配原则、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时,公司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现金分红。公司董事会也可以根据公司盈利情况及资金需求状况提议公司进行中期现金分红。
公司第一大股东大山公司、第二大股东华友投资、共同控制人谢伟通、陈雪华、实际控制人亲属邱锦华、陈红良等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公司股东金石投资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8个月内,不转让本人所持有公司股份。公司股东中非基金、中比基金等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
公司上市后 3 年内股票收盘价连续 20 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且满足监管机构对于回购、增持公司股份等行为的规定,则触发公司、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公司控股股东履行稳定公司股价的义务。具体措施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应于触发稳定股价义务之日起 3 个月内以不少于人民币 2000 万元资金增持股份;未实施的,公司董事会应于确认前述事项之日起20 个交易日内公告回购公司股份的预案,3 个月内以不少于人民币 2000 万元的资金回购公司股份。
2017年12月13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子公司华友国际矿业(香港)有限公司以1,000万澳元(折合人民币约5,006万元)认购澳大利亚Nzuri Copper Limited公司发行的39,888,313股股份(其中第1期认购26,475,716股份,第2期为13,412,597份可转债,待NZC股东大会批准后转股),占NZC公司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14.76%;本次认购完成后,公司将成为NZC第二大股东。NZC公司专注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加丹加地区铜矿带优质铜钴项目的识别、收购、开发和运营。
2018年3月12日公告,为充分把握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满足新能源市场对高端动力电池材料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公司从钴行业领先者转型发展成为锂电新能源材料行业领导者谋得先机。公司(或通过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基地(年产15万吨锂电动力三元前驱体新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为636,982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25.25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1.81亿元。
2018年11月13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拟将三项土地使用权及一项在建工程出售给关联方衢州华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土地转让含税价格为18,873,631.00元,在建工程转让含税价格为100,114,238.32元,合计转让含税价格为118,987,869.32元。本次关联交易有利于公司盘活资产、优化资产结构,理顺管理关系,促使公司现金回流。
2018年12月25日公告,公司子公司CDM公司拟投资1.47亿美元建设刚果(金)PE527矿权鲁库尼矿年产3万吨电积铜项目。
2019年4月8日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股权。预计本次交易涉及的金额将达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目前该事项仍处于洽谈阶段。
2023年4月20日公司对外公告,2023 年 4 月 19 日,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钴业”或“公司”)与株式会社 LG 化学(以下简称“LG 化学”)、新万金开发厅(以下简称“新万金厅”)、全罗北道及群山市(以下称“地方政府”)、韩国农渔村公社(以下简称“公社”)在韩国全罗北道群山市签订了《投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本备忘录”)。备忘录约定,公司与 LG 化学拟在韩国新万金国家产业园区内投资设立电池材料(金属硫酸盐、前驱体)生产工厂。公司“十四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把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核心业务。本次公司与 LG 化学签署备忘录,拟在韩国合资建设新能源锂电材料项目,是公司按照中长期发展战略做出的安排,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步骤,契合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发展对新能源锂电材料快速增长的需求,顺应了全球市场产业政策的变化趋势,将进一步整合各方在产业政策、基础服务设施、原材料、技术与市场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各方在新能源锂电材料原材料供应、产品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