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166 申万宏源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企业金融、个人金融、机构服务及交易、投资管理。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机构服务及交易 | 513002.54| 345122.42| 67.27| 38.04|
|个人金融 | 416172.00| 154536.91| 37.13| 30.86|
|企业金融 | 179006.83| 82529.35| 46.10| 13.27|
|本金投资 | 90299.20| 49422.35| 54.73| 6.70|
|投资银行 | 88707.63| 33107.00| 37.32| 6.58|
|投资管理 | 61367.21| 19420.78| 31.65| 4.55|
├────────────┼─────┼─────┼───┼──────┤
|投资收益 | 771042.67| --| -| 23.49|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467857.68| --| -| 14.25|
|利息收入 | 436595.87| --| -| 13.30|
|经纪业务收入 | 345460.49| --| -| 10.53|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 | 280927.83| --| -| 8.56|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 | 253987.68| --| -| 7.74|
|融出资金利息收入 | 199124.67| --| -| 6.07|
|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利息| 121855.15| --| -| 3.71|
|收入 | | | | |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 | 94865.96| --| -| 2.89|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 | 65069.59| --| -| 1.98|
|期货经纪业务收入 | 64532.66| --| -| 1.97|
|证券承销业务 | 55532.60| --| -| 1.69|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 | 21639.14| --| -| 0.66|
|基金管理业务收入 | 19901.52| --| -| 0.61|
|投资咨询业务收入 | 15758.30| --| -| 0.48|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 | 13424.33| --| -| 0.41|
|其他收益 | 12135.57| --| -| 0.37|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10549.74| --| -| 0.32|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其他业 | 8243.45| --| -| 0.25|
|务收入 | | | | |
|财务顾问业务 | 7818.14| --| -| 0.24|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 | 5301.01| --| -| 0.16|
|其他 | 5152.14| --| -| 0.16|
|债权投资利息收入 | 5048.21| --| -| 0.15|
|其他业务收入 | 3632.65| --| -| 0.11|
|证券保荐业务 | 1718.85| --| -| 0.05|
|股票质押回购利息收入 | 292.56| --| -| 0.01|
|资产处置收益 | 73.06| --| -| 0.00|
|约定购回利息收入 | 32.13| --| -| 0.00|
|汇兑损益 | -2486.01| --| -| -0.08|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2992.35| --| -| -0.09|
├────────────┼─────┼─────┼───┼──────┤
|本部 | 566846.57| --| -| 48.47|
|华东地区 | 221786.99| --| -| 18.96|
|境内子公司 | 185605.85| --| -| 15.87|
|西北地区 | 61273.50| --| -| 5.24|
|中南地区 | 51311.76| --| -| 4.39|
|境外子公司 | 37878.84| --| -| 3.24|
|西南地区 | 28826.24| --| -| 2.46|
|华北地区 | 17945.87| --| -| 1.53|
|东北地区 | 14089.41| --| -| 1.20|
|抵销 | -16016.45| --| -| -1.37|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机构服务与交易 |1342554.22| 453783.56| 33.80| 49.46|
|个人金融 | 786794.11| 230769.04| 29.33| 28.99|
|企业金融 | 240691.30| 32957.67| 13.69| 8.87|
|投资银行 | 141738.14| 9009.46| 6.36| 5.22|
|投资管理 | 103464.78| 22068.90| 21.33| 3.81|
|本金投资 | 98953.16| 23948.21| 24.20| 3.65|
├────────────┼─────┼─────┼───┼──────┤
|投资收益 |1163103.67| --| -| 17.70|
|利息收入 | 927594.62| --| -| 14.12|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852853.28| --| -| 12.98|
|经纪业务收入 | 640799.24| --| -| 9.75|
|其他业务收入 | 614735.25| --| -| 9.36|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 | 497140.13| --| -| 7.57|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 | 440487.62| --| -| 6.70|
|融出资金利息收入 | 367156.65| --| -| 5.59|
|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利息| 309902.31| --| -| 4.72|
|收入 | | | | |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 | 193255.58| --| -| 2.94|
|期货经纪业务收入 | 143659.11| --| -| 2.19|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 | 100552.57| --| -| 1.53|
|证券承销业务 | 76787.64| --| -| 1.17|
|基金管理业务收入 | 44249.54| --| -| 0.67|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 | 41553.99| --| -| 0.63|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 | 36610.93| --| -| 0.5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32985.12| --| -| 0.50|
|投资咨询业务收入 | 26914.54| --| -| 0.41|
|财务顾问业务 | 22324.04| --| -| 0.34|
|其他收益 | 21493.05| --| -| 0.33|
|股票质押回购利息收入 | 17408.63| --| -| 0.26|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 | 15098.53| --| -| 0.23|
|其他 | 13604.52| --| -| 0.21|
|债权投资利息收入 | 10690.44| --| -| 0.16|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其他业 | 3726.46| --| -| 0.06|
|务收入 | | | | |
|资产处置损益 | 3474.95| --| -| 0.05|
|证券保荐业务 | 1440.89| --| -| 0.02|
|汇兑损益 | -2041.75| --| -| -0.0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47662.80| --| -| -0.73|
├────────────┼─────┼─────┼───┼──────┤
|境内子公司 | 942467.32| --| -| 38.10|
|本部 | 800756.60| --| -| 32.37|
|华东地区 | 409844.62| --| -| 16.57|
|西北地区 | 113418.17| --| -| 4.59|
|中南地区 | 94036.14| --| -| 3.80|
|西南地区 | 55054.92| --| -| 2.23|
|华北地区 | 48473.77| --| -| 1.96|
|境外子公司 | 44643.49| --| -| 1.80|
|东北地区 | 27028.25| --| -| 1.09|
|抵消 | -62218.85| --| -| -2.5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机构服务及交易 | 577546.74| 188192.73| 32.58| 48.31|
|个人金融 | 340144.78| 99295.25| 29.19| 28.45|
|企业金融 | 107949.88| 29186.35| 27.04| 9.03|
|投资银行 | 72136.78| 10750.80| 14.90| 6.03|
|投资管理 | 61960.24| 21163.77| 34.16| 5.18|
|本金投资 | 35813.10| 18435.55| 51.48| 3.00|
├────────────┼─────┼─────┼───┼──────┤
|利息收入 | 451192.98| --| -| 15.28|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362203.37| --| -| 12.27|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322979.99| --| -| 10.94|
|其他业务收入 | 280205.74| --| -| 9.49|
|经纪业务收入 | 265745.80| --| -| 9.00|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 | 202381.67| --| -| 6.85|
|投资收益 | 196400.61| --| -| 6.65|
|融出资金利息收入 | 181561.79| --| -| 6.15|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 | 174442.66| --| -| 5.91|
|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利息| 140685.96| --| -| 4.76|
|收入 | | | | |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 | 102186.23| --| -| 3.46|
|期货经纪业务收入 | 63364.13| --| -| 2.15|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 | 43004.00| --| -| 1.46|
|证券承销业务 | 33191.87| --| -| 1.12|
|基金管理业务收入 | 23120.42| --| -| 0.78|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 | 22154.32| --| -| 0.75|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 | 17620.47| --| -| 0.60|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12946.38| --| -| 0.44|
|投资咨询业务收入 | 10652.14| --| -| 0.36|
|其他收益 | 10288.34| --| -| 0.35|
|财务顾问业务 | 9333.26| --| -| 0.32|
|债权投资利息收入 | 7018.01| --| -| 0.24|
|其他 | 6794.62| --| -| 0.23|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 | 5784.69| --| -| 0.20|
|股票质押回购利息收入 | 5489.60| --| -| 0.19|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其他业 | 2060.54| --| -| 0.07|
|务收入 | | | | |
|证券保荐业务 | 478.86| --| -| 0.02|
|约定购回利息收入 | 281.72| --| -| 0.01|
|资产处置收益 | 104.46| --| -| 0.00|
|汇兑损益 | -1061.74| --| -| -0.04|
├────────────┼─────┼─────┼───┼──────┤
|境内子公司 | 404355.05| --| -| 37.18|
|本部 | 382068.44| --| -| 35.13|
|华东地区 | 159471.83| --| -| 14.66|
|西北地区 | 49938.42| --| -| 4.59|
|中南地区 | 34833.93| --| -| 3.20|
|境外子公司 | 26768.65| --| -| 2.46|
|华北地区 | 20908.96| --| -| 1.92|
|西南地区 | 20447.35| --| -| 1.88|
|东北地区 | 10543.92| --| -| 0.97|
|抵销 | -21734.92| --| -| -2.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机构服务与交易 | 931580.59| 218518.61| 23.46| 37.52|
|个人金融 | 768599.59| 237986.65| 30.96| 30.95|
|企业金融 | 333123.60| 150622.53| 45.22| 13.42|
|投资银行 | 195328.63| 55377.84| 28.35| 7.87|
|本金投资 | 137794.97| 95244.69| 69.12| 5.55|
|投资管理 | 116763.09| 8529.91| 7.31| 4.70|
├────────────┼─────┼─────┼───┼──────┤
|利息收入 |1002691.13| --| -| 15.97|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833279.21| --| -| 13.28|
|投资收益 | 779371.17| --| -| 12.42|
|经纪业务收入 | 560186.80| --| -| 8.92|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 | 448742.04| --| -| 7.15|
|其他业务收入 | 421239.77| --| -| 6.71|
|融出资金利息收入 | 399926.32| --| -| 6.37|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 | 363885.73| --| -| 5.80|
|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利息| 303603.65| --| -| 4.84|
|收入 | | | | |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 | 227010.59| --| -| 3.6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175775.81| --| -| 2.80|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 | 149747.81| --| -| 2.39|
|证券承销业务 | 123899.42| --| -| 1.97|
|期货经纪业务收入 | 111444.75| --| -| 1.78|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 | 65336.97| --| -| 1.04|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 | 50887.72| --| -| 0.8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49084.69| --| -| 0.78|
|基金管理业务收入 | 46984.12| --| -| 0.75|
|其他收益 | 35810.98| --| -| 0.57|
|股票质押回购利息收入 | 30047.36| --| -| 0.48|
|投资咨询业务收入 | 24147.41| --| -| 0.38|
|财务顾问业务 | 20985.28| --| -| 0.33|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 | 19519.34| --| -| 0.31|
|债权投资利息收入 | 14933.37| --| -| 0.24|
|其他 | 8132.50| --| -| 0.13|
|证券保荐业务 | 4863.11| --| -| 0.08|
|汇兑损益 | 3148.86| --| -| 0.05|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其他业 | 1325.35| --| -| 0.02|
|务收入 | | | | |
|资产处置损益 | 895.99| --| -| 0.01|
├────────────┼─────┼─────┼───┼──────┤
|本部 | 777771.55| --| -| 36.17|
|境内子公司 | 752383.85| --| -| 34.99|
|华东地区 | 388121.91| --| -| 18.05|
|西北地区 | 108568.10| --| -| 5.05|
|中南地区 | 92413.23| --| -| 4.30|
|西南地区 | 57236.90| --| -| 2.66|
|境外子公司 | 53744.35| --| -| 2.50|
|华北地区 | 38686.88| --| -| 1.80|
|东北地区 | 27261.51| --| -| 1.27|
|抵消 |-146121.42| --| -| -6.8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基本情况
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动能加快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一度冲击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始
终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多次重要会议定调部署,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
潮,多部门协调打出了一揽子稳市“组合拳”,有力推动了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发展
。随着政策的合成效应、改革的集成效应相继释放,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展现出
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报告期内,我国证券行业主要呈现三大发展特征:
1.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加速推进,为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资本市嘲1+N”改革举措持续深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融
资端,资本市场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加快发展多元股权融资体系,
构建更有利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并购六条”与修订后的《上
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政策落地显效,进一步增强A股并购重组活跃度
,支持科技企业做大做强。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的推出,进一步提升
股票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投资端,资本市场更大力度吸引保险资金、公募基金
等中长期资金,并提升市场回报,构建“长钱长投长牛”循环。随着资本市场基础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市场生态不断优化,证券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证券行业并购重组步伐加快,差异化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
、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速的背景下,证券行业逐步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大型券商凭
借较强的资本实力、综合的业务结构、领先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的风险管理做优做强
,特色中小券商围绕北交所、创业板“专精特新”等方向发力,走精品化、区域化
、特色化路线。报告期内,行业内多起并购重组案例取得重要进展,行业整合步伐
加快。未来有望形成大型证券公司、中小型精品证券公司与区域性证券公司差异化
发展的多元格局,共同服务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同参与主体。
3.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证券行业明确功能性定位,积极
服务国家战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并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坚持以投资者为本,致力于提供有深度、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报告期内国务院办公
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证券行业将服务金融“五篇
大文章”融入自身发展战略,不断加大资源投入与人才建设力度。在科技金融方面
,证券行业积极构建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周期金融服务模式,发挥资本市场在
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在绿色金融方面,证券行业加大绿
色金融项目布局力度,助力绿色产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普惠金融
方面,证券行业积极服务中小微企业,并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金融服务下沉,
重视金融服务在提升民生福祉方面的作用;养老金融方面,证券行业积极服务养老
金管理机构和养老产业,并围绕居民养老需求统筹发展养老金产品和相关服务;数
字金融方面,证券行业积极推动数据要素的市场化、资本化,并通过强化对智能工
具的运用,提升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作为一家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综合金融服务商,公司见证了中国证券业的发展历程
,经历了多个市场周期变化,确立了在中国证券行业内历史悠久、多方位、高质量
的领先地位,为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作出积极贡献。公司充分利用“投资控股集团
+证券公司”的双层架构优势,坚持稳健经营,严控风险,围绕企业金融、个人金
融、机构服务及交易、投资管理等客户需求,不断丰富投资业务领域、优化资产配
置结构、加快各类业务协同、持续完善可持续发展投资模式,全力打造综合金融服
务闭环。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
人民性,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发展导向,服务金
融“五篇大文章”重要成果持续落地;紧抓资本市场改革重大机遇,强化资本市嘲
看门人”、直接融资“服务商”、社会财富“管理者”等功能,深入推动业务发展
与改革转型,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增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二、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资本市场为依托、以证券业务为核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
产品及服务的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依托“投资控股集团+证券子公司”的双层架构
,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经营发展模式。
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企业金融、个人金融、机构服务及交易、投资管理四个板块。
1.企业金融
公司的企业金融业务由投资银行业务和本金投资业务组成。投资银行业务为企业客
户提供股票承销保荐、债券承销及财务顾问等服务;本金投资业务主要从事非上市
公司的股权和债权投资。
2.个人金融
公司的个人金融业务覆盖个人及非专业机构投资者全方位的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相
结合的方式提供证券经纪、期货经纪、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融资、约定购回式证
券交易、金融产品销售和投资顾问等服务。
3.机构服务及交易
公司的机构服务包括为专业机构客户提供主经纪商服务与研究咨询等服务;此外,
公司也从事FICC、权益类及权益挂钩类证券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向机构客户提供销
售、交易、对冲及场外衍生品服务。
4.投资管理
公司的投资管理业务包括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和私募基金管理服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依照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既有优势,统筹推进各个业务板块协调发展,积极打
造以证券业务为核心的投资控股集团,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一)领先的综合实力
公司拥有强大的股东优势,资本实力雄厚,品牌影响广泛,客户资源丰富,网点分
布全面,经营业绩良好,综合竞争力位于证券行业前列。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
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证券业务发展和转型创新,并围绕证券业务积极拓展投资业务
,持续巩固和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二)全面的业务布局
公司健全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证券业务产品线和服务
线,充分发挥牌照齐全和业务能力领先优势,发展势头良好,行业竞争力稳步提升
。公司围绕资本市场和证券业务积极拓展投资布局,推进证券业务与投资业务的高
效协同发展。
(三)良好的区位优势
公司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建立东西联动、资源协同的区域发展格局。在上
海和新疆等传统优势地区广泛布局,深入挖掘上海“五个中心”和自贸区建设的发
展机遇,积极对接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在粤港澳大湾区、京
津冀、大西南等地区的前瞻布局,进一步打造重要区域增长极。
(四)有效的风险管理
公司高度重视依法合规经营和内部控制建设,建立了全面、全员、全过程、全覆盖
的集团化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风险政策,优化风险识别和应对,有效地控制了
经营风险。申万宏源证券的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达到监管要求,业务保持健康发展
的良好态势,为公司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保障。
(五)完善的人才机制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的用人理念,营造公开、
平等、竞争、择优、适用的用人环境,持续完善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发
展体系,促进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共享,为员工长期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提供持
久坚实的职业保障。
四、主营业务分析
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国有金融企业发展定
位,凝聚一个申万宏源发展合力,以建设一流投资银行为目标,深度融合国家战略
与自身发展,通过“功能性引领、差异化布局、现代化治理”三大主线驱动经营转
型,业务端持续加快推动业务模式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大财富大资管”、“大机
构大交易”、“大投行大投资”三大支柱,推动轻重资本业务协同均衡发展;管理
端深化市场化专业化改革,持续加快金融科技赋能,筑牢“文化、人才、治理”三
大基石。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经营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牢牢守
住金融风险底线,经营业绩稳中有进。
(一)总体情况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实现合并营业收入人民币116.95亿元,同比增长44.44%,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42.84亿元,同比增长101.32%,基本每股收益人
民币0.17元/股,同比增长112.5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0%,同比增加1.91
个百分点。
(二)主营业务分析
申万宏源集团旗下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期货等类型子公司,业务涵盖企业金融
、个人金融、机构服务及交易、投资管理四大板块,公司持续构建以资本市场为依
托的投资与金融服务全产业链,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1.企业金融业务
企业金融业务以企业客户为对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和本金投资业务。其中:投资
银行业务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财务顾问等;本金投资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债
权投资、其他投资等。报告期内,公司企业金融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7.9
0亿元,同比增长65.82%,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87亿元
,同比增长22.97%,本金投资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9.03亿元,同比增长15
2.14%。
a.股权融资境内市场方面:2025年上半年A股股权融资同比有所回暖,但仍处于低
位运行的态势。报告期内,全市场共完成股权融资项目(现金类)130单,家数同
比下降9.09%,股权融资规模(现金类)人民币6,880.14亿元,同比上升430.08%。
IPO项目51单,家数同比增加15.91%,融资规模人民币373.55亿元,同比上升14.96
%;再融资项目(现金类)79单,家数同比下降20.20%,融资规模人民币6,506.59
亿元,同比上升568.71%。境外市场方面:随着国内经济金融政策调整、叠加市场
流动性回暖等因素,2025年上半年香港股权融资市场迎来强劲复苏,香港市场股权
融资金额为2,808.30亿港元,同比增长322.46%。其中,IPO融资总额为1,070.61亿
港元,同比增长701.29%。
b.债权融资境内市场方面:2025年上半年,境内债券市场发行总体平稳向好,发行
规模方面,信用债发行规模人民币10.3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40%。产业类主体融
资规模和数量成为新增长点。利率方面,年初10年期国债触及1.60%的历史低位,
春节后市场利率出现回调,一度回升至1.90%,二季度以来重回下行区间。伴随融
资成本下行与发行效率提升,投资者对中长期限信用债配置需求显著增强,推动债
券发行期限结构呈现长期化趋势。
境外市场方面:中资离岸债券市场受全球货币政策调整、市场流动性变化、国际贸
易关税政策及监管环境趋严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显著波动。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中资离岸债发行笔数为488笔,发行总规模约为722.46亿美元,发行总规模同比
上升约35%,总笔数同比下降约5%。
c.财务顾问境内市场方面:2025上半年,证监会发布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
重组管理办法》,接续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新政,持续激
活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须经审核类并购重组交易数量上涨明显,2025年上半年经
交易所审核过会的并购重组项目共13单,同比上升550%,已接近2024年全年14单的
过会数量,并购重组市场景气度显著回升。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坚持以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有效发挥专业优势,强化战略引
领、切实找准职责使命、聚焦主责主业,拓展布局服务国家战略类项目和特色业务
品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科技企业发展,助力先进制
造业、产业链重要环节和核心节点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履行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
有机统一,持续提升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金融服务能力,发挥连接资本市场与实
体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厚植以服务国家战略为遵循的经营生态,具体举措如
下:
股权融资方面:报告期内,申万宏源承销保荐积极参与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充
分发挥“投行+投资+研究”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其中,助力化学工
程高端装备及产品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惠通科技(301601.SZ)创业板上市,助力从
事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的高科技企业弘景光电(301479.SZ)成功登陆创业板,为202
5年首家成功上市的智能汽车供应链企业;助力硬科技企业安集科技(688019.SH)可
转债成功发行;为6家战略新兴行业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合计人民币29.26亿元。
申万宏源香港密切跟踪资本市场及监管政策变化,利用境外资本市场服务优势,助
力科创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港股IPO保荐储备显着增加
。
债权融资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共计人民币193.81亿元,同比增
长126.86%。作为发行人发行全市场首批证券公司科创债,主承销工商银行、中国
银行等8家银行发行的科创金融债。
股权融资方面:报告期内,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成功保荐新能源电气技术企业泽润新
能(301636.SZ)创业板IPO项目,募资合计人民币5.28亿元;完成重庆水务可转债项
目发行,募资合计人民币19亿元;助力客户在绿色低碳及环保基建领域发展。
服务绿色金融债权融资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发行绿色债、碳中和债共计21只
,实际承销规模人民币119.16亿元,同比增长191.36%。先后推动农业银行、北京
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债券,其中工商银行绿色金
融债券为市场首单商业银行浮息绿色金融债券。
报告期内,申万宏源香港积极服务绿色发展战略,相关离岸债券项目实际承销金额
约人民币7.15亿元,同比增长71.25%。
股权融资方面:报告期内,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作为联合主承销商,成功助力海博思
创(688411.SH)科创板IPO发行,该企业在甘肃酒泉建设的储能智能制造基地,助力
西北区域储能产业发展,有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项目提供支持。
服务“一带一路”服务普惠金融政策债权融资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主承销“一带
一路”相关债券9只。申万宏源香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工作部署,服务国内国
际双循环,助力相关债权项目承销金额约人民币60.20亿元,同比增长24.64%。
股权融资方面: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以新三板、北交所业务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抓手
,持续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开新局、谋新篇。北交所开板以来,由公司保荐的北交
所上市公司家数排名市场第二。报告期内,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完成新三板挂牌及定
向发行共计11单,市场排名第6,其中包括助力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新三板
挂牌;助力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共计人民币19.66亿元。
债权融资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主承销发行普惠金融债券(包括支持中小微企业和
三农债券)14只,实际承销规模人民币70.32亿元,同比增长101.94%。
(2)本金投资业务
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股权投资市场在政策深度引导与资本结构变革中加速重
构,呈现出“耐心资本崛起、硬科技聚焦、退出多元”的鲜明特征。报告期内,在
“耐心资本”的政策导向下,资金显著向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的早
期阶段倾斜,鼓励长期资本“投早、投孝投硬科技”。同时退出机制持续拓宽,IP
O通道边际改善,A股政策松绑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条件,港股迎来消费企业IPO小
高峰,并购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为股权投资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退出路径。
在此背景下,证券公司本金投资业务的战略价值与责任担当愈发凸显。通过深度参
与产业链整合与技术创新周期,券商本金投资不仅为被投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同时
通过嫁接资本市场专业能力与综合金融服务资源,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新质生产
力发展、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及所属申万宏源证券等多个子公司开展本金投资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本金投资业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转
型发展,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及战略协同作用。
宏源汇智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以“五篇大文章”为引领,产业园区、保障房、城市
更新、纾困化险等领域持续发力,公募REITS业务策略不断完善,投后管理质效不
断提高,投资能力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宏源汇智落地了信达广州城市更新项目
、成都兴城城市更新项目、上海建工保租房项目、上海地产保租房REIT等重点项目
,完成了联东科技创新产业园REIT、张江产业园REIT、元联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基金的投资,重点推进北京市融资平台天恒置业融资化债项目、四川成都市城投融
资化债项目,公司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申万创新投持续深化投研驱动及综合金融赋能,加大项目覆盖力度,着力推动相关
领域投资布局,切实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工作质效。报告期内,完成2单服务国家战
略项目投放。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持续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五
篇大文章”落实投资业务布局。公司将持续升级业务模式,优化“一户一策”客户
服务,构建涵盖PRE-REITS、首发及扩募战略配售、二级市场增配的多层次投资体
系。加大对科技、普惠、绿色、养老、数字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同时,不断深
化协同服务,探索“投资+投行+基金管理”的创新协同模式,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
2.个人金融业务
个人金融业务主要涵盖证券经纪、期货经纪、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融资以及金融
产品销售等。
报告期内,公司个人金融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1.62亿元,同比增长22.35
%。
(1)证券经纪业务
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延续严监管、稳发展的主基调,在各项深化改
革措施的持续推进下,市场运行更加规范,投资者信心逐步增强。年初受外部因素
冲击,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经济基本面稳步复苏,A股
在二季度重拾升势,报告期内,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2.7
6%、0.03%和0.53%,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沪深两市2025年上半年成交金额达人民
币159.36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58.81%。证券行业在政策支持、业务创新及
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实现业绩增长与结构优化,基金投顾、ETF等产品规模持续
扩张,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数字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证券经纪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全面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不
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渠道力、服务力、产品力、数字力、精细化管理能力”
建设加大布局投入,完善矩阵式客户服务,持续丰富综合金融服务手段,提升市场
响应能力,巩固提升基础业务、基础客户、基础服务,加快打造公司财富管理品牌
。报告期内,实现代理买卖业务净收入人民币20.11亿元,同比增长44.32%;新增
客户51.00万户,同比增长15.54%。截至报告期末证券客户托管资产达到人民币4.7
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51%,客户总量超过千万户,客户及资产基础进一步夯实
。
此外,公司经纪业务加速推进金融科技融合,持续完善自主研发的一站式数智化财
富管理平台“申财有道APP”,通过整合公司综合金融服务资源,积极探索大模型
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经纪业务领域的创新应用,持续强化数字化能力,提升服
务效能,向中小投资者提供更广、更优、更便捷、更高效的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
证券投顾方面持续强化服务产品矩阵建设,围绕“专业服务创造价值”理念,在交
易、配置、方法论教学、长期陪伴及私人定制等五大维度持续发力,着力构建有温
度、共成长的投顾服务体系。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持续深化“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为驱
动、以专业创价值”的财富管理理念,强化渠道力、服务力、产品力、数字力、精
细化管理能力“五力”建设,构建“智能终端+立体服务+专业投顾+生态体系”的
全方位服务体系。提升客户服务效率与精准度,持续加快研究赋能、产品赋能,推
动财富管理向买方投顾模式加速转型,全力打造申万宏源“全市场资产配置专家”
的特色品牌形象。
(2)期货经纪业务
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在美国实施关税战、全球金融市场遭受冲击的情况下,
国内期货市场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新品种陆续上市,期货行业加速对外开放,期货
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40.76亿
手,累计成交额为人民币339.7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2%和20.68%。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子公司申万期货和宏源期货开展期货经纪业务。
2025年上半年,申万期货持续优化客群端、渠道端、团队端布局,聚焦机构客户服
务、投资咨询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进行突破,面对市场利率下行
、同业竞争激烈的形势,申万期货整体经营情况相对稳健,发展势头良好。报告期
内申万期货累计成交量1.21亿手,同比增长29.09%;日均权益人民币276.83亿元,
同比增长18.71%;以标准仓单的基差交易和仓单服务为抓手,推动企业使用期货等
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落实“六稳六保”工作。
2025年上半年,宏源期货积极发挥期货功能作用服务国家战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
外部形势,着力稳经营、促发展、防风险,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
内宏源期货实现日均客户权益同比增长19.57%,成交额同比增长27.42%,手续费收
入同比增长10.53%,均高于市场平均涨幅;累计服务产业客户规模同比增长16.6%
,组织开展“保险+期货”项目8个,名义本金人民币2.05亿元。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期货经纪业务坚决贯彻落实服务实体经济
的根本宗旨,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持
续深化主责主业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坚持抓增量、稳存量、促转型,不断做大经纪
业务规模、拓展业务收入来源;坚持以优质产品供给为核心,扩大资管业务规模;
坚持平衡风险与收益,提升风险管理业务发展质效;坚持强化系统内协同,延伸客
户价值链;持续加强合规与风险管理,严守合规红线、筑牢风险底线,稳步推动公
司高质量发展。
(3)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震荡后企稳,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全市场融资融券
规模随行情波动,整体规模与去年末基本保持一致。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场两
融余额人民币18,504.5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76%。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推动数字化迭代与交易系统优化,大力推
进机构化转型,提升机构客户服务能力。完善融券业务定价与分配机制,优化融券
客户穿透核查方式。落实横向到边、纵向穿透的全面监管要求,提升融资融券业务
合规管理水平。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余额人民币712.92亿元,融资业务余额人民币70
8.72亿元,融券业务余额人民币4.20亿元(按证券公司监管报送口径统计)。公司
整体融资融券业务的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66.54%。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紧密跟踪市场动态与监管政策,以稳健
经营为根基,持续夯实信用业务基矗持续强化系统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与客户
体验,深化机构化转型,丰富业务策略,稳步推动业务发展。同时,持续优化信用
业务风险管理,加强融资融券业务穿透式核查,防范违规交易,保护投资者的合法
权益,促进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高质量发展。
(4)股票质押式融资业务
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A股在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影响下,呈现横盘震
荡。受市场不确定性预期的影响,全市场质押股份数量及大股东质押股份数量有所
下降;2025年4月以来,全市场质押股份市值有所回升。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
股票质押市场风险整体可控,业务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股票质押式融资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股票质押式融资业务遵循高质量发展的业务思路,持续优化完善股
票质押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稳步推进新增股票质押业务开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以自有资金出资的股票质押业务融资余额人民币16.17亿元,较年初上升15.24%。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优选景气行业及优质的融资主体,
为上市公司股东提供高质量融资服务。以股票质押业务为抓手,全力做好服务金融
“五篇大文章”的工作,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5)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业务
市场环境:报告期内,在国内融资利率下行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约定购回式
证券交易业务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
经营举措及业绩: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约定购回业务制度,优化标的券准入
模型,强化风险管理要求。同时,不断丰富约定购回业务品种、优化业务审批流程
,推进约定购回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业务规
模人民币5,380万元,较去年末增长2,095.92%;加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302.92%
。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继续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在做好风险防控的
基础上,秉持“小额、高效、便捷”的业务宗旨,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提供高质量
融资服务。
(6)金融产品销售业务市场环境:
报告期内,国内宏观经济延续稳健复苏态势,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大型券商凭
借雄厚资本、广泛业务布局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等,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
务,大财富管理业态不断丰富,竞争与合作更加紧密。作为投资者资产配置服务手
段之一,金融产品销售能力逐渐成为衡量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金融产品销售业务。
公司金融产品销售包括销售公司自行开发的金融产品及代销第三方金融产品,金融
产品类型涵盖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及
其他金融产品等。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配置需求为核心
,打造适应“大财富管理”所需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以“产品力、服务力、数
字力、渠道力、精细化管理能力”为依托,着力加强优势业务资源产品化,持续推
进产品体系的建设和提质工作,加大定投、指数化产品、固收类产品布局,建立差
异化客户服务体系,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产
品,同时坚决贯彻落实金融监管部署,防范金融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建设指数化产品生态,大力引入指数基金,便利境内外中长期
资金配置国内核心资产;优化养老金融服务,持续做好养老金产品供给,守护居民
养老“钱袋子”;依托“跨境理财通”机遇,拓展跨境财富管理服务。公司持续拓
展服务场景,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依托金融科技,打造专业化、一站式基金综合服
务方案,帮助客户做好基金规划和资产配置,积极推动居民中长期储蓄中的部分资
金转化为资本市场的中长期资本,高水平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需求,持续增强投
资者获得感。同时,紧抓市场动态,践行普惠金融,依托收益凭证和交易所质押式
报价回购两类券商特色产品,做大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蓄水池,助力公司财富管理高
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共销售金融产品人民币3,437.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57%,其
中:自行开发金融产品人民币3,119.31亿元,代理销售第三方金融产品人民币317.
80亿元。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
转型,围绕客户不同生命周期需求,加快构建平台化、配置化、差异化的产品体系
,持续完善金融工具箱,力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同时,打造明星产品;持续
强化投研能力和产品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强化潜力管理人及优质产品的挖掘和筛选
,严把引入评审关,在市场的轮动和演变中不断推陈出新;以做大产品保有、布局
指数化产品为核心,加快提升ETF投教推广;加强资产配置能力建设,拓展指数化
产品和高端定制业务的版图,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以个人养老
金、基金定投业务为抓手,满足投资者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助力构建“长钱长投”
的投资生态,推动产品销售业务高质量发展。
3.机构服务及交易业务
机构服务及交易业务包括主经纪商服务、研究咨询、FICC销售及交易、权益类销售
及交易和衍生品业务等。报告期内,公司机构服务及交易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
民币51.30亿元,同比增长71.20%。
(1)主经纪商业务
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境内主经纪商业务在资本市场回暖和政策利好的双重推
动下呈现稳步发展态势。随着权益市场活跃度提升,券商自营和经纪业务收入显著
增长,带动主经纪业务需求增加,券商客需驱动的机构交易性资本中介业务明显增
长,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主经纪业务向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风险管理能力和
资本实力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主经纪商服务业务,包
括交易席位租赁、PB系统、上市公司服务及基金行政服务。
2025年上半年,在基金降费等行业变革下,为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机构业务
进一步做深做实投研基本盘,聚焦主责主业,依托控股子公司申万研究所强大的研
究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夯实业务基本盘,逐步构建转型收入的第二收益曲线
,助力公司机构业务从同质化价格竞争向高质量服务发展。
席位租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2.16亿元;交易占比显著回升,其中
基金分仓交易份额3.89%,较2024年末增长0.74个百分点;保险分仓交易份额4.34%
,较2024年末增长0.75个百分点。
PB系统方面,报告期末客户1,439家,规模约人民币9,143.29亿元。“SWHYMatrix
”极速交易平台持续完善功能、优化性能,可为机构客户提供丰富的交易终端系统
功能和算法,报告期末公司“SWHYMatrix”极速交易平台接入产品规模达人民币26
2.9亿元。
上市公司服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围绕股份管理、财富管理、市值管理三大维度,
打造申万宏源特色上市公司综合金融服务矩阵,构建覆盖业务全链路的股份回购、
股权激励、股东增减持、市值管理等服务体系,其中股份回购累计落地上市公司超
百家,员工激励累计服务上市公司70家,激励对象超19,000名。
基金行政服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托管业务条线依托高效专业的基金综合管理平
台,进一步完善管理人服务体系,专业赋能管理人合规运营,形成内部协同、自主
营销、运营优化三方面合力,积极应对行业挑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新增产品托
管数量84只,在券商托管机构中新增产品托管数量排名第10名。公司基金运营服务
连续八年通过ISAE3402国际鉴证,且首获ISAE3402 TypeⅡ类鉴证,基金托管业务
连续五年通过ISAE3402国际鉴证,合规风控达到较好水平;中标大型保险公司长期
投资试点私募基金的服务业务;境外资管产品服务业务实现零的突破,规模超人民
币40亿元,跨境服务成为公司服务业务新的增长点;“扶优质、促发展,千家管理
人运营能力提升系列活动”成效显著,品宣影响力增强。金融科技赋能托管与运营
服务业务,TA业务系统、绩效分析系统等信创化改造,主要业务系统功能升级;实
现了估值系统T+0功能,业务效率大幅提升,夯实了公司托管和运营服务业务核心
的竞争力。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顺应市场改革趋势做好业务转型发展,
着力发挥平台驱动作用,深挖客户需求,深化产品、业务、研究、服务升级,打造
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协同服务体系,提升机构业务专业化、智能化服务水准,推
进机构业务高效高质发展,努力构建更有竞争力的机构生态圈。
(2)研究咨询业务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研究所开展研究咨询业务。
报告期内,申万研究所锚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总基调,积极应对公募降费
改革,扎根主业,聚焦转型,依托“投研+产研+政研”三位一体研究体系,紧扣服
务国家战略部署,以专业研究赋能和支持各项业务发展。一是以专业研究力量积极
服务国家战略。加大科技行业研究布局,年初精准把握DeepSeek带来的AI科技投资
机遇,智能投研培训产品获得客户高度认可。持续深化ESG及绿色金融研究,连续
四年发布绿色金融研究年报,为机构投资者进行ESG投资提供研究支持。发布人形
机器人新材料白皮书、生物医药产业链图谱等,赋能支持新质生产力领域可持续发
展。政策研究多点开花,在关键时期积极发声,助力稳定市场预期。
二是完善A股、港股、美股一体化研究体系,提升研究产品的线上传播力。为更好
服务中资企业出海及投资者全球化配置的需求,申万研究所持续加大在港股、美股
上的研究布局,创新研究方法论,实现A股、港股、美股全领域的研究覆盖。通过
视频号等渠道,持续提升申万研究产品在大众市场及财富类客户中的认识度和影响
力,线上直播观看量近百万,视频号指标行业领先。
三是创新传统研报发布方式,尝试脱水研报。通过脱水研报,进一步扩大研究产品
的传播面,提升研究的品牌影响力。紧抓市场热点,召开各类专题会议,及时为客
户提供专业解读及投资建议,增强客户黏性,实现申万研究品牌形象与客户获得感
的双重提升。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申万研究所将继续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
全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投研+产研+政研”一体化体系建设,在估值方法
、研究体系、跨境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提升研究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
扩大申万研究的品牌价值。
(3)
自营交易
①FICC销售及交易业务市场环境:
报告期内,债券市场先后受到资金收紧、风险偏好压制以及关税博弈的影响,收益
率先上后下,整体呈现低利率、低利差、高波动的特点,债券交投难度加大。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FICC销售及交易业务。
公司FICC销售及交易业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坚持做好深度投研,稳健参与市场交
投。紧抓市场调整窗口机遇期,加大优质票息资产配置力度;在窄幅波动行情中,
积极参与曲线、基差等阶段性交易。同时持续优化持仓结构,持仓持续向高流动、
高评级资产集中。进一步完善“固收+”大类资产配置,推动债券自营投资向债券
、商品、外汇等多资产投资转型,不断扩充资产类别、拓展盈利方式。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业务创新,落地首笔代客美债基金跨境收益互换业务,进
一步丰富公司跨境收益互换业务的交易品种,助力客户全球资产配置;完成3年期
、7年期国开债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合约首日交易,进一步拓展了银行间利率衍
生品的交易标的。同时,公司切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将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日常经营管理重中之重,报告期内,公司落地首单新签发
CCER减排量交易,标志着公司在绿色金融领域迈出坚实一步,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
央企责任担当,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与昆仑银行联合推出“申万宏源证券
-昆仑银行新疆地方债联合报价篮子”,作为银行间市场首只新疆债篮子,提升新
疆地方债的交易活跃度和流动性,以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新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组织开展专题活动为实体企业普及金融衍生品应用实践,助力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
力。
销售交易业务方面,公司充分发挥客户资源和债券销售专业优势,深入落实做好金
融“五篇大文章”、积极落实好国家战略,持续为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等重大
工作部署献策献力。报告期内,公司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销售业务规模
、地方债销售规模均位居市场前列。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FICC销售及交易业务将继续贯彻“三条盈
利曲线”战略思想:一是巩固以债券多策略为基础的第一盈利曲线,发挥重资本业
务投研优势,稳健应对市场形势变化,立足深度投资研判,做稳基础资产配置。二
是加速客盘交易、投资顾问业务在内的第二盈利曲线布局,持续推进客盘类业务发
展,加强交易端报价能力建设,提供更多匹配市场需求的结构化产品。深入开展金
融创新,丰富金融服务工具手段,完善综合金融产品供给,大力推进以客需为导向
的轻资本业务发展,服务实体客户多元金融需求。三是坚持探索多资产多策略的第
三盈利曲线,完善组合大类资产配置,力争获得优异的投资经营业绩。
②权益类销售及交易业务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市场表现总体呈现震荡修复态势,上证指数上涨2.76%,深证成指
上涨0.48%,沪深300指数上涨0.03%。尽管面临关税冲击等内外多重压力,但仍展
现出一定的韧性。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权益类销售及交易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权益类销售及交易业务围绕“风险可控、配置科学、预期明确
、收益稳奖的业务导向,持续完善业务模式,优化自营组合与资产配置。报告期内
,稳步推进包括权益、非权益、境内、境外、场内及场外的复合型组合构建,充分
分散、丰富组合收益来源。在此基础上积极作为、寻求突破,量入为出的有效调控
组合敞口,把握市场机会。报告期内,业务组合结构和收益效能均实现显著提升。
同时公司坚守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站位,坚定落实服务国家战略。一方面,以
投资、做市交易为抓手,积极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ETF做市业务持续增加对
科创综指、创业板人工智能等科技金融基金产品的投入力度,在新质生产力相关领
域为超20家基金公司的超60只权益ETF提供做市服务;科创板做市业务累计为市场
提供流动性超人民币9亿元,助力科技金融。新三板做市业务持续为中小微企业提
供流动性支持,服务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北交所做市业务累计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近人民币5亿元,助力普惠金融。同时,通过配置相关ETF、参与REITs战略配售及
打新等方式,不断提升在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等
领域的投资力度,为服务实体经济建设贡献积极力量。另一方面,面对中美贸易谈
判引发的市场波动,公司积极运用好互换便利等政策业务,践行耐心资本、长期资
本投资理念,积极参与维护市场稳定,做好市嘲压舱石”,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
展贡献力量。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权益类销售及交易业务将继续秉持“价值
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夯实业务收益现金流,降低组合收益波动,筑牢长期发展
模式;在此基础上兼顾组合弹性,充分把握下半年市场投资机会。同时,公司还将
持续结合互换便利业务、做市业务等功能性业务,坚定推进国有金融机构自营投资
盈利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的盈利模式探索,做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责主业及国有
金融机构金融报国的社会责任的平衡。
③衍生品业务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国际地缘政治局势不确定性延续,国内宏
观政策持续发力,效果逐步显现,经济整体保持稳健运行。权益市场方面,除2025
年4月短期波动明显加剧外,A股和港股市场整体表现稳健向上,交易活跃度均同比
显著改善,为衍生品业务发展提供了健康有利的环境。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衍生品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衍生品业务保持竞争优势,顺应市场变化,积极拓展业务,业
务排名稳居行业前列。场外业务紧抓市场机遇,强化投研赋能和金融科技赋能,加
大客群开拓力度,新增客户数量和交易规模同比显著增长,业务收入实现翻倍增长
,其中场外期权业务凭借精细化分工和高效的市场研判,持续优化对冲策略,保持
行业领先地位。跨境业务积极把握境内外资金双向配置需求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
提升对冲交易效率,优化系统建设,继续保持业务规模和收入高增长。场内做市持
续以“低延迟、高周转、准定价、优持仓”的体系能力建设为抓手,提升做市品种
的定价能力,业务收入保持增长,报告期内新增5个期权做市牌照,牌照数量稳居
行业第一梯队。策略指数体系逐步优化完善,报告期内新开发多条指数,对客业务
模式不断扩充,新增交易规模同比大幅提升。
公司立足衍生品定价和交易的专业优势,积极践行服务国家战略,实现业务高质量
发展。加强一带一路产品创设,上半年累计发行挂钩一带一路ETF相关收益凭证规
模人民币4.25亿元,有效引导资金配置一带一路相关领域;推进金融产品创设与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至今已累计发行“乡村振兴公益附捐型”收益凭证产品规模超人
民币10亿元;运用场外衍生品工具协助上市公司回购,降低回购过程中的风险及成
本,提升回购交易的便利性,并通过对冲交易行为,有效降低股价剧烈波动的风险
。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以衍生品业务为引领做大做强资本
中介业务,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力度,为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贡
献力量。公司将充分结合对境内外市场形势的研判,在产品发行方面,进一步深入
挖掘客户需求,创新、优化并丰富产品结构,延伸产品体系;在对冲交易方面,精
细化参数管理,持续迭代模型,进一步提升对冲效率;在跨境业务方面,满足客户
跨境交易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助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场内做市业务积极发挥
好活跃资本市场流动性功能,争取获得更多做市资格,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策略指
数业务将持续丰富大类资产策略指数体系,扩大对客交易规模。公司将进一步发挥
衍生品业务优势,打造“衍生品+N”综合服务链,协同公司其他业务共同发展。
4.投资管理业务
投资管理业务包括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以及私募基金管理等。报告期内,公司
投资管理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14亿元,同比下降0.96%。
(1)资产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2025年以来,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监管规则趋严、股票市场震荡
加剧、低利率、资产荒的市场情况,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承压。报告期内系列政策
出台,持续推动券商资管回归本源,《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出台
,提出以投资者为本,促进资产管理和综合财富管理能力双提升,既是对公募行业
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券商资管行业转型的方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
的实施方案》的发布,有助于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优化资本
市场投资生态,为券商资管创造潜在业务机会。资管行业内外部分工协作持续深化
,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行业竞争不断加剧,资管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格局。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资管、申万菱信、申万期货、宏源期货开
展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立足于“主动管理能力转型”和“专业化改革”的中心任务,坚
持以客户利益优先,打造自身竞争优势,主动促转型、调结构,发挥固收、“固收
+衍生品”、以及FOF类产品业务优势,重点部署投研体系建设、产品规划、渠道服
务、业务协同等体系建设。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1,938.7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7%。其
中主动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1,865.29亿元(含专项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规模占比
96.21%,主动管理规模占比稳步提升。报告期内,新成立资管产品81只,较去年同
期增长46只,增长131.43%。公司积极拓展大集合参公产品等普惠金融产品规模,
大集合参公产品规模合计人民币270.69亿元,较上年末提升0.70%。渠道方面,公
司着力拓展固收委外和代销业务,不断改善产品期限结构。持续深耕细作渠道拓展
,在国股行、理财子等主流渠道已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提高产品渗透率。ABS业务
以积极践行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发挥资产证券化专业优势,开展各类普惠金融资
产证券化业务,助力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报告期内,公司荣获第二届融资租赁资产
证券化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年度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年度创新融资奖-2024年度最佳融
资租赁行业资产管理机构奖。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把握
长期资本入市的机遇,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着力提高资管业务核心竞争力。巩固完
善投研体系,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加强产品规划,持续丰富产品体系;加强内部协
同,优化拓展销售体系;加强科技赋能,深化金融科技建设;严控风险底线,夯实
转型发展根基,推动资管业务高质量发展。
(2)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净财富的快速增长,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
已成为资本市场十分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改革
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报告期内《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出台推动公募基金改革
持续深化,促进公募基金从“重规模”向“重回报”加速转型。根据中国证券投资
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境内164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在管
的公募基金产品12,905只,净值合计人民币34.39万亿元,公募基金成为中长期资
金入市的重要媒介以及居民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报告期内,公募基金业务
整体保持稳健向上态势,产品创新步伐加快,费率改革深化,基金投顾业务快速发
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巩固。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申万菱信和富国基金开展公募基金
管理业务。
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及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要求,
积极发展买方投顾业务,以资产配置与增值、投顾服务、金融科技为抓手,持续扩
大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深度;公司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大力布局现金管理类
、固收类及固收+类低起点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助力居民财富实现保值、增值;切
实服务好实体企业流动性资金管理需要,实现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规模稳步提升。截
至报告期末,公司公募投顾业务保有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超60%,累计签约客户超7
万人,客户平均使用投资顾问服务时间超1,400天。
申万菱信面对显著变化的行业经营形势,坚持“投资向善、研究至善、以人为本”
,坚定实施“深化改革、均衡聚焦、持续数字化”战略,全力实现“争先进位、提
质增效”。截至报告期末,申万菱信公募管理规模约人民币828亿元;非货公募管
理规模约人民币706亿元。
富国基金积极贯彻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精神,坚持多元化业
务布局,持续推动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公司不断精进投资管理能力,持续完善产
品布局,努力提升普惠金融的产品供应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公司深入开展各项养
老金融业务,管理规模持续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超人民币1.
7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逾人民币1.1万亿元。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坚持以投资者为核心,坚定不移推
动买方投顾的高质量转型,坚持“投”与“顾”两端并重,在推动研究框架、策略
体系、组合梯队迭代升级的同时,通过专业、稳定、长期的服务陪伴,夯实投资者
信任基础,打造买方投顾业务品牌,充当好居民资产的管理者,扮演好居民财富保
值增值过程中的服务者与陪伴者,切实推进行业生态优化。申万菱信将持续提升服
务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深化改革,坚持均衡聚焦
,做人才增量、产品增量、客群增量,切实提质增效。富国基金将进一步加强各项
能力建设、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合规风控,建立多元立体的投资者服务体系、努力
提升投资者回报,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
(3)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积
极服务国家战略。
市场端方面,随着注册制全面落地,优胜劣汰将更加明显;资产端方面,资本市场
的科创属性不断增强,优质科技企业融资通道进一步拓宽;资金端方面,引导中长
期资金入市,鼓励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围绕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持续防范金
融风险的主线,行业立法不断完善。近年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证券
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
规范》的出台修订不断规范资金募集、投资运作等环节。
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宏源汇富、申万投资开展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2025年上半年,宏源汇富积极践行国有投资机构使命担当,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
文章”、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投资业务。公司持续加大“投早、投孝投长期、
投硬科技”力度,完成多单项目投资,持续推进被投项目进入资本市场;做好在管
母基金投资运作,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发起设立产业子基金,同
时,加强与产业央企的基金业务合作,合作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围绕客户产业
布局开展投资,不断丰富优质资产储备。截至报告期末,宏源汇富在管基金32支,
认缴规模人民币171亿元。
报告期内,申万投资充分发挥公司私募基金管理平台的作用,将落实国家战略作为
日常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做好“五篇大文章”,积极布局生物制造、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涵盖PE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
地方政府基金、并购基金、定增基金及夹层基金在内的全品类股权投资基金,通过
PE+产业集团、PE+政府投资平台,以“PE+”业务模式赋能产业集团、政府投资平
台扩规模、建生态和布局新兴产业,提升行业整合能力,为客户获得更好的财务回
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管理总规模超过人民币175亿元,累计投资企业超70
家,已退出项目平均年化收益率约13.46%。报告期内,由公司发起设立的烟台国丰
申万航天基金荣膺山东省2025“好品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产品(科技金融)”奖
项,系唯一上榜券商案例。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一体推进服务
国家战略和公司高质量发展,将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和业务
布局,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做好重点投资项目交割工作,丰富可证券化的
优质资产储备。同时,加大投后管理工作力度,深化“投资+投行”协同;在私募
基金方面,公司将加快产业子基金设立,持续稳步做大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不断丰
富投资人储备,做好基金投资项目的退出工作,不断提升基金运营效率。
五、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敞口主要集中在自营投资业务等业务领域。报告期内,各项投资业务总体
取得较为稳定的收益。
期末,申万宏源证券(含子公司)自营投资业务VaR(1天,95%)为人民币2.33亿元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我国经济发展
依旧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预期转弱的挑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市场风险管理
面临较大挑战。
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形势、金融演变趋势,深化对宏观经济数据变动的跟踪分析及
研判,加强对大类资产风险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的研究,动态调整组合风险敞口,
及时做好主动应对。
2.优化量化风险指标评估体系,包含在险价值、贝塔、波动率、希腊字母、利率基
点价值、久期和投资集中度等风险计量指标,结合压力测试和敏感性分析等多种方
法或工具进行计量评估。
3.持续完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限额”的多层级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涵盖权益类自营投资、非权益类自营、衍生品等各类面临市场风险业务。
4.建立模型全流程管理机制,强化模型验证和模型风险评估,加强对各类金融资产
VaR模型的回测检验,充分发挥VaR模型在资产组合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5.对风控指标进行动态监控和分级预警,逐日计量和监控市场风险限额相关指标,
对公司整体市场风险进行全面动态评估,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6.在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前,严格进行项目风险分析,并由风险管理部门独立出具风
险评估报告。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敞口主要分布在融资类业务(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和约定式购回业
务)、固定收益自营业务、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和非标投资等领域。报告期内,公
司更新优化内部评级模型,优化完善对城投区域风险的分析和监测,强化两融业务
风险监控,未发生重大信用风险事件,各项业务总体运行平稳。
当前国内信用市场整体呈现低利率特征,信用利差整体呈压缩态势。政府持续推进
化债政策和稳地产政策,改善信用市场环境,但房地产、城投以及中小金融机构,
仍然是信用市场的主要风险来源。
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持续优化公司及子公司统一的内部评级体系,加强对业务主体的准入管理。
2.实行统一的、以实控人为主体的同一客户管控机制,实现了公司及子公司范围内
的同一客户统一授信。
3.对全市场负面舆情信息进行监控,结合二级市场价格、主体利差、隐含评级等信
息建立违约预警机制,并将监控预警结果运用到评级结果更新、授信额度调整、负
面清单准入限制等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
4.对重点业务采取针对性的信用风险管控措施:
①融资类业务方面,持续优化融资类业务结构,注重融资主体信用状况、还款能力
分析,控制融资标的集中度,加强动态盯市,完善风险处置流程;
②债券投资业务方面,配置信用等级较高、流动性良好的债券,提升债券信用等级
中枢,并及时跟进监管政策和市场变化,优化风险限额等量化指标;
③场外衍生品业务方面,完善风险限额指标及事前审批标准,优化授信、违约风险
暴露计量、保证金计量等金融模型,强化履约保证金盯市管理,完善交易对手信用
风险压力测试机制。
5.建立风险资产违约处置管理流程,根据违约事项的具体情况,通过担保品追加、
担保品变现、提前了结合约、诉讼追偿等多种方式,及时处置、处理和化解信用风
险。
(三)流动性风险
报告期内,央行通过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手段,实施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稳定金融市场,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针对流动性风险,一方面,公
司不断完善流动性储备管理体系,加强对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总量和结构管理,流动
性储备较为充足;另一方面,在考虑宏观市场环境基础上,通过合理调整各期限资
产比例、平衡债务到期分布、提升融资渠道多样性、优化负债期限结构、动态监测
现金流缺口、开展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演练等,有效防范了流动性风险的发生。报
告期内,公司流动性风险整体可控,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率(NSFR)两
项流动性监管指标均符合监管标准。当前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但需关注税期扰
动及外部主要经济体政策环境变化等带来的不确定性。
公司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加强金融市场行情研判,紧跟央行货币政策动态,做好全面资本规划,不断优化
公司优质流动性资产结构,保障公司业务资金需求及到期债务偿付。
2.加强流动性风险状况动态监控,持续跟踪和评估流动性监管指标、现金流缺口、
流动性储备等信息,开展流动性风险预警工作。
3.优化流动性风险计量模型,提升对公司业务现金流的变动预判和缺口分析能力。
4.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
压力测试,评估业务规模大幅扩张、市场极端变化等情况下的流动性压力,并加强
对场外衍生品业务流动性风险的压力评估,提前做好流动性冲击的应对预案。
5.开展流动性风险应急演练,评估公司对流动性风险的应对能力,不断完善流动性
应急情景,提升应急演练的实战性,增强公司应对流动性危机的能力。
6.重要业务单位(含子公司)建立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机制,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
应急演练,防范业务流动
性风险向公司传导。
7.完善子公司流动性风险限额指标,并加强日常风险监测,强化子公司流动性风险
管理。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分布于公司各项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中,主要源于人员操作差错、系统缺
陷、流程不完善及外部事件等因素。报告期内,公司针对风险事件积极采取应对措
施,努力化解风险,较好地保证了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时,通过优化复核机制
、规范业务流程、完善系统缺陷、开展业务培训等措施,有效避免重大操作风险事
件发生。随着业务种类的不断丰富、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信息系统的广泛运用等
,公司面临的操作风险也随之增加,给操作风险的管理带来了一定挑战。
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持续健全操作风险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操作风险管理要求。
2.强化操作风险管理前瞻性,深入开展操作风险评估,尤其针对新业务和新系统上
线前,开展专项自评估工作,提前发现风险隐患并加以控制。
3.不断完善业务系统前端控制功能,对重要环节实施系统管控,减少人工操作。
4.加强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功能验证及日常监测,并制定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
开展应急演练。
5.持续开展典型风险案例宣导及业务培训,加大员工差错考核力度,不断提升员工
业务能力和风险管控意
识。
(五)政策风险
公司整体经营和各项业务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一方面,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利率
政策等的变动会影响证券市场的走势,从而对证券公司的经营和业务发展产生直接
而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发布一系列监管政策,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管理
规则,强调业务规范发展,对证券公司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新
要求。
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一
带一路”建设,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金融强国建设,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2.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动态的研究与分析,动态调整风控政策和业务策略,
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切实防范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业务风险。
3.密切关注监管政策变动趋势,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联系,针对主要业务相关
的监管政策进行分析解读,并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员工的政策敏锐度。
4.严格落实并执行监管有关规定,完善相关业务的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加强风险
管控力度,保障业务健康发展。
(六)法律合规风险
报告期内,证监会系统陆续发布投行业务、经纪业务、程序化交易管理等“1+N”
政策体系配套规则,系统性强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引导证券公司积极发挥功
能性作用,切实履行好直接融资“服务商”、资本市嘲看门人”、社会财富“管理
者”的职责。同时,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持续贯彻从严从紧监管理念,强化
投行领域财务造假打击力度,不断完善监管执法体制机制,优化行刑衔接机制,重
塑资本市场生态。证券公司法律合规管理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
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持续强化资本市嘲1+N”政策宣导,组织各单位做好各项新规的落实。
2.持续加强合规文化建设,编制下发《监管案例汇编》《法律合规信息快讯》《新
规速递》,加强法律合规培训和案例警示教育。
3.持续完善法律合规管理体系,加强法律合规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合规考核问责。
4.严格合规审查,强化重点领域合规自查检查,针对性开展合规隐患排查,切实做
好合规隐患的防范和化解。
5.做好反洗钱、信息隔离墙等合规专项工作,严格落实客户适当性管理要求,加强
客户交易行为管理。
(七)创新业务风险
公司稳步开展业务创新,有序拓展创新业务,创新业务结构和产品类型日趋复杂,
相应的风险管控机制、标准等需要持续完善。
公司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完善创新业务评审相关的工作规则,加强对公司及子公司创新业务的审核。
2.完善与创新业务配套的相关制度,强化对创新业务人才储备,确保在制度、人才
等配套措施到位的基础上稳步开展创新业务。
3.将子公司新业务、新模式、新产品等事项纳入公司分级评审决策体系,在子公司
一级评估的基础上,由公司风险管理等部门进行二级评估审核。
4.将创新业务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纳入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并不断根据业务运行
情况,动态调整控制阀值。
5.加强创新业务信息技术系统建设,持续完善业务管理、风险监控等各项系统功能
,切实发挥系统对业务的支持保障作用。
6.定期开展创新业务跟踪管理,对创新业务的风险收益情况以及风控措施有效性进
行全面回溯评估,并将回溯评估结果纳入年度风险管理绩效考核,不断完善创新业
务风险管控措施,推动创新业务稳健开展。
(八)声誉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职责明确的声誉风险管理架构,通过采取强化顶层设计、织密
监测及防控网络、制定应急处置机制等措施,未发生重大声誉风险事件。当前,证
券行业受舆情关注较多,新媒体、自媒体的广泛运用也给声誉风险管控带来更多挑
战,声誉风险管理重要性日益凸显。
公司对声誉风险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建立了职责明确的声誉风险管理框架、职责分工、管理要求等。公司遵循预
防为主的管理原则,明确了声誉风险报告协调机制、识别评估机制以及应急处置机
制。与此同时,公司通过有效的舆情监测系统实施舆情监测,对舆情实施分类分级
管理,在日常经营及管理中主动发现和化解声誉风险,积极稳妥应对各类声誉风险
事件。
(九)汇率风险
公司绝大部分的资产、负债、收益、成本及费用均以人民币列示,外币资产、负债
及收入的占比较校
公司开展跨境衍生品业务挂钩的标的资产、境外子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持有的资产,
主要以港币、美元等外币计价,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
公司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对汇率走势的分析和研判,对汇率风险进行监
控,设定外汇风险敞口限额,探索采用外汇远期、期货、期权、掉期等方式进行汇
率风险对冲,有效控制汇率风险。未来,随着公司国际化业务布局以及人民币国际
化进程的推进,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汇率的前瞻性研究,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对冲管理汇率风险。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河南省国创混改基金管理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泓源私募基金管理(山东)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宇航一期股权投资基金(上海)| 245900.00| -| -|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韩亚汇创一号(深圳)私募股权| -| -| -|
|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深圳申万交投西部成长一号股| 5800.00| -| -|
|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 | | | |
|伙) | | | |
|宏源汇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50000.00| 7291.57| 76687.15|
|湖南湘汇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 612.00| -| -|
|限公司 | | | |
|珠海申宏格金医疗健康产业投| 50000.00| -| -|
|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四川申万宏源长虹股权投资基| 31000.00| -| -|
|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辽宁国鑫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申万宏源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 20000.00| 1720.99| 24309.25|
|任公司 | | | |
|申万宏源创新(北京)私募基金| 10000.00| -| -|
|管理有限公司 | | | |
|申万宏源发展成都股权投资管| 3000.00| -| -|
|理有限公司 | | | |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 2000.00| -866.64| 29552.14|
|公司 | | | |
|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 | 144158.83| 10076.75| 3464559.10|
|上海东航申宏股权投资基金管| 1000.00| -| -|
|理有限公司 | | | |
|申万宏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407091.97| 17317.70| 2546820.45|
|上海申万宏源嘉实股权投资合| 10000.00| -| -|
|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申万宏源投资有限公司 | 100000.00| -| -|
|重庆市富荣股权投资基金合伙| 150000.00| -| -|
|企业(有限合伙) | | | |
|宏源期货有限公司 | 100000.00| 2894.31| 1697664.01|
|宏源汇智投资有限公司 | 200000.00| 3953.13| 545856.45|
|宏源循环能源投资管理(北京)| 1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申银万国投资有限公司 | 100000.00| 472.61| 109823.11|
|申万宏源西部证券有限公司 | 570000.00| 31990.39| 2079591.29|
|四川发展申万宏源股权投资基| 300000.00| -| -|
|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共青城申宏汇创二期物流产业| 13300.00| -| -|
|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宜宾市国资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202000.00| -| -|
|(有限合伙) | | | |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 100000.00| -1561.49| 124531.70|
|任公司 | | | |
|四川川投信产申万宏源股权投| 1000.00| -| -|
|资管理有限公司 | | | |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 5350000.00| 472624.18| 64166212.76|
|申万宏源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 250000.00| 6140.30| 294480.41|
|司 | | | |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52000.00| 92404.98| 1554320.76|
|金茂投资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200.00| -| -|
|南京洛德汇智股权投资合伙企| 150000.00| -| -|
|业(有限合伙) | | | |
|申万宏源(香港)有限公司 | -| -| -|
|宏源恒利(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60000.00| -| -|
|新疆天山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 5000.00| -| -|
|限公司 | | | |
|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15000.00| 3284.00| 172722.00|
|申宏汇创发展(佛山)股权投资| 8000.00| -| -|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新疆金投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 206300.00| -| -|
|司 | | | |
|北京城建(芜湖)股权投资管理| 2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申银万国交投产融(上海)投资| 1000.00| -| -|
|管理有限公司 | | | |
|共青城申宏汇创物流产业股权| 4300.00| -| -|
|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桐乡申万泓鼎成长二号股权投| 38000.00| -| -|
|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申银万国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 250000.00| 9584.37| 294126.50|
|司 | | | |
|霍尔果斯天山一号产业投资基| 151000.00| -| -|
|金有限合伙企业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