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002202)融资融券 - 股票F10资料查询_爱股网

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002202 金风科技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160916.2|22869.12|21058.08|   92.99|   10.68|    4.43|
|   23   |       6|        |        |        |        |        |
├────┼────┼────┼────┼────┼────┼────┤
|2025-10-|159105.2|36081.25|18510.77|   86.74|   13.78|   11.89|
|   22   |       2|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27】
财报速递:金风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5.84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5日,A股上市公司金风科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1%。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金风科技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具体而言,现金流、营运能力优秀,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良好,偿债能力、资产质量一般。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1%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481.47亿元,同比增长34.34%,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1%,基本每股收益为0.60元。金风科技对此表示,营业收入变动原因为:本期本公司风机及零部件销售规模增加。净利润变动原因为:本期本公司毛利额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减去投资收益减少等。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673.07亿元,应收账款为345.90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34.75亿元。存在2项财务亮点根据金风科技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2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收益净利润现金含量平均为182.11%,公司现金流优异。收现主营业务收现比率平均为110.13%,公司收入的变现能力很强。综合来看,金风科技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当前总评分为3.41分,在所属的风电设备行业的29家公司中排名靠前。具体而言,现金流、营运能力优秀,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良好,偿债能力、资产质量一般。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现金流4.465.001充足盈利能力3.043.4510良好偿债能力1.431.3822一般资产质量1.071.2123一般营运能力3.934.146出色成长能力4.463.977较强总分3.293.418良好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10-25】
股东追踪|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一组合等新进金风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金风科技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3位股东新进,3位股东退出,3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2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一组合本期持有267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5%;工银瑞信基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险-工银瑞信基金国寿股份均衡股票型组合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可供出售)本期持有225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5%;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本期持有222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4%。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期持有275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7%;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社保基金16012组合上期持有148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36%;博时主题行业混合上期持有142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34%。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0.0040%至7.725亿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25.31%至1.617亿股;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54.39%至2703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1.08%至3.263亿股;南方中证500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86%至3016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7.725亿股18.71%0.0040%流通A股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4.975亿股12.05%不变流通A股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69亿股9.37%不变流通A股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3.263亿股7.9%-31.08%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617亿股3.92%25.31%流通A股南方中证500ETF3016万股0.73%-1.86%流通A股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2703万股0.65%54.39%流通A股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一组合2673万股0.65%新进流通A股工银瑞信基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险-工银瑞信基金国寿股份均衡股票型组合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可供出售)2256万股0.55%新进流通A股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2228万股0.54%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24】
财报速递:金风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5.84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5日,A股上市公司金风科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1%。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金风科技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具体而言,现金流、营运能力优秀,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良好,偿债能力、资产质量一般。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1%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481.47亿元,同比增长34.34%,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1%,基本每股收益为0.60元。金风科技对此表示,营业收入变动原因为:本期本公司风机及零部件销售规模增加。净利润变动原因为:本期本公司毛利额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减去投资收益减少等。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673.07亿元,应收账款为345.90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34.75亿元。存在2项财务亮点根据金风科技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2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收益净利润现金含量平均为182.11%,公司现金流充足。收现主营业务收现比率平均为110.13%,公司收入的变现能力很强。综合来看,金风科技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当前总评分为3.43分,在所属的风电设备行业的29家公司中排名靠前。具体而言,现金流、营运能力优秀,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良好,偿债能力、资产质量一般。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现金流4.465.001充足盈利能力3.043.4510良好偿债能力1.431.5521一般资产质量1.071.2123一般营运能力3.934.146出色成长能力4.463.977较强总分3.293.438良好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10-24】
金风科技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81.47亿元,同比增长34.3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5日,金风科技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1.47亿元,同比增长34.34%,归母净利润25.84亿,同比增长44.21%。具体来看,金风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481.47亿元,同比增长34.34%。成本端营业成本412.18亿元,同比增长37.63%,费用等成本48.18亿元,同比下降2.13%。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1%。

【2025-10-24】
傲鲨智能:携手金风科技赋能风电行业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雁争)近日,傲鲨智能宣布与金风科技进行合作,并发布了风电行业应用示范案例,从多维度呈现了产品在金风科技实际生产场景中的落地应用。这些案例既验证了傲鲨产品在工业制造场景中的可靠性与普适性,也助力傲鲨不断迭代自身产品以适应制造业多种柔性化场景需求。
  作为清洁能源行业的标杆企业,金风科技已连续14年排名稳居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第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一,累计出口风机占中国出口总量的近50%。
  傲鲨智能负责人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风电行业中,一线工作充满高强度挑战。工作人员需频繁搬运重型部件,长期承受较大体力负荷,高处作业与受限空间作业更是常态化的考验。对于工作精度和质量的极致追求,要求他们必须始终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并进行精细操作,这本身也带来了持续的体力消耗。针对风电行业的这一系列现实需求,傲鲨产品的落地应用,是以前沿科技守护一线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赋能绿色生产力。
  该负责人对记者说,在重型部件搬运、高空作业或受限空间作业等场景中,引入傲鲨产品,能够有效减轻作业强度,降低劳动风险,提升劳动效率,实现员工健康保障与企业效益提升的双重目标。以FIT-HVPRO腰部外骨骼机器人为例,在厂区内大线工序中,面对单根较重物料且需重复性搬运的作业需求,该产品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额外30kg助力,即时抵消60%以上腰部负荷,将腰间盘压力峰值降低约40%,还可以分担大腿与膝踝关节冲击,全程动态防护腰腿关键部位,有效预防职业劳损,并同步提升生产效率。
  此次,傲鲨智能与金风科技携手合作,是对“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实践。双方依托创新技术,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驱动产业绿色增长。外骨骼技术正从科幻走入现实,从概念走向应用,为普通劳动者提供切实支持,引领工业制造在安全保障、效率提升与人文关怀层面实现进阶。

【2025-10-24】
金风科技曹志刚:以“度电价值成本”重构风电逻辑 
【出处】中国能源报【作者】苏南

  《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金风科技副董事长兼总裁曹志刚。
  ▲金风科技副董事长兼总裁曹志刚
  “2025年是风电的分水岭,行业正从‘选价格’转向‘选价值’。”在2025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期间,金风科技副董事长兼总裁曹志刚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抛出了这一重磅判断。
  随着国家能源局“136号文”落地带来的电力市场化变革,传统“高电量=高收益”的风电发展逻辑已失效,如何在电价波动中锁定收益、在电网高渗透率下保障稳定、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共生,正成为风电行业破局的核心命题。曹志刚与记者深入探讨了“度电价值成本”理念、“系统共生”与“全球共生”战略,为这场风电产品底层逻辑的重构,提供了来自头部企业的实践样本。
  ▲金风科技GWH204-Ultra机组
  从“度电成本”到“度电价值成本”
  “今年我们不再单纯追求更大的叶轮直径或机组容量,而是转向‘度电价值成本’的突破。”曹志刚指出,风电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的行业进化。
  2025年,国家能源局“136号文”全面落地,新能源进入“平价+市场化交易”时代。过去依赖固定电价补贴的盈利模式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电力交易中电价与风资源“错配”的挑战。“在吉林、新疆等地区,往往风速大时电价低,风速小时电价高。”曹志刚坦言,传统的“高电量=高收益”逻辑已失效,金风今年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客户在波动中锁定价值。
  为此,金风科技提出了“度电价值成本”理念,替代行业沿用了十余年的“度电成本”。度电价值成本的核心是将电价与发电量双重变量纳入时序化评估,通过精准预测电价波动,优化机组发电策略。“比如在低风速高电价时段,我们通过抬升功率曲线低风速段的发电能力,让风机‘择机而发’;在高风速低电价时段,则通过智能控制减少出力,将寿命‘存’到高价值场景。”曹志刚解释。
  这一策略的落地,离不开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创新。在硬件层面,金风2025年发布的陆上GWH204-Ultra系列机组,通过碳纤维叶片、智能感知系统等设计,在电力交易高价值时段发电量提升3%以上;在软件层面,金风自主研发的“天机云电力交易平台”,融合了电价预测、风功率预测与场群调度算法,实现了“15分钟级”的精准响应。“现在客户对功率预测的考核已从4小时总量精度,细化到每15分钟的打点准确度,这对风电软硬件平台能力的整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此外,金风还推动陆上风机寿命从20年延长至25年,海上风机延长至30年。“延寿不是简单增加钢材厚度,而是通过核心部件设计升级与载荷优化实现,这一升级可提升项目年发电小时数129—206小时,每千瓦投资成本降低279—361元。”曹志刚透露,这一技术已获得国际认证,将成为客户应对电价不确定性的“压舱石”。
  “2025年是风电的分水岭,从“选价格”到“选价值”。”曹志刚的判断,基于对政策、市场、技术的深刻洞察。当电力交易重构盈利逻辑,当电网消纳倒逼技术升级,当全球化竞争进入深水区,风电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共生”。“风电的未来,不是让每一度电更便宜,而是让每一度电更有价值。”这或许正是中国风电从“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全球首个零碳码头——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
  从“单机竞争”到“系统共生”
  “未来的竞争,不是单机容量的竞争,而是系统解决方案的竞争。”曹志刚强调,金风已成立AI研究院,依托全球1.45亿千瓦装机数据,挖掘非结构化数据价值,让风机从“设备”变为“能源管理终端”。
  当前,行业正经历着一个深刻且积极的转变。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经过过去两三年的市场引导和行业共识逐步形成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是,行业已从过去单纯追求“更大叶轮直径”的硬件竞赛中走出来。“自去年我们停止发布更大叶轮直径的新品以来,今年的市场趋势也印证了这一点:多数企业开始聚焦于现有产品平台的深度挖掘与价值延伸。”曹志刚表示,这一转变对整个行业,尤其是供应链体系,是重大利好。它有效缓解了设备更新换代给供应链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过去,供应商刚投入巨资购入的加工设备或模具,可能因机组的快速迭代而在一两年内就被淘汰,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如今,这种更为稳健的发展模式,将有助于行业构建一个更可持续、更健康的生态系统。
  另外一个转变是,核心竞争力从“硬”向“软”转移。曹志刚分析,过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体现在硬件参数等直观、可量化的指标上。而未来,软性竞争力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这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化解决方案、数据分析能力、全生命周期服务等。与硬件不同,软件和解决方案的价值往往是隐性的。企业可以宣称拥有某套先进的系统,但最终的价值必须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检验。如何建立一套公正、有效的评估体系,将“软实力”转化为客户可感知、可衡量的价值,是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
  在曹志刚看来,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与回归制造本质相呼应,服务产业也面临着同样的课题。虽然服务平台的搭建、AI工具和智能装备的应用是必然趋势,但“最后一公里”的落地执行能力,正成为当下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最后,一个常被提及但实践不足的领域,是对创新基础设施的长期投入。“例如,风洞实验等公共资源目前尚不完善,企业若要布局,往往需要自行投资。”曹志刚直言,这类投入的特点是,短期内难以见到直接的经济效益,甚至带有一定的概率性。一次实验可能仅用于验证,或对科研有贡献,但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商业闭环。然而,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这些看似“不划算”的投入,恰恰是构建未来创新能力的基石。缺少了这些基础,企业可能会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后劲不足。
  风电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走向精耕细作。未来的竞争将是多维度的:既要有稳健的产品迭代策略,也要有可量化的软性实力;既要回归工艺制造的坚实根基,也要打通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金风科技巴西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共生”
  “中国风电出海,不能急功近利。”曹志刚的这句话,道出了金风科技国际化15年的心得。当前,金风出口的风电机组占中国风机出口总量的近50%,但在他看来,出海的“上半场”是建立信任,“下半场”才是价值共生。
  “2008年刚进入智利时,我们拜访开发企业高管,对方连见面的时间都不给。”曹志刚回忆,如今这家开发企业有项目机会,第一时间会找金风科技做方案。这种转变,源于金风科技对“长期主义”的坚持。“在当进入南非、巴西等新兴市场时,我们曾连续多年没有订单,但仍坚持本地团队运营,与社区、政府建立连接。”
  本地化的核心是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在巴西,金风科技不仅设立总装厂,为当地风电大部件制造实现“补链”,更带动当地铸造、减速器等产业复苏。“我们请巴西企业到中国学习效率提升,再结合当地安全标准,实现成本与属地化的平衡。”曹志刚指出,风电产业链不应局限于叶片、齿轮箱等硬件,物流、安装、金融、保险等“软环节”同样关键。“国外一家开发企业曾要求我们负责道路改造,这在国内是EPC的工作,但在海外,客户需要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曹志刚看来,中国风电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其背后蕴含着双重动因与深远价值,可从企业自身发展与全球能源转型两个维度进行解读。一是内在驱动力。从企业自身角度看,出海是其突破国内市场增长瓶颈、实现全球化布局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企业能够获取新的增长点,提升自身规模与全球竞争力,这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战略选择。二是外部价值。从国际市场的视角来看,中国企业的出海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了关键动力。其核心价值在于,中国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积累、规模化生产能力和供应链优势,能够提供“最优度电价值成本”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能为开发商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从商业逻辑上讲,开发商是欢迎并乐于接纳这样的合作伙伴的。
  文丨本报记者苏南

【2025-10-24】
申万宏源:航运减碳大势所趋 重视生柴、RNG及绿色甲醇 
【出处】智通财经

  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IMO及欧盟等航运减碳政策频发,航运减碳进入落地期,航运减碳材料迎来风口。从供需来看,据DNV截止2025年8月统计,生柴、LNG、绿醇需求分别约2亿/4000万/600万吨,船燃供给仅70/10/10万吨,低碳燃料供给严重不足。从经济性来看,欧盟合规成本高于IMO,且逐年提升,其2025/2030/2040/2050燃料+合规成本分别为741/953/1649/3014美元/吨(IMO框架下VLSFO+合规成本在2028/2030/2040年分别为525/583/1362美元/吨),推动低碳燃料需求释放。
  申万宏源主要观点如下:
  IMO及欧盟等航运减碳政策频发,航运减碳进入落地期
  全球船运燃料用量约3亿吨,对应碳排放量超10亿吨(欧盟占比约18%),占全球的3%,欧盟及IMO等航运减碳政策不断出台。1)欧盟:航运业自2024年纳入欧盟碳市场,未履约缺口将被罚款100EURO/tCO2e;FuelEU要求2025年开始降碳2%,2050年降碳80%,违者罚款642EURO/tCO e;2)IMO:2023年提出2050净零战略,2025年4月批准了净零框架草案,明确统一碳价($380或$100/tCO e)实质性推动航运减碳。3)中国:开展绿色燃料试点,同时明确绿色氢氨醇消费可计入绿电消纳任务。
  2030年ZNZ使用目标5-10%,合规成本提升助力ZNZ需求释放,行业供不应求
  从供需来看,据DNV截止2025年8月统计,生柴、LNG、绿醇需求分别约2亿/4000万/600万吨,船燃供给仅70/10/10万吨,低碳燃料供给严重不足。从经济性来看,欧盟合规成本高于IMO,且逐年提升,其2025/2030/2040/2050燃料+合规成本分别为741/953/1649/3014美元/吨(IMO框架下VLSFO+合规成本在2028/2030/2040年分别为525/583/1362美元/吨),推动低碳燃料需求释放。需注意的是,碳价锁定ZNZ上限,绿醇当前价格6200美元/t依赖碳价380美元/吨,未来需重视降本,作为对比,生柴相比绿醇更有经济性(分别为0.21/0.31元/MJ)。
  生物柴油:存量船舶核心减碳措施,港口加注量高增
  需求:存量船舶主要为单一传统燃料,改造成本极高,未来降碳极度依赖生物柴油,新加坡港口生物柴油加注量高增。自2022年以来,新加坡港口生物柴油加注量持续大幅提升,反应需求正逐步落地。从供给来看,全球生物柴油产量约5200万吨,主要用于柴油车减碳,伴随电动车高速发展,生物柴油有望更多转向船运等难以电气化领域。建议关注卓越新能(688196.SH)及山高环能(000803.SZ)。
  生物天然气:LNG船需求广阔,绿色溢价助推爆发
  RNG可显著降碳、改善环境,并提高能源安全,中国及欧盟目标2030年产量超200/350亿方。历史RNG发展较慢,主因成本较高,伴随IMO净零框架+质量平衡模式落地,有望推动RNG绿色溢价兑现(美国Archaea的RNG绿色溢价高达725%),行业有望爆发。建议关注维尔利(300190.SZ)、中国天楹(000035.SZ)。
  绿醇:甲醇船快速增长,中期有望供需两旺
  当前406艘甲醇船(含订单)预计对应甲醇需求超800万吨,但全球绿色甲醇2025年底预计投运总产能仅124万吨,其中中国73万吨,短期供不求应。全球中期规划虽超4000万吨,但考虑实际落地面临的诸多挑战(认证、资源及技术、成本等),因此能快速落地且具备成本及规模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建议关注:复洁环保(688335.SH)、中国天楹(000035.SZ)、金风科技(002202.SZ)、吉电股份(000875.SZ)、佛燃能源(002911.SZ)、香港中华煤气(00003)、中集安瑞科(03899)、中远海运国际(00517)等。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风险、低碳燃料降本不及预期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2025-10-24】
金风科技等在江苏成立风电国创科技公司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10月24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江苏风电国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高斯,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认证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大数据服务;科普宣传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新疆风电国创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由金风科技、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2025-10-24】
傲鲨外骨骼机器人落地金风科技 
【出处】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陶凤王天逸)10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傲鲨智能近日正式发布风电行业应用示范案例,其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已在金风科技实际生产场景中落地应用。
  公开资料显示,金风科技连续14年位居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第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一,累计出口风机占中国出口总量近50%。而风电一线作业长期面临现实挑战:工作人员需频繁搬运重型部件,长期承受较大体力负荷,高处作业与受限空间作业更是常态化场景;同时,作业对精度和质量的高要求,需工作人员持续保持高度集中并进行精细操作,进一步加剧体力消耗,职业劳损风险较高。
  傲鲨智能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此次落地的傲鲨外骨骼机器人中,FIT-HV PRO腰部外骨骼机器人在厂区大线工序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单根较重物料的重复性搬运需求,该产品能为工作人员提供额外30kg助力,即时抵消60%以上腰部负荷,将腰间盘压力峰值降低约40%;同时可分担大腿与膝踝关节冲击,对腰腿关键部位实现全程动态防护,在预防职业劳损的同时,同步提升生产效率。

【2025-10-24】
金风科技: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2.2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金风科技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2.29亿元,当前融资余额16.0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14%,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228691247.00210580815.001609162632.002025-10-22360812502.00185107739.001591052200.002025-10-21209133379.00232126363.001415347437.002025-10-20225149300.00234282672.001438340421.002025-10-17268818190.00243193616.001447473793.00融券方面,金风科技10月23日融券偿还4.43万股,融券卖出10.6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62.8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6%,融券余额1418.04万,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1628700.00675575.0014180365.002025-10-222076646.001791823.0013071115.002025-10-21662901.001990186.0012582661.002025-10-20668450.003727950.0013600420.002025-10-17476800.002917420.0017119504.00综上,金风科技当前两融余额16.23亿元,较昨日上升1.2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金风科技19219682.001623342997.002025-10-22金风科技176193217.001604123315.002025-10-21金风科技-24010743.001427930098.002025-10-20金风科技-12652456.001451940841.002025-10-17金风科技21739918.00146459329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风电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攀升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近日,新强联、中材科技等风电核心零部件企业陆续发布亮眼三季报。相对而言,中游风电整机制造环节仍处于修复期。
  随着“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加速落地,风电行业长期增长空间已打开。多位企业和行业研究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风电行业四季度景气度有望持续攀升。
  风电零部件企业纷纷发布“喜报”
  轴承龙头新强联三季报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6.18亿元,同比增长84.10%;归母净利润为6.64亿元,同比增长1939.5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82亿元,同比增长846.59%。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8.88%,同比上升12.1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8.94%,较上年同期上升20.10个百分点。
  “行业需求回暖与公司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是盈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今年以来公司一直处于满产状态,成本管控成效显著。”新强联董秘寇丛梅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公司将在保障满产的基础上推进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满足客户更高的要求。横向产品拓展方面,公司通过2022年募投项目布局齿轮箱轴承,目前已与多家主流企业达成合作,逐步向风电齿轮箱轴承等品类延伸,未来该品类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记者采访获悉,当前风电叶片需求供不应求,头部企业普遍订单饱满,当前的高景气形势还将在四季度延续。中材科技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69亿元,同比增长33.47%;归母净利润4.8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34.84%。
  10月23日,广大特材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7.75亿元,同比增长27.56%,归母净利润2.49亿,同比增长213.65%。公司近期称,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向好、客户订单拓展、内部产品结构优化及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同时,募投项目的效益逐步显现,风电齿轮箱零部件项目和海上风电铸件项目的产能提升也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盈利贡献。
  万联证券研报显示,相较于零部件企业的高增长,中游整机制造环节盈利仍处于修复阶段。据记者对7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进行统计,今年上半年平均毛利率在11%左右,同比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即使头部企业也未能幸免。
  东吴证券等券商电力和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认为,随着前三季度风电装机规模大幅增长,第三季度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项目交付环比向上。在风电行业景气回升的趋势下,风电产业链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改善,建议关注龙头公司业绩修复、估值回升带动投资机会,可关注塔架、主机、海缆、零部件等不同环节。
  政策与项目共振,万亿级市场空间可期
  我国于9月24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正式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这意味着未来五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将较“十四五”期间实现翻倍增长。
  隆华科技证券事务代表杨华威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从事风电叶片材料PVC泡沫材料的制造,主要应用于大型及海上风电叶片,和明阳智能等厂商保持稳定合作。今年以来,风电装机规模大幅增加已直接带动零部件的需求,公司相应的材料产线一直处于满产状态,销售和盈利情况较去年同期明显改善。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杨华威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加大风电领域新材料的布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近日表示,国家能源局将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坚持本地消纳和外送消纳并重,加快推进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二是规范有序推动省管海域的海上风电开发,积极稳妥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有关工作;三是推动风电集成发展,不断拓展“风电+”模式。
  重大项目的加速落地成为需求释放的直接抓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三峡集团正通过规模化开发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将戈壁荒漠变为能源基地。三峡集团相关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若羌新能源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近1900万千瓦,其中包括风电400万千瓦、光伏850万千瓦,配套先进高效火电装机396万千瓦等,是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南疆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火储外送基地项目。
  风电制氢等新业态的探索进一步拓宽了市场边界。近期,地方主管部门对金风科技乌拉特中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制氢氨醇部分)工业项目备案(发改)项目准予备案。根据金风科技相关公告,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189.2亿元。项目总体规划建设3GW风电,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取绿色甲醇60万吨/年、制取绿氨40万吨/年。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等企业近期都正在内蒙古、吉林等地投资建设风电制氢氨一体化项目。
  据风电行业研究员测算,按照“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1.2亿千瓦装机目标,风电产业链年均投资将超2500亿元。其中,核心零部件环节将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整机与下游运营环节分别占据25%和15%。在国产替代与技术升级的驱动下,具备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有望获得超越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产业链的结构性分化或将成为长期趋势。
  伍德麦肯兹近期发布的报告预计,未来10年,全球风电市场有望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实现多个重要里程碑。其中,未来5年内,全球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70吉瓦;到2028年后将进一步提速,并在2034年达到峰值200吉瓦。有分析认为,海外市场将进一步增厚我国风电产业链企业的业绩。

【2025-10-23】
金风科技亮相CWP2025 
【出处】金风科技官微

  10月20-22日,金风科技以“连接伙伴·价值共生”为主题亮相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推出锚定市场价值的绿色能源全场景解决方案,期待与全球合作伙伴成为“长期互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价值合伙人”。
  全系列产品,锚定市场价值
  面对“136号文”落地后风电价值逻辑重构的市场环境,金风科技发布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矩阵,该系列产品是初步具备“经理人”思维的交易型风机,高电价时多发电,低电价时少出力,“保存实力”,从而实现新产品的设计运行寿命预期延长5年。综合测算,在全生命周期内,新系列产品相比传统同规格产品可提升项目收益率2%-2.5%。
  今年以来,储能从“强制配储”进入“经济配储”阶段。市场对储能经济性的需求水涨船高。金风科技针对性打造Goldstack L6000储能产品,容量提升至6.68/6.9MWh,实现充放电效率、并网友好度等多重提升,并依托产品形成“场站级解决方案”。据测算,50MW/100MWh储能项目采用新产品后全投资净现值提升超1600万元。
  金风混塔不仅向全行业推出适用于多元场景的全系列产品,还分享了“全生命周期数字化2.0平台”对于提高混塔设计、生产、施工、监测、运维效率与质量的成功经验。
  服务与合作升级,构建行业新生态
  市场化环境下,后服务是释放价值的重要载体,当前,由金风运维的风电场站容量已突破一亿千瓦,将为智能化运维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金风发布“一站式+科技运维”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整合智慧运维、L3级无人化、风机系统级技术、AI+等核心技术,帮助项目运维优化人效、提升效率,为新能源资产优化长期收益、减轻管理负担。
  为进一步助力各行各业低碳转型,金风科技发布“绿洲能碳管理平台”能源调度产品,通过AI赋能帮助用户、园区在提升用电绿色度的同时,降低用能成本。该平台的低碳产品认证体系,帮助用户发现并兑现每一度绿电的碳减排价值,为以高载能企业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助力。
  金风零碳助力金雪驰获得由SGS认证颁发的“柴油机油”和“无人机发电机专用油”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基础理论的探索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决定了行业未来的发展高度,由金风科技牵头组建的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本届展会期间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研发创新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携手合作,为风电产业创新升级注入新动能。
  聚焦ESG管理,彰显企业责任
  金风科技高度关注ESG管理水平的持续改善,在展会期间,与行业伙伴积极交流“诚信合规经营、绿色环保运营、建设可持续产业链、公平健康工作环境以及建立和谐社区关系”等方面的体系化管理经验和实践路径。
  金风科技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
  专业培训是预防安全风险的“第一道关”。金风科技在展会现场搭建了海上作业模拟场景,由培训专家为观众呈现全球风能组织(GWO)高处作业、海上求生和风机高级救援实战演练。同期,金风完成“GWO螺栓紧固模块培训课程”发布,并获得GWO认证;荣获GWO年度领先示范机构、年度卓越讲师奖、年度行业推动奖。
  市场化变革,为新能源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风电价值链正在延伸至更多新场景、新领域。相信在全产业链伙伴的共同努力下,风电将进一步与更多能源形式,更多转型需求有机融合,成为全球社会绿色发展的关键贡献者。

【2025-10-23】
金风科技: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3.61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金风科技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3.61亿元,当前融资余额15.9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15%,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360812502.00185107739.001591052200.002025-10-21209133379.00232126363.001415347437.002025-10-20225149300.00234282672.001438340421.002025-10-17268818190.00243193616.001447473793.002025-10-16256396806.00267199388.001421849219.00融券方面,金风科技10月22日融券偿还11.89万股,融券卖出13.7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07.6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3%,融券余额1307.11万,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2076646.001791823.0013071115.002025-10-21662901.001990186.0012582661.002025-10-20668450.003727950.0013600420.002025-10-17476800.002917420.0017119504.002025-10-161120000.001240000.0021004160.00综上,金风科技当前两融余额16.04亿元,较昨日上升12.3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金风科技176193217.001604123315.002025-10-21金风科技-24010743.001427930098.002025-10-20金风科技-12652456.001451940841.002025-10-17金风科技21739918.001464593297.002025-10-16金风科技-11886371.00144285337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金风科技发布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 覆盖海陆全场景 
【出处】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10月22日讯在近日召开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金风科技发布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并与鉴衡认证中心联合发布《中国风电电力交易场景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
  据了解,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覆盖海陆全场景,对GWH204-Ultra系列机组进行扩展升级,新发布10.5MW-11.1MW容量机型,并推出适配远海低风速市场的GWH266-14MW机型,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其中,GWH204-Ultra系列机型较同功率242米叶轮机组发电性能提升2%,电力交易高价值时段发电提升3%以上,功率曲线仿测准确度提升5%以上。GWH266-14MW机型凭小叶轮设计,尾流损失较同功率大叶轮机型降低5%-6%,发电量与同功率300米叶轮机组持平。综合测算,新产品叶片制造工时下降10%,运输通过率提升50%,塔架重量、吊装成本分别降低10%、20%,综合降低客户长期资本投入(Capex)达7%。
  同时,金风科技还为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引入了具备“经理人思维”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高电价时段多发电、低电价时段降容延寿的智能发电模式,提升项目收益率2%-2.5%。产品寿命也有所延长,陆上机型设计寿命延长至25年,海上机型延长至30年,可等效为项目年发电小时数提升129-206小时。
  金风科技产品总监张虓赫在分享中表示,根据国家预测,未来年均新增装机100千瓦以上,这意味着风电还有广阔的空间,在空间的背后其实挑战也很大,既在电力交易场景下如何让每一个风电更有价值。所以我们今天发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套系统解决方案。我们有一个愿景,就是我们与业主紧密协作,最终实现电力交易场景下,让每度电都有高价值。
  此外,金风科技现场还与鉴衡认证中心联合发布《中国风电电力交易场景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该白皮书为电力交易市场化转型下的风电项目价值优化提供指引。GWH204-10MW与GWH266-14MW两款Ultra系列主力机型获得风力发电机组长寿命型式认证,为市场准入铺平道路。

【2025-10-22】
金风科技: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2.0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金风科技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2.09亿元,当前融资余额14.1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84%,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209133379.00232126363.001415347437.002025-10-20225149300.00234282672.001438340421.002025-10-17268818190.00243193616.001447473793.002025-10-16256396806.00267199388.001421849219.002025-10-15319218377.00226695270.001432651801.00融券方面,金风科技10月21日融券偿还13.42万股,融券卖出4.4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6.2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6%,融券余额1258.27万,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662901.001990186.0012582661.002025-10-20668450.003727950.0013600420.002025-10-17476800.002917420.0017119504.002025-10-161120000.001240000.0021004160.002025-10-154915274.002671781.0022087949.00综上,金风科技当前两融余额14.28亿元,较昨日下滑1.6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金风科技-24010743.001427930098.002025-10-20金风科技-12652456.001451940841.002025-10-17金风科技21739918.001464593297.002025-10-16金风科技-11886371.001442853379.002025-10-15金风科技95039416.00145473975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风电价格最差的情况已经过去 未来五年装机目标翻倍式上调(附概念股) 
【出处】智通财经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超578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5.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5.7%,规模以上企业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1%。
  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时代。
  25年1-8月全国风电装机58GW,同比增长72%,Q3海陆风交付环比继续向上。
  25年1~9月陆风机组招标79GW,同比增长7%;海风招标8.3GW,同比增长9%。
  海风方面,江苏/广东项目进展顺利,深远海催化有期待。
  10月20日,被誉为中国风电“风向标”与“晴雨表”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
  大会开幕式上,《风能北京宣言2.0》正式发布,该宣言旨在凝聚全球风电产业的共识与力量,其中提出“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相比2020年提出的装机目标,年均装机量翻番。
  三一重能董事会秘书周利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风电价格最差的情况已经过去了,明年风电行业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虽然企业表现可能会分化,但会是相对来说行业比较好的一年。
  风电相关产业链港股:
  龙源电力(00916):是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发展迅速。其在江苏、福建等地有多个大型海上风电场,政策实施后,可享受增值税退税优惠,增加企业现金流,提升整体业绩。今年初公司中标龙源射阳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江苏省发改委2025重点项目。
  金风科技(02202):作为国内风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金风科技在海上风电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方面投入较大。此次政策将促进海上风电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为其海上风电设备的销售提供更有利的市场环境。金风科技2024年自有风电场开发营收达到108亿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海上风电市场新签订单量达到6GW。在2025年10月的华电675MW风电项目招标中,金风科技单家中标量占比超43%,显示出其在海上风电项目招标中的强大竞争力。另外,金风科技积极布局海上风电市场,拟投资60亿元在北部湾建设风电零碳产业基地,这将进一步提升其在海上风电市场的竞争力。金风科技风电混塔累计交付量突破3000台,服务于全国21个省份的240余个风电项目,累计交付容量超过15GW。

【2025-10-22】
直击北京风能展: 风电行业从“内卷”到“外展” 新能源全面入市催生集成化创新 
【出处】证券时报

  为期三天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即将落幕。
  去年四季度以来,风电行业“反内卷”行动初显成效,风机招标价格回升明显。不过,在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风电投资收益波动性增加。在此次展会上,多方行业人士呼吁推动风电集成化创新发展,加快对多能转换技术的探索与示范应用,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将风电的产业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
  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梁志鹏在展会期间表示,新能源已是电力系统中大规模、高比例的电源,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挑战,新能源在电力供需平衡方面也面临新的难题,需要在技术、商业模式、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持续推进创新。
  锚定50亿千瓦目标
  10月20日,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召开首日,《风能北京宣言2.0》正式发布。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的一项重要倡议是,“十五五”期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500万千瓦,确保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指出,中国正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2025年底前将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但与此同时,新能源参与市场加剧了现货价格变化。她提供的数据显示,风电折价幅度虽然没有光伏那么大,但在2024年山东、山西、蒙西、甘肃现货交易中,风电现货市场价格仍低于均价13%、15%、27%和25%。
  山高新能源副总裁马锁明表示,136号文发布后,新能源电量全部进入市场,电价成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项目投资收益很难做精准测算。“对于投资企业而言,首先要做的是控制成本,将项目发电成本降到最低,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交易竞价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马锁明还介绍,过去风电项目招标时,往往采用通用标准,很难选出最优的主机供应商。接下来,投资方会在招标的技术方案沟通、比选方面花更多时间,通过充分交流,选择最优的综合解决方案。“风电主机厂家是创新的主力,各家主机厂有各自的高招,过去,业主方会在风机过保后向主机厂采购一些配件,但未来,在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可以考虑同主机厂家做一些利益分享。”
  风电机组引入AI大模型
  在展会现场,记者注意到,多家主机厂商将AI大模型引入风电机组,一方面,借助负荷侧用电需求预测以及对电价的预测,提升风电场收益;另一方面,通过AI技术实现了产品研制平台搭建、风机智能诊断分析、规划方案智能生成等功能。风储一体、多产业集成创新也是展会透露的新动向。
  伽利略AI风机是远景能源本次展出的重点产品。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远景天机”气象大模型利用千卡算力和百亿参数模型实现了关键突破,仅需3分钟即可生成未来15—30天的全球精准预报,“反馈闭环”还能使模型不断修正和优化预测结果,区域级高时空分辨率可以做到20米以内。
  此外,远景伽利略AI风机核心是一个过亿参数规模的神经网络,基于“远景天枢”能源大模型的智能控制平台,实现了从毫秒级的实时响应,它让风机像拥有预感,可提前调整变桨变频策略,也让它具备自愈力,能在部件亚健康阶段就预警干预。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面对市场需求,明阳智能旗下深圳量云公司也打造了基于气象大模型、机器学习和AI赋能的电力交易量化决策系统,可有效帮助客户完成市场分析、市场预测、交易策略和结算复盘,最终提升新能源发电收益。
  梁志鹏认为,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应发展“适网型”技术装备,同时电网侧也应打造“适新型”智能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应全面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解决新能源并网运行和供需平衡问题。
  集成化创新发展模式受关注
  《风能北京宣言2.0》指出,随着风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和全社会低碳发展诉求,多能互补、多产业融合的集成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宣言倡议,政府主管部门应着力完善绿色氢氨醇、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推动技术加快成熟。加快对以绿电制氢氨醇为代表的多能转换技术的探索与示范应用,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发挥风电的聚合效应,将风电的产业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
  梁志鹏也表示,要探索新能源消纳利用新方式。加快推广虚拟电厂、综合智慧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模式,为新能源的消纳与利用开辟广阔空间。同时还需要更好地发挥储能的作用,从“重配储”转变为“重用储”。今后还应推广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化为工业产品等新方式。
  谈到新能源与产业集成发展的话题时,时璟丽认为,集成发展包括多个维度,一是新能源开发建设集成,二是新能源与产业协同,三是新能源电力推动新型供热、燃料利用。
  时璟丽展示了三个方面的产业协同重点,以新能源支持新能源产业链的绿色制造,即以绿造绿;新能源与传统产业协同优化升级,即以绿转型;新能源与算力、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即以新促新。此外,着眼于风光储制氢氨醇方向,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并考虑新能源电力供热的可行性,特别是在满足工业用热需求。
  展会期间,记者在金风科技展台看到,公司不仅推出了场站级储能新品GoldStack L6000,更通过现场展示明确其产品定位——既覆盖独立储能与源网侧储能核心场景,又整合电池舱、构网PCS、电控舱及三电服务,以“整站产品+服务”模式直接助力客户提升项目收益率。
  金风科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2025年上半年,金风科技储能设备全球出货量累计突破15GWh,而在国内市场,其2024年订单量已跻身行业第八。战略方向上,金风科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明确,光伏配储一体产品已实现国内外客户规模化出货,“风电+储能”协同发展仍是公司未来重点布局的核心方向之一,将持续推动新能源产业链的高效融合与价值释放。
  远景能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推出的AI风储一体机就像一座“小型发电站”,能够深度构网、支撑电网,而且可以长时间脱离电网“孤岛运行”,做到“断网不断电”,支撑绿电直连等场景用电,即便是遭遇台风等极端状况,也可以自主抗台,不需要额外借助柴发,更加安全、环保、零碳。
  在中国中车展区中央,一座集海陆场景于一体的大型沙盘成为焦点,呈现了风、光、水、储、氢等多领域融合创新的成果。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该应用场景中,储能系统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存储效率;抽水蓄能技术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问题;构网型PCS可高效调压调频,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制氢技术则瞄准海上风电离网制氢整体解决方案这一目标。
  “中国中车推出的适应丰富场景的‘风光氢储’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正在全面推动清洁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这种多能互补的模式,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中国中车工作人员说。

【2025-10-21】
金风科技发布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锚定市场价值 
【出处】金风科技官微

  10月21日,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金风科技正式推出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矩阵,以全周期价值优化为核心,为客户打造从“保发电”到“创价值”的解决方案。
  伴随“136号文”落地,新能源行业正经历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转折,风电价值逻辑发生重构。“度电价值成本”(LCOV)正取代传统的“度电成本”(LCOE),成为衡量项目竞争力的新标尺。
  “以小见大”,凸显价值
  基于这一洞察,金风科技着力打造“为市场而生”的产品。
  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覆盖海陆全场景,对GWH204-Ultra系列机组进行扩展升级,新发布10.5MW-11.1MW容量机型,并推出适配远海低风速市场的GWH266-14MW机型,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GWH204-Ultra系列机型较同功率242米叶轮机组发电性能提升2%,电力交易高价值时段发电提升3%以上,功率曲线仿测准确度提升5%以上。GWH266-14MW机型凭小叶轮设计,尾流损失较同功率大叶轮机型降低5%-6%,发电量与同功率300米叶轮机组持平。综合测算,新产品叶片制造工时下降10%,运输通过率提升50%,塔架重量、吊装成本分别降低10%、20%,综合降低客户长期资本投入(Capex)达7%。
  连接市场,效益提升
  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成为初步具备“经理人思维”的智能风机。依托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高电价时段多发电、低电价时段降容延寿的智能发电模式,提升项目收益率2%-2.5%;同时其依托构网型技术,融合风光储系统解决方案后,可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寿命延长,以长期主义穿越产业周期
  创新是起点,而长期可靠是产品价值的放大器。新一代Ultra系列产品陆上机型设计寿命延长至25年,海上机型延长至30年,使项目收益因延长的产品生命周期持续提升。经测算,这一寿命升级可等效为项目年发电小时数提升129-206小时,每千瓦投资成本降低279-361元,以长期主义穿越产业周期。
  创新产品推进生态升级
  发布会上,金风科技与鉴衡认证中心联合发布《中国风电电力交易场景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为电力交易市场化转型下的风电项目价值优化提供方向指引。
  现场还为金风科技GWH204-10MW、GWH266-14MW两款Ultra系列主力机型颁发IECRE风力发电机组型式认证,为其提供市场准入“通行证”。
  应对市场化变革,需要整个行业形成新共识,构建新联盟。金风科技与大唐宁夏公司、国电投经研院、国家电投察哈尔公司、国科电(贵州)、北京达峰新能源、唐山海泰签约,未来将联合推进创新示范项目,探索长寿命技术应用与精益运营模式,推动行业从“设备供应商”向“资产运营商”转型。
  产品是市场的交互载体,理应“为市场而生”。金风科技以LCOV为全新标尺,推动技术创新,升级服务维度,打造高价值风电产品,与行业深度协同,从“价格内卷”、“参数竞赛”迈入“价值竞争”新阶段。

【2025-10-21】
AI登场,能否提高风电企业的收益确定性 
【出处】新京报

  “在今年这些电力市场化政策出台之后,客户给我们反馈最多的是项目预期收益模型不会搭不会算了。”10月20日,在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上,三一重能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杨怀宇如是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简称“136号文”)被视为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又一场“成人考”。这项文件提出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意味着新增风电、光伏项目无法再按照以往相对固定的电价计算盈利。如何应对电价波动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短期内这成为所有企业面临的最为确定的挑战。
  科技革命的浪潮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贝壳财经记者在此次风能展上看到,围绕AI展开的业务布局已成为多家企业的展位亮点。
  “AI的应用,可以让风电项目更智能,运维更安全高效,从而提升发电效率,提高项目收益的确定性。”来自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刘庆一10月21日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AI登上展会舞台:大模型如何让风电机组发更多电,寿命更长
  相较制造业普遍更熟悉的数字化装备改造车间,AI对于风电产业链的塑造更为深入,在后期运维等环节体现尤为明显。
  协合运维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化的进程中,精准的电力交易是新能源能够卖出好电价、实现增值的关键一环。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聆风”平台与AI创新应用,已在全国26个省份开展多品种电力交易服务,代管资产规模突破8GW。
  东方风电展示的iPACOM风电智慧系统号称首次将信息物理系统理论运用于风电行业实践,依托边缘计算和工业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落地,统筹构建风场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智能运维一体化源端闭环解决方案。
  融入风电机组内部的AI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了每一度绿电更高的价值含量。据刘庆一介绍,中车研究院基于“斫轮大模型”,在时序异常检测方面采用“大模型预训练+小模型集成”的复合技术路径,融合机理与数据驱动双引擎,支持少样本和零异常样本下的故障识别,检测效率提升超过40%,预测准确率在90%以上。在叶片视觉监测方面,利用视觉大模型实现高精度识别、自动诊断与智能化追溯,可延长设备寿命2至4年;在维修支持方面融合多源数据,自动生成维修方案和操作指导,运维效率整体提升30%以上。
  刘庆一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AI技术的应用已在产品研制平台搭建、风机智能诊断分析、规划方案智能生成等环节得到了落地。AI不仅赋能风电设备智能化,更重塑着整个能源系统的运行方式。
  “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成为企业共识
  对于风电企业而言,“136号文”后电价不确定性成为投资核心挑战,通过优化设计把控度电成本成为当下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山高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马锁明表示,136号文发布之后,对于投资企业来说,投资风电项目的逻辑跟过去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新能源电量全部进入市场,电价成为投资收益测算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投资企业要从电价的不确定性之中找到确定性,最大的挑战是能够在前期设计一个度电成本最低的项目,从而在电力交易中获得先机。
  “如今企业更关注的是如何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从而让风机不仅能发电,更要会发电。”明阳智能副总裁叶凡在风能展同期举办的企业家论坛上表示。
  远景能源风机与装备产品平台副总裁黄虎同样表示,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让风电产品在目前绿电直连、零碳产业园、机制电价等新政策的要求下,能够创造更稳定的收益,获得更确定的投资收益。
  风机厂商们经历着从单纯的设备供应商向系统方案提供商的转型,在电力市场化的挑战之下,新的机会窗口同样有望被打开。贝壳财经记者在现场关注到,多家企业介绍了风电与储能、氢能融合发展的方案,“发电”不再是唯一的选项。
  叶凡表示,企业过去习惯于专注风电产品自身的创新,未来面对更为复杂的需求场景也可进行场景与方案的创新,在适合发电的场景下“宜电则电”,在其他场景也可以考虑风力发电制氢、制氨的方案。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同样提到,“风电+”领域有着更多的潜力。

【2025-10-21】
大摩:相信金风科技股价在未来15天内将下跌 取消增值税退税或影响项目内部回报率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策略,相信金风科技股价在未来15天内将下跌,此情境发生的概率约70%至80%(即极可能)。根据大摩的估算,取消增值税退税可能会使风电营运商的项目内部回报率降低0.5%至0.6%,因为该行预期风机价格将面临反弹压力。此外,大摩注意到金风科技在2024年计入了3.86亿元的增值税退税,并在2025年上半年计入了1.12亿元的退税。考虑到该公司不断增加的海外业务敞口以及温和的毛利率复苏,大摩维持对其“与大市同步”评级。

【2025-10-21】
风电装机规模将大增 发电设备、电工电网指数涨超2%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文嫣)截至10月21日10点33分,发电设备指数和电工电网指数均涨幅超过2%。个股中,智光电气、国电南自涨停,骄成超声、安控科技、科远智慧、吉鑫科技、海力风电、金风科技、天能重工等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10月20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2.0》,其中提到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指引下,综合资源潜力、技术能力、产业链韧性和市场消费需求,为中国风电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500万千瓦,确保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助力能源领域率先实现碳中和。

【2025-10-21】
金风科技涨超3% 风能大会倡议新增风电装机容量 三季度行业开工步入旺季 
【出处】智通财经【作者】严文才

  金风科技(02208)涨超3%,截至发稿,涨3.13%,报13.2港元,成交额3088.01万港元。
  消息面上,10月20日,被誉为中国风电“风向标”与“晴雨表”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大会开幕式上,《风能北京宣言2.0》正式发布,该宣言旨在凝聚全球风电产业的共识与力量,其中提出“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相比2020年提出的装机目标,年均装机量翻番。
  分析人士指出,在《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推动的市场化改革红利下,风电行业凭借其成本与发电曲线优势抢占装机份额,三季报将进一步印证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成效,为“十五五”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内,随着海上风电进入招标旺季,行业盈利水平将持续改善,特别是三季度风电项目开工步入旺季,行业有望迎来景气加速阶段,整机、零部件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业绩均在持续改善。

【2025-10-21】
金风科技: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2.25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金风科技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2.25亿元,当前融资余额14.3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6%,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0225149300.00234282672.001438340421.002025-10-17268818190.00243193616.001447473793.002025-10-16256396806.00267199388.001421849219.002025-10-15319218377.00226695270.001432651801.002025-10-14527579213.00477387700.001340128694.00融券方面,金风科技10月20日融券偿还25.71万股,融券卖出4.6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6.8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4%,融券余额1360.04万,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0668450.003727950.0013600420.002025-10-17476800.002917420.0017119504.002025-10-161120000.001240000.0021004160.002025-10-154915274.002671781.0022087949.002025-10-145392200.00676500.0019571640.00综上,金风科技当前两融余额14.52亿元,较昨日下滑0.8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0金风科技-12652456.001451940841.002025-10-17金风科技21739918.001464593297.002025-10-16金风科技-11886371.001442853379.002025-10-15金风科技95039416.001454739750.002025-10-14金风科技54294969.00135970033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0】
金风科技:公司风机出口业务和《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所述场景无关,不受该政策影响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金风科技提问, 您好,由于风力发电机也会使用稀土元素作为原材料,请问近期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会影响公司的风机出口业务吗?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根据商务部公告2025第62号《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涉及管制的场景(一)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其载体;(二)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维修、升级等技术。公司风机出口业务和上述场景无关,不受该政策影响。感谢您的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20】
金风科技: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2.6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金风科技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2.69亿元,当前融资余额14.4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0%,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7268818190.00243193616.001447473793.002025-10-16256396806.00267199388.001421849219.002025-10-15319218377.00226695270.001432651801.002025-10-14527579213.00477387700.001340128694.002025-10-13370819384.00369471603.001289937181.00融券方面,金风科技10月17日融券偿还19.58万股,融券卖出3.2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7.6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1711.95万,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7476800.002917420.0017119504.002025-10-161120000.001240000.0021004160.002025-10-154915274.002671781.0022087949.002025-10-145392200.00676500.0019571640.002025-10-132276350.001697384.0015468184.00综上,金风科技当前两融余额14.65亿元,较昨日上升1.5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7金风科技21739918.001464593297.002025-10-16金风科技-11886371.001442853379.002025-10-15金风科技95039416.001454739750.002025-10-14金风科技54294969.001359700334.002025-10-13金风科技3001405.00130540536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8】
金风科技风电混塔累计交付突破3000台 
【出处】金风科技官微

  近日,金风科技风电混塔累计交付量突破3000台,服务于全国21个省份的240余个风电项目,累计交付容量超过15GW,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风电企业。
  自2011年承担国家863计划起,金风科技开启了钢混塔架自主研发征程。从中国首台钢混塔风电机组,到中国首台预制装配式混塔,再到中国首台160米混塔,金风混塔不断“拔节生长”,并在2023年落地全球首台185米混塔,创造全球陆上塔架“新高度”。当前,金风科技在混塔领域已获得超过100项专利和30项认证,为混塔产业化应用夯实技术底座作出贡献。
  全国供应网络实现高效交付
  3000台里程碑的达成,依托于金风混塔产品的高效交付能力。当前,金风已建成了包含全国20个混塔制造基地的供应链网络,可覆盖安徽、河北、山东等全国多个省区,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与跨区域调拨服务,确保产品供应精准匹配项目节奏,大幅缩短供货周期。在近期并网的河北枣强项目中,全场金风机组混塔高质量交付,比计划提前19天,为客户综合提升项目收益76万元。
  数字赋能全生命周期管理
  混塔应用不是简单的“浇水泥”,而是标准化、高质量的系统性工程,金风利用数字赋能混塔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生产、交付、运维质量的一体化提升。
  金风科技通过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与“端到端一体化交付”能力,构建起覆盖设计、生产、安装、监控、运维全环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全程可视、智能决策、风险前置”的智能化全周期管理。通过金风自研风匠平台及GTSim仿真软件,构建从虚拟仿真到真实风场环境的全链条闭环验证体系,每台混塔产品出厂前经过超400项检验。实现数字赋能后,相比传统工厂整体生产效率提高30%。
  在项目运行阶段实现24小时“哨兵”式值守,结合无人机+AI巡检,降低运维成本30%以上,可延长混塔疲劳寿命15%~20%,有效提升客户资产收益率。
  强适应性拓展混塔应用场景
  金风混塔产品通过材质、工艺等全环节创新,在多种复杂环境实现装机及稳定运行。在青海冷湖项目中,成功克服2900米高海拔挑战,从容应对高原复杂气候;在黑龙江勃利项目中,通过高性能低温连接材料研发,在-25℃超低温环境中完成吊装,突破严寒作业限制;在广西浦北项目中,采用分片式塔筒运输,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与安全性,解决复杂山地运输难题。
  推动混塔产品全球应用
  2024年,金风天杉阜阳混塔制造基地获得国内首家DNV欧标工厂认证,标志着金风已建立起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复制的高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为全球市场供应高质量混塔产品。金风现已在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泰国等国家中标多个混塔项目,并在多个国家建设混塔制造基地,为全球风电产业的混塔产品创新应用与项目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跨越3000台里程碑,离不开客户对金风产品与服务水准的信赖,和广大产业链伙伴的携手共进。这一里程碑是风能资源高效利用的新起点。金风将与广大伙伴聚焦提升混塔“智能化、轻量化、绿色化”水平,优化客户投资回报,促进风电产业多元化发展。

【2025-10-17】
金风科技: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蓝箭航天科技公司股权,作为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核算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17日讯,有投资者向金风科技提问, 贵公司是通过什么公司持有蓝箭航天科技公司的股份的?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上述公司股权,作为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核算,请参考公司定期报告中相关章节。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17】
行业周报|金属新材料指数跌-2.71%, 跑输上证指数1.2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13日-2025年10月17日,上证指数跌1.47%,报3839.76点。创业板指跌5.71%,报2935.37点。深证成指跌4.99%,报12688.94点。金属新材料指数跌-2.71%,跑输上证指数1.24%。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新莱福、安泰科技、银河磁体、悦安新材、图南股份。
  本周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本周观点**:
  核心观点:
  在当前宏观变化成为市场最大变量的环境下,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已成为核心投资策略。基于三季报业绩预期情况、科技领域新材料替代两大主线,建议关注:1)三季报潜在绩优标的:建议关注联瑞新材、中兵红箭、长源东谷;2)可控核聚变:BEST项目主体全面开建,且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10月13-18日在成都召开,对板块积极推荐;3)半导体:美对华半导体管制拟升级,长鑫科技上市辅导工作顺利完成,聚焦国产替代原材料和零部件;4)卫星互联网:卫星发射逐步放量,看好火箭和卫星制造环节的材料零部件企业。
  行业新闻摘要:
  1:建材企业跨界新兴领域成风,资本布局暗藏何种玄机?
  2:全球首个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清洁能源使用率突破76%。
  3:研究:用微波加热技术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4:全固态电池项目落地上海,固态电池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5:国际领先!北玻有限公司攻克海洋复合材料保护罩,专治海底“磕碰碰”。
  6:稀土产业狂飙!前三季度龙头净利增超100%,三大引擎驱动高增长。
  7:锂电出口管制,中国在下一盘什么棋?
  8:稀土管制再升级,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9:稀土战略地位凸显,镨钕价格为何下降?
  10: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九成锻件“岳阳造”。
  龙头公司动态:
  1、金力永磁:1)三天股价暴涨40%!稀土永磁龙头金力永磁业绩炸裂,专家警示“情绪顶”。2)金力永磁涨超5% 稀土板块战略价值凸显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预增逾157%。3)金力永磁: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正常 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4)金力永磁高开逾6% 稀土巨头再度宣布提价 机构看好稀土战略地位强化。5)金风科技逆市涨超6% 近日减持金力永磁股份约2960.07万股 累计套现约7.62亿元。
  2、安泰科技:1)披露产品已应用于核聚变领域消息后 安泰科技股价收获“四连板”。2)安泰科技4连板 公司多项产品应用于核聚变等领域。3)3连板安泰科技:公司产品已应用于我国“人造太阳”EAST大科学工程装置。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9-220.48%0.22%2025-09-23-1.73%-0.18%2025-09-240.43%0.83%2025-09-250.59%-0.01%2025-09-26-1.25%-0.65%2025-09-290.25%0.90%2025-09-300.72%0.52%2025-10-093.68%1.32%2025-10-10-0.16%-0.94%2025-10-135.32%-0.19%2025-10-14-1.50%-0.62%2025-10-15-0.88%1.22%2025-10-16-2.49%0.10%2025-10-17-1.51%-1.95%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15.332023-12-2915.07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金力永磁0.30%5.54%209.12%安泰科技19.20%46.30%115.89%铂科新材-11.27%-11.44%51.88%博威合金-13.34%-9.71%43.10%中科三环-4.22%-3.42%56.80%正海磁材-6.13%-5.06%75.60%宁波韵升-7.71%-6.55%129.38%云路股份0.18%-3.30%53.10%天和磁材-5.30%-4.93%20.60%斯瑞新材-5.77%1.38%94.00%英洛华-2.46%-3.77%86.18%银河磁体13.26%13.22%130.95%上大股份-7.67%-11.45%-45.10%江南新材-15.31%-14.73%16.88%图南股份3.70%-3.55%14.88%中洲特材-7.73%16.45%238.79%英思特-4.07%-6.77%-39.12%新莱福49.84%48.32%133.05%中科磁业-3.67%-4.81%86.66%龙磁科技-7.68%-5.96%127.61%
  行业相关的ETF有富国中证稀土产业ETF(159713)、易方达中证稀土产业ETF(159715)、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516150)、稀土ETF(516780)、广发中证稀有金属ETF(159608)、稀有金属ETF基金(159671)

【2025-10-17】
金风科技: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2.56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金风科技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2.56亿元,当前融资余额14.2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65%,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6256396806.00267199388.001421849219.002025-10-15319218377.00226695270.001432651801.002025-10-14527579213.00477387700.001340128694.002025-10-13370819384.00369471603.001289937181.002025-10-10315226475.00229495115.001288589400.00融券方面,金风科技10月16日融券偿还7.75万股,融券卖出7.0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2.0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7%,融券余额2100.42万,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61120000.001240000.0021004160.002025-10-154915274.002671781.0022087949.002025-10-145392200.00676500.0019571640.002025-10-132276350.001697384.0015468184.002025-10-10409658.00835256.0013814560.00综上,金风科技当前两融余额14.43亿元,较昨日下滑0.8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6金风科技-11886371.001442853379.002025-10-15金风科技95039416.001454739750.002025-10-14金风科技54294969.001359700334.002025-10-13金风科技3001405.001305405365.002025-10-10金风科技85037754.00130240396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DDX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