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765 蓝黛科技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动力传动业务、触控显示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 | 95330.58| 16560.78| 17.37| 54.45|
|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 | 78599.35| 11764.92| 14.97| 44.90|
|其他业务 | 1133.20| 684.40| 60.40| 0.65|
├────────────┼─────┼─────┼───┼──────┤
|动力传动总成 | 53999.23| 9106.27| 16.86| 30.85|
|触控显示模组总成 | 42507.27| 5920.68| 13.93| 24.28|
|动力传动零部件 | 41116.22| 7423.72| 18.06| 23.49|
|触控显示零部件 | 35991.55| 5848.95| 16.25| 20.56|
|其他业务 | 1133.20| 684.40| 60.40| 0.65|
|其他产品 | 315.67| 26.07| 8.26| 0.18|
├────────────┼─────┼─────┼───┼──────┤
|内销 | 124838.89| 20780.87| 16.65| 71.31|
|外销 | 50224.23| 8229.23| 16.38| 28.69|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 | 175353.06| 18218.09| 10.39| 49.59|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 | 168397.56| 27969.22| 16.61| 47.63|
|其他业务 | 9831.12| 2619.36| 26.64| 2.78|
├────────────┼─────┼─────┼───┼──────┤
|触控显示模组总成 | 120694.20| 12324.08| 10.21| 34.13|
|动力传动总成 | 88576.25| 13672.09| 15.44| 25.05|
|动力传动零部件 | 79256.06| 14137.47| 17.84| 22.42|
|触控显示零部件 | 53727.60| 5653.46| 10.52| 15.20|
|其他业务 | 9831.12| 2619.36| 26.64| 2.78|
|其他产品 | 1496.52| 400.20| 26.74| 0.42|
├────────────┼─────┼─────┼───┼──────┤
|内销 | 257492.91| 35596.44| 13.82| 72.82|
|外销 | 96088.83| 13210.23| 13.75| 27.18|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 | 81747.05| 7673.17| 9.39| 50.58|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 | 71555.70| 10534.78| 14.72| 44.27|
|其他业务 | 8318.88| 1637.79| 19.69| 5.15|
├────────────┼─────┼─────┼───┼──────┤
|触控显示模组总成 | 58394.78| 4617.72| 7.91| 36.13|
|动力传动总成 | 37337.81| 4457.26| 11.94| 23.10|
|动力传动零部件 | 34099.15| 6059.93| 17.77| 21.10|
|触控显示零部件 | 22978.18| 3005.54| 13.08| 14.22|
|其他业务 | 8318.88| 1637.79| 19.69| 5.15|
|其他产品 | 492.84| 67.49| 13.70| 0.30|
├────────────┼─────┼─────┼───┼──────┤
|内销 | 118125.21| 14108.46| 11.94| 73.09|
|外销 | 43496.42| 5652.59| 13.00| 26.91|
|平衡项目 | -| --| -| 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 | 131007.40| 15462.91| 11.80| 46.66|
|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 | 125453.34| 13062.29| 10.41| 44.68|
|其他业务 | 24313.64| 5146.22| 21.17| 8.66|
├────────────┼─────┼─────┼───┼──────┤
|触控显示模组总成 | 86279.04| 6990.57| 8.10| 30.73|
|动力传动零部件 | 67697.68| 8438.83| 12.47| 24.11|
|动力传动总成 | 62287.61| 7114.33| 11.42| 22.18|
|触控显示零部件 | 37933.81| 5874.33| 15.49| 13.51|
|其他业务 | 24313.64| 5146.22| 21.17| 8.66|
|其他产品 | 2262.60| 107.13| 4.74| 0.81|
├────────────┼─────┼─────┼───┼──────┤
|内销 | 216518.00| 19808.49| 9.15| 77.11|
|外销 | 64256.38| 13862.92| 21.57| 22.89|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动力传动业务和触控显示业务,全面推进双主业协同发展。报告期
内公司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公司按照发展战略及年度经营计划,积
极推进各项业务开展。动力传动方面,公司继续优化产业布局,以新能源汽车核心
零部件为核心,新能源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在传统燃油车平衡箱总成、变速器总成
等方面,公司继续深耕优质客户,稳定市场份额;机器人业务方面,公司推出在机
器人核心部件领域的创新成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在智能装备领域的战略
布局迈入新阶段。触控显示方面,公司紧抓盖板玻璃、车载触摸屏等市场快速发展
的契机,积极推进大客户拓展,努力提升市场规模,同时,强化质量管理以更好地
满足客户需求。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063.13万元,同比增长8.3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10,923.93万元,同比增长61.5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984.02万元,同比增长138.00%。
报告期公司各业务板块主要业务、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行业发展情况、主要
业绩驱动因素等情况如下:
(一)动力传动业务
1、主营业务、产品及其用途介绍
报告期,公司动力传动业务主要为动力传动总成、传动零部件及铸造产品的研发、
设计、制造与销售,主导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零部件、汽车变速器总成及
其齿轮轴等零部件、汽车发动机平衡轴总成及齿轮轴零部件、汽车发动机缸体等相
关产品,其中新能源减速器、汽车变速器总成、汽车发动机平衡轴总成装配所需的
主要零部件齿轮、轴、同步器及壳体等均由公司自主研发与生产。公司主导产品涵
盖新能源汽车、燃油乘用车、商用车三大门类。从产品分类方面,公司产品实现了
从汽车变速器总成及零部件系列向新能源减速器及新能源传动系统零部件、汽车发
动机平衡轴总成及零部件、工程机械产品类拓展;从产品应用方面,公司完成了从
燃油乘用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商用车领域、非道路机械等领域的扩展,进一步巩
固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在动力传动业务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公司深耕汽车
动力传动业务多年,具备动力传动总成、传动零部件及铸造产品的核心技术及优势
,拥有优质的国内外客户群体,是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丰田汽车、吉利汽车、长
城汽车、汇川、北汽福田、广汽、大众、比亚迪、邦奇、卧龙、日电产、法雷奥、
博格华纳、舍弗勒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动力传动部件供应商,公司致力于为客户
与战略合作伙伴提供优质产品和应用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
坚实基矗报告期,公司全资子公司蓝黛自动化投资参股无锡泉智博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泉智博”),双方围绕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测试及装配开展合作。公司以深耕汽车传动系统多年的技术沉淀、千万级精密零
部件量产能力与泉智博的智能控制相结合,打造“机、电、软、控”智能一体化关
节模组系列产品。
2、经营模式
在经营模式上,公司产品主要为针对厂商特定车型、机械产品研发、制造配套供应
的非标产品,以销定产,采取订单式生产采购的经营模式,产品销售以直销模式为
主。公司与客户首先签订采购主合同,作为框架协议明确公司作为供应商加入客户
的供应体系;再通过价格协议明确零部件供应的价格、规格和交货期等信息;客户
定期以电子邮件、传真或在其ERP系统中公示等方式提出需求计划,公司根据客户
的具体订单情况安排采购及生产计划。由于公司和客户合作紧密,公司可以根据主
机厂新产品、新项目要求进行同步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快速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也促进了公司技术实力、制造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3、行业发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国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
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多项经
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年0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
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个人消费者
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的,给予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支持,购
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达1.5万元。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
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同
时出口也保持增长,对拉动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
据,2025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
增长12.5%和11.4%,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
国内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新能
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半年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
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成为核心驱动力。其中,纯电动汽车上半年销售累计完成441.5万辆,同比增长4
6.2%,插电式混动汽车上半年累计销售252.1万辆,同比增长31.1%。另外,中国汽
车出口继续保持增长,上半年出口总量为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
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报告期,公司坚定不移按照发展战略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年度目标。以新能源
减速器及新能源传动系统零部件为核心的产品群快速发展,以汽车发动机平衡轴总
成及零部件、自动、手动变速器总成为核心的产品群保持稳定,以机器人一体化关
节模组为核心的新产品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
(1)新能源减速器及新能源传动系统零部件方面,一是市场终端需求持续景气,
发展势头良好,公司国内头部客户和海外客户的新能源业务配套订单增加,业务呈
上升趋势。二是质量及工艺水平持续提升,公司坚定聚焦新能源业务,持续进行人
才储备和培养,建立专家团队,提升研发能力,产品具备创新性及高质量水平;三
是对大批量、高质量要求订单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产能布局效果明显,随着
订购的先进核心设备逐步到位,设备稼动率提升明显,产能规模与产品质量有效提
升,可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2)发动机平衡轴总成及零部件产品方面,公司是国内少数自主研发及制造发动
机平衡轴总成的独立第三方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过近年来的产品开发及市场拓展,
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产品除可应用于传统燃油车,已逐步应用于混动车型,为公
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空间。报告期内,平衡轴总成及零部件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是公司动力传动业务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
(3)自动、手动变速器总成产品方面,产品持续迭代更新,订单稳定,可更好地
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新产品及海外业务拓展方面,公司子公司蓝黛机械通过前期不懈努力,成为
国内一家知名汽车品牌的齿轴零部件供应商,为其研发的零部件产品将应用于新能
源汽车电驱系统,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和开拓市场方面的综合实力。
同时,蓝黛精密部件通过努力,获得国内一家知名汽车品牌一款发动机平衡箱的定
点。海外布局方面,基于未来业务发展和海外市场拓展的需要,公司已设立泰国子
公司,将有助于切入东南亚市场,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5)机器人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出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产品,在智
能装备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入新阶段,未来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技术驱动、智造引
领”的战略定位。公司将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加强与泉智博的业务合作,巩固和扩
展新客户,努力推动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产品成为公司新的发展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动力传动业务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
品销售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发动机平衡轴总成及零部件等产品销售规模上升,机器
人一体化关节模组等新业务开始承接客户订单。报告期,公司动力传动业务实现营
业收入96,137.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5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为7,218.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33%。
(二)触控显示业务
1、主营业务、产品及其用途介绍
触控显示业务主要为触摸屏及触控显示一体化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
主要包括触控模组、显示模组、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盖板玻璃、功能片等,产品
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工控终端、物联网智能设备等信息
终端领域。公司致力于将全球领域领先厂商作为重点开拓客户,现已成为康宁、群
创光电、京东方、广达电脑、仁宝工业、富士康、华勤通讯、华阳电子等行业内知
名企业的供应商,产品最终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品牌电子产品,如亚马逊、联想平板
、宏基笔记本、微软平板/笔记本等。车载触摸屏产品已合作应用于吉利、极氪、
长城、五菱、柳汽等相关车型。
2、经营模式、销售模式、采购模式
触控显示业务的主要经营模式为按照客户产品材料、尺寸、性能、生产工艺、参数
等要求,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生产具有较强的“定制化、批量化”特点,以
客户订单为基础,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产品开发评审、产品设计、品质确认、样品制
作,样品和产品方案通过客户确认后,形成最终产品方案并投入小批量试产,并根
据订单需求量,结合自身产能、原材料情况制定生产计划进行量产。通过与终端客
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
在销售模式上,通过客户对研发、品质、生产各项体系的审核认证,并通过打样、
试产、量产等程序,各项指标/条件达标后,进入客户供应商体系,与客户签订供
应协议和品质协议,通过具体项目开展合作,主要分为ODM和OEM两种模式。
在采购模式方面,公司采劝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通过评估供应商的资质、财务
状况、产品质量、交货能力、交期、价格及服务等因素,综合考评合格供应商,并
将物料采购过程与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结合,以达到降低库存、控制成本和提高
产品质量的效果。
3、行业发展情况
液晶显示面板行业2024年逐步回暖,2025年上半年保持了稳步增长趋势。中研普华
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触控屏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显
示,2025年中国触控屏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400亿元,柔性屏成为新增长点。从
技术发展趋势来看,LCD与OLED技术共同推动行业发展,LCD面板市场呈现量价齐升
态势,随着日韩厂商逐步退出,中国面板厂商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已完成折旧的产
线带来显著成本优势,使LCD产品在性价比方面保持强大竞争力。OLED面板从智能
手机向更多领域拓展,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屏等中尺寸应用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从应用来看,车载面板市场快速增长,车载面板正成为最具潜力的细分市场之一
,2024年全球车用面板出货量达2.3亿片,2025年预计增长至2.45亿片。新能源汽
车的普及推动了大屏化、高亮度等需求升级,多家面板厂商正加大在车载领域的布
局,推出适应智能座舱需求的新型显示解决方案。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面板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集中化趋势,中国厂商在全球市
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LCD领域,中国厂商(如京东方、TCL华星)占据全球60%
以上份额,韩国厂商(如三星、LGD)加速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价格波动趋缓
。在OLED领域,中国起步晚于韩国,但依托政策扶持、市场需求爆发及本土企业京
东方、TCL华星等厂商的技术突破,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球OLED产业重心正
加速向中国转移。Omdia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在中小尺寸OLED领域,中国市
场份额已近50%,首次超过韩国跃居世界第一。未来,随着5G、物联网、智能汽车
等新场景的发展以及MiniLED、MicroLED等新技术的成熟和普及,面板行业有望迎
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报告期,触控显示市场整体回暖,公司凭借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产业链整合优势,
积极拓展新客户,深度绑定核心优质大客户,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公司持续推进成
本优化,积极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努力推动触控显示业务稳健发展。(1)消费、
工控类触控屏成熟业务,市场逐步回暖。公司持续巩固触控显示产业中大尺寸差异
化竞争优势,继续以全球领先的电子产品厂商和品牌客户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稳定
现有国际国内大客户,提升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努力提升工控类产品业务市场占
比,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提升利润水平。
(2)盖板玻璃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公司依托触控显示一体化产品的技术优势、国
内上下游产业区位优势、国内外客户资源优势以及政策支持等,进一步拓宽市场,
提升公司触控显示产品在高端电子、工业控制产品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能力。公司孙
公司宣宇光电产品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产能逐步达到设计要求,拥有行业领先的
高度自动化设备产线,具备生产大尺寸、异形件等市场高端产品服务能力,尤其在
核心的3A表面处理工艺方面,凭借先进的设备和加工工艺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
(3)车载触控业务为重点拓展业务领域。公司紧抓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座舱的
发展趋势,围绕车载触控屏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公司深耕多年的客户资源联动优势
,加快新品研发,大力拓展新客户和新品品类;公司与华阳电子、重庆矢崎、创维
等国内知名Tier1企业深度合作,开发高附加值的双联屏、三联屏、曲面屏等中控/
仪表车载产品,产品应用在极氪、长城、吉利、柳汽等终端汽车。2025年上半年公
司新开发多家优质客户,并通过审核进入合格供应链名单,将有利于未来业务发展
。
报告期,公司车载类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为公司带来业绩贡献。报告期,公司触控
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757.5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为3,806.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19%。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动力传动业务
1、技术和人才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之路,不断提升行业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在主导产品变速器总成及齿轮轴等零部件、汽车发动机平衡轴总成及齿轮轴
零部件、新能源减速器总成及新能源传动系统零部件等系列高新技术产品上具有较
强的创新设计、配套开发及规模化制造能力,产品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
替代进口。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牵头单位,公司多款产
品获得“重庆市重点新产品”、“重庆市名牌产品”、“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等
称号,2021年公司子公司蓝黛精密部件被重庆市经信委认定为重庆市级智能工厂,
公司参与研发的“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国家科学技
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技术中心试验室试验设备目前能够满足MT、AT、新能源减速
器总成项目的相关试验,测试设备能够完成整车GSA及NVH测试与分析需要,进一步
提升了公司产品技术设计研发及试验验证能力。报告期,公司与国内外中高端客户
开展新产品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特别在汽车发动机平衡轴总成、新能源减速器总
成及新能源传动系统零部件开发方面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凭借研发的平衡轴
总成产品获得了蜂巢动力授予的“最佳研发奖”。2024年公司荣获舍弗勒中国区供
应商大会最佳交付奖;成功入围2024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榜单,位列第78位。截
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动力传动类有效授权专利157项(含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
型专利102项、外观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23项。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加
强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及国际知名专业机构等紧密合作,积极借助外部研究机构
的力量,形成了以公司和整车厂为主体、科研院校和国际知名专业机构为协作平台
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历来高度重
视人才队伍建设和稳定,通过不断引进核心技术、质量、营销、管理等高端人才,
不断优化公司管理团队,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激发管理团队活力,提升管理团队凝聚力,促进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2、客户优势
公司致力于汽车动力传动领域多年,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市场拓展,公司拥有
优质的国内外客户群体,在进入国内外客户配套体系后,长期为优质国内外客户提
供配套服务,并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力,在产品质量和交货速度方面满足客户的严格
要求。公司事业部下设销售中心,全面推进公司营销发展战略,切实推进大客户服
务战略,公司已经与国内外多家整车(整机)厂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成为国内外多家车企的核心供应商,并多次被客户评为优秀供应商、先进供应商、
优秀开发合作供应商、最佳合作伙伴等;公司在“四个三客户战略”的指引下不断
完善客户群布局,客户服务逐渐转型为与国内一线自主品牌、独资、合资等代表产
品发展方向性和引领性的客户合作,客户市场地位极大提升。国内国外市场齐头并
进的经营策略有助于公司规避国内宏观经济波动对汽车市场造成的影响,有助于公
司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近年来,公司积极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丰田汽车、长
城汽车、北汽福田、比亚迪、广汽等中高端客户建立业务合作,为公司拓展市尝获
取订单方面赢得竞争优势,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矗2022年公司获得极氪
新能源“五星级供应商”荣誉称号,是评选出的15家五星级供应商之一;荣获弗迪
动力2022年度“优秀供应商奖”;2023年获福田祥菱“五周年功勋合作伙伴”优秀
供应商奖;2024年获舍弗勒“最佳交付奖”,吉利“合作共赢奖”、星驱“最佳供
应商奖”。
3、积极的市场策略
自创立以来公司一直以积极的市场策略应对市场的变化,以对行业前瞻性的认识、
规划、决策与执行,不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应对市场需求,公司产品转型升
级及时跟进,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拓展了汽车发动机平衡轴总成及齿轮轴零部件
、新能源减速器总成及零部件、电机轴、非道路机械传动总成、汽车转向器壳体等
多个领域门类的产品,公司产品链从汽车行业向非道路机械、通用机械等领域延伸
,产品门类从传统乘用车向商用车、新能源汽车、非道路机械拓展;公司研发的发
动机平衡轴总成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面向中小型商用车研发的后驱变速器产品
、AMT等产品拥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应用在多款车型上;新能源产品方面公司通
过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目前成为日电产、法雷奥西门子、格雷博等优秀供应商。
积极的市场策略将为公司赢得更多的市场机遇,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
矗
4、产品制造及质量优势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汽车变速器总成及齿轮轴等零部件的研发、设计与制造,公司为
多家主机厂配套供应变速器齿轮,积累了多种类型的变速器齿轮生产制造经验,目
前公司在产的汽车变速器齿轮达到700多种;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变速器总成、新
能源减速器总成、发动机平衡轴总成的研发力度,推进产品的转型升级,扩产扩量
,使公司发展成为行业内生产传动产品的规模企业之一。与单独从事齿轮制造的企
业相比较,公司变速器总成的设计、制造能力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变速器齿轮的生
产制造要求;公司变速器齿轮生产制造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变速器总成生产制造
能力的提升。同时公司在变速器齿轮热处理变形控制、生产过程零件尺寸快速测量
、变速器齿轮修形、多锥同步器在变速器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拥有显著优势,自主
开发的多项工装、夹具已经取得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
在制造过程中的良好运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公司产品的
质量。公司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IATF16949、GJB9001B质量体
系认证,在研发、制造、采购、营销和售后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体系要求进行,使
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公司积极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并持续工
艺改进、技术创新,进行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车间,从而不断
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2023
年蓝黛科技被授予“第二届重庆市璧山区区长质量管理奖”。2025年公司获得“全
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重庆市入选的8家集体之一。
5、区位及成本优势
公司所在地重庆市地处东西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享受税收
优惠政策;重庆市将汽车摩托车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配
套扶持;重庆市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区
域配套资源丰富,在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子公司马鞍
山蓝黛机械地处安徽省马鞍山市,当地汽车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良好,公司能够更
好地融入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另外,公司客户相对稳定、集中,单一客户成熟产
品供货量比较大,具有规模优势;长期稳定的配套合作直销模式也使公司销售费用
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二)触控显示业务
1、技术优势
技术及工艺控制方面,公司已掌握中大尺寸触摸屏的加工技术、行业领先的GF工艺
和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模组全贴合的工艺,契合触摸屏行业向中大尺寸、轻薄化、触
控显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具备满足下游客户的定制化需求的综合能力。公司在产
业链方面垂直整合,具备触控显示一站式服务能力。公司已在触摸屏及触控显示领
域配备了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发设计团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多年触摸屏行业的研发
经验,能够把握行业技术走势,积极开展研发并储备新技术,完善产品线,努力为
市场提供更全面、更先进的技术和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触控显示类
有效授权专利76项(含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外观专利5件)、软件著
作权19项。
2、产品制造及质量优势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在生产技术、产品品质、成本控制
、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赢得良好用户口碑;公司拥有专业的品质
管理团队、完整的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和原材料采购
体系,并且引入了创新性的各项工艺标准,使得产品质量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公
司已通过ISO9001:2015质量体系、ISO14001:2015环境体系认证,并已导入IATF169
49:2016汽车产品质量认证体系。2021年公司子公司重庆台冠被重庆市经信委认定
为重庆市级触控显示屏生产数字化车间;2022年台冠科技获得南宁富士康2022年度
“BestQualityAward”奖;2024年重庆台冠获得重庆利龙/重庆矢崎“优秀合作伙
伴”奖、台冠科技获得武汉海微科技“优秀质量奖”、坚柔科技获得华阳电子“交
付贡献奖”;2025年台冠科技获得京东方“优秀服务奖”。
3、优质客户优势
公司将全球领域领先厂商作为重点开拓客户和服务对象,凭借优秀技术工艺水平、
生产能力、产品品质、管理能力、售后服务及交付能力等通过了严格的供应商认证
考核,进入消费类电子产品、车载电子与工控终端、物联网智能设备等国内外知名
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公司现已成为康宁、群创光电、京东方、广达电脑、仁宝
工业、富士康、华勤通讯、华阳电子等行业内知名企业的供应商,产品最终应用于
国际知名品牌电子产品,如亚马逊、联想平板、宏基笔记本、微软平板/笔记本等
,产品定位较为高端。知名客户群体和良好口碑的积累为公司在未来开拓市尝获取
订单方面赢得竞争优势。
4、区位协调优势
公司子公司台冠科技、孙公司坚柔科技分别地处广东省深圳市、惠州市,就产业集
群而言,广东珠江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产品及配件生产基地,拥有完整的产
业链。子公司重庆台冠位于西南腹地,是中国电子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通过两大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充分调动行业资源,形成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的产
业格局。公司注重与生产质量优良的外协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关系,通过供应链
的整合和紧密的技术、质量协同管理机制,与外协方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
伴关系,充分利用了珠江三角地区与长江经济带的产业集群效应,有效地提高了生
产效率,因此产业集群效应可有力凸显公司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成本优势和技
术优势。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动力传动业务风险
(1)受下游行业市场波动的风险
公司目前收入主要来源于动力传动总成、传动零部件,作为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商
,其发展主要取决于下游汽车制造业的需求变化,而汽车行业受国家宏观政策、国
内外市场经济形势及国民收入水平等影响较大。近年来,公司依托良好的国家产业
政策及国内外经济环境、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了国内外
乘用车市场产销量稳定增长的契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未来,如果国内国际经济
波动或者国家产业政策变动等导致乘用车消费需求受到不利影响。随着汽车产业朝
着节能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国内自动档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逐
年攀升,如果公司未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并实现产业化规模以应对行业发展
趋势,公司的业绩将难以维持稳定增长。
应对措施:公司将全面分析和研究国家宏观经济走势、行业发展趋势,密切关注市
场动态,通过强化研发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向多领域产
业延伸,积极拓展优质客户,降低经营风险,不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国际知名汽车生产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从事乘用车的开发生产,配套的国际
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随之进入国内市场,变速器、发动机及新能源减速器作为汽
车关键总成部件之一,随着中国乘用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国际厂商纷纷加大
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技术升级速度不断加快,产能持续扩大,同时,国际厂
商也加强了与国内优秀整车厂家的合作,合资建立工厂,挤占终端市场资源,市场
竞争日益加剧。虽然公司在动力传动总成、传动零部件方面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制造
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与国内知名自主品牌乘用车制造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合作
关系。但是,公司在变速器总成、发动机平衡轴总成、新能源减速器等设计制造能
力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较尚存在一定差距,如果公司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继续加大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力度,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产
品品质,扩大产能规模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则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公司的竞争优势有逐步丧失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做好前期市场预测,提高危机意识,同时持续进行新产品开
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在行
业内的竞争力。
(3)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近年来,受汽车行业发展环境变化影响,国内汽车行业有下滑趋势,公司原部分动
力传动业务配套客户经营陷入困境,部分客户纷纷进入司法重整或破产清算阶段,
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部分履约能力较差客户的
应收账款单项计提了坏账准备,这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治理,采取各种措施,加
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定期收回货款,防范公司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公司将全
面分析和研究国家宏观经济走势、行业发展趋势,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通过强化研
发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向多领域产业延伸,积极拓展优
质客户,提升经营业绩,降低经营风险,不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主要原材料包括齿轮加工需要的钢材和压铸产品加工需要的铝材。近
年来,上述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
水平。如果未来年度钢材、铝材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将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影响
,一方面增加公司控制成本的难度,影响经营利润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原材料
采购将占用更多的流动资金,加大公司的资金压力。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趋势,适时制定灵活的采购方案,
有效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进一步加强生产、检验、运输各环节管理,减少生产过
程中的浪费,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积极与下游厂商签订价格
联动协议,确保部分成本涨价可以与下游厂商共同承担,通过多方举措减少原材料
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5)人才流失与技术泄密导致的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保持优质人才队
伍的稳定对公司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公司持续自主培养、选拔出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同时公司注重对各类高端优秀人才的引进,目前公司的主要管理层和骨干技术人
员大多具有十年以上相关业务的从业经历。虽然公司具有良好的人才引进制度,且
建立了完善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并与主要技术人员签署了保密协议,对技术泄密加
以防范,但如果发生研发和技术人员整体流失或出现技术泄密情况,仍将对公司持
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通过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持续引进和培养各类高端人才,为公司未来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支撑。
2、触控显示业务风险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全球主要的触摸屏生产厂商集中于日韩、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构成了三个不
同的产业集群。日韩企业技术领先,掌握高端技术产品;台湾企业拥有规模优势和
代工业的客户积累,主攻中高端市场;中国大陆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技术和规模
成长迅速,并逐步向中高端市场渗透。子公司台冠科技一直将全球领先厂商作为重
点目标客户,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拥有亚马逊、京东方、仁宝工业、GIS、群创
电子、广达电脑、华勤通讯等行业知名客户,产品最终应用于亚马逊、联想、宏基
等终端品牌电子产品。但台冠科技与行业内上市公司相比,在业务规模、资金实力
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已有的客户资源、技术研发的优势,持
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可能面临较大市场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对触控显示行业的垂直整合,形成一
站式服务能力,构建成本与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提高产品良率、设备利用率
以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持续技术革新,不断推出高附加
值的新产品,服务优质大客户,加强产业链核心地位。
(2)技术更新与产品升级较快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为触摸屏及触控显示一体化相关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平板电脑、笔
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工控终端等领域。近年来,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引领下
,全球智能化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化需求已由消费类领域逐渐向工控、车
载等领域不断延伸,对触摸屏和中大尺寸显示屏的需求不断增加。触控显示行业为
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更新与产品升级较快。虽然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和技术团队
,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行业前瞻性,产业链完整,配套齐全,新产品开发能力较
强,但仍存在因无法通过技术创新满足下游市场需求,从而影响产品竞争力与市场
地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及时研判触摸屏及触控显示行业发展变化趋势,加
大研发投入,紧跟市场变化节奏,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不断推出高附加值的新产
品,以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素玻璃、玻璃盖板、ITO膜,LCM、IC等材料和部件
,市场价格呈现一定波动性。报告期内,上述原材料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比重超过
50%,报告期上述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预计未来价格波动仍将持续,原材料价格
的波动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和经营收益,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时,公司将面临遭
受损失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一方面积极采取提高市场预测能力、提前规划产能,合理控制原材
料库存等措施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与下游客户协商调整产
品价格将部分风险进行转移,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4)汇率波动风险及税收政策变动风险
子公司台冠科技的出口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汇兑净损益波动较大,出
口业务一般采用美元结算,期末持有较多的美元资产。随着美元汇率的波动,期末
外币折算时产生一定金额的汇兑损益。若因国际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导致人
民币与外币的汇率产生较大波动,则其经营业绩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子公司台
冠科技为高新技术企业、子公司重庆台冠身处西部地区,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政策;如果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发生不利变化,或不能
持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将对其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开展套期保值远期结售汇业务、及时交货与汇算、以美元购买
原材料等多种措施,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对高新技
术企业的申报要求,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加强研发投入,以持续获得国
家税收优惠政策。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台冠科技(香港)贸易有限公司| 100.00| -| -|
|惠州市坚柔科技有限公司 | 6000.00| -| -|
|深圳市台冠科技有限公司 | 15000.00| 2311.07| 131469.74|
|深圳市灼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0.00| -| -|
|重庆台冠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1521.09| 58417.38|
|重庆宣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9000.00| -| -|
|重庆帝瀚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13000.00| 589.20| 13061.93|
|重庆蓝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40000.00| 3993.69| 155132.73|
|重庆蓝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14.34| 1410.79|
|重庆蓝黛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70000.00| 3935.51| 137798.56|
|重庆蓝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600.00| 358.65| 3884.93|
|重庆黛荣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 -| -|
|马鞍山蓝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17000.00| -1778.86| 97106.88|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