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业(002797)融资融券 - 股票F10资料查询_爱股网

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002797 第一创业 更新日期:2025-10-26◇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230726.0| 9872.84| 9578.34|  191.74|    0.62|    0.12|
|   23   |       5|        |        |        |        |        |
├────┼────┼────┼────┼────┼────┼────┤
|2025-10-|230431.5| 3562.50| 3528.73|  191.24|    0.39|    0.09|
|   22   |       5|        |        |        |        |        |
├────┼────┼────┼────┼────┼────┼────┤
|2025-10-|230397.7| 7281.49| 6340.22|  190.94|    0.21|    0.42|
|   21   |       9|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25】
年内券商科创债发行规模超600亿元 
【出处】证券日报

  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是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要金融工具。作为资本市场中的核心中介机构,自5月份债市“科技板”上线以来,券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踊跃发行科创债,截至10月24日科创债发行规模已突破600亿元。同时,券商通过承销、做市等专业服务,助力科创债市场发展,引导资金“活水”流向科创领域。
  中短期债券占比高
  近期,多家券商获批发行大额科创债。例如,10月23日,信达证券发布公告称,本公司获批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00亿元科创债。10月16日,中金公司也获批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00亿元科创债。
  今年以来,券商积极发行科创债,加强对科创领域的资金支持。数据显示,自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的公告以来,截至10月24日,已有43家券商合计发行了54只科创债(按发行起始日计),实际发行金额达608.7亿元。
  从发行主体来看,头部券商在科创债发行中担当“主力”。数据显示,5月7日至今,发行科创债金额最高的券商是招商证券,共发行3只科创债,规模合计为100亿元;其次为中信证券,共发行科创债4只,规模合计为97亿元;国泰海通合计发行科创债59亿元,中国银河、平安证券、中银证券均合计发行20亿元,中信建投、第一创业均合计发行15亿元。
  据梳理,上述券商发行的科创债以中短期限为主。具体来看,上述54只券商发行的科创债中,有27只债券的期限均为三年,15只债券的期限均为两年,8只债券的期限在两年以内,五年期的债券有3只,十年期的债券仅有1只。
  对此,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券商发行的科创债中,中短期债券占比较高,主要源于券商对负债端管理和资金用途匹配的诉求。券商发行科创债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股权投资等用途,这类投资通常具有明确的退出周期,因此,发行中短期限的科创债可以更好地与底层资产的投资回收期匹配。同时,中短期品种是流动性最好、投资者接受度最高的债券品种。此外,发行中短期债券有助于券商维持流动性良好的负债结构,以灵活应对市场利率波动和业务机会。”
  从票面利率来看,上述券商发行的科创债票面利率在1.75%到2.39%之间,其中,三年期债券的平均票面利率为1.86%,两年期债券的平均票面利率为1.82%,均低于券商年内发行的同期限的普通公司债平均利率(分别为1.98%和1.95%)。
  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除发行外,券商在承销环节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助力资金流向科创领域。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24日,已有72家券商参与到科创债的承销中,合计承销规模达7392.49亿元。从行业格局来看,头部券商在承销方面优势依然显著。具体来看,年内,中信证券以1317.66亿元的承销金额位居行业首位;中信建投紧随其后,承销金额为1049.78亿元;国泰海通、中金公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的承销金额也位居前列,分别为798.89亿元、598.59亿元、535.33亿元、326.24亿元。
  同时,券商也不断推进科创债方面的业务创新。例如,为更好满足市场投资者需求,国信证券创设了“国信证券大湾区企业科创债篮子”。
  “科创债业务是券商切入并深耕科技创新产业生态的一个绝佳入口,能极大地拓宽其业务边界。”李勇进一步表示,从业务空间拓展角度而言,券商通过发行科创债募集资金,可以直接用于股权投资、项目跟投、设立产业基金等,打破了传统承销与投资业务的壁垒,实现了“投行+投资”的有效联动。同时,通过承销和投资科创债,券商能够提前锁定并深度绑定一批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创企业,为投行、研究、财富管理等业务储备丰富的客户资源,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覆盖。
  展望未来,多家券商表示,将积极把握科创债市场发展机遇,书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在此方面,东方证券表示,将通过增加对科创债的投资和提升科创债做市业务规模,持续推动金融资源配置到科创领域,提高科创债的市场流动性、投资吸引力,降低科创债融资和投资交易成本。中银证券也表示,将以科创债等重点战略领域为抓手,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025-10-24】
第一创业: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9872.8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9872.8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3.0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03%,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98728392.0095783446.002307260481.002025-10-2235624975.0035287314.002304315535.002025-10-2172814944.0063402166.002303977874.002025-10-2048222820.0049298692.002294565096.002025-10-1793552223.0086166527.002295640968.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10月23日融券偿还1200股,融券卖出6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8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1497.49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48422.009372.0014974894.002025-10-2230030.006930.0014725480.002025-10-2116254.0032508.0014778756.002025-10-2076800.0099072.0014680320.002025-10-17153200.0029874.0014664304.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3.22亿元,较昨日上升0.1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第一创业3194360.002322235375.002025-10-22第一创业284385.002319041015.002025-10-21第一创业9511214.002318756630.002025-10-20第一创业-1059856.002309245416.002025-10-17第一创业7129362.00231030527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17家券商年中分红近80亿 国泰海通26亿居首 
【出处】财闻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已有17家上市券商发布年中分红公告,累计分红金额达79.49亿元。 从分红总额看,国泰海通以26.27亿元现金分红位居榜首,远超其他上市券商,且占17家券商总分红额的比例超过32%;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分别排在第二、第三,分红金额均超过10亿元。广发证券、东吴证券、方正证券的分红金额均超5亿元。华鑫股份、第一创业、西部证券、中原证券等的分红金额均不超过5000万元。
  从每股派息(税前)看,国泰海通以0.15元/股的派息额排在首位,东吴证券以0.138元/股紧随其后,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分别以0.12元/股、0.119元/股、0.1元/股排在第三至第五名。
  展望后市,机构普遍看好证券板块未来发展前景,基于政策、资金、业绩和估值等多重因素考量,认为证券板块接下来仍具备战略性修复空间及配置机会。

【2025-10-24】
上市券商豪派近80亿元“年中红包”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在2025年三季报密集披露前夕,上市券商年中分红正陆续飞进投资者的“口袋”。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已有17家上市券商发布年中分红公告,累计分红金额达79.49亿元。展望后市,机构普遍看好证券板块未来发展前景,基于政策、资金、业绩和估值等多重因素考量,认为证券板块接下来仍具备战略性修复空间及配置机会。
  券商积极实施年中分红
  目前,已公告年中分红的上市券商中,多数券商分红方案已实施完毕,方正证券、财达证券等券商的现金“红包”也已在奔向投资者的路上。
  从分红总额看,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现,头部券商优势明显。国泰海通以26.27亿元现金分红位居榜首,远超其他上市券商,且占17家券商总分红额的比例超过32%;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分别排在第二、第三,分红金额均超过10亿元。广发证券、东吴证券、方正证券的分红金额均超5亿元。华鑫股份、第一创业、西部证券、中原证券等的分红金额均不超过5000万元。
  从每股派息(税前)看,上市券商年中分红也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国泰海通以0.15元/股的派息额排在首位,东吴证券以0.138元/股紧随其后,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分别以0.12元/股、0.119元/股、0.1元/股排在第三至第五名。
  相比分红总额、每股派息(税前),现金分红比例更能呈现券商分红的含“金”量,该比例反映的是券商将净利润转化为股东回报的能力。以此数据来看,部分中小券商展现出不俗的竞争力,例如红塔证券、山西证券、东兴证券等排名前列,且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30%。
  盈利实力与政策支撑为分红奠基
  分红能力素来是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显微镜”。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抬升的驱动下,券商经营业绩得以提升,各项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这为上市券商豪掷“红包”提供了“压舱石”。
  10月14日晚,首份上市券商三季报业绩预告出炉。东吴证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48亿元至30.23亿元,同比增长50%至65%。东吴证券表示,前三季度业绩预增的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多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成为推动经营业绩持续提升的重要引擎。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30.8%;实现归母净利润1041亿元,同比增长65.1%。国泰海通研报表示,2025年以来,市场行情和交易活跃度改善,上市券商经纪和投资业绩增长推动整体业绩抬升。预计前三季度上市券商业绩将在较高基数下保持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望增长58.63%;预计第三季度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将达611.3亿元,同比增长48.74%。
  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上市券商“一年多次分红”已成为行业新趋势。2024年,上市券商全年派发现金红利超550亿元,其中西部证券、西南证券进行了3次分红。

【2025-10-23】
第一创业:公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第一创业10月23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2025-10-23】
第一创业: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3562.5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3562.50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3.0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12%,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35624975.0035287314.002304315535.002025-10-2172814944.0063402166.002303977874.002025-10-2048222820.0049298692.002294565096.002025-10-1793552223.0086166527.002295640968.002025-10-1678533440.0081725724.002288255272.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10月22日融券偿还900股,融券卖出39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0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1472.55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30030.006930.0014725480.002025-10-2116254.0032508.0014778756.002025-10-2076800.0099072.0014680320.002025-10-17153200.0029874.0014664304.002025-10-16273528.00175278.0014920638.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3.19亿元,较昨日上升0.0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第一创业284385.002319041015.002025-10-21第一创业9511214.002318756630.002025-10-20第一创业-1059856.002309245416.002025-10-17第一创业7129362.002310305272.002025-10-16第一创业-3226040.00230317591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第一创业: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7281.4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7281.49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3.0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08%,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72814944.0063402166.002303977874.002025-10-2048222820.0049298692.002294565096.002025-10-1793552223.0086166527.002295640968.002025-10-1678533440.0081725724.002288255272.002025-10-1571283114.0063675128.002291447556.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10月21日融券偿还4200股,融券卖出2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63万元,融券余额1477.88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16254.0032508.0014778756.002025-10-2076800.0099072.0014680320.002025-10-17153200.0029874.0014664304.002025-10-16273528.00175278.0014920638.002025-10-15210938.0020618.0014954394.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3.19亿元,较昨日上升0.4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第一创业9511214.002318756630.002025-10-20第一创业-1059856.002309245416.002025-10-17第一创业7129362.002310305272.002025-10-16第一创业-3226040.002303175910.002025-10-15第一创业7928632.00230640195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1】
第一创业:截至2025年10月2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238775户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第一创业10月2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根据最新一期公司股东名册,公司股东总户数为238,775户(截至2025年10月20日)。

【2025-10-21】
券商新一轮中期红包来了!国泰海通豪掷26亿,29家券商拟派现超180亿 
【出处】时代周报

  券商密集派发新一轮中期红包。
  10月21日,华鑫股份实施中期分红,合计分红金额4137.51万元。除华鑫股份外,近日还有多家券商的中期红包即将到账。
  时代周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10月22日~28日,将有包括广发证券、方正证券、中原证券、财达证券、国泰海通、东方证券、信达证券、西部证券等8家券商实施中期分红,合计拟派52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共有29家券商拟实施中期分红,总金额超18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拟分红金额最高,达到42.98亿元,其次则是国泰海通,拟派现26.27亿元。截至10月21日,已有17家券商披露中期分红实施公告,已有9家完成派息,合计派现金额约27亿元。
  分红是上市公司直接回报投资者的具体表现。2024年度,50家券商分红金额较2023年大幅提升,同时还有33家首次实施中期分红。今年延续了中期分红的趋势,在监管的号召下,券商用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券商积极参与中期分红,一方面是今年行情比较好,成交量大,多数券商盈利不错,具备分红的条件;其次是监管方面倡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杨德龙认为,这也反映出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的意愿、意识都在增强。
  国泰海通豪掷26亿,招商证券最早派息
  10月20日晚,国泰海通、东方证券、信达证券、西部证券等4家券商同时披露中期分红实施公告,合计拟分红金额约38亿元。
  具体来看,券商“航母”国泰海通的每股分红金额在4家券商中最高,拟每股派现0.15元,以140.08亿股为基数,合计将派现26.27亿元。
  港股方面,国泰海通早于8月29日就发布了中期股息的相关公告,H股股东可以选择每股0.164港元,或者每股0.15元人民币两个选项,派息时间与A股一致。
  这是国泰海通合并以来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对比去年中期国泰君安13.36亿元的分红,其每股分红没有发生变化,但总股本接近翻倍,导致派发的现金总额也大幅上升。
  相比之下,东方证券的中期分红价格对比去年同期显著提升。公告显示,东方证券本次中期分红拟每股派现0.12元,以74.08亿股为基数,合计将派现10.12亿元。去年同期则是0.075元/股,对比提升了60%。
  信达证券拟每股派现0.047元,以32.43亿股为基数,合计将派发1.52亿元;西部证券拟每股派现0.01元,以44.63亿股为基数,合计将派发4463.43万元。
  券商本轮中期红包发放始于招商证券,其已经在9月18日实施,合计派现10.35亿元。此外,南京证券、第一创业、山西证券等3家券商均在9月完成中期红利发放。10月以来,已有西南证券、东吴证券、东兴证券、红塔证券、华鑫股份5家券商实施中期分红。
  首家券商三季度业绩预喜,机构:预计经纪、投资为业绩增量
  券商的分红能力反映其盈利水平。自去年“924”行情以来,市场交投持续活跃,今年8月至今沪指收复多个关键点位。10月9日,国庆后首个交易日,沪指十年来首次突破3900点,令市场狂欢,券商业绩也有望再创下新高。
  10月14日,首份券商三季度预告出炉。东吴证券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48亿元至30.23亿元,同比增加50%至65%。东吴证券表示,报告期内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多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成为推动经营业绩持续提升的重要引擎。
  国泰海通非银团队认为,2025年以来市场行情和交易活跃度改善,经纪和投资业绩增长驱动整体业绩增长。从上市券商2025Q1-3各项业务收入对营收增量贡献度看,预计经纪业务同比增长对调整后营收增量的贡献最大,为48.32%,主因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交易额同比大幅提升;同时投资业务对调整后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为38.14%,主因是权益市场相较2024Q3收益率在高基数下仍然边际提升。
  该团队认为,预计2025Q1-3上市券商业绩较高基数下保持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58.63%。具体到2025Q3单季,预计调整后营收(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成本)1481.51亿元,环比/同比+11.45%/+27.15%,归母净利润611.3亿元,环比/同比17.94%/+48.74%。
  除业绩增长驱动分红外,监管部门也持续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
  据相关报道,10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介绍了上交所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主要为“稳、进、投融资端协调发展”三方面。其中,在“稳”方面,一是夯实基础巩固上市公司长期向好的态势,二是促进上市公司提升规范化运作和治理水平,三是推动上市公司提升价值。
  霍瑞戎表示,上交所组织超过60%的沪市上市公司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引导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的力度,增强投资者回报。今年上半年,400多家沪市公司宣告了中期分红,中期分红金额总额是555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025-10-21】
第一创业(10月21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10月21日第一创业收盘价为7.74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100.00万股 | 成交价:6.95元 溢价率:-10.21%买方: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新权南路香格里拉证券营业部卖方: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五四路证券营业部第一创业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10-217.74006.9500100.0000-0.10206718346253229974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新权南路香格里拉证券营业部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五四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10-21】
第一创业: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4822.2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4822.2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2.9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11%,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048222820.0049298692.002294565096.002025-10-1793552223.0086166527.002295640968.002025-10-1678533440.0081725724.002288255272.002025-10-1571283114.0063675128.002291447556.002025-10-14118092495.0097606265.002283839570.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10月20日融券偿还1.29万股,融券卖出1.0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6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4%,融券余额1468.03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076800.0099072.0014680320.002025-10-17153200.0029874.0014664304.002025-10-16273528.00175278.0014920638.002025-10-15210938.0020618.0014954394.002025-10-1417292.00154842.0014633748.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3.09亿元,较昨日下滑0.0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0第一创业-1059856.002309245416.002025-10-17第一创业7129362.002310305272.002025-10-16第一创业-3226040.002303175910.002025-10-15第一创业7928632.002306401950.002025-10-14第一创业20198336.00229847331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0】
第一创业: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9355.2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9355.2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2.9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13%,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793552223.0086166527.002295640968.002025-10-1678533440.0081725724.002288255272.002025-10-1571283114.0063675128.002291447556.002025-10-14118092495.0097606265.002283839570.002025-10-1379472690.0085985261.002263353340.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10月17日融券偿还3900股,融券卖出2.0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5.3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4%,融券余额1466.43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7153200.0029874.0014664304.002025-10-16273528.00175278.0014920638.002025-10-15210938.0020618.0014954394.002025-10-1417292.00154842.0014633748.002025-10-1326202.0073842.0014921642.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3.10亿元,较昨日上升0.3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7第一创业7129362.002310305272.002025-10-16第一创业-3226040.002303175910.002025-10-15第一创业7928632.002306401950.002025-10-14第一创业20198336.002298473318.002025-10-13第一创业-6692182.00227827498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7】
第一创业(截止2025年10月10日)股东人数为242759户 环比增加0.0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17日,第一创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10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42759人,较上期(2025-09-30)增加101户,环比增长0.04%。从持仓来看,第一创业人均持仓1.73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73万股,环比下降0.05%,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17】
第一创业: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7853.3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7853.3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2.8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93%,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678533440.0081725724.002288255272.002025-10-1571283114.0063675128.002291447556.002025-10-14118092495.0097606265.002283839570.002025-10-1379472690.0085985261.002263353340.002025-10-10124226905.00124802427.002269865911.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10月16日融券偿还2.23万股,融券卖出3.4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7.3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0%,融券余额1492.06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6273528.00175278.0014920638.002025-10-15210938.0020618.0014954394.002025-10-1417292.00154842.0014633748.002025-10-1326202.0073842.0014921642.002025-10-10134568.00245106.0015101253.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3.03亿元,较昨日下滑0.1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6第一创业-3226040.002303175910.002025-10-15第一创业7928632.002306401950.002025-10-14第一创业20198336.002298473318.002025-10-13第一创业-6692182.002278274982.002025-10-10第一创业-705051.00228496716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7】
港股IPO业务高歌猛进 中资券商争相加码在港布局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截至10月16日,今年以来有73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IPO募资总额达1886.98亿港元,同比增长227.75%,稳居全球新股融资额榜首。
  这场IPO盛宴背后的护航力量来自各大中介机构,其中中资券商扮演的角色愈发关键。中资券商在众多标志性交易中跃升为主导性的保荐人、全球协调人及账簿管理人。港股IPO保荐与承销头部效应凸显,以中金香港、中信证券(香港)、华泰香港、中信建投国际为代表的头部中资机构,在今年以来的港股IPO承销榜上名列前茅。
  为抢抓市场机遇,今年以来中资券商显著加快国际化布局,将香港作为“桥头堡”,通过新设子公司、拓展业务牌照等举措加码投入,向着更专业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
  中资券商港股IPO业务亮眼
  10月16日,云迹登陆港交所,联合保荐人是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当前,两家及以上券商同时保荐一家企业港股IPO的模式在港股市场愈发成熟,有港股市场投行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中信证券在对接新经济企业与国际资本方面经验丰富,机构客户较多;而建银国际则凭借其商业银行背景,拥有较多私人财富资源。
  云迹的联席保荐阵容背后,折射出港股股权融资市场的活跃态势。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今年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括IPO与再融资)总额达4375.9亿港元,同比增幅达260.41%。
  在此背景下,中资券商港股IPO业务高歌猛进。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作为保荐人角色参与了25家IPO,位居榜首;中信证券(香港)保荐了18家IPO,排名第二;华泰金融控股(香港)保荐了13家IPO,位居第三。
  从IPO承销来看:中金公司以340.29亿港元的承销金额稳居榜首,承销家数为32家;中信证券(香港)以256.71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第二,承销家数为28家;华泰金融控股(香港)、中信建投国际、广发证券(香港)的承销金额分别为164.81亿港元、95.61亿港元和62.06亿港元。
  香港星汉资产管理行政总裁王荣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格局意味着,优质发行人资源正加速向少数几家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的中资券商集中。对于其他中小型投行而言,突围难度越来越大,市场份额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今年‘A+H’上市企业募资额约为港股IPO募资额的一半,这些项目主要由中资券商包揽,他们对境内投资机构的偏好有深刻理解,而且近几年在对接、服务境外资本机构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全球分销网络较为完善。”
  持续加码在港布局
  面对港股市场的机遇,今年以来,中资券商动作频频。近日,国联民生证券宣布,国联民生证券香港子公司于10月3日正式获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核发的交易权牌照。
  国联民生表示,此次交易权牌照获批,标志着公司在香港金融市场的业务布局实现关键新突破,为全面拓展核心业务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张牌照,将为国联民生证券香港子公司打开“投行承销、股票销售交易、股票托管业务”三大核心业务空间。
  此外,9月底,华安证券公告宣布其子公司华安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获批6号牌照;7月,国金证券公开表示,公司旗下的国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正在筹备申请虚拟资产相关交易牌照;6月,国泰君安国际获得香港中资券商首张虚拟资产全牌照。
  与此同时,中资券商“落子”香港的步伐也在加快:8月,第一创业公告称,拟设立全资子公司“第一创业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并由该子公司在香港设立持牌子公司;6月,西部证券拟出资等值10亿元人民币在香港设立“西部证券国际金融控股公司”;4月,东北证券公告称,计划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证券业务,注册资本为5亿港元。
  中资券商接连“落子”香港背后,是日益增长的跨境投融资需求。东北证券、西部证券均在公告中明确,设立香港子公司旨在“满足客户国际化投融资需求”“服务实体经济跨境投融资需求”,顺应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趋势。
  还有多家中资券商对其香港子公司持续“输血”。今年以来,广发证券、华安证券、东吴证券相继宣布向旗下香港子公司增资,彰显对海外业务发展的高度重视与信心。
  面对广阔的市场机遇,中资券商已开始致力于境内外业务协同发展。中信建投表示,将推进投行一体化工作,继续拓展在香港市场的业务范围,实现中概股回归、港股私有化、跨境收购等不同类型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华泰证券也表示,将持续夯实跨境资本市场中介定位,巩固在香港市场的优势。
  机构普遍预计,国际化布局即将在券商业绩端得到体现。申万宏源研报称,得益于港股市场交投与IPO表现活跃,积极布局国际业务的头部券商有望在三季度释放显著的业绩增量。国泰海通研报称,港股市场IPO增量显著,有望进一步推动投行业务收入增长。

【2025-10-16】
13家退市企业牵连11家券商,第一创业、五矿证券被重点点名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钟雯清 在2025年A股市场前所未有的重大违法公司退市浪潮中,券商投行的“看门人”角色正经历着严峻考验。随着年初退市新规全面落地,触及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指标的上市公司数量已创下历史新高,截至10月15日多达13家。
  在这场监管风暴中,这些退市公司背后的11家券商投行被推至台前。
  一个引人注目的反差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被监管点名并追责的仅有第一创业和五矿证券两家,前者因其保荐的*ST东通欺诈发行而被出具警示函,后者则因未能发现广道数字巨额财务造假而被处罚,并启动了北交所首单先行赔付。
  更深入的细节揭示了投行履职的复杂图景。
  部分问题公司造假期间频繁更替投行,例如高鸿数据在长达数年的造假周期内竟接连更换了四家服务机构。
  而在履职过程中,除国融证券曾罕见地对九有股份发出风险警示外,大多数涉事投行,均在督导期内为后来被证实造假的公司出具了“无异议”或“未发现问题”的背书报告。
  这场退市大潮不仅冲刷出上市公司的造假真相,也对中介机构的执业操守进行了一次压力测试。在全面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的监管导向下,券商投行应如何真正履行好资本市场的“看门人”职责,已成为市场各方必须深思的现实课题。
  “看门人”责任悬空?仅2家投行被点名
  随着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结束过渡期,以及证监会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从严监管,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
  截至10月15日,年内已有13家上市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数量创历史新高。
  这13家上市公司中,8家已经摘牌,包括3月摘牌的卓朗科技,4月摘牌的东方集团,5月摘牌的普利制药,7月摘牌的龙宇股份、锦州港、青岛中程、九有股份,以及10月摘牌的紫天科技。
  *ST元成、*ST东通、江苏吴中、高鸿数据、广道数字五家上市公司,也已被启动退市程序。
  从既往案例来看,上市公司一旦触及重大违法情形,为其提供服务的投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往往难辞其咎。倘若公司涉及民事赔偿且赔付能力有限,中介机构则可能承担先行赔付责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年内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指标的13家上市公司发现,少数公司造假期间并无督导投行,有明确报告可查的投行共11家,具体为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第一创业、东吴证券、新时代证券、华融证券、华泰联合证券、银河证券、国投证券、五矿证券、中山证券。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造假期间曾为其提供服务的券商投行并非皆有责任,是否担责取决于该投行有无尽到勤勉尽责义务,最终结果还有待监管调查。
  11家券商投行中,目前因上述重大违法公司而被点名者仅有2家,分别是第一创业和五矿证券。
  第一创业牵涉的造假公司为*ST东通。*ST东通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并于2022年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定增)的《募集说明书》中引用了2019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中的虚假财务数据,从而构成欺诈发行。而*ST东通该次涉及欺诈的定增中,保荐机构正是第一创业。
  目前,第一创业指定的两名保代已被深交所出具警示函。监管层指出,保代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审慎核查发行人时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未能及时发现并督促公司披露上述重大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ST东通造假期间曾为其服务的审计机构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也均已被监管部门出具警示函。*ST东通也是年内造假公司中所涉中介机构目前被罚最多者。
  五矿证券被罚则因广道数字。2021年11月15日,广道数字作为首批企业之一平移至北交所,彼时担任其公开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的正是五矿证券。根据证监会调查,广道数字于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等方式虚构业务,累计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4.65亿元。
  2025年5月16日,深交所对五矿证券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指出其作为广道数字的保荐机构和持续督导机构,未能履行好“看门人”职责,在广道数字挂牌北交所及后续信息披露督导过程中,未对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业务合同的合理性进行有效核查。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保荐机构,五矿证券已公开承诺,拟牵头联合相关方出资设立规模约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赔偿适格投资者因广道数字财务造假所遭受的投资损失。此举使得该案成为北交所首单先行赔付案例。
  风险“吹哨人”缺失?多数机构集体“沉默”
  为造假公司提供服务的券商投行虽然并非必须全部承担连带责任,但细查11家券商投行的履职情况,一些细节耐人寻味。
  例如,华泰联合证券于2022年6月30日成为高鸿数据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保荐机构,然而不到四个月后的10月10日,保荐机构即由华泰联合证券变更为中国银河证券。
  2024年8月,银河证券尚未完成的剩余募集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的持续督导工作又转由太平洋证券承接。彼时,证监会刚刚启动对高鸿数据的立案调查。
  在年内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指标的13家上市公司中,高鸿数据造假时间最长(2015年至2023年),期间变更的投行家数也最多。在华泰联合证券之前,为其提供服务的是华融证券(已于2022年重整并更名为国新证券)。2016年11月,高鸿数据完成一笔资产重组,华融证券担任该次资产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
  除高鸿数据外,另一家在造假期间更换券商投行的是江苏吴中。江苏吴中财务造假时间为2020年至2023年。早期为其提供服务的是东吴证券。
  2023年7月,东吴证券未完成的对江苏吴中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持续督导工作交由中山证券承继。无论是东吴证券在2020年、2021年出具的《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之专项核查报告》,还是中山证券2023年出具的《关于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之专项核查报告》,均提出“对江苏吴中募集资金使用与存放情况无异议”的类似表述。
  而在2024年11月2日、2025年1月3日、2025年7月1日,中山证券曾三次公告更换持续督导保代。
  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同样在上市公司造假期间提供中介服务,有的投行提示了上市公司存在风险,更多的则表示未发现问题。
  提示风险的为国融证券,其服务的上市公司是九有股份。2017年,九有股份计划以现金购买润泰供应链51%股权,由国融证券担任独立财务顾问。经证监会查实,九有股份于2020年至2023年存在财务造假。国融证券曾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出具的《重大资产购买之持续督导意见书》中表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国融证券投行也是上述所涉11家券商投行中,唯一一家在相关报告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存在问题者。
  与之相反,更多券商投行在所服务的上市公司造假期间,表示上市公司不存在相关问题。此类投行至少包括为锦州港服务的国泰君安、为普利制药服务的海通证券、为龙宇股份服务的新时代证券(2022年重整并更名为诚通证券)、为东方集团服务的国投证券,以及前述为江苏吴中服务的东吴证券与中山证券。
  锦州港造假时间从2018年持续至2024年一季度,国泰君安在锦州港2018年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中担任独立财务顾问。国泰君安在《2018年度持续督导工作报告书》中表示,截至本持续督导报告书出具之日,不存在与已公布的重组方案存在差异的其他事项;在《2019 年度持续督导工作报告书》中表示,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符合重组报告书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提及的业务发展状况。上市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有关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
  普利制药于2021年至2022年造假,期间为其服务的投行为海通证券。2021、2022年海通证券曾出具年度跟踪报告,均表示未发现公司存在问题。
  龙宇股份造假时间为2019年至2024年,新时代证券担任其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剩余募集资金的持续督导机构,并在出具的2019、2020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中均表示: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东方集团则于2020年至2023年造假,期间国投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2020至2023年,在《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核查报告》中,国投证券均表示,东方集团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上述券商投行为上市公司作出“不存在相关问题”的背书,均发生在持续督导期间。据受访投行资深保代透露,对投行而言,持续督导期间收入较低,因此投入的精力往往较为有限,这容易导致“上市公司存在问题但投行未能发现”的情况。
  该保代进一步表示,此前多年间,因持续督导业务被点名的券商投行相对较少,因此投行对该环节的重视程度有限。然而,随着全面从严监管的推进,越来越多投行因持续督导环节问题收到罚单,其对这一环节的人力投入也显著增加。多家投行的保代表示,其所在公司已全面加大股权项目尽职调查力度,尤其关注此前投入较少的持续督导期间。“过去在持续督导阶段,有时保代一个人去企业转一圈就算完成尽调,现在则会派多人仔细调查。”
  除券商投行外,同为上市公司提供中介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在加大投入力度。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告诉记者,其所在机构已增强精力投入,“在既有复核环节基础上,新增独立复核流程;一线审计方面则加派人手,适当延长审计时间。”一位资深审计师如此表示。

【2025-10-16】
第一创业: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7128.3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7128.31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2.9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88%,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571283114.0063675128.002291447556.002025-10-14118092495.0097606265.002283839570.002025-10-1379472690.0085985261.002263353340.002025-10-10124226905.00124802427.002269865911.002025-10-09236582702.00176231063.002270441433.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10月15日融券偿还2600股,融券卖出2.6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1.0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8%,融券余额1495.44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5210938.0020618.0014954394.002025-10-1417292.00154842.0014633748.002025-10-1326202.0073842.0014921642.002025-10-10134568.00245106.0015101253.002025-10-09477992.0045714.0015230782.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3.06亿元,较昨日上升0.3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5第一创业7928632.002306401950.002025-10-14第一创业20198336.002298473318.002025-10-13第一创业-6692182.002278274982.002025-10-10第一创业-705051.002284967164.002025-10-09第一创业61134505.00228567221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6】
5家上市券商半年度“红包”送达 
【出处】江苏经济报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重要形式。为响应政策号召、有效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今年以来,券商积极开展半年度分红,截至10月13日,已有28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分红方案,其中5家券商的半年度分红“红包”已发到投资者手中。
  近期,多家上市券商陆续发布了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对每股分红金额、股利发放具体日期等信息进行了说明。例如,红塔证券近日发布公告称,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下同),本次拟派发现金红利不超过2.36亿元,占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5.16%,股权登记日为10月15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10月16日。
  整体来看,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42家A股上市券商中,已有28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分红方案。其中,每股派息金额最高的是中信证券,每股拟派发现金红利0.29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2.98亿元。中信建投、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也纷纷公布了可观的半年度分红方案,中信建投每股拟派发现金红利0.165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2.8亿元;国泰海通、华泰证券每股拟派发的现金红利均为0.15元,分别拟派发现金红利26.27亿元、13.54亿元。
  从“红包”派发进度来看,截至10月13日,已有山西证券、第一创业、西南证券、招商证券、南京证券5家上市券商半年度分红实施完毕(按派息日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07亿元。其中,派发现金红利金额最高的券商为招商证券,其分红金额为10.35亿元。东兴证券、东吴证券、红塔证券3家券商于近期发布了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正等待实施。
  “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走势向好、交投活跃的背景下,券商取得了较为亮眼的经营业绩,为其积极实施分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西部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银华表示,券商积极推行一年多次分红,能够直接提升投资者回报,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持股信心,同时展示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吸引更多投资者长期持有。未来,券商应进一步打造常态化、可预期的稳定分红机制,持续提升股东回报和公司投资价值。
  在长期规划方面,券商也展现出积极主动作为的姿态。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方正证券、东吴证券等7家券商板块上市公司发布了未来三年(2025年至2027年,下同)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以保持利润分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中,多家券商明确公布了现金分红的最低比例。例如,东吴证券明确,未来三年该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50%,彰显了对回报投资者的高度重视。于 宏

【2025-10-16】
中资券商前三季度港股承销业绩亮眼 
【出处】证券日报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股权融资活跃,为中资券商带来了丰富的业务机遇。
  近日,前三季度港股市场股权承销数据出炉,多家中资券商表现亮眼,在与国际投行的同台竞技中跻身排行榜前列。同时,为紧抓发展机遇,今年以来,中资券商持续深化在港布局,积极推进在港子公司设立、扩大业务牌照范围,不断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港股市场投融资活跃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走势向好,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收盘,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9.17%。同时,港股市场投融资活跃,前三季度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总额达4148亿港元,规模同比增长253.3%。
  在此背景下,中资券商的投行业务展业空间进一步打开。前三季度中资券商在港IPO承销规模方面,中金香港证券以340.29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IPO承销榜榜首,承销家数为32家;中信证券(香港)以256.71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第二,承销家数为28家;华泰金控(香港)、中信建投国际承销金额也位居前列,分别为164.81亿港元、95.61亿港元。
  再融资承销方面,中金香港证券承销金额为226.69亿港元,承销数量11起;中信证券(香港)承销金额为195.35亿港元,承销数量18起;国泰君安证券(香港)、华泰金控(香港)承销金额分别为89.45亿港元、39.59亿港元。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股市场股权融资活动的火热,为中资券商带来了多维度利好和战略机遇。港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的扩大能够直接推动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增长,并助推中资券商拓宽国际业务范围。同时,通过参与高质量企业的股权融资项目,中资券商能够积累丰富的业务经验,增强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此外,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活跃的市场活动能够吸引更多国际资本的关注,为中资券商带来更多跨境业务机会。”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近年来,中资券商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在此过程中,中国香港市场成为中资券商国际化道路上的关键一站。今年以来,中资券商持续加码在港布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完善业务牌照布局。
  10月3日,国联民生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的国联证券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SFC)核发的交易权牌照,标志着本公司在港业务布局实现关键突破,未来,本公司将充分发挥“牌照赋能+区位优势”的双重价值,深度联动多方资源,构建投行、交易、托管协同服务体系,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完善的跨境融资解决方案。此前,9月25日,华安证券也公告披露,子公司华安证券(香港)成功获得香港证监会(SFC)核发的6号牌照(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
  同时,为推动国际业务发展,中资券商也积极推进在港子公司的设立工作。8月份,第一创业发布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5亿元港币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在中国香港设立持牌全资子公司。6月份,西部证券也披露,拟出资等值10亿元人民币设立全资香港子公司。
  对此,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中资券商‘出海’目的地中,香港市场是首选。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备完善的市场机制与全球化资本流通优势。头部机构在港布局较早,已形成一定先发优势;中小机构正加速追赶,近年来布局动作频频。对于中资券商而言,深化境内外业务与资源联动,有助于强化自身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迈向国际一流投行目标。”
  展望未来,多家券商表示,将以深化在港布局为抓手,全方位提升国际业务竞争力。在此方面,招商证券表示,将把握对外开放深化及中国香港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遵循“扎根香港、布局亚太、辐射全球”的战略指引,推进“跨境理财通”、衍生品等领域业务创新。中信建投也表示,将立足中国香港、放眼全球,打造包括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结构化产品、衍生品及财富管理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2025-10-15】
第一创业:公司设立香港子公司事宜尚需履行内地和香港的监管要求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15日讯,有投资者向第一创业提问, 第一创业设立香港子公司进展到哪一步了?有没有把设立香港子公司当成重要紧急的事来办?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设立香港子公司事宜尚需履行内地和香港的监管要求。请知悉,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15】
第一创业: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1.18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1.18亿元,当前融资余额22.8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91%,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4118092495.0097606265.002283839570.002025-10-1379472690.0085985261.002263353340.002025-10-10124226905.00124802427.002269865911.002025-10-09236582702.00176231063.002270441433.002025-09-3088209357.00136623907.002210089794.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10月14日融券偿还1.97万股,融券卖出2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73万元,融券余额1463.37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417292.00154842.0014633748.002025-10-1326202.0073842.0014921642.002025-10-10134568.00245106.0015101253.002025-10-09477992.0045714.0015230782.002025-09-3014877.00286578.0014447916.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2.98亿元,较昨日上升0.8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4第一创业20198336.002298473318.002025-10-13第一创业-6692182.002278274982.002025-10-10第一创业-705051.002284967164.002025-10-09第一创业61134505.002285672215.002025-09-30第一创业-48817844.00222453771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4】
第一创业:重点布局先进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14日讯,有投资者向第一创业提问, 尊敬的董事会:请问第一创业旗下的创投业务具体有哪些行业的布局?围绕这些创投产业方向上,第一创业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和举措?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资专注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重点布局先进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深度挖掘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领域的优质企业。一创投资以PE投资及并购投资为主,依托股东赋能、产业联动与业务协同,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被投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请知悉,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14】
第一创业: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7947.2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7947.2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2.6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78%,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379472690.0085985261.002263353340.002025-10-10124226905.00124802427.002269865911.002025-10-09236582702.00176231063.002270441433.002025-09-3088209357.00136623907.002210089794.002025-09-29196396084.00175268864.002258504344.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10月13日融券偿还9300股,融券卖出33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62万元,融券余额1492.16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326202.0073842.0014921642.002025-10-10134568.00245106.0015101253.002025-10-09477992.0045714.0015230782.002025-09-3014877.00286578.0014447916.002025-09-29163530.00171430.0014851210.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2.78亿元,较昨日下滑0.2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3第一创业-6692182.002278274982.002025-10-10第一创业-705051.002284967164.002025-10-09第一创业61134505.002285672215.002025-09-30第一创业-48817844.002224537710.002025-09-29第一创业21702399.00227335555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4】
5家上市券商半年度“红包”已送达 
【出处】证券日报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重要形式。为响应政策号召、有效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今年以来,券商积极开展半年度分红,截至10月13日,已有28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分红方案,其中5家券商的半年度分红“红包”已发到投资者手中。
  近期,多家上市券商陆续发布了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对每股分红金额、股利发放具体日期等信息进行了说明。例如,红塔证券近日发布公告称,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下同),本次拟派发现金红利不超过2.36亿元,占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5.16%,股权登记日为10月15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10月16日。
  整体来看,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42家A股上市券商中,已有28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分红方案。其中,每股派息金额最高的是中信证券,每股拟派发现金红利0.29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2.98亿元。中信建投、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也纷纷公布了可观的半年度分红方案,中信建投每股拟派发现金红利0.165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2.8亿元;国泰海通、华泰证券每股拟派发的现金红利均为0.15元,分别拟派发现金红利26.27亿元、13.54亿元。
  从“红包”派发进度来看,截至10月13日,已有山西证券、第一创业、西南证券、招商证券、南京证券5家上市券商半年度分红实施完毕(按派息日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07亿元。其中,派发现金红利金额最高的券商为招商证券,其分红金额为10.35亿元。东兴证券、东吴证券、红塔证券3家券商于近期发布了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正等待实施。此外,有16家券商的分红方案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4家券商的分红方案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走势向好、交投活跃的背景下,券商取得了较为亮眼的经营业绩,为其积极实施分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西部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银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积极推行一年多次分红,能够直接提升投资者回报,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持股信心,同时展示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吸引更多投资者长期持有。未来,券商应进一步打造常态化、可预期的稳定分红机制,持续提升股东回报和公司投资价值。
  在长期规划方面,券商也展现出积极主动作为的姿态。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方正证券、东吴证券等7家券商板块上市公司发布了未来三年(2025年至2027年,下同)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以保持利润分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中,多家券商明确公布了现金分红的最低比例。例如,东吴证券明确,未来三年该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50%,彰显了对回报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券商回报投资者的意识不断加强,除积极进行半年度分红之外,券商也踊跃通过股份回购等方式强化市值管理、提升投资者回报。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来,已有9家上市券商实施了股份回购,回购数量合计为2.16亿股,回购金额合计为23.05亿元,为去年同期全行业回购金额的3.32倍。其中,回购金额居首的券商为国泰海通,其回购金额为12.15亿元;其次为中泰证券和财通证券,两家回购金额均为3亿元;东方证券、华安证券的回购金额分别为2.5亿元、1.08亿元。
  对于券商的市值管理工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而言,券商应做好长期性、系统性市值管理工作,通过提升分红频次和规模、努力提升经营业绩、适时推进股份回购、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和精准性、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等多种方式,维护好投资者权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切实提升公司长期投资价值。”

【2025-10-13】
第一创业:10月10日获融资买入1.24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10月10日获融资买入1.24亿元,当前融资余额22.7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74%,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0124226905.00124802427.002269865911.002025-10-09236582702.00176231063.002270441433.002025-09-3088209357.00136623907.002210089794.002025-09-29196396084.00175268864.002258504344.002025-09-2650903808.0069541876.002237377124.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10月10日融券偿还3.06万股,融券卖出1.6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3.4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1510.13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0134568.00245106.0015101253.002025-10-09477992.0045714.0015230782.002025-09-3014877.00286578.0014447916.002025-09-29163530.00171430.0014851210.002025-09-2698670.00399993.0014276031.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2.85亿元,较昨日下滑0.0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0第一创业-705051.002284967164.002025-10-09第一创业61134505.002285672215.002025-09-30第一创业-48817844.002224537710.002025-09-29第一创业21702399.002273355554.002025-09-26第一创业-19093039.00225165315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0】
第一创业:10月9日获融资买入2.37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10月9日获融资买入2.37亿元,当前融资余额22.7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74%,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09236582702.00176231063.002270441433.002025-09-3088209357.00136623907.002210089794.002025-09-29196396084.00175268864.002258504344.002025-09-2650903808.0069541876.002237377124.002025-09-2553088137.0071813758.002256015192.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10月9日融券偿还5700股,融券卖出5.9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7.8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9%,融券余额1523.08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09477992.0045714.0015230782.002025-09-3014877.00286578.0014447916.002025-09-29163530.00171430.0014851210.002025-09-2698670.00399993.0014276031.002025-09-25611299.00647348.0014731002.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2.86亿元,较昨日上升2.7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09第一创业61134505.002285672215.002025-09-30第一创业-48817844.002224537710.002025-09-29第一创业21702399.002273355554.002025-09-26第一创业-19093039.002251653155.002025-09-25第一创业-18838682.00227074619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09】
国联民生获批交易权牌照,点燃中型券商“落子”香港热情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永乐
  今年以来,中小券商加速布局国际业务。
  日前,国联民生证券(601456.SH)宣布,香港子公司正式获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简称香港证监会,SFC)核发的交易权牌照。
  国联民生证券表示,此次交易权牌照的获批,标志着公司在香港金融市场的业务布局实现关键新突破,为全面拓展核心业务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5年以来,多家中小券商围绕香港子公司展开布局,核心动作可划分为新设子公司、增资扩股、牌照获批三大类别。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东北证券(000686.SZ)、西部证券(002673.SZ)、第一创业(002797.SZ)等券商相继宣布设立香港子公司;年内多家券商宣布增资香港子公司,如广发证券(000776.SZ)、华安证券(600909.SH)、东吴证券(601555.SH)等;此外,中资券商获批资质牌照、扩大业务布局的消息不断传出,特别是部分券商通过升级原有牌照,可向客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如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天风国际等。
  然而,中资券商出海并非易事。近年来,仍有不少券商国际业务发展受挫,在港上市子公司亏损甚至摘牌。在此情形下,年内也有部分中小券商选择收缩“战线”。比如,今年3月,华林证券明确表示,决定暂缓设立香港子公司,主要因为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情况,后续将择机重新履行申请程序;9月末,在连年亏损且停牌逾一年后,西南证券(600369.SH)境外子公司的上市之旅也正式画上句号。
  受访人士认为,中小券商今年集中布局香港,并非盲目跟风。一方面港股交投活跃、科技股IPO激增,为其提供了差异化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虚拟资产交易、跨境财富管理等新兴领域成为业务新突破口,让它们不用在IPO承销上与头部券商硬拼。而对中资券商而言,香港的角色已从出海“桥头堡”升级为国际化业务“战略高地”,这种转变也在不断吸引券商加大在港投入。
  国联民生香港子公司获批牌照
  10月4日,国联民生证券在官方公众号发文称,国联民生证券香港子公司于10月3日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核发的交易权牌照。
  国联民生证券表示,此次交易权牌照的获批,标志着公司在香港金融市场的业务布局实现关键新突破,为全面拓展核心业务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国联民生证券香港子公司践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依托该牌照资质,公司将全面发力投行承销、股票销售交易、股票托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图片来源:国联民生证券官方公众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香港证监会核发的交易权牌照通常指的是第1类牌照,即证券交易牌照。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金融机构若要在香港合规开展证券交易业务,必须向SFC申请该牌照。1号牌照允许机构为客户提供股票、债券、期权、ETF等证券产品的买卖服务。
  国联证券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为此次交易权牌照的获批主体。202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港元,以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为核心业务,是国联民生证券经由国联证券(香港)有限公司间接持股的全资孙公司。
  图片来源:国联民生2024年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发现,国联民生证券还有2家香港子公司获批香港证监会牌照,分别为国联证券国际资本市场有限公司,国联证券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均为国联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分别主营企业融资、资产管理业务。
  目前,国联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已具备较为完备的合规经营资质,不仅持有香港证监会核发的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第6类(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及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牌照,还取得了合格境外投资者业务资格。
  图片来源:香港证监会官网
  中小券商加速布局国际业务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备完善的市场机制与全球化资本流通优势。
  国联民生证券的动作并非个例,2025年以来,中资券商布局香港市场的步伐明显提速,尤其是中小券商动作频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包括东北证券、西部证券、第一创业等券商相继宣布设立香港子公司。
  4月,东北证券公告计划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证券业务,注册资本为5亿港元;6月,西部证券表示计划出资等值10亿元人民币设立香港全资子公司,暂定名为“西部证券国际金融控股公司”;8月,第一创业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暂定名为“第一创业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并由该子公司在香港设立持牌子公司。
  与此同时,年内多家券商宣布增资香港子公司,如广发证券、华安证券、东吴证券和国金证券。
  今年1月,广发证券表示向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增资21.37亿港元;4月华安证券计划向华安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增资5亿港元;同月,东吴证券计划向东吴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增资,金额不超过20亿港元或等值人民币;国金证券也表示拟向国金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增资。
  此外,中资券商获批资质牌照、扩大业务布局的消息不断传出,特别是部分券商通过升级原有牌照,可向客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如国泰君安国际、天风国际等。
  比如,国联民生证券香港子公司此次拿下香港证监会交易权牌照,将能全面发力投行承销、股票销售交易及股票托管三大核心业务;9月25日,华安证券公告称,子公司华安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获批6号牌照。
  6月底,国泰君安国际获得香港中资券商首张虚拟资产全牌照。香港证监会官网显示,目前共有48家持牌机构完成了“一号牌”的升级,将证券交易扩展至虚拟资产交易,其中大多数为中资券商和港资券商,包括天风证券旗下天风国际、东方财富旗下哈富证券等。
  值得一提的是,7月,首创证券(601136.SH)公告通过赴港上市议案,相关方案于8月获北京国资委批复。若此次赴港IPO顺利完成,首创证券有望成为我国第14家“A+H”上市券商,也是继2020年中金公司以后的第一家双重上市证券公司。
  目前,中资券商大多通过在香港设立子公司来开展境外证券相关业务,包括证券交易、期货合约交易、就证券提供意见、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提供资产管理等。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几乎牛冠全球,市场的活跃度显著提升。在港股全面走强的同时,港股IPO也出现了全面复苏的迹象。受此影响,香港券商的经纪及投行业务迎来爆发。
  根据香港证监会9月29日最新公布的上半年证券业财报,香港证券业在今年上半年维持稳定增长,其净利润在不断创新高的交易额带动下环比增加14%至289亿港元,增速最明显的业务收入是交易净佣金收入和投资银行,分别为23%、33%,虚拟资产交易的佣金收入1.28亿港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市场的IPO业务长期呈现头部集中态势,大型中资券商依托深厚的客户资源、项目储备及承销能力占据主要份额。而中小券商因在该领域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此前在香港市场的参与度有限,整体活跃度不高。
  但今年以来,这一情况发生显著变化。多家中小券商密集推进国际业务布局,既有对香港子公司的资金注入,也有针对业务牌照的申请动作,国际业务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因此,在原有业务赛道突破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中小券商此时集中加码国际业务的动因,成为当前证券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券商自身披露的原因来看,今年3家宣布“落子”香港的券商均表示,进军香港是为了打造国际化业务平台,满足客户国际化投融资需求,为公司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比如,东北证券解释,公司积极把握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融合带来的战略机遇,有序推进公司香港子公司筹建工作,加快公司业务国际化经营步伐,满足客户国际化投融资需求,优化公司境内外资产配置。
  “为了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顺应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趋势和服务实体经济跨境投融资需求,公司决定设立香港子公司。”西部证券表示,“本次投资有利于公司积极布局和拓展国际业务,打造国际化业务平台,服务公司跨境客户需求。”
  第一创业则表示,为充分把握公司所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战略,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公司计划在香港设立子公司。
  中资券商“出海”挑战仍存
  2025年上半年度,证券公司国际化布局步伐加快。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9月初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度证券行业的经营情况,截至上半年末,内地证券公司设立36家境外子公司(其中35家香港子公司),总资产达到1.64万亿港元,同比增加20.45%。境外子公司参与服务40家企业登陆港交所,融资金额达1081亿港元。
  上半年证券公司跨境业务期末存量9481亿元,同比增加21.37%。证券公司代理客户港股通交易金额12.76万亿港元;通过香港子公司积极服务沪深股通交易金额19.7万亿元人民币,为促进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全球资产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证券公司逐步拓展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市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上半年承销10只“一带一路”债券,合计金额79亿元。
  中资券商出海潜力巨大,香港正是战略支点。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资券商而言,如今香港的角色已不止是中资券商出海“桥头堡”,更升级为支撑其国际化业务的“战略高地”,这种定位转变正持续吸引券商加大在港布局力度。
  目前,香港市场已经成为头部券商的新战场。中金、中信等机构通过香港子公司加大布局,积极参与港股IPO业务,内资券商在港股市场的竞争力正在快速提升。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港股市场回暖,带动券商国际业务持续向好。除招商证券外,多数头部券商海外净利均实现正增;从净利润规模看,中信证券(27.7亿元)、中金公司(24.0亿元)和华泰证券(10.4亿元)保持领先优势,国泰海通(以国泰君安国际计,5.1亿元)表现同样亮眼;从净利润同比看,国信证券(+1376%)、申万宏源(+524%)和广发证券(+214%)增速较快。
  但券商港股业务的扩张也带来新的挑战。根据数据,虽然头部券商收入规模显著增长,但利润率普遍下滑至20%左右,不及2023年“827新政”前50%水平的一半。这反映出在竞争激烈的港股市场中,部分券商不得不以价换量,通过更具竞争力的报价争取市场份额。
  然而,中资券商出海并非易事。近年来,仍有不少券商国际业务发展受挫,在港上市子公司亏损甚至摘牌。在此情形下,年内也有部分中小券商选择收缩“战线”。
  比如,今年3月,华林证券明确表示,决定暂缓设立香港子公司,主要因为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情况,后续将择机重新履行申请程序;9月中旬,西南证券公告称,公司香港孙公司西证国际证券(0812.HK)因未能于2025年9月3日复牌截止日前达成复牌指引,根据联交所相关上市规则,将自2025年9月29日起不再具有上市地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作为西南证券推进国际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西证国际证券被前者收入麾下已有十年,但该公司表现始终未能达到预期,近十年已累计亏损超10亿港元。
  需注意的是,在券商积极推进国际业务的同时,近期监管针对该领域也有新动向。
  9月底,因在境外子公司管理方面存在多项合规漏洞,浙江证监局对财通证券开出两张罚单。财通证券及公司总经理助理、财通证券(香港)时任董事长钱斌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相关情况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罚单显示,财通证券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未有效建立覆盖境外子公司的决策事项落实跟踪制度及决策效果评估制度;未健全对境外子公司的风险管控机制;提名的境外子公司部分董事不符合相应任职条件。
  记者梳理发现,境外子公司管控不到位相关的罚单整体较少。2024年,中原证券曾被指“对境外子公司、另类子公司合规风险管控不到位,未有效强化合规风险管理”,近两年来其他券商则鲜少因类似问题被点名。
  值得一提的是,财通证券(香港)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激增近9倍,增速位居同业前列,凸显券商国际化布局成效。但监管对风控短板零容忍,如何平衡国际业务“走得远”与“管得牢”,再度成为行业热点话题。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其制度衔接优势与低成本牌照审批,让中小券商能快速融入全球体系。中小券商今年密集加码香港,不是盲目跟风。港股交投活跃度跃升20%,科技股IPO激增,这为中小券商开辟了差异化赛道。虚拟资产交易、跨境财富管理等新兴领域正成为业务突破口,使中小券商避开与头部券商在IPO承销上的硬碰硬。
  田利辉称,当前中小券商业务以基础交易、托管为主,轻资产运营凸显灵活性。未来预计中小券商将开展更多ESG投资,同时深化东南亚区域布局,形成中小券商出海的“香港+东南亚”双轮驱动。不过,中小券商需警惕“重牌照轻能力”问题,必须以技术赋能细分领域,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破局。

【2025-10-09】
第一创业(截止2025年9月30日)股东人数为242658户 环比减少1.9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9日,第一创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9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42658人,较上期(2025-09-19)减少4820户,环比下降1.95%。从持仓来看,第一创业人均持仓1.73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70万股,环比增长1.99%,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09】
第一创业(10月9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10月9日第一创业收盘价为8.02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200.00万股 | 成交价:7.10元 溢价率:-11.47%买方: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新权南路香格里拉证券营业部卖方: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五四路证券营业部第一创业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10-098.02007.1000200.0000-0.11471321695760598504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新权南路香格里拉证券营业部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五四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10-09】
第一创业:9月30日获融资买入8820.9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第一创业9月30日获融资买入8820.9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2.1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72%,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3088209357.00136623907.002210089794.002025-09-29196396084.00175268864.002258504344.002025-09-2650903808.0069541876.002237377124.002025-09-2553088137.0071813758.002256015192.002025-09-2471814727.00109689024.002274740813.00融券方面,第一创业9月30日融券偿还3.66万股,融券卖出19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49万元,融券余额1444.79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3014877.00286578.0014447916.002025-09-29163530.00171430.0014851210.002025-09-2698670.00399993.0014276031.002025-09-25611299.00647348.0014731002.002025-09-243084.00157284.0014844063.00综上,第一创业当前两融余额22.25亿元,较昨日下滑2.1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30第一创业-48817844.002224537710.002025-09-29第一创业21702399.002273355554.002025-09-26第一创业-19093039.002251653155.002025-09-25第一创业-18838682.002270746194.002025-09-24第一创业-37911779.00228958487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DDX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