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184 力源信息 更新日期:2025-10-26◇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电子元器件代理(技术)分销、自研芯片以及智能电网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
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模组)| 379886.86| 33708.73| 8.87| 94.18|
|电力产品、自研芯片等其他| 23490.42| 5585.67| 23.78| 5.82|
|业务 | | | | |
├────────────┼─────┼─────┼───┼──────┤
|电子元器件 | 358212.76| 32244.11| 9.00| 88.80|
|电力产品、自研芯片等其他| 23490.42| 5585.67| 23.78| 5.82|
|业务 | | | | |
|结构模块器件(模组) | 21674.10| 1464.62| 6.76| 5.37|
├────────────┼─────┼─────┼───┼──────┤
|境内公司销售 | 237452.02| 24250.74| 10.21| 58.87|
|境外子公司销售 | 165925.26| 15043.66| 9.07| 41.13|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模组)| 739372.14| 62938.20| 8.51| 94.54|
|电力产品、自研芯片等其他| 42725.02| 9310.17| 21.79| 5.46|
|业务 | | | | |
├────────────┼─────┼─────┼───┼──────┤
|电子元器件 | 685510.21| 59619.95| 8.70| 87.65|
|结构模块器件(模组) | 53861.93| 3318.25| 6.16| 6.89|
|电力产品、自研芯片等其他| 42725.02| 9310.17| 21.79| 5.46|
|业务 | | | | |
├────────────┼─────┼─────┼───┼──────┤
|境内公司销售 | 435333.51| 47322.33| 10.87| 55.66|
|境外子公司销售 | 346763.65| 24926.04| 7.19| 44.34|
├────────────┼─────┼─────┼───┼──────┤
|直接销售 | 782097.16| 72248.36| 9.24|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模组)| 321810.37| 27589.30| 8.57| 93.71|
|电力产品、自研芯片等其他| 21601.07| 4567.16| 21.14| 6.29|
|业务 | | | | |
├────────────┼─────┼─────┼───┼──────┤
|电子元器件 | 296942.59| 26178.85| 8.82| 86.47|
|结构模块器件(模组) | 24867.79| 1410.45| 5.67| 7.24|
|电力产品、自研芯片等其他| 21601.07| 4567.16| 21.14| 6.29|
|业务 | | | | |
├────────────┼─────┼─────┼───┼──────┤
|境内公司销售 | 222088.59| 21521.58| 9.69| 64.67|
|境外子公司销售 | 121322.86| 10634.89| 8.77| 35.33|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模组)| 564239.18| 52519.29| 9.31| 94.93|
|自研芯片、电力产品等其他| 30146.21| 3754.53| 12.45| 5.07|
|业务 | | | | |
├────────────┼─────┼─────┼───┼──────┤
|电子元器件 | 520683.02| 50827.06| 9.76| 87.60|
|结构模块器件(模组) | 43556.15| 1692.23| 3.89| 7.33|
|自研芯片、电力产品等其他| 30146.21| 3754.53| 12.45| 5.07|
|业务 | | | | |
├────────────┼─────┼─────┼───┼──────┤
|境内公司销售 | 368593.13| 35367.40| 9.60| 62.01|
|境外子公司销售 | 225792.26| 20906.42| 9.26| 37.99|
├────────────┼─────┼─────┼───┼──────┤
|直接销售 | 594385.39| 56273.82| 9.47|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代理(技术)分销、自研芯片以及智能电网产品的
研发、生产及销售。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及分销商,是行业内首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从
事电子元器件分销及相关成套产品方案的开发、设计、研制、推广、销售及技术服
务,目前公司代理及分销的主要产品线有MURATA(村田)、SONY(索尼)、ON(安
森美)、ST(意法)、ROHM(罗姆)、JAE(航空电子)、KIOXIA(铠侠)、AMPLE
ON(安赋隆)、VISHAY(威世)、FingerprintcardsAB(FPC)、RUBYCON(路碧康
)、OMRON(欧姆龙)、ALPS(阿尔卑斯)、KNOWLES(楼世)、JST(日压)、KDS
(大真空)、LUMILEDS(流明)、思特威、兆易创新、上海移远、江波龙、昂瑞微
、芯劢微、锐能微、鼎桥、长鑫存储、豪鹏、思瑞浦、斯达半导、上海贝岭、华润
微、海康、恒烁、华为海思、苏州华德、尚阳通、佰维存储、泰凌微、武汉新芯等
上百家国内外知名上游芯片原厂,代理分销的产品主要包括电容、磁珠、摄像头传
感器、电源管理(BMS)、MOSFET、微控制器(MCU)、电阻、二三级管、连接器、
存储芯片、功率放大器(PA)、指纹识别芯片、电解电容、继电器、开关、硅麦、
接插件、石英晶振、闪光灯、图像传感器、通讯模块、射频器件、模拟芯片、计量
芯片、电池组、线性产品、转换器、接口、IGBT、智能传感器、解码芯片等产品,
并在代理产品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方案、模块及终端产品。公司客
户主要分布在通信电子、工业及新能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安防监控、AI业务
、物联网等市场,拥有辰瑞光学、舜宇、欧菲光、小米、摩托罗拉、OPPO、vivo、
龙旗通信、安海通信、武汉烽火、奋达科技、京信网络、智能云芯、上能电气、锦
浪科技、安克创新、威芯微、欧仕达、上海移远、湘微科技、威比新能源、广联智
通、禾迈新能源、宁波德业、鹏城新能、贝芯科技、奥克斯、威思顿、云电电子、
英博能源、麦田能源、禾望电气、理想、比亚迪、上汽、长安、大众、东风、长城
、吉利、奇瑞、丰田、赛力斯、蔚来、联想、卡奥斯、海信、海尔、云鲸、惠洋电
器、大洋电机、儒竞、立达信、京东方、古北智能、鲸制、冠旭电子、凌度电子、
凯荔创、爱听智能、九安智能、天视通、宏视威、技威时代、杰峰科技、同为数码
、协创数据、睿联技术、光迅科技、寒武纪、海信宽带、长电科技、华天科技、云
尖信息、联特科技、华工正源、新易盛、核达中远通、欧陆通等知名客户。除此之
外,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寻找机会,不断引进优质的国产产品线,扩
大公司代理产品覆盖面,加强相关产品解决方案及模块的研发及推广力度,扩展新
的细分市常
公司还从事自研芯片(微控制器MCU、功率器件SJ-MOSFET、小容量存储芯片EEPROM
)的研发、测试、推广和销售。公司MCU产品兼具低功耗及高性价比,应用非常广
泛,可用于安防监控、电动自行车、电表、燃气表、水表、手持设备、电子标签、
血氧仪、血糖仪、白色家电、物联网、办公电器、玩具、电脑外设、无人机、机器
人、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楼宇、汽车(公司已完成相关产品的AEC-Q100车规
测试)等行业;SJ-MOSFET可用于LED照明、服务器电源、工业电源、医疗电源等领
域;EEPROM可用于家电、电表、摄像头模组等领域。
在智能电网产品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从事电力行业智能电表(芯片解决方案)业务
、智能断路器及其衍生产品、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主
要客户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林洋能源、煜邦电力、乾程科技、华鹏智能等。
此外,公司还从事物联网卡业务、加工(外协加工、代料加工等)业务,主要客户
有庆视互联、安克创新、海芯威视、泉峰科技、洛普股份、南京大全、扬州电力、
思行达等。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概况
1、电子元器件代理(技术)分销业务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占比最大的业务为电子元器件代理(技术)分销业务,电子元器
件产业链通常分为上游设备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设计原厂、中游代理分销商
及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上游芯片原厂兼具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特点,市场份
额高度集中;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采购需求多样化,采购份额分散,难以通过直销
模式完成无缝衔接,代理分销商是整个行业中衔接上游和下游的重要纽带,起着承
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整个价值链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上游芯片原厂分担
大部分市场开拓及技术传递工作;对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供应链支
持、金融服务等。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分工精细化、复杂化程度日益提升,技术加速
迭代,加之地缘政治风险给全球供应链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代理分销商在电子元
器件产业链条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导体市场预测,2025年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此外,在地缘政治
风险加剧及国产替代在政策支持进度加速的背景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也在快速发
展,国内晶圆厂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先进封装技术应用加速;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
化,新兴东南亚、中东等地区需求增加,本土产品替代速度加快,自主率提升。根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呈现“出口增速显著
高于进口”的结构性特征,出口额6502.6亿元,同比增长20.3%,进口额1.38万亿
元,同比增长8.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
2394.7亿颗,较去年同期增长8.7%。
从半导体细分市场来看,AI相关需求仍然是半导体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推手,大模
型训练及端侧AI产品落地推动相关产品出货量激增;存储芯片因市场上主要厂商的
部分存储产品停产通知引发供给收缩,相关存储芯片价格出现大幅涨价,进入超级
周期,带动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增长;新能源汽车及工业4.0特别是光伏相关产业稳
健增长,带动相关MCU、功率器件等产品销售额增长。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
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2、自研芯片业务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自研芯片业务主要是全资子公司芯源半导体微控制器(MCU)芯片的设计、研
发和销售。回顾2024年,全球MCU需求主要受汽车电子化、工业自动化及物联网三
大趋势推动,高增长领域包括汽车、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物联网、AI嵌入式应用
,Technavio最新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MCU市场规模预计达256.5亿美元,并将在2
029年攀升至383.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8.4%。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中国MCU市场规模达625.1亿元,同比增长8.64%
,预计2025年增至656.4亿元。然而,目前国产MCU仍处于行业内卷状态,从市场竞
争、技术突破及应用分布来看,国内大部分MCU厂商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等中低端
领域,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厂商利润率持续压缩,虽然近几年在国产替代
及技术迭代的双轮驱动背景下,国产厂商在汽车及工业控制市场渗透率逐渐提升,
但高端领域仍被国外MCU厂商垄断,市场技术壁垒显著。
报告期内,MCU产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工业4.0和
政策支持,未来五年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国际大厂的战略收缩为国产厂
商腾出市场空间,加之地缘政治风险加速了供应链本土化,预计国产替代率将会进
一步提高,但中低端市场过度竞争和技术壁垒挑战依然严峻,对国产MCU厂商提出
更高要求,具备车规认证、标杆产品、生态粘性、资金支持的企业才有机会脱颖而
出。
3、智能电网业务行业情况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景下,我国电力系统实现了结构性
变革,加快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转变,持续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
化方向转型升级,效果显著。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
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
约为1077.2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1%,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1160亿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
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建设,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智能电网行业的发
展与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智能电网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
用,为我国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的不断深入,预计智能物联电能表、能源控制器等新产品也将持续扩大应用数量和
范围。
此外,随着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将与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
紧密合作,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也推动了低压电器产
品的智能化发展。智能断路器、远程监控系统等技术升级产品需求也将增加。
(三)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经营情况
2025年以来,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相比2024年同期呈现提升态势,通信市场和消费市
场需求有所回升;汽车市场智能化与电动化趋势延续;工业市场机器人需求回暖,
新能源相关设备需求上涨;安防监控市场智能摄像头量质齐升,边缘计算芯片需求
激增;AI市场算力需求仍然高企,端侧AI芯片商业化加速。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紧
紧把握市场需求方向,加大推广力度,相关业务营业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20
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403,37
7.28万元、9,613.04万元、9,099.49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7.46%、65.79%、
69.35%。
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电子元器件代理(技术)分销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前期业务布局,紧抓市场发展变化的机遇。在工业及新能源业
务方面,随着下游需求增加,公司下游客户订单同比大幅增加。在AI业务方面,随
着AI技术的高速发展,相关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光模块等领域需求持续保持增长
,AI手机渗透率提升,AI眼镜需求增加,公司积极布局,拓展新的客户,营业收入
同比有所增加;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在深圳举行了“视听无限,智启未来”为主
题的AI技术研讨会,邀请了多家上游芯片原厂和下游终端客户参加,围绕着端侧AI
芯片、算法、传感器及场景落地展开深度探讨,促进公司与客户间更多、更深入的
合作。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公司在汽车电子行业深耕多年,在报告期内汽车行业
车厂竞争激烈的行业背景下积极加强对客户的服务,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加。在通
信电子业务、消费电子业务方面,由于下游终端需求有所复苏及国家相关补贴政策
落地实施,公司加大与上游芯片原厂及下游终端客户的沟通与交流,向下游客户推
进更多产品的导入及量产,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加。在安防监控业务方面,一方面
双摄、三摄摄像机产品属于标配,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影响,海外客
户增加备货,营业收入同比有所增加。因此公司整体代理(技术)分销业务营业收
入同比有所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与上游芯片原厂设立的碳化硅联合实验室一方面为更多新能源汽车
、充电、光伏、储能领域客户提供了测试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中国合格评定国
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证工作。同时与上游芯片原厂技术团队合作,对原
厂关键客户进行了测试服务及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与原厂在碳化硅产品后续应
用、测试等合作及客户服务方面进行了讨论和规划。
2、自研芯片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自研芯片业务市场的推广力度,前期推出的超低功耗、功能设
计、成本优化及抗干扰性能优良的MCU新产品量产,并在适用不同领域推出相应模
块,获得了下游客户订单。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核心自研产品CW32系列MCU推出了《基于ARMCortex-M0+的CW32
嵌入式开发实战》书籍,同时,公司积极参加各类大型电子展会,获得多项荣誉奖
项,为公司此产品推广和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智能电网产品业务
报告期内,因下游客户需求延后及同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智能电表(芯片解决
方案)业务及参与国家电网各省公司招标项目产品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智能断路器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稍有增长;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业务较去年同
期下降。因此整体智能电网产品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提高资质,取得国网电能表资质能力核实证明,完成国
网电工平台(EIP)接入工作,并参加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项目招标,为公司后续
相关业务发展奠定基矗
4、其他业务
报告期内,在物联网卡业务方面,公司除在传统领域加大市场推广外,还积极在其
他领域场景进行推广,相关重点产品已在多领域客户交付,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
所增长。在加工业务方面,因下游客户受到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影响,相关订单减少
,相关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公司积极开拓新领域的客户,
推进客户进行试产及量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在行业深耕20多年,拥有上百家国内外知名上游芯片原厂产品线代理权,
并持续不断开拓新的优质产品线及产品种类,增加了代理产品的覆盖面,为客户提
供更多的选择。此外,公司与上游芯片原厂联合成立了碳化硅实验室,与上游芯片
原厂及下游客户开展了众多测试合作和技术合作。
2、2013-2017年,公司先后并购三家同行业优秀公司,2014年参股一家同行业优质
公司云汉芯城,2019年末参股语音AI芯片设计及方案商上海互问科技。经过近年来
的内部整合,公司已经建立了强大的电子元器件分销渠道,不断将业务拓展到各类
行业客户,拥有超过万家下游客户,且在手机、电脑、汽车、工业及新能源、家电
等行业拥有一批超大客户,此外,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司积极布局,已稳定
发展了一批优质客户。公司始终以下游客户需求为导向,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战略
性运营,为客户提供其所需产品及优质的服务,客户黏性强。
3、坚持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研发能力,在代理分销业务基础上不断
向芯片自研、解决方案、模块及终端产品方向延伸。公司积极推进自研芯片MCU产
品的研发更新,推动公司从代理分销转型为芯片设计与代理分销并举的双核心战略
;此外,公司基于代理产品及自研产品进行相关模块及方案等研发;对于下游智能
电网领域的模块、解决方案及终端产品,公司积极跟进市场最新标准及客户需求,
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源进行研发,拥有较大研发及竞争优势。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证书26项,发明专利30项,实用
新型专利68项,软件著作权186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4、人才团队方面,多年来公司已经建立起一支高效的运营团队,有深厚的集成电
路产业背景,对行业发展和市场趋势有深刻理解;公司还有强大的技术及支持团队
,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为下游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公司还优化考核和
激励制度,激发员工活力。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进一步
夯实了公司人才梯队建设。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及客户需求变动风险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加之国内经济政策变化,都会影
响下游市场应用与客户需求。如果未来影响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或无法
改善,下游市场及客户需求发生较大变动,将会给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将
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公司经营管理策略,减少不利影响。
2、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均采用美元进行结算,因此公司持有较大数额的美元负债;随着
销售规模的扩大,相应的采购增加,公司的美元负债将会进一步增加,而且由于国
际局势的动荡,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增加,如果短期内波动幅度较大,公司将出现
汇兑损失,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会根据汇率变动情况相应的调
整产品销售价格,并通过与银行签订相关协议来锁定汇率,防范汇率大幅波动风险
。
3、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本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中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为95.78%,流动性较强;虽
然目前公司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良好、流动性较强,但未来仍存在因货款回收不及时
、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引致的经营风险。公司将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控制其风险。
4、存货风险
公司的分销业务是靠扩大产品线的覆盖能力和现货储备能力影响市场实现价值,若
公司不能在产品定位和引进、原厂备货储备合作上达成较好的解决方案,公司存货
将在采购、运输、储存和保值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针对存货风险,公司将从采购
、销售、加速存货流转、存储和运输方面加强管理。
5、供应商变动风险
公司上游供应商是IC产品设计制造商,如果公司与主要供应商的授权合作关系出现
变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针对供应商变动风险,公司一方面将加
强自身技术支持服务能力,借助强大的销售渠道,开拓下游市场,为上游芯片原厂
提供丰富的客户资源,维护与上游芯片原厂良好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将不断开拓新
的优质产品线,分散相关风险。
6、国际贸易关税风险
报告期内,美国政府一连串的关税威胁行动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和供应链的不确定
性,影响下游客户需求。公司将积极关注国际关税政策变化,研究国际政治形势走
势,积极调整市场策略适应新的国际贸易环境,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7、并购整合及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2014-2017年并购三家全资子公司,一直致力于公司内部的整合,加之在并购
过程中形成了商誉,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若被并购公
司盈利不及预期,公司将面临商誉减值风险,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并购整合及商誉减值风险,公司将持续加强并购后的整合和融合,通过管理、
业务、财务、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协同,保障并购子公司的稳健发展。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鼎芯科技(亚太)有限公司 | 82.18| 3716.96| 65701.24|
|南京昊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 -| -|
|南京昊飞软件有限公司 | 200.00| -| -|
|帕太集团有限公司 | 880.62| 4414.47| 158349.95|
|帕太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3324.45| 2471.01| 201767.41|
|武汉力源信息应用服务有限公| 16600.00| -| -|
|司 | | | |
|南京博立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 -|
|EIOTCLUB TECHNOLOGY CO., L| 0.92| -| -|
|IMITED | | | |
|香港帕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935.84| -| -|
|P&S (SINGAPORE) INFORMATIO| 5.29| -| -|
|N PTE.LTD. | | | |
|武汉芯源半导体有限公司 | 5000.00| -| -|
|帕太国际贸易(深圳)有限公司| 314.51| -| -|
|上海互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 -|
|武汉帕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云启汇网络技术(深圳)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武汉力源(香港)信息技术有限| 1790.69| 2589.10| 107362.08|
|公司 | | | |
|帕太集团日本株式会社 | 24.00| -| -|
|南京飞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16000.00| -58.75| 33739.59|
|上海必恩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00.00| -| -|
|深圳市鼎芯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2000.00| -160.88| 48611.82|
|防城港云启汇健康科技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EIOTCLUB CO., LIMITED | 9.73|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