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527 ST应急 更新日期:2025-10-26◇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应急交通工程装备 | 24945.30| 7767.68| 31.14| 61.97|
|其他 | 15307.01| 670.80| 4.38| 38.03|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应急交通 | 85691.64| 20037.55| 23.38| 73.80|
|其他 | 30414.30| 4584.19| 15.07| 26.20|
|核应急 | -| --| -| 0.00|
├────────────┼─────┼─────┼───┼──────┤
|应急交通 | 85691.64| 20037.55| 23.38| 73.80|
|其他 | 30414.30| 4584.19| 15.07| 26.20|
|核应急 | -| --| -| 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应急交通工程装备 | 25079.22| 5450.75| 21.73| 60.68|
|其他 | 16253.33| 3532.52| 21.73| 39.32|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应急交通 | 32057.30| 1712.79| 5.34| 53.15|
|其他 | 18109.74| -6952.19|-38.39| 30.03|
|核应急 | 10144.32| 2883.57| 28.43| 16.82|
├────────────┼─────┼─────┼───┼──────┤
|应急交通工程装备 | 32057.30| 1712.79| 5.34| 53.15|
|其他 | 18109.74| -6952.19|-38.39| 30.03|
|核应急设施 | 10144.32| 2883.57| 28.43| 16.82|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公司秉持“以应急事业为己任,为人类安全作贡献”的企业使命,专注应急产业发
展,以应急保障为基石,积极向应急救援、应急预警、应急服务板块拓展,主导产
品为军队遂行作战、政府保通救灾、企业工程施工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公司研制的多型应急交通装备在汶川地震、松花江洪水、福建泰宁泥石流、湖北蕲
春洪灾、金沙江堰塞湖、江西鄱阳湖溃口、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救援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自主研制的Q80动力舟桥被国内外媒体誉为“救援航母”。公司产
品不仅在国内拥有大批用户,还先后出口至巴基斯坦、泰国、卢旺达、埃塞、坦桑
尼亚、秘鲁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联合国救援机构应急采购的合格供应商。
(二)主要产品
公司产品涵盖应急保障、应急救援、应急预警和应急服务四大业务板块,聚焦应急
交通工程和防汛抢险装备两条主线,产品涵盖水路、陆路、铁路、航空四大交通领
域,形成伴随、支援、动员三个层次应急保障。具体情况如下:
1.应急保障板块:
(1)水路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
浮桥系列产品,用于紧急状态下迅速克服江河障碍,拥有带式舟桥、分置式浮桥、
动力舟桥、机动栈桥、浮码头等;两栖机械化桥系列产品,用于快速克服壕沟、弹
坑等人工和天然障碍,拥有坦克冲击桥、轮式冲击桥等系列产品;应急组合式渡船
,经快速拼装后,迅速实施水上交通运输及工程作业,拥有多功能组合作业平台等
系列产品;应急码头,可快速拼组成多功能的水上靠泊码头,拥有3000t级码头等产
品。
(2)陆路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
机械化桥系列产品,用于快速克服干壑、雨裂、中小河川,拥有应急轻型机械化桥
、应急重型机械化桥、应急大跨度机械化桥和超大跨度应急机械化桥等全序列产品
;
装配式公路桥梁系列产品,用于快速架设临时性桥梁,保障车辆迅速克服江河、断
桥、沟谷等障碍,主要用于抢险救灾或国民经济建设中架设临时性桥梁和支撑,拥
有951贝雷桥、ZB200、CB200、CB300、CB450等系列产品;
路面系列产品,用于泥泞、雪地、沙滩等低承载能力地段快速铺设临时通道,拥有
快速机动硬质路面、软地面等系列产品。
(3)铁路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
铁路站台系列产品,用于铁路站台在毁损情况下快速搭设临时站台,进行铁路输送
物资的装卸载作业,拥有重装备铁路机械化站台、轻型铁路机械化站台等系列产品
;
铁路应急抢修器材系列产品有64梁、87梁、支墩等系列产品。
(4)航空应急交通保障装备有:
应急停机坪,用于保障直升机应急快速起降;
航空应急装卸载装置等。
2.应急救援板块,产品涵盖水域救援、自然灾害处置、矿山救援等方面。
(1)防汛抢险领域:主导产品有海上应急搜救系统、深潜救生装备、水下打捞装
备、水上危化品应急转输装置、溃堤决口封堵抢险系统、堰塞湖排水抢险装备、应
急泄洪虹吸装备、沙袋装填机、水陆两用桥、多功能应急抢险救援平台、抛沙应急
救援车、矿用救生舱产品、落石区保障通道等。
(2)消防救生装备领域:主导产品涵盖舰艇消防装备、消防车辆、消防器材等方
面,具体有:大中型水面舰艇综合消防设备、弹库防火防爆安全系统、灭火抑爆系
统、消防机器人、大功率远程供水消防系统、高楼逃生应急缓降装置等。
3.应急预警板块,主要与各省市应急储备中心积极联动,就相关产品进行定向研发
。
4.应急服务板块,产品主要包括基于AR/VR技术的工程装备模拟训练系统。
(1)应急装具:产品涵盖集成类装具、照明类装具、安防类装具等方面。主导产
品有:车载应急箱、应急启动电源、多功能破窗器、逃生缓降器、应急手电等。
(2)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培训演练:公司针对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及突发
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开展培训、模拟训练,提升大众应急应对意识与能力。主要产
品有:PC训练模拟器、VR训练模拟器、AR训练模拟器、仿真训练模拟器等。
(三)经营模式
1.科研模式
公司以自我研发为主,实施技术开发型和产品改进型相结合的科研创新模式,多方
位开展应急装备研制。以拓展新型应急装备为主线,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应急装备
前沿技术研究,与装备使用单位合作开展应用环境研究,开发新型应急装备产品。
开展应急装备模块化设计,进行应急产品无人化、智能化、机动化、轻量化改进和
国产化替代工作。
2.生产模式
公司推行精益生产,实行柔性生产组织模式。为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需要,公司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标准化、流程化、可视化作业,增强公司生产组织的灵活性
和应变能力,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公司坚持规
划引领、创新驱动,建立了规划、目标、计划的一整套计划管理体系。以项目管理
为主线,建立了从技术工艺、物资准备、零部件生产、总装、舾装、调试、试验到
评审的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
3.销售模式
公司实行直销模式,主要服务于政府、军队、工程公司等客户群体。根据客户需求
,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坚持“共享共赢、追求持久”的经营理念,向顾客销
售放心与成功。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行业快速发展推动因素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
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
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动国
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
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进一步明确了应急产业的重要性;随着“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安全应急装
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逐步落实,也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带
来了新机遇。
二是“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专项分规划以及《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
指导意见》等明确了应急行业的发展重点,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计划与指标要求。同
时,政府主导建设(规划)的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国
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若干省级储备中心在陆续建立,政府和有关机构对应急装
备及服务的需求凸显旺盛态势,为公司应急装备市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军队提出全域机动保障的实战化要求,有利于公司现有保障装备的列装配备。
四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公司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深入交流合作,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又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更多的发展
机会,也为公司拓展国际贸易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2.公司自身优势
一是公司上市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和品牌推广动力强劲。在军队、
政府、大型工程公司等市场拓展工作上稳中有进且合作不断深入,公司能较好的把
握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动向,多年来形成的良好管理氛围和执行力、行动力是做好
市场拓展的内在竞争力。
二是赤壁产业园被纳入“第三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在产业布局、技术改造
、重大专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将争取到更大支持。
三是公司在应急装备科研产品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将为应急装备市场开发提供强
有力的支撑。公司拥有一支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外聘专家在内的优秀技术研发团队,掌握舟桥及浮游自展直、大跨度桥梁、大跨度
快速桥等行业诸多关键技术,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专项课题。2022年公司“应急交
通工程装备”成功申报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3年底获评“国家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24年公司某项目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5年公司
检测中心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NationalAccreditationServicef
orConformityAssessment,CNAS)权威认证。
四是公司在海外市场已有三十余年的市场运营经验,全球布局国际化经营工作,拥
有稳定的国际客户关系、海外专职高素质营销团队,成立了四大区域中心,并依托
区域中心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并构建了丰富的人脉关系网络。
公司强化国际经营思维,完善国际贸易经营模式,国际贸易业务涵盖人才培养、市
场调研与开发、营销网络及渠道建设、项目管理等,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
支撑。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是中国专业化军事后勤运输投送保障装备(舟桥、机械化桥)领域集研发、设
计、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武汉研发、赤
壁制造、北京营销三大基地,具备雄厚的防汛抢险救援装备和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的
科研、生产技术力量及完备的生产、试验条件。公司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应急
交通工程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等高水
平创新平台。
公司以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平台,凝聚了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拥有一支包括国
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外聘专家在内的优秀技术研发团队
。在舟桥总体设计及制造技术、机械化桥梁总体设计及制造技术、专用重型特种载
运平台总体设计及制造技术、一车两桥机械化架设技术、桥梁智能化、无人化等领
域取得了突破,掌握可变结构体系舟桥总体设计技术、舟体浮游自展直技术、大跨
度桥梁模块化设计技术、大跨度快速桥内嵌式导梁自平衡架设技术、主挂多轴协同
驱动技术、多模式转向协调技术、基于轴荷控制的多轴驱动防滑技、一键架设智能
化控制技术、少人化控制技术、桥梁轻量化技术、水陆两用技术和一车多桥架设技
术、电驱动力平台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
公司坚持“科技引领发展,创新成就未来”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创新体系建设,
与业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外部智力机构开创了“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
享、风险共担”的新模式,促进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建设。产品核心技术在业内始终
保持领先地位,被列入国家《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实录》。主导产品获国
家科技进步奖、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
报告期内,公司防务产品有序推进,运用外部技术资源,创新比测和竞标模式,某
型路面取得研制的任务;某卸载系统系列装备通过外部方案和技术设计评审,正在
开展试制;某管线项目、多功能浮箱、某可展桥等项目均竞标获胜。某桥项目克服
了多重压力,顺利完成样机出厂交付,某外海底盘项目首套样机完成研制顺利交付
;某专项任务完成改制技术方案设计,正在有序整改实施,利好后续更大范围的科
技成果转化和任务承接;某平台项目通过了鉴定试验大纲评审,正在随船开展部队
试用;公司首个深海产品某配套设备通过小批量验收,有望迎来批量采购。
报告期内,公司首个国网指南项目获批立项;多型装备入编国网《输变电工程机械
化施工装备创新成果集》、中建电协首批《电力建设施工新装备新材料推广目录》
,各型主要装备(6项)申报了国网基建部装备技术规范并列入物料主数据库,具
备采购条件;对接工信部、交通部、集团公司等对渠道筹措经费开展项目研制,开
展产品民用化体系发展,实施某型机械化桥和某型动力舟桥的设计优化科研项目立
项、形成了依托横向合同开展民用底盘车改装除冰除雪技术,自筹经费开展盐水刀
除冰除雪技术和国拨经费开展激光除冰除雪技术的装备研制计划。公司牵头的科技
部重点研发计划“冰雪灾害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获得批复
;科技部“高性能救援艇”项目实现艇用复合材料小批量试制,完成两栖艇测试与
验证,完成装配式救援艇样机的应用示范,完成两栖艇的示范应用,正在准备结题
验收;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陆两栖应急抢险装备研发”和武汉市重点研发
计划项目“空气推进式可折叠刚性智能充气救援艇研发”等按课题节点有序开展;
某桥获得国防科工局立项;某桥顺利通过了外方组团的试验评估。
报告期内,公司瞄准核心产品升级换代和新领域技术攻关,加大产品关键技术和新
材料的基础应用研究,完成《新能源平台在应急交通工程装备中的应用研究》等8
项预研立项,其中新能源、减存遏增、民用适应性改进和向海拓展等研究方向5项
,结合科技开发情况自主立项3项,为新产品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围绕防务产业
和新兴产业等核心业务板块申报发明专利15件,取得发明专利授权31项,截至报告
期末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0项;完成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发布1项,正在编写行业标准《装配式公路桥墩》和团体标准《水陆两栖救援艇技
术条件》,预计2025年底发布。公司某航空器材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公司突破
和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公司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管
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开拓新市尝新客户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市场品牌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应急领域,凭借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与各主要领域客户建立了良好且持久的合作关系。“中船应急”品牌影响力进一步
提升,公司产品在应急交通领域具有突出优势与领先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来,公司
产品在抗洪救灾抢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广受客户赞誉,各大主流媒体发布公司相关
产品应用及相关救灾纪实等视频,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不断助推公司的良
好市场影响力。公司研制的产品多次参加国家重要活动,如重型机械化站台参加20
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轮式冲击桥参加2017年建军90周年阅兵,轻型铁路机械化站
台参加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彰显国家对公司装备及品牌的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研制的多型装备亮相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展会期间阿联酋、沙特
、马来西亚等多国政府高层先后到访公司展台并就多领域合作进行了交流;公司装
备还参加了印度尼西亚防务展,为公司在当地市场深度开发起到的良好的促进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装备先后在宁波救援队伍实训演练、武汉市“应急使命”防汛抢
险救援综合演练、国家能源局电力应急场景救援综合演练、西南成品油管道北线泄
露应急处置演练、湖北省抗洪抢险综合演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生产模式优势
公司的产品寓军于民、军民两用。作为军用应急交通装备的重要供应商,公司在长
期军工生产创新实践中形成了领先的装备研制能力,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多品种应急
交通装备研制生产能力的企业。公司采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生产的同类型军用
和民用装备制造技术基本相通。公司建立产品柔性生产线,实现标准化作业和快速
换模,适应多种类、小批量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提升产能利用率,保持稳定的军品
供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技术转化的步伐,拓展民品市场,提升产线负荷,降低生
产成本,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
(四)专业人才优势
公司一直与各大高校保持紧密合作,同时注重人才特别是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薪酬水平向专业技术等岗位倾斜。通过多年发展积累,吸引和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应
急装备研发人员。近年来公司专业人才水平和数量显著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拥有享受国务院特贴人员2人,集团公司首席专家1人,青年拔尖科技人才3人,高
级职称6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
(五)经营管理优势
公司与军队、政府、大型工程公司等合作不断深入,市场拓展工作稳中有进。政府
主导建设(规划)的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国家综合性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自然灾害工程救援基地建设、若干省级储备中心将有持续效应
,为公司应急装备市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及有关机构购买服务的需
求凸显旺盛态势。
军队提出的全域机动保障的实战化要求,将为公司应急装备向军(兵)种、武警市
场拓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军改也给公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国际贸易风险
受贸易保护主义和中美贸易战影响,造成汇率波动、关税壁垒,装备出口受国际安
全局势及进出口国家的双边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际贸易业务发展存在一定的
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一是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争取更多的军贸订单或批量采购任务;二
是运用新科技、新媒体手段,大力推进线上营销,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三是充分
利用优质外部资源,加强与军贸公司以及类似渠道合作,积极探索深度合作开发。
2.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受军方及国家政策影响较大,产品销售与国家的军事、国防战略以及
社会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行业内竞争加剧。
应对措施:一是坚定不移做大各军兵种市场,紧盯各军兵种年度采购计划,继续争
取订购任务最大化;二是全力以赴推进政府市场项目落地,主动对接湖南、新疆、
四川、陕西、甘肃交通国储中心,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等项目,争取合同。
3.新产品研发风险
市场期望与需求存在不确定性,新产品需求论证结果直接影响新产品成败,存在新
产品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应对措施:明确工作主次,做好做强主业。一是划分重点项目,并严格落实科研项
目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强力推进重点科研项目逐项落地;二是调
用一切有利资源,成立重点项目专项组,建立定期沟通机制,认真研究战技术指标
,对存在的问题逐项解决推进,努力实现年度目标;三是加快项目预先研究,创新
工作思路,用好外部资源,把国内知名院所、企业、客户拉进来一起干,确保新研
制装备更贴近市场需求;四是关注并响应政府部门需求,参与国家确定的9类自然
灾害防御和处置装备研究,形成技术储备或产品货架;五是加强基础管理和平台建
设,持续做好技术、管理“双归零”和优化改进工作,逐项解决科研项目、比测项
目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六是深化与国家有关部委、相关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主
动参与国家应急管理部、集团公司重大项目申报,争取更多资金扶持,提升行业内
话语权。
4.上游产品价格及供给波动风险
公司的上游供应链主要为钢铁和重型底盘供应商,厂商较多,竞争充分,在行业整
体价格及供给发生大幅波动时,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应对措施:从严管控采购成本,在物资采购合作框架协议指导下,用好物资集中采
购渠道,扩大物资集中采购比例,努力实现采购成本同口径下降。积极压缩外包外
协成本,结合下半年任务,认真分析自身生产能力,压缩外协数量,严控外包外协
成本。主动压缩非刚性支出,全面统筹各类资金,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预算
外支出,着力盘活存量资产资金,把更多资金用到保生产线运转上来。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西安陕柴重工核应急装备有限| 1500.00| 1040.57| 33111.15|
|公司 | | |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 3398.15| -| -|
|救援装备玻利维亚公司 | | | |
|湖北华舟应急装备科技有限公| 2000.00| -| -|
|司 | | | |
|武汉华舟智慧应急科技有限公| 50.00| -| -|
|司 | | | |
|北京中船华舟贸易有限责任公| 300.00| -| -|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