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538 同益股份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的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批发业(电子材料) | 87680.07| 4252.76| 4.85| 56.68|
|批发业(化工材料) | 51031.14| 3280.29| 6.43| 32.99|
|制造业(化工行业) | 15973.23| 1174.56| 7.35| 10.33|
├────────────┼─────┼─────┼───┼──────┤
|电子材料 | 87680.07| 4252.76| 4.85| 56.68|
|工程塑料 | 32025.84| 2854.04| 8.91| 20.70|
|通用塑料 | 19211.88| 430.65| 2.24| 12.42|
|复合材料板棒材及原料 | 15381.41| 1142.52| 7.43| 9.94|
|其他材料 | 385.23| 27.64| 7.18| 0.25|
├────────────┼─────┼─────┼───┼──────┤
|华南地区 | 82052.87| 4810.30| 5.86| 53.05|
|中国香港及境外地区 | 34953.68| 499.05| 1.43| 22.60|
|华东地区 | 24887.22| 2429.56| 9.76| 16.09|
|大陆其他地区 | 12790.66| 968.71| 7.57| 8.27|
├────────────┼─────┼─────┼───┼──────┤
|线下销售 | 146539.21| 8549.92| 5.83| 94.73|
|线上销售 | 8145.23| 157.69| 1.94| 5.27|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批发业(电子材料) | 183880.01| 7858.90| 4.27| 59.80|
|批发业(化工材料) | 97091.36| 7096.14| 7.31| 31.58|
|制造业(化工行业) | 26517.90| 951.00| 3.59| 8.62|
├────────────┼─────┼─────┼───┼──────┤
|电子材料 | 183880.01| 7858.90| 4.27| 59.80|
|工程塑料 | 55220.57| 5924.28| 10.73| 17.96|
|通用塑料 | 41628.82| 1395.88| 3.35| 13.54|
|复合材料板棒材及原料 | 26010.25| 698.66| 2.69| 8.46|
|其他材料 | 749.62| 28.32| 3.78| 0.24|
├────────────┼─────┼─────┼───┼──────┤
|华南地区 | 150812.87| 12065.65| 8.00| 49.05|
|中国香港及境外地区 | 87542.04| 1180.02| 1.35| 28.47|
|华东地区 | 38764.50| 1043.09| 2.69| 12.61|
|大陆其他地区 | 30369.85| 1617.29| 5.33| 9.88|
├────────────┼─────┼─────┼───┼──────┤
|线下分销 | 295376.96| 15719.79| 5.32| 96.06|
|线上分销 | 12112.30| 186.25| 1.54| 3.94|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批发业(电子材料) | 80867.52| 3695.37| 4.57| 59.43|
|批发业(化工材料) | 43609.45| 3718.58| 8.53| 32.05|
|其他业务 | 11606.30| 598.15| 5.15| 8.53|
├────────────┼─────┼─────┼───┼──────┤
|电子材料 | 80867.52| 3695.37| 4.57| 59.43|
|工程塑料 | 25434.04| 2895.13| 11.38| 18.69|
|通用塑料 | 17639.96| 821.01| 4.65| 12.96|
|复合材料板棒材及原料 | 11791.58| 582.13| 4.94| 8.66|
|其他材料 | 350.16| 18.47| 5.28| 0.26|
├────────────┼─────┼─────┼───┼──────┤
|华南地区 | 75133.07| 6316.95| 8.41| 55.21|
|中国香港及境外地区 | 34091.85| 617.64| 1.81| 25.05|
|华东地区 | 15331.28| 467.87| 3.05| 11.27|
|大陆其他地区 | 11527.06| 609.65| 5.29| 8.47|
├────────────┼─────┼─────┼───┼──────┤
|线下销售 | 127072.07| 7898.38| 6.22| 93.38|
|线上销售 | 9011.19| 113.72| 1.26| 6.62|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批发业(电子材料) | 183049.60| 12160.92| 6.64| 56.21|
|批发业(化工材料) | 126141.73| 9834.17| 7.80| 38.74|
|制造业(化工行业) | 16438.50| 245.23| 1.49| 5.05|
├────────────┼─────┼─────┼───┼──────┤
|电子材料 | 183049.60| 12160.92| 6.64| 56.21|
|通用塑料 | 62335.58| 3024.29| 4.85| 19.14|
|工程塑料 | 60316.40| 7308.16| 12.12| 18.52|
|复合材料板棒材及原料 | 18159.80| -273.24| -1.50| 5.58|
|其他材料 | 1768.45| 20.19| 1.14| 0.54|
├────────────┼─────┼─────┼───┼──────┤
|华南地区 | 215087.27| 18786.41| 8.73| 66.05|
|华东地区 | 51271.35| 1454.84| 2.84| 15.75|
|中国香港及境外地区 | 37444.67| 1267.02| 3.38| 11.50|
|大陆其他地区 | 21826.54| 732.06| 3.35| 6.70|
├────────────┼─────┼─────┼───┼──────┤
|线下分销 | 271130.45| 22153.62| 8.17| 83.26|
|线上分销 | 54499.38| 86.71| 0.16| 16.74|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作为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供应链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商,公司通过提供专业技术
服务满足客户对材料应用品质、速度、成本、结构设计和创新的需求,从而实现产
品销售。公司销售的产品为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主要应用于手机及移动终端等
消费类电子、智能家电、汽车、新能源、5G行业、芯片以及显示面板等领域品牌客
户产品的零部件、功能件、结构件或外观件。
公司于2020年在夯实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向下游延伸产业链,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
份募集资金的方式投资建设“特种工程塑料挤出成型项目”,自主研发、生产复合
材料板棒材产品,满足客户对复合材料板棒材及其他不同类型产品的需求,进一步
丰富公司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公司于2021
年新增产业互联网线上销售塑料原材料的商业模式,依托同益云商互联网平台,以
直销、集采、供应链金融和智慧仓储服务为主要业务模式,实现塑胶原材料的线上
化销售,为集团业务的数字化模式奠定基矗
(二)公司的经营模式
公司秉承“让材料应用更简单”的使命,为10个行业、100个知名品牌、1000家大
型加工企业、10000家优质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具价值的材料解决方案,满足其对材
料应用的需求,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研发、生产以及技术服
务方案提供商。
1、代理与方案板块
公司采用“品模贯通”模式,即通过自身的专业服务团队及整合原材料厂商的技术
资源,建立共同服务全产业链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新材料推介、材料选型
引导、结构设计、加工工艺优化创新、开模试料服务、设备改造及推荐、检测认证
服务、技术培训、量产供料等全过程技术支持与服务。在下游品牌商的材料采购与
加工环节中,协助其缩短新品开发及试料周期、及时响应处理技术问题、提高产品
直通率和产品良率、降低综合制造成本,并提高其生产交付的快速反应力。同时,
公司通过自身的专业化库存管理、上下游信息服务及整合原材料厂商资源,满足客
户原料采购品种、数量和时效的柔性化供应需求,协助客户优化库存管理,降低材
料存货成本。综上所述,公司以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供应链端综合成本、保
障供给安全为使命,形成供应链中的自身核心价值,从而实现材料销售。
业务流程及价值服务
公司的业务模式在下游细分市场具有可复制性,即借助日益积累的上下游产业链端
资源网络,发掘新的细分市场服务机会。公司依托现有资源的网络协同效应,将业
务模式向新的细分市场进行复制,进而形成多个细分市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综
合竞争力,促进经营业务与价值空间不断拓展提升。此外,公司的业务模式还具有
新产品可延伸性,即通过下游品牌商对公司专业服务的认可,在其产品项目中由提
供某一种材料,延伸至提供多种相关材料组合、配套组件或半成品集成等,形成材
料应用的局部或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深化满足下游品牌商对直通率、供货效率、
综合成本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从而提升单个应用项目的材料销售额和附加价值。
2、自主品牌生产板块
在不断扩大原有业务的同时,基于对新材料产业的深度洞察、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及
时掌握以及对终端品牌商需求的深入了解,公司于2020年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
的方式募集资金,拓展产业链至复合材料板棒材(特种工程塑料挤出成型项目)研
发、生产领域,以研发+生产+销售的模式对现有业务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夯实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同益股份旗下塑料制品品牌益威格(Eweiger)目前已量产的产品涵盖PEEK、PEI、
PPS、PA6、PA66、ABS、PC、POM、HDPE、PP等中高端工程塑料板棒材和零部件产品
研发、生产、销售、供应链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及移动终
端、消费类电子、智能家电、汽车、新能源、无人机、机器人、5G等领域,满足市
场上对复合材料板棒材及其他不同类型产品的需求。
板棒材图片
3、产业互联网板块
同益云商作为以塑料原材料交易为主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于2021年上半年上线。该
平台将数字经济和新材料产业相结合,依托公司20多年的行业经验和上下游资源优
势,以“智能询报价SaaS”系统为核心,构建塑料行业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体系,以
直销、集采、产能预售、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仓储等产品和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深
度赋能,深耕产业链联动与创新升级,降本增效、优化和升级运营模式、增强平台
行业用户粘性,打造同益股份在新材料领域一站式数字化综合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
。
(三)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运行态势平稳向好,彰显较强
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在政府的决策部署下,新质生产力培育步伐加快,经济高质
量发展扎实推进。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如下:
1、化工材料行业
(1)化工新材料
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市场驱动下,我国化工新材料不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年均增长速度
,都保持了较快发展水平,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政府出台的
一系列政策为行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例如“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
等政策,拉动了汽车、家电产业链相关化工品的需求;国家节能降碳政策则推动高
耗能行业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改造。在需求端,国内制造业需求有所改善,化工品需
求呈现边际改善预期。未来,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下,随着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
展进程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化工新材料产品需求将持续增
加,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更为强劲。
(2)复合材料板棒材
复合材料板棒材指用复合材料制作的板材或棒材,根据性能可以分为特种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通用塑料板材或棒材,包括PI板/棒、PTFE板/棒、PAI板/棒、PEEK板
/棒、PEI板/棒、PET板/棒、PA板/棒、PC板/棒、PPS板/棒、POM板/棒、PP板/棒、
ABS板/棒、HDPE板/棒、PVC板/棒等。由于复合材料板棒材相比于传统板棒材具有
耐磨、耐振动、耐腐蚀、防静电等诸多优良特性,其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新能源
汽车、半导体、军工装备、智能自动化设备、光伏、高铁、医疗器械、桥梁基建等
多个应用场景。
随着材料技术及设计工艺的提升,工程塑料替代金属材料应用日益增多,工程塑料
制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并且市场需求高端化的趋势更加明
显,“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国际发展趋势。工程塑料的发展不仅对国家
支柱产业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起着支撑作用,同时也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产品结构
的调整。汽车、电子电气等传统领域以及5G、新基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工
程塑料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塑料板/棒材及其余塑料部件的市场需求
仍未完全释放,未来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2、电子材料行业
2025年上半年,我国加大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
成果。电子材料行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及人工智能等终端的带动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其中,半导体产业延续了向上周期,根据世界半导体贸
易统计组织(WSTS)预测,2025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800亿美元。国内消
费电子行业在政策利好与市场波动中前行,国家大力推行促消费政策,刺激了市场
需求,“反内卷”政策加速产能出清。据IDC报道分析,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呈现
“前扬后抑”态势。一季度受补贴政策驱动出货量短暂回升,二季度由于库存调整
导致小幅收缩,总体上波动幅度较校全球面板产业经历了从乐观预期到年中价格回
调的转变。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一方面优化产品线结构、坚持大客户策略,深挖客户需求并采
取适度宽松的信用政策努力拓展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把握国产替代市场机遇,寻求
新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积极有效推进多项降本增效举措,推动组织架构改革,增
强前端业务拓展能力以及中后台的服务效率,促进内部资源合理配置。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7亿元,同比增长13.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562.50万元,同比增长12.46%。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与服务优势
作为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供应链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商,公司深耕塑化行业近20
年,积累了上千的案例库,技术服务经验丰富,可为客户提供前期研发支持、模具
设计和制造、小试、量产及售后等贯穿全流程的专业技术解决方案,有效地为客户
降低相关技术投入成本,从而拥有较强的客户粘性。
公司建立了研发中心,不断提升公司对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能力,推出了多个具
有更高技术水平的综合解决方案。另外,公司实验室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可整合
业界知名供应商资源,如注塑成型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模具供应商、自动化
装配供应商等,共同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提高了产品良率与直通率,降低了客户
综合成本。
公司自主研发能力较强,管理层及技术团队具有多年中高端材料领域经营经验,能
够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免喷涂、轻量化、耐磨材料、5G天线以
及特殊功能等改性材料与特种工程塑料注塑等领域具有成功经验,并得到业界高度
认可。截至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8项发明专利(另有15项发明专利受理中)
,34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公司建立了完善、及时的服务体系,由销售工程师、技术工程师、产品工程师组成
的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了解产业链各端需求并及时响应,解决综合方案中的各种技
术问题,并及时与国际原厂供应商沟通优化方案,在服务本土终端品牌商方面具有
较强优势。同时,公司提供了技术支持、库存缓冲、物流配套等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构建了差异化的服务壁垒。
2、细分市场先发优势
公司立足于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市场,以提高产业链各端运营效率以及降低综合
成本为出发点,以解决细分市场材料应用中的难点、痛点为宗旨,通过自身专业技
术团队及对材料供应商技术资源的整合,与合作伙伴建立共同服务下游品牌商的战
略合作关系,从而实现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的销售。公司在手机及移动终端等消
费类电子、智能家电等细分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基于公司与下游品牌商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以及对行业趋势的深刻理解,依托丰
富的技术服务经验与市场开拓经验,公司深入挖掘下游品牌商需求,从其项目开发
的早期就积极介入,占据竞争的有利位置。
3、客户与供应商资源优势
公司服务的下游终端品牌商包括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比亚迪、富士康
、深天马等各细分领域影响力较强的企业;公司合作的原材料厂商主要为全球知名
企业,已进入超过600家品牌商的代理商准入体系,包括韩国乐天化学、韩国三星S
DI、塞拉尼斯、日本帝人、韩国韩松、台湾奇美、韩国斗山、TCL华星、中石化、
美孚、北方华锦等优质、丰富的上下游资源,奠定了公司发展的基矗公司通过持续
挖掘供应商产品新的应用市场以及下游品牌商新的产品布局,寻找各种业务机会,
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4、柔性供应链优势
经过多年细分市场深耕,依托产业链信息处理优势,公司建立了服务于下游品牌商
群的柔性供应链优势,为其实现实时原料供应和降低库存成本提供了便利。
一方面,公司提前从品牌商获取订单信息;另一方面,基于产业链信息处理能力,
依靠供应链管理专业服务团队,公司以品牌商产品上市规划为终点,制定了跨越9
个阶段、约50—80个节点的供应排程方案。公司可及时掌握从品牌商到合作代工厂
的订单需求运行全景,对整个代工厂客户群的库存进行集中协调优化和柔性供应,
在大大缩短供货周期的基础上,协助下游品牌商实现零库存,促进整个客户群库存
总水平有效下降,降低了客户库存成本。
5、产业链赋能优势
近20年来,公司服务于行业内优秀企业,了解行业前沿研发方向及市场发展趋势,
拥有了从材料定义、材料验证,到工艺开发、市场推广等产业链助推能力,可对新
兴新材料企业进行迅速验证、投资和培育,并协助新材料企业产品快速落地。公司
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重点关注各项目与公司在行业研发、市场开拓、产品架构等方
面的协同性,以实现在持续发展中各方共赢的合作模式。
6、产业链协同优势
公司深耕塑化领域近20年,积累了优质的供应商、客户资源,且具有稳定、优质的
原材料供应渠道及柔性供应链优势,公司自主品牌生产业务及产业互联网平台可充
分借助上述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交易成本,不断开拓和延伸业务链。在战略
发展架构上,公司基于原有的代理方案销售模式,一方面着手打造自主品牌,一方
面搭建产业互联网线上销售平台,从而获取集群效应形成竞争优势,促进产业链上
下游协同发展,构筑公司长远发展的护城河。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需求波动风险
公司下游细分市场主要为手机及移动终端等消费类电子、智能家电、汽车、新能源
、5G以及显示面板等众多消费品制造行业。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预计未来几年经
济仍有可能出现波动,影响下游终端消费市场需求。除此之外,消费电子市场具有
热点切换快、技术更新快的突出特点,如公司不能及时应对市场需求波动,将可能
对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行业发展情况,一方面立足主
业,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柔性供应链等服务来增强客户粘性;另一方面通过深
耕细分市尝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增强聚集规模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2)原材料采购风险
公司供应商大多为全球知名企业,如供应商不能足量、及时供货,按期排产,或者
提高产品价格,抑或发生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政策变动等,将会影响货运周期、采购
成本,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一方面积极进入其他新材料领域,加大国际一线供应商开拓
力度;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国产替代材料,在国内拓展储备供应商,以此保证材料供
应的充足性。
(3)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项目相关风险
本次再融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基于当时产业政策、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以及
公司战略等因素做出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虽然经过了慎重、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
证,但是项目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市场环境、资金、技术、管理等各种内外部因素的
配合。若出现市场环境偏离预期、市场环境变化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其他不可预见
因素,可能造成募投项目无法实施、延期或者产能未能及时消化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基于公司在中高端工程塑料领域多年经营经验,已掌握实施募集资
金投资项目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等技术,已组建实施募投项目的团队,并开拓了
部分销售市场,公司具备实施募投项目的能力,将按计划推进募投项目实施。公司
将持续提升技术研发和产品规划,积极开拓新项目新市场,不断挖掘相关行业的优
质客户资源,扩展相关产品应用场景,提高销售收入,及时消化新增产能。
(4)财务风险
①应收款项发生坏账风险
公司主要客户虽然拥有良好的商业信誉,但如果主要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
利变化,公司应收款项面临不能如期全额收回的风险,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资
金状况产生较大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持续完善客户授信政策,严格执行应收款项管理和风险管理,
对应收款项实行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加快货款回笼;同时通过购买信用保险等管控
措施进一步降低应收款项风险。此外,公司将结合大数据系统,建立客户风险监测
预警机制,全方位管控应收款项风险。
②存货发生减值风险
虽公司下游行业市场广阔,且公司依托产业链优势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但如供
应商不能足量、及时供货,按期排产,或者提高产品价格,抑或发生不利于国际贸
易的政策变动等,不能满足客户订单需求,无法正常销售,可能导致存货的可变现
净值低于账面价值,将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进而影响公司利润水平。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坚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计划型采购模式,对存
货规模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加强销售队伍建设,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不断完善客户
需求分析管理体系,合理备货。公司定期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严格按照政策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
③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风险
公司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随着在建工程项目逐渐转固投
产,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将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和
可持续发展能力。但若行业环境或市场需求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出现部分
固定资产的产能利用率降低,出现闲置等情形,导致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
值而计提减值准备的风险,从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持续优化营销策略,通过市场细分、产品定位、促销策略等方
式提高销售额。公司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节拍、减少瓶颈工序等方式提高
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和营运效率。通过营销和生产两端的协同发力,公司能够有效降
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风险,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稳健发展。
④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商誉因购买控股子公司所致,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的规定,于每个会计年度末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目前控股子公司运营情况良好,
未出现减值迹象。如果未来因市场开拓不利、自身业务能力下降或者其他因素导致
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未达预期,则公司会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当期损
益造成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风险,一方面,控股子公司有较为完整的核心供应商和
客户产业链,所经营电子材料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公司将加强对控股子公司
的治理、规范运作和经营业绩管控,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商誉减值带来的不利
影响。⑤汇率风险
公司的外汇交易主要基于实际跨境外币业务需求。鉴于国际金融环境及人民币汇率
波动的不确定性,公司的外币资产、外币负债,以及未来的外币交易均将面临汇率
波动风险,对公司经营业绩或报表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为规避、防范汇率及利率波动风险,更好地管理公司的外币头寸,
提升竞争力,公司将通过对外币头寸实行集中管理、风险对冲,尽可能地在事前规
避外汇风险。同时,公司也将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利率研究分析,跟踪并关
注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合理预计、运用汇率走势,灵活使用国际贸易结算方式、规
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及时预警并采取应对风险防范措施。
⑥流动性风险
公司根据战略布局、运营和业务开展需要和现金流量预测对短期和长期的资金需求
进行匹配和监控,以确保维持充裕的现金储备。若市场贷款利率提高或银行要求公
司提前偿还相关借款,将对公司的资金使用造成一定的压力,进而增加公司流动性
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未来将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力度、优化资
金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努力降低流动性风险,保证公司经
营活动正常进行,防止出现债务风险。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广东恒盛通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903.75| 38065.75|
|深圳市智联互通科技有限公司| 500.00| -| -|
|深圳市航城企业总部管理有限| -| -| -|
|公司 | | | |
|江苏同益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 15000.00| -| -|
|公司 | | | |
|江西同益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 20000.00| -| -|
|公司 | | | |
|深圳市鹿鸣同益科技有限公司| 1000.00| -| -|
|同益盈喜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 -| -|
|苏州创益塑料有限公司 | 4000.00| -| -|
|苏州同益智链供应链有限公司| 100.00| -| -|
|深圳市同益德赋科技有限公司| 50.00| -| -|
|江西同益创显光电有限公司 | 500.00| -| -|
|江苏益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1000.00| -| -|
|越南同益实业有限公司 | 10.00| -| -|
|江西恒盛通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深圳市前海同益科技服务有限| 500.00| 146.54| 6262.25|
|公司 | | | |
|深圳市同益智和科技有限公司| 300.00| -| -|
|青岛同益新材料有限公司 | 500.00| -| -|
|香港同益创显光电有限公司 | 50.00| -| -|
|深圳市同益智研材料科技有限| 22000.00| -1386.91| 86381.01|
|公司 | | | |
|深圳市前海同益科技研发有限| 750.00| -172.19| 3989.34|
|公司 | | | |
|武汉市恒盛通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香港同益实业有限公司 | 450.00| 272.25| 22779.13|
|香港同益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1.00| -| -|
|深圳市同益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1000.00| 363.50| 5300.33|
|江西同益新材料有限公司 | 500.00| -| -|
|江西同益智研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深圳市同益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100.00| -| -|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 500.00| -| -|
|H INC | | | |
|深圳市同益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500.00| -| -|
|恒盛通科技有限公司 | 1.00| -| -|
|深圳中航宝安新材料天使创业| -| -78.17| 15260.68|
|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深圳市同益盈喜科技有限公司| 500.00| -| -|
|深圳市同益伟创科技有限公司| 1000.00| 116.89| 3318.09|
|江西同益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深圳市同益软硬科技有限公司| 500.00| 68.66| 2321.91|
|深圳市恒盛通新材料科技有限| 500.00| -| -|
|公司 | | | |
|深圳市同益创盈实业有限公司| 1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