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新药业(301089)经营分析 - 股票F10资料查询_爱股网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301089 拓新药业 更新日期:2025-10-29◇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核苷(酸)类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中间体                  |  11412.31|   2869.43| 25.14|       62.74|
|原料药                  |   6736.47|   2863.53| 42.51|       37.03|
|其他业务                |     41.19|    -55.65|-135.1|        0.23|
|                        |          |          |     0|            |
├────────────┼─────┼─────┼───┼──────┤
|境内                    |  13206.57|   3943.44| 29.86|       72.60|
|境外                    |   4983.40|   1733.87| 34.79|       27.40|
├────────────┼─────┼─────┼───┼──────┤
|直销                    |  11095.56|   3349.93| 30.19|       61.00|
|经销                    |   7094.42|   2327.38| 32.81|       39.00|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中间体                  |  21323.07|   5018.39| 23.54|       50.57|
|原料药                  |  20842.29|   7572.51| 36.33|       49.43|
|其他业务                |      4.04|      3.84| 95.07|        0.01|
├────────────┼─────┼─────┼───┼──────┤
|核苷酸系列              |  16064.47|   5515.98| 34.34|       38.10|
|嘌呤系列                |  13386.50|   4736.07| 35.38|       31.74|
|嘧啶系列                |   8038.25|   1345.36| 16.74|       19.06|
|其他                    |   3359.03|    660.15| 19.65|        7.97|
|核苷系列                |   1321.17|    337.19| 25.52|        3.13|
├────────────┼─────┼─────┼───┼──────┤
|境内                    |  32500.05|  10212.37| 31.42|       77.07|
|境外                    |   9669.36|   2382.38| 24.64|       22.93|
├────────────┼─────┼─────┼───┼──────┤
|直销                    |  22989.99|   7733.34| 33.64|       54.52|
|贸易商                  |  19179.42|   4861.41| 25.35|       45.48|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中间体                  |  11491.00|   1975.53| 17.19|       52.53|
|原料药                  |  10384.67|   3395.00| 32.69|       47.47|
├────────────┼─────┼─────┼───┼──────┤
|境内                    |  16686.30|   4228.48| 25.34|       76.28|
|境外                    |   5189.37|   1142.05| 22.01|       23.72|
├────────────┼─────┼─────┼───┼──────┤
|直销                    |  12056.37|   3363.23| 27.90|       55.11|
|经销                    |   9819.30|   2007.30| 20.44|       44.8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原料药                  |  66153.35|  42989.50| 64.98|       79.18|
|中间体                  |  17045.10|   5310.68| 31.16|       20.40|
|其他业务                |    352.55|     55.56| 15.76|        0.42|
├────────────┼─────┼─────┼───┼──────┤
|核苷系列                |  46376.43|  34873.67| 75.20|       55.51|
|核苷酸系列              |  14623.40|   6596.18| 45.11|       17.50|
|嘌呤系列                |  14603.03|   5606.10| 38.39|       17.48|
|嘧啶系列                |   4802.50|    150.46|  3.13|        5.75|
|其他                    |   3145.64|   1129.33| 35.90|        3.76|
├────────────┼─────┼─────┼───┼──────┤
|境内                    |  75194.45|  45047.54| 59.91|       90.00|
|境外                    |   8356.54|   3308.20| 39.59|       10.00|
├────────────┼─────┼─────┼───┼──────┤
|直销                    |  63326.83|  41978.18| 66.29|       75.79|
|贸易商                  |  20224.17|   6377.56| 31.53|       24.21|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作为一家拥有二十余年历史的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专注于医药健康产品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始终以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凭借在原料药及中间体领域积
淀的深厚技术底蕴与产业化优势,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及功能食
品原料的多元化业务布局,形成多维立体的产品矩阵。其核心产品体系丰富,涵盖
胞磷胆碱钠、利巴韦林等原料药,胞嘧啶、5-氟胞嘧啶、阿糖腺苷等医药中间体,
以及L-α-苷磷酸胆碱、辅酶Q10、5’-核苷酸、胞磷胆碱等功能食品原料。产品应
用广泛,主要涉及抗病毒、抗肿瘤、神经系统用药领域及功能食品领域。
公司坚持以持续的技术创新驱动发展,辅以严苛的质量管控体系,致力于为全球医
药健康产业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
动力。
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战略,高度重视产品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的提高
,已建立了“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荣获“国
家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首批骨干企业”、“河
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核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项荣誉称号。此外,
还获得了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重大科技奖项,
并有多项产品入寻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的日常物资采购主要包括基础原材料、中间体、辅料、包装物等。公司制定了
一套严格的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制度,并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该体系贯穿采
购计划制定、采购申请、采购审批、采购询价、合同签订、货物验收等各个环节。
业务发展中心采购部负责集中采购日常物资。并根据计划要求执行采购任务。在采
购过程中严格遵守内部管理制度,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服务能力、价格水平等因素
,选择一家或多家供应商。
物资到货,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并合格后方可入库。公司在日常物资采购过程中,综
合考虑公司的经营特点、所采购物资的种类以及供应商的远近等因素,保持适当品
种和数量的库存物资,并根据物资实际库存情况,及时补充物资库存量。
(2)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种:
第一,对于原料药产品和成熟的、市场需求量大的医药中间体产品,在符合相关生
产规范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公司安排专用车间进行生产,并根据预测的产品市场
需求量确定相应的最低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通常情况下,公司会结合在手订单情
况与当下库存情况确定生产计划,当库存量在满足订单需求后低于最低库存量或不
能满足订单需求时,公司便会组织生产,并保证合理的库存。上述生产模式可以保
证公司在相对较低的库存水平下保证对客户供货的及时性,同时可使公司的生产计
划更具有可控性。
第二,对于市场需求量不大或需求不稳定、按订单定制生产的医药中间体品种,在
符合相关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公司安排多功能车间进行生产。多功能车
间可用于生产多种产品,但在产品生产切换时,需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车间的厂房
设备进行清洁等。
在整个生产流程当中,生产运营保障中心负责生产的协调与调度工作;安全环保部
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进行全程监督;技术管理中心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
程的各项关键质量控制点和流程进行全程监督,以及产品入库前的质量检验。
(3)销售模式
公司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销售理念,通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
量及降低生产成本,致力于满足客户在质量与成本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公司的销售
体系主要分为直销模式与贸易商模式两大类别,旨在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供应
链解决方案。
①直销模式
在直销模式下,公司通过多元化渠道主动开发客户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推广、
国内外展会宣传及客户转介等。具体流程涵盖目标客户对接、样品及检验报告寄送
、技术沟通等环节,最终达成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并实现直接销售。该模式注重客户
需求的精准匹配与长期合作关系建立。
②贸易商模式
贸易商模式依托专业贸易商的中介职能,其通常在获得终端客户订单后向公司进行
采购。其中,部分境内贸易商将产品进一步分销至境外市常公司的终端客户群体覆
盖大型制药企业、原料药厂商及众多中小型制药企业。此类客户通过贸易商集中采
购多品类原料,显著提升采购效率并优化成本结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具备国际
业务能力的专业外贸公司凭借其信息整合能力与稳定的海外客户网络,与公司形成
战略互补,共同拓展全球市常
此双轨制销售模式有效平衡了直接服务与渠道协同优势,强化了公司在产业链中的
竞争力。
(4)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方式可分为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两种方式:
①自主研发
自主研发是完全依靠自身研发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公司全资子公司新乡市核苷
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河南省核苷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别设有多个专业实验室,
如有生物合成实验室、发酵工程实验室、酶工程实验室、分子生物实验室、化学合
成实验室、连续流催化实验室、放大实验室、质量检测中心-净化实验室(D级)、分
析中心等。
公司成立相应的课题组,组建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全面负责公司产品质量、生产工
艺、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经过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和内部潜力挖掘,公
司全面提升了自主研发水平,并取得了多项创新研发成果。
②合作研发
公司积极与高等院校、其他公司等外部机构建立研发合作关系,研发成果根据双方
协商的结果在合作协议中进行约定。
3、公司核心技术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两大核心技术。以核心
技术为基础,公司建立了化学合成技术平台、连续流催化技术平台、合成生物学技
术平台、微生物发酵技术平台以及药物分析技术平台,形成了成熟、完善的产品研
发体系,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及在研产品,为公司的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矗
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为行业通用生产技术;然而,企业技术优势的关键在于是
否在行业通用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独创性和先进性的工艺流程,从而构建起
企业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公司核心技术不仅涵盖了这两种行业通用方法,还拓展
了合成生物学方法,积极建立先进的研发平台。大多数产品生产工艺拥有自己的独
创性和新颖性,具有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多项产品工艺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研发能力,确保公司的技术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竞争
力。在公司主要产品中,应用的核心技术大多数是自主研发的成果,同时,公司也
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共同研发,以促进技术的多元化和创新。
4、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
业(C27)”中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C2710)”。根据业务的具体差异,还可
进一步细分为原料药和中间体等子行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总量的增长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全球对药品的
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根据IQVIA预测,2025年全球药品使用量将达3.57万亿剂,到2
029年将增至3.71万亿剂,较2025年增长4.07%,2025-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0.8%
。这些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我国
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及药政市场注册认证能力的快速提升,我国
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日益增长的国际需求将进一步推动中
国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是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也是
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其发展一直受到公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升、政府公共卫生投入的加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医药消费需求
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作为医药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环节,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行
业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前景备受瞩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和谋篇布局的
关键阶段。在此重要节点,商务部等12个部门于2025年4月7日印发了《促进健康消
费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
、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等10项重点任务。通过这些措施,旨在培育和发展健康消
费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对健
康消费的需求。未来,随着精准医疗和健康消费的升级,医药与相关健康领域有望
形成万亿级融合市常从长远来看,我国医药行业整体预计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尽管医药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挑战,行业内部竞争日益加剧,行业盈
利能力正持续减弱。在国际医药产业的全球布局中,印度通过全产业链的整合,逐
步形成了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在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印度
正成为中国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
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利润总额1,766.9亿元
,同比下降2.8%。国内医药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仿制药
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以及医保支付改革等政策调控下,医药行业整体承压,原料
药和医药中间体行业作为连接上游化工原料和下游药品制剂的关键环节,面临着严
峻的成本控制挑战。
然而,挑战之中也孕育着机遇。发展模式从高速发展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行业
内部的技术创新日益活跃,新型合成工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不
断拓展。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将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与先进制造水平的进
一步提升。另外,“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一体化布局,正逐渐成为原料药企
业的优选,加速向下游制剂端或上游中间体生产延伸,降低企业整体成本的同时便
于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中国医药产业将迈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5、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始终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应势而变、开创新局,将强化经营管理作为稳健应对挑
战的核心抓手。坚定秉持“专注生命科学,关爱人类健康”的初心使命,恪守“开
拓、创新、诚信、奉献”的企业精神,密切追踪行业前沿动态,在复杂多变的局势
中精准锚定发展方向,于结构调整中蓄能前行。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经营业绩呈现阶段性承压特征:实现营业收入181,899,752.
2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85%;营业利润为-21,055,816.67元,同比下降1,733.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80,549.55元,同比下降927.39%。业绩驱
动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毛利率稳步提升,产业链延伸显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稳步提升,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改善。得益于
公司对产业链延伸战略的深化推进——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的工艺迭代升级,
成为驱动整体毛利优化的核心动力。
二、战略投入短期承压,为长期发展蓄力
面对骤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坚定加大核心技术攻坚与新品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
增加,旨在筑牢长期技术壁垒;同时,新建子公司处于产品储备与产能爬坡关键期
,人员团队有序扩充带动工资薪金等运营成本同比上升。虽短期内对利润形成一定
压力,但为后续业务拓展与规模效应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矗
三、跌价准备同比增加,对当期利润构成影响
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影响,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下行波动,公司本期计提的跌价准备
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对当期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结合公司当前的发展态势与面临的阶段性挑战,未来将重点推进以下措施,以实现
短期承压向长期稳健发展的转化:
深化战略投入转化,平衡短期与长期效益:持续聚焦核心技术攻坚与新品研发,加
速推动研发成果向商业化落地与市场回报周期;推动新建子公司加快产品储备与产
能爬坡进程,优化人员结构及运营效率,尽早释放规模效应以降低单位成本,缓解
短期利润压力。
优化毛利率结构,强化板块协同韧性:针对原料药板块竞争压力,通过技术升级、
产能整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减少毛利率波动;进一步巩固医药中间体业务优势,依
托产能释放与工艺迭代扩大增长动能;加大大健康产品市场开拓力度,通过精准营
销与渠道拓展提升渗透率,逐步改善毛利率表现,形成多元利润支撑。
全面强化降本增效,筑牢抗风险根基:深化经营管理体系优化,实施预算精细化管
控与成本全流程管理,在保障战略投入的前提下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密切追踪行业
政策与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增强对外部环境挑战的快速响应能力,夯实
长期稳健发展基矗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品优势
①产品多样化优势
相较于同行业多数企业聚焦单一或少数核苷(酸)类产品、仅涉足医药中间体或原
料药单一环节的布局,公司构建了更为全面的产品生态:不仅建成涵盖嘌呤系列、
嘧啶系列、核苷系列、核苷酸系列的全品类研发生产体系,更依托在核苷(酸)类
药物领域积淀的深厚技术底蕴与产业化优势,纵向延伸至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及功
能食品的全链条研发生产,形成“多品类覆盖+全环节贯通”的独特格局。
近年来,顺应国民健康意识提升与消费升级的趋势,公司积极深耕大健康产业,通
过整合优势资源持续拓展产品矩阵,重点加大对膳食营养补充剂、功能性保健品、
食品营养强化剂及天然食品添加剂等系列产品的研发投入与产业化布局。相较于同
行,公司依托“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构建起多元化
、阶梯化的产品矩阵,既实现了品类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双重突破,更在细分领域形
成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持续发展注入多元动能。
②产品一体化优势在一致性评价政策影响下,原料药在药品产业链中的价值提高。
一致性评价要求下,药品质量标准提高,原料药质量更加重要。原料药的稳定性、
杂质、晶型、粒径、溶解度等各方面参数,都会最终影响到制剂的质量,一旦原料
药工艺环节出现些许改动,就会对制剂成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公司在多年生产经营中,形成了“化工原料投入—医药中间体生产—原料药制备”
一体化产业链,公司现有原料药产品及储备产品大部分具备从医药中间体到原料药
的一体化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实现了从基础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布局,在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领域的技术积累,为下游保健食品开发提供了坚
实的原料保障。此外,研发平台和技术资源的共享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综合生产成本
,增强了自给自足的能力,从而扩大了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足够的产业延伸度有
利于公司控制产品质量、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产品储备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及应用领域的多元化拓展,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研发创新,已构
建了完善的产品矩阵:在核心产品方面,形成了以胞嘧啶、5-氟胞嘧啶、一水肌酸
、胞磷胆碱钠、利巴韦林为代表的优势产品群;在小品种领域,开发了阿糖胞苷盐
酸盐、单磷酸阿糖腺苷、尿苷、尿嘧啶、腺苷蛋氨酸、二氨基腺苷等特色产品。近
年来,公司积极布局大健康领域,新增了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及保健食品的研
发与生产,如麦角硫因、谷胱甘肽、辅酶Q10、γ-氨基丁酸等功能食品原料。通过
持续的产品迭代与工艺优化,公司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
展望未来,公司将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医药领域深耕:聚焦抗肿瘤、抗病毒核
心赛道,加大新型中间体及原料药的研发投入,强化“系列化产品”的集群竞争优
势;健康产业突破:深化与科研院所、制剂厂商的战略合作,紧跟国际市场趋势,
力争在功能食品领域实现规模化突破;同时,充分释放功能原料领域的技术储备势
能,加速大健康产品的产业化落地,培育新的业绩增长引擎。
2、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研发和技术创新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已成为国内具有竞
争力的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企业之一。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及工艺研发,顺应时代
变化,拓展产品品类,确立了公司在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功能食品领域的竞争优
势。
①研发人才
公司建立了一支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领衔、各梯次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专业涵盖
有机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微生物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专
业学科,具有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技术性强,专业性高,为公司化学合成和生物
合成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②研发投入
公司始终坚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在研一代”的发展战略,重视对新产品、新
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投入。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得公司形成了从基础产品到
高端产品阶梯性的完整产品链,涵盖原料药类、医药中间体类、功能食品类等多品
类产品,确保公司产品技术与工艺不断更新换代,助推企业持续发展。
③研发机制及成果
公司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基础上,联合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致力于产品研究开
发,集小试开发、中试生产、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不断深耕挖掘产品新品种、新
工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公司先后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
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重大科技奖项。
④研发平台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建立了化学合成技术平台、微生物发酵技术平台、连续
流催化技术平台、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药物分析技术平台,相关技术平台支撑公
司形成了成熟、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打造了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及在
研产品,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矗
3、生产制造优势
公司紧紧围绕质量提升、成本控制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在
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工艺实践经验,掌握了数十个反应单元的生产和控制
技术,拥有高难度特殊化学反应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利用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回收
再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在有效提升产品反应收率、产品纯度、降低单耗的同时,生
产工艺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产品质量控制也得到巩固。
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原
料采购、过程控制到产品销售实现全流程控制;在原料药生产方面,公司全面实施
GMP管理,多个产品通过了药品GMP符合性检查。
公司积极进行各类产品的国内外认证和注册工作,多个原料药产品通过印度,乌兹
别克斯坦的DMF注册,多个医药中间体产品通过了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官方
认证。
4、客户渠道优势
在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高质量的产品交付能力保障下,公司的产品销售到境内外
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群体不断扩大,与部分国内外知名药企和贸易商建立了
合作关系,包括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双鹤利
民药业(济南)有限公司、KyowaHakkoBaioK.K(协和发酵生化株式会社)、KIMIA
BIOSCIENCESLIMITED(印度上市公司)。
5、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稳定、专业、富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能力的管理团队,核心管理层
拥有二十多年的核苷(酸)类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行业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经
验,对公司所处行业具有深刻的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
公司自成立以来,管理层与员工形成了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管理层在工作中严格
管理,但不失人文关怀,使公司员工在公司找到归属感,使公司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公司上下形成齐心协力、艰苦创业的奋斗局面。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创新风险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跨专业应用、多技术融合、技术更
新快等特点,不断优化现有工艺、发展新工艺及新产品,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
础,更是推动企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具备持续的
创新能力。目前,原料药及中间体制造业正处于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
转型的关键期,一方面,公司需要保持持续的研发投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强
大的研发团队,以保证公司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公司需要具备敏锐的
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的研发思路,不断地进行先进技术储备,持续进行新技术开发
和应用从而实现新产品的开发及产品升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市场推广及客户
开发。公司未来如果不能持续满足上述条件,将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及市场竞争力下
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与国内外
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发,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水平。
持续走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发展路线,及时把握最新的技术发
展形势及潜在机会。在保持国内行业技术领先水平的基础上,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同时公司将视需要引入外部优秀技术人才及整合内部研发力量,保持技术团队整
体领先优势。另外,通过技术储备推动产业链向CDMO转型,利用工艺优化技术和质
量控制体系为创新药企提供定制化服务,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政策影响风险
随着医药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医药市场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在
逐步走向规范化和集中化的过程中,未来医药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方面,如
果原料药企业的下游客户未能在药品带量采购招标中中标,将导致相关原料药产品
的销售出现下降,如果原料药企业未能成为相关制剂中标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将导
致其产品销售受到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药品集中采购后,大部分制剂产品价格
未来将呈下降趋势,制剂企业为保证自身盈利,可能会将价格下降压力部分向成本
端转移,导致相关原料药出现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由于公司的原料药终端客户主
要为国内客户,因此,如未来其下游制剂纳入带量采购,则可能对公司相关产品的
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研究国家政策的变化,不断修正生产、销售、研发策
略,在经营策略上及时调整应对,顺应国家有关医药政策和行业标准的变化,以保
持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
(3)成本控制风险
随着医药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公司产品价格主要受到市场竞争、下游客户需求
等因素影响。竞争对手可能采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公司产品价格可能会受到
不利影响;另外,在未来公司下游客户与公司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时,公司可能采用
降价销售策略以保持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因此,公司面临产品价格下降,成本
管控能力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应对措施:公司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促进综合成本的降低,如通过预判市场行情,
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同时,通过提升生产管理
效能和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地响应市场需求,研
发当先,力争用新产品开拓蓝海市场,努力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4)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在生产中涉及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使用,如使用管理不当则可能造成火灾
、爆炸、中毒事故;若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失修,也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
而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
情况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并下发到公司各部门安排执行。公司及子公司新乡制
药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并在监管部门进行备案,同时按照
要求进行定期演练;日常工作中,公司设置安全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安全管理部
门每周定期巡查,逢节假日或国家重大活动期间,公司提前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最
大程度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公司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安全风险,严格杜绝
安全事故。
(5)存货管理及跌价风险
通常情况下,公司需要维持一定的存货水平以便顺利满足客户的需求。然而,由于
受下游产品生命周期变动、客户采购策略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公司很难达到生产
、库存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匹配,一方面可能导致因库存不足而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
需求,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因库存量过大而形成存货滞销或过期。公司面临存货管理
及跌价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已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和存货内控制度,做好存货规划和采购工
作,并通过合理制定库存水平,减小积压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此外,公
司通过完善存货管理机制,推动库存结构的优化,提高资金的运转率,从而确保公
司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6)环保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医药制造业中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
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全面实施,环境治理标准日趋提高,环保监管持续加强,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
如果公司不能持续进行环保投入,或由于人员操作等问题导致环保设备使用不当或
废物排放不合规等情况发生,可能导致公司面临环保处罚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投入资金进行环保升级改造,坚决执
行“三同时”政策,坚持技术革新和设备升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下
大力气进行末端治理,不仅做到达标排放,同时力争做到超低排放。
(7)内部控制风险
随着公司内生增长及业务持续发展,组织结构日渐复杂,对公司经营管理、资源整
合、持续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营决策和风险控制难度将进
一步增加,公司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及控制经营风险的能力将面临更大考验,如果
公司不能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可能面临内部控制风险。
应对措施: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完善母公司、子公司及三级公司之间的管理体系
,加大制度建设、内控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行之有效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
确保公司整体运营健康、安全;进一步加强公司团队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发
挥各职能部门能动性,增强公司凝聚力。搭建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为经营决策提
供依据,防范风险。
(8)项目预期不达预期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成功完成“核苷系列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与
“年产1000吨核苷系列食品营养强化剂项目”两项募投项目。尽管公司在项目启动
前已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但新产能的释放仍需面对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及其他
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投资项目的逐步投产以及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若未来
市场需求与公司预期产生偏差,或者相关产品在市场推广方面表现不及预期,都可
能对投资项目的实际效益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导致公司盈利能力面临下滑的风
险。
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正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加强与重要客户的深度战略
合作,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敏锐捕捉并把握市场机遇,掌握需求变化的主动权
;另一方面,在产能消化方面,公司正努力与核心客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构建
稳定、可持续的供货关系,从而为新产能的顺利消化提供保障。
公司将积极关注上述可能面临的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化挑战为机遇,努力实
现业绩的可持续增长。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拓新药业(三亚)有限公司    |        990.00|           -|           -|
|拓新药业医学检验(河南)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新乡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12500.00|      101.50|    99742.12|
|新乡华康制药有限公司      |        100.00|           -|           -|
|新乡市核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       6000.00|           -|           -|
|司                        |              |            |            |
|新乡市畅通实业有限公司    |       2000.00|           -|           -|
|新乡精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9000.00|           -|           -|
|新乡高新区希诺商贸有限责任|         10.00|           -|           -|
|公司                      |              |            |            |
|河南新延合成制药有限公司  |       6000.00|           -|           -|
|河南省核苷药物研究院有限公|       6000.00|           -|           -|
|司                        |              |            |            |
|河南鼎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12500.00|       22.74|    39873.89|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DDX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