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157 华塑科技 更新日期:2025-10-29◇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电池安全管理,集后备电池BMS、储能电池BMS和动力电池BMS等产品的研发、
生产、销售及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池安全管理行业及储能行| 11308.55| 3775.90| 33.39| 99.98|
|业 | | | | |
|其他业务 | 2.43| --| -| 0.02|
├────────────┼─────┼─────┼───┼──────┤
|后备电池BMS | 9476.21| 3350.06| 35.35| 83.78|
|储能电池BMS | 949.10| 104.42| 11.00| 8.39|
|储能PCS | 883.24| 321.42| 36.39| 7.81|
|其他业务 | 2.43| --| -| 0.02|
├────────────┼─────┼─────┼───┼──────┤
|境内 | 10636.01| 3431.38| 32.26| 94.03|
|境外 | 672.54| 344.52| 51.23| 5.95|
|其他业务 | 2.43| --| -| 0.02|
├────────────┼─────┼─────┼───┼──────┤
|直销 | 11308.55| 3775.90| 33.39| 99.98|
|其他业务 | 2.43| --| -| 0.02|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池安全管理行业 | 27963.31| 9942.66| 35.56| 99.98|
|其他业务收入 | 5.55| --| -| 0.02|
├────────────┼─────┼─────┼───┼──────┤
|后备电池BMS | 17934.42| 8077.90| 45.04| 64.12|
|储能电池BMS | 9899.49| 1827.94| 18.47| 35.39|
|其他 | 129.40| 36.82| 28.45| 0.46|
|其他业务收入 | 5.55| --| -| 0.02|
├────────────┼─────┼─────┼───┼──────┤
|境内 | 25197.70| 8115.42| 32.21| 90.09|
|境外 | 2771.15| 1832.79| 66.14| 9.91|
├────────────┼─────┼─────┼───┼──────┤
|直销 | 27968.85| 9948.21| 35.57|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池安全管理行业 | 14013.46| 4347.58| 31.02| 99.98|
|其他业务 | 2.36| --| -| 0.02|
├────────────┼─────┼─────┼───┼──────┤
|后备电池BMS | 7437.85| 3348.89| 45.03| 53.07|
|储能锂电BMS | 6575.61| 998.68| 15.19| 46.92|
|其他业务 | 2.36| --| -| 0.02|
├────────────┼─────┼─────┼───┼──────┤
|境内 | 13214.24| 3775.33| 28.57| 94.28|
|境外 | 799.23| 572.25| 71.60| 5.70|
|其他业务 | 2.36| --| -| 0.02|
├────────────┼─────┼─────┼───┼──────┤
|直销 | 14013.46| 4347.58| 31.02| 99.98|
|其他业务 | 2.36| --| -| 0.02|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池安全管理行业 | 28149.17| 11198.11| 39.78| 99.97|
|其他业务收入 | 7.20| --| -| 0.03|
├────────────┼─────┼─────┼───┼──────┤
|后备电池BMS | 18972.06| 10184.51| 53.68| 67.38|
|储能电池BMS | 8902.17| 882.27| 9.91| 31.62|
|其他 | 274.94| 131.32| 47.76| 0.98|
|其他业务收入 | 7.20| --| -| 0.03|
├────────────┼─────┼─────┼───┼──────┤
|境内 | 27029.44| 10425.37| 38.57| 96.00|
|境外 | 1126.93| 779.94| 69.21| 4.00|
├────────────┼─────┼─────┼───┼──────┤
|直销 | 28156.38| 11205.31| 39.80|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华塑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电池安全管理,集后备电池BMS、储能电池BMS、动力电池BM
S和储能3S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全球
关键电源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池安全监控产品和服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
中心、储能、通信、轨道交通、动力运输、金融、石油石化等重点领域。
公司凭借在电池安全管理领域二十多年的行业经验及项目积累,获得了客户的高度
认可,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口碑,与维谛集团、力维智联、共济科技、高新
兴、万国数据、科华数据、南都电源、运达股份、领储能源、国能信控、超威电力
等系统集成商、数据中心运营商、电源厂商、储能企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建立了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最终服务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中国移
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家电网、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杭州地铁、新加坡地
铁、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客户遍及东南亚、美洲、欧洲、大洋洲等
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及差异化服务,巩固和深
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电池安全管理系统(BMS)是电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智能化管理及
维护各个电池单元,实时在线监测电池SOC、SOH等运行状态,防止电池本体和系统
出现安全风险,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电池之间的
均衡性,达到高效使用电池的目的。
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后备电池BMS、储能电池BMS、动力电池BMS、储能PCS和储能
3S。
(1)后备电池BMS
公司后备电池BMS产品主要包括H3G-TSX蓄电池安全监控系统、H3G-TSC蓄电池安全
管理系统、H3G-TH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H3G-THWL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H3G-TA蓄
电池在线监测系统、CR(集中式)城铁车载电池安全管理系统和H3G-CR(分布式)城
铁车载电池安全管理系统,各产品的主要功能、配置介绍如下:
1)H3G-TSX蓄电池安全监控系统
①系统介绍:H3G-TSX蓄电池安全管理系统是业界领先的高端产品,系统具备技术
先进、功能完善、配置齐全、稳定可靠、抗干扰性强等特点。
②主要功能:H3G-TSX系统可以做到电池参数实时在线监测和电池安全关键指标追
踪分析,对电池故障和运行风险及时发出预警,确保电池安全运行。具体包括:电
池热失控、绝缘漏液、电池开路、高精度SOC/SOH监测、CDF瞬态特征曲线、电池组
组压、充放电电流、浮充电流、单体电池电压、单体电池内阻、单体电池负极柱温
度、环境温度监测以及智能均衡等,任何参数超出阈值后自动告警。
③系统配置:系统采用分布式单模块架构,每节电池配置一个监测模块,应用了华
塑科技多项发明专利技术,符合ANSI/TIA-942标准要求。安装、维护与接入极其方
便,其主要性能远远高于同类厂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系统主要由CM收敛模块、
TSX单电池监测模块、TR热失控模块、SV组压模块、GD绝缘监测模块和TC电流温度
监测模块组成;可通过收敛模块查询实时数据、告警数据以及参数配置等。监测数
据和分析结果可通过串口或网口上传至电池管理平台或第三方监控平台,实现网络
化远程集中管理。
2)H3G-TSC蓄电池安全管理系统
①系统介绍:H3G-TSC蓄电池安全管理系统是业界领先的高端产品,系统具备技术
先进、功能完善、配置齐全、稳定可靠、抗干扰性强等特点。
②主要功能:H3G-TSC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电池参数实时在线监测和电池安全关键指
标追踪分析,对电池故障和运行风险及时发出预警,确保电池安全运行。主要监测
项目包括:电池热失控、电池开路、高精度SOC/SOH监测、CDF瞬态特征曲线、电池
组组压、充放电电流、浮充电流、单体电池电压、单体电池内阻、单体电池温度、
环境温度监测以及智能均衡等,任何参数超出阈值后自动告警。
③系统配置:系统采用分布式单模块架构,每节电池配置一个监测模块,应用了华
塑科技多项发明专利技术,符合ANSI/TIA-942标准要求。安装、维护与接入极其方
便,其主要性能远远高于同类厂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系统主要由CM收敛模块、
TSC单电池监测模块、TR热失控模块、SV组压模块和TC电流温度监测模块组成;可
通过收敛模块查询实时数据、告警数据以及参数配置等。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可通
过串口或网口上传至电池管理平台或第三方监控平台,实现网络化远程集中管理。
3)H3G-TH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①系统介绍:H3G-TH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是业界领先的高端产品,系统具备技术先
进、功能完善、配置齐全、稳定可靠、抗干扰性强等特点。
②主要功能:H3G-TH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电池参数实时在线监测和热失控趋势预警,
对电池故障和热失控风险及时发出预警,确保电池安全运行。主要功能包括:监测
电池热失控、电池组组压、充放电电流、浮充电流、单体电池电压、单体电池内阻
、单体电池温度、环境温度、高精度SOC/SOH估算以及智能均衡等,任何参数超出
阈值后自动告警。
③系统配置:系统采用分布式单模块架构,每节电池配置一个监测模块,应用了华
塑科技多项发明专利技术,符合ANSI/TIA-942标准要求。安装、维护与接入极其方
便,其主要性能远远高于同类厂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系统主要由CM收敛模块、
H3G-TH单电池监测模块、TR热失控模块和TC电流温度监测模块组成;可通过收敛模
块查询实时数据、告警数据以及参数配置等。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可通过串口或网
口上传至电池管理平台或第三方监控平台,实现网络化远程集中管理。
4)H3G-THWL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①系统介绍:H3G-THWL无线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在现有成熟的监测系统基础上融入
了新一代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使现场接线减少一半,避免过多的连接线造成的安
全问题,同时安装更加方便,大大缩短了现场施工周期。系统具备技术先进、功能
完善、配置齐全、稳定可靠、抗干扰性强等特点。
②主要功能:H3G-THWL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电池组组压、充放电电流、单体电池
电压、单体电池内阻、单体电池负极柱温度、环境温度监测、SOC和SOH估算等,任
何参数超出阈值后自动告警。
③系统配置:系统采用分布式单模块架构,每节电池配置一个监测模块,应用了华
塑科技多项发明专利技术,符合ANSI/TIA-942标准要求。安装、维护与接入极其方
便,其主要性能远远高于同类厂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系统主要由CM收敛模块、
H3G-THWL无线单电池监测模块、TC电流温度监测模块和CTB-485WL无线转换器组成
;可通过收敛模块查询实时数据、告警数据以及参数配置等。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可通过串口或网口上传至电池管理平台或第三方监控平台,实现网络化远程集中管
理。
5)H3G-TA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①系统介绍:H3G-TA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是业界领先的高端产品,采用先进的功耗
管理方法与改进的电源电路,系统具备技术先进、功能完善、配置齐全、稳定可靠
、抗干扰性强等特点。
②主要功能:H3G-TA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电池参数实时在线监测,对电池故障和风险
及时发出预警,确保电池安全运行。主要监测项目包括:电池组组压、充放电电流
、单体电池电压、单体电池内阻、单体电池温度、环境温度监测以及智能均衡等,
任何参数超出阈值后自动告警。
③系统配置:系统采用分布式单模块架构,每节电池配置一个监测模块,应用了华
塑科技多项发明专利技术,符合ANSI/TIA-942标准要求。安装、维护与接入极其方
便,其主要性能远远高于同类厂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系统主要由CM收敛模块、
TA单电池监测模块和TC电流温度监测模块组成;可通过收敛模块查询实时数据、告
警数据以及参数配置等。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可通过串口/网口上传至电池管理平
台或第三方监控平台,实现网络化远程集中管理。
6)CR(集中式)城铁车载电池安全管理系统
①系统介绍:为了能够对车载电池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可靠
运行,提升轨道车辆的安全运行,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了CR城铁车载电池安全管理
系统。该系统可替代人工测量,实时精准,运行安全可靠,单元式安装,拆装维护
方便。
②主要功能:CR(集中式)城铁车载电池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对蓄电池总
电压、三路电流、环境温度、电池温度、剩余容量、健康状态实时监测和预警;自
主高级算法,具备安时积分、开路电压、模糊神经网络、多维度以及卡尔曼等多种
算法优点,算法适应性强、自学习、精度高等特点,将传统BMS精度从±10%以上提
升至±5%;高等级硬件设计,能在各种复杂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历史数据、告警
、事件等记录存储;支持MODBUS协议,支持城铁自有协议。
7)H3G-CR(分布式)城铁车载电池安全管理系统
①系统介绍:为了能够对车载电池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可靠
运行,提升轨道车辆的安全运行,我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了H3G-CR(分布式)城铁车
载电池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可替代人工测量,实时精准,运行安全可靠,单元式
安装,拆装维护方便。
②主要功能:H3G-CR(分布式)城铁车载电池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采用电池
放电在线录波技术,结合浮充电压、离线电压、内阻变化趋势、放电曲线等关键指
标,智能分析电池开路状态,筛查隐形开路电池,保障蓄电池组有效备电;汇集下
属子模块的监测数据和相关测试指令;下达总电压、电流、箱体温度监测;数据汇
集/分析/告警/存储/上位机通信/数据上传;内置高级算法模型,精确估算SOC和SO
H。
(2)储能电池BMS
公司储能电池BMS产品主要包括HL-BS电力储能锂电管理系统、HL-CBS工商业储能锂
电管理系统、HL-BP后备锂电管理系统、H48家庭储能锂电管理系统和C48通信基站
锂电管理系统,各个产品介绍如下:
1)HL-BS电力储能锂电管理系统
华塑电力储能系统主要应用于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高压储能等应用领域。
系统采用3+1级完整产品架构、双向IO闭环自动编制和多接口动环数据接入,提供
高精准快速绝缘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逻辑处理、数据映射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可对电池组提供过充、过放、过流、过温及短路保护,对电池的安全状态实时检测
、故障诊断、预警,精准估算SOC/SOH数据,保障储能系统高效、可靠、安全运行
。
2)HL-CBS工商业储能锂电管理系统
华塑CBS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系统采用2+1完整产品架构,支持多种逆变器协议,
供电灵活且具有自休眠功能,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逻辑处理、数据映射一体
化系统解决方案,可对电池组提供过充、过放、过流、过温及短路保护,对电池的
安全状态实时检测、故障诊断、预警,可根据不同SOC值对应请求充放电电流大小
联动PCS对电池包电芯进行特定电流充放电,精准估算SOC/SOH,保障储能系统高效
、可靠、安全运行。
3)HL-BP后备锂电管理系统
华塑HL-BP后备锂电管理系统是为绿色数据中心量身打造,具备BMS系统监测能力和
控制能力,系统采用2+1级架构,最大支持四路总压采集,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分
析、逻辑处理、数据映射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可对电池组提供过充、过放、过流
、过温及短路保护,对电池的安全状态实时检测、故障诊断、预警,通过两路电流
采集,精准估算SOC/SOH,保证数据中心后备电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H48家庭储能锂电管理系统
公司推出家庭储能解决方案H48锂电保护板,主要用于16串锂电池家储储能系统,
可对三元、磷酸铁锂等电池组提供过充、过放、过流、过温及短路保护,还可提供
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监测与均衡保护功能,并可通过RS232/RS485/CAN串口实现参数
配置和数据实时通信。内置SOC/SOH高级算法模型,有效追踪电池真实状态,精准
估算SOC/SOH。家储保护板适配多种主流逆变器的通信规约,可兼容市场上绝大部
分逆变器。
5)C48通信基站锂电管理系统
C48通信基站锂电管理系统,以集中式构建电池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一组8-1
6串的通信锂电池组保护与管理,并支持远程监控。当电芯出现电压、电流、温度
超限、整组短路及反接时,可有效切断回路,保护电芯不受损害。系统具有双向DC
-DC升压降压功能,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储能装置在系统中的作用,提高电能利用率
,DC-DC充放电转换效率97.5%以上。在电池处于充电或浮充电过程中,通过智能在
线电芯均衡技术,有效平衡不同电芯的能量差异,使整组电池达到最大存储电量,
可更精确地预测出电池的有效带载时间。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商用储能、5G通信等电
源领域。
(3)动力电池BMS
公司动力电池BMS产品主要包括D48低速车锂电池管理系统和D180特种车锂电池管理
系统,产品介绍如下:
1)D48低速车锂电池管理系统
D48系统具有稳定性高、散热性好、性价比高的优点,能够实现高精度电压、电流
监测,在具备过温、过充、过放、过流、短路保护等功能的同时,还能提前预警电
池热失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2)D180特种车锂电池管理系统
D180系统实现实时在线管理仓储车的锂电池健康状态,并提供精确的SOC估算。具
备过充、过放、过流保护、电芯过温保护、低温保护与短路保护,通过正负压开启
、关断IGBT,可靠性高,支持电芯电压、电池总电压、充放电电流、温度(1路mos
温度、1路环境温度、8路电池包温度)监测。
(4)储能3S-HV3S工商业储能锂电管理系统
公司HV3S工商业储能锂电管理系统(简称HV3S系统),对工商业储能的核心部件进
行了突破性创新。其主要由HV3S能量转换管理模块(简称HV3S模块)、电池从控管
理单元(简称BMU或从控模块)、显控管理单元(简称MM10或显控模块)和EMS云平
台组成。HV3S能量转换管理模块是工商业储能系统的控制和能量管理核心,将BMS
(电池管理系统)、PCS(储能变流器)、EMS(能量管理系统)与HV(高压箱)进
行了深度融合,实现一体化设计,更好解决产品智能协同,提升安全性能,节约硬
件成本,提高转换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运维难度,从而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HV3S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优势:
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设计减少模块在柜内的空间占用与模块间接线,降低产品综合
成本,提升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一体化设计能更好解决产品智能协同,提高转
换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运维难度,极大程度上简化系统集成商在项目前、中
、后期的管理复杂性。
产品性能优化:自研产品缩短了集成商储能柜的开发周期,一站式的售后服务,降
低设备投运后的维护成本,提升维护效率。
产品技术突破:将储能的核心部件3S系统进行技术深度融合,采用ARM四核A9CPU进
行系统级统一管理,取消多系统控制,实现了更高的管理效率与安全性。
全自主研发:公司全程参与产品和技术研发,在依靠BMS技术、EMS控制策略和云平
台的基础上,结合控股孙公司南京华塑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PCS产品技术,以
此推出HV3S系统。
(5)报告期内推出的新产品及其用途
1)储能PCS
储能变流器(PowerConversionSystem,PCS)是本公司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与关键
技术平台,被誉为储能系统的“心脏”。它充当着电能变换与控制的桥梁,是实现
直流电池与交流电网之间双向能量流动的关键设备。本公司自主研发的PCS产品系
列,以其高转换效率、卓越的稳定性和智能化的能量管理策略,广泛应用于发电侧
、电网侧和用户侧等多种场景,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
核心装备支撑。
PCS的核心功能是完成交直流变换。其工作原理如下:
充电模式(AC/DC):在电网有富余电能或电价较低时,将交流电(来自电网或光
伏逆变器)转换为直流电,为储能电池充电,实现能量的储存。
放电模式(DC/AC):在电网用电高峰或电价较高时,将储能电池中的直流电转换
为稳定、纯净的交流电,回馈至电网或供本地负载使用,实现能量的释放。
通过精确的控制系统,PCS可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参与电网调峰调频、
提供后备电源以及优化用户用电成本。
产品主要特点与优势:
高效能量转换:采用最新一代IGBT模块和优化拓扑技术,最大转换效率超过99%,
显著降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卓越的电网友好性:具备优异的并网性能,支持无功补偿、谐波抑制、电压支撑等
功能,主动维护电网稳定,满足最新最严格的各国并网标准。
高度集成与智能化:内置智能能量管理系统(EMS)接口,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C
AN,Modbus,Ethernet),可实现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上级调度系统的无缝对
接与协同控制,支持云平台监控与大数据分析。
多模式运行与强大支撑能力:具备并网、离网及并联运行模式无缝切换功能。在黑
启动条件下,可为局部电网恢复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
高可靠性与安全性: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如孤岛保护、过压/欠压、过频/欠频、
过流、短路、绝缘监测等),确保设备及整个储能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设计防
护等级高达IP65,适应多种复杂应用环境。
2)动环系统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推出动环系统,对数据中心/机房关键基础设施(动力设备、
环境设备、安防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集中管控、智能告警与联动控制,可全面
保障机房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为IT设备提供可靠运行环境。通过自动化监控与精准
告警,能大幅降低人工巡检的频率与强度,实现故障的提前预警或初期快速处置,
最大限度规避宕机风险。该系统的核心架构由四层构成:
感知层:感知层主要包括数据中心/机房各类设备及传感器,通过数据接口及通讯
协议,例如:ModBus、SNMP等,进行设备实时数据/事件的采集监控,为上层动环
平台提供原始数据信息。
数据采集与传输层: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器、交换机等设备,实现数据处理上传、控
制指令下发及数据链路打通。平台层:动环监控平台,基于平台实现数据清洗、治
理、存储、业务应用等服务。
交互层:具备多种交互展示方式,包括:web浏览器、可视化大屏等,提供丰富的
告警通知方式,如:短信、电话、语音、弹窗等。
3)HC-PP135E215F整柜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HC-PP135E215F整柜,适用于工业园区及商业综合体等各种工
商业应用场景。采用HV3S能量转换管理模块,将BMS、PCS、EMS、HV进行了深度融
合,实现一体化设计,更好解决产品智能协同管理。整柜采用风冷系统,气溶胶消
防,IP54防护等级支持户外安装,支持削峰填谷、需量控制、防逆流、无功功率调
节、电网调度接口、远程调度功能,助力工商业储能多元化发展。
HC-PP135E215F整柜具有如下特点优势:
核心HV3S模块一体化设计:BMS、PCS、EMS、HV集成一个模块,一体化设计;
全面接入:支持光伏逆变器安装,通讯接入,达到光储一体,整柜CE设计;
架构高效:采用ARM四核A9CPU进行系统级统一管理,取消多系统控制,高效管理;
智能运维:本地控制削峰填谷、需量控制、防逆流,中英文云平台界面,手机APP
互联。
4)锌镍电池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投资合作的模式,研发8XNFG38锌镍电池,产品通过斧劈、钻
孔、重压、火烧等极限测试,安全性能远超传统电池;支持0.2C-3C范围放电,兼
顾容量和功率需求,灵活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在-20℃至55℃的极端环境下保持稳
定输出性能,突破传统电池温度限制;绿色环保,采用无污染材料,回收率90%+,
实现清洁能源闭环,助力低碳环保发展;标称电压1.65V,显著高于镍氢电池和镍
镉电池的1.2V,输出效率更具优势,为数据中心、轨道交通、银行及金融市场等场
景提供可靠保障。
3、电池安全管理行业特点
(1)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且保持快速发展
1)后备电池BMS领域
后备电池BMS下游应用领域广泛,覆盖数据中心、通信、轨道交通、金融、电力、
石油石化、航空、半导体等关键后备电源领域,近年来受益于“东数西算”“数字
中国”等政策利好影响,我国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算力需求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深度学习对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逐步释放,
将进一步推动数据中心的发展,电池安全管理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储能电池BMS领域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清洁能源转型的加快,我国电力市场发生了重要变化
,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家也从顶层设计强化
储能的战略地位,出台政策支持储能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各地储能项目的陆
续开工,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发展机会集中爆发,配套设备厂商出货规模大增,作为
储能环节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的储能电池BMS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2)后备电池BMS更换需求旺盛、市场渗透率逐步提高
数据中心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后备电池更换周期一般为5年左右,前期大规模投
建的数据中心陆续进入后备电池更换周期,由于BMS产品在不断更新迭代,当达到
电池更换年限后,业主对电池安全监测功能和技术有了更高要求,所以在更换电池
的同时,一般会同时更换最新款的BMS产品以获得更先进和完善的产品功能体验,
因此可产生大量的BMS产品更新需求。
除数据中心产业之外,其他例如通信、轨道交通、金融、石油石化等行业,BMS产
品应用覆盖率仍然较低,随着电池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用户对于电池在使用过程
中的安全性、稳定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应的BMS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待开发
市场规模可观。
(3)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电信、电力、轨道交通等行业的后备电池BMS安装率并不高,
待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除此之外像北美、欧洲、印度等国家,后备电池BMS市场
机会明显。随着近年来海外工商业储能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内配套设备的出口业务
机会逐年扩大,作为工商业储能系统中重要设备之一的储能电池BMS产品,海外市
场需求持续增长。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
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
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总体而言产品定价可观、盈利水平优、客户回款好,因此,海
外市场也将是公司未来业务重点开拓的方向之一。
4、下游行业重要政策的推出
(1)东数西算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
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
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引领带动作用,协同推进
“东数西算”工程,形成跨地域、跨部门协同发展合力,统筹通用算力、智能算力
、超级算力协同计算,东中西地区及大中小城市协同布局,算力、数据、算法协同
应用,算力和绿色电力协同建设,算力发展和安全协同保障,构建联网调度、普惠
易用、绿色安全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打造中国式
现代化的数字基座。预计到2025年底,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
系初步成型,东西部算力协同调度机制逐步完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
等多元算力加速集聚,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
,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使用率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东数西算”是国家对于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总体布局,通过构建数据中
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
,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实现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促
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协调发展。
(2)数字中国
2023年0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
“《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
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规划》还指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
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
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政务数字
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
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应
用创新全球领先,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
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
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
2024年05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中国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清单》,围绕高质量
构建数字化发展基储数字赋能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支
撑作用、营造数字化发展良好氛围环境等四个方面部署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加快
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容提速,着力打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堵点,深入推进数字经
济创新发展,健全完善数字政府服务体系,促进数字文化丰富多元发展,构建普惠
便捷的数字社会,加快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数字技术协同创新运用,稳步
增强数字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完善数字领域治理生态,持续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
交流空间。
(3)碳达峰与碳中和
2024年0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强调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生
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
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
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2025年0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积极稳
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完善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深入实施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培育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新增长点。
(4)储能
2024年0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明确了参与电力市
场交易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含储能企业、虚拟电厂
、负荷聚合商等)新型经营主体进入电力市场的基本条件,为推动全国统一的电力
市场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引,为新型储能等新型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月,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将“十四五”新型储能装
机目标提升至4,000万千瓦。
2024年11月,《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发布,首次明确全国统一电力
市场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出丰富新型储能参与市场的方式。推动新型
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结合新型储能特点完善电力现货市尝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市场
机制,明确各类新型储能参与市场的方式、价格机制成本分摊及疏导机制,引导新
型储能参与系统调节。
2025年0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明确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核心调节资源的定位,并提出到2027年实现新型储
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的目标。
(5)新质生产力
2024年0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
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
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
升。
2025年0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
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
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激发
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
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5、下游行业发展趋势
(1)政策助力数据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
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近年来,国家继续
加大对数据中心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推动数据中
心的高质量发展,优化算力布局,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并强化数据安全与智能化应
用。
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
026年)》,明确指出,推动科学数据有序开放共享,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
重大项目等产生的各类科学数据互联互通,支持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数据
库建设,依托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等平台强化高质量科学数据资源建设和场景应用。
2024年07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
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数据中心向绿色低碳方向
转型。该计划重点支持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鼓励数据中心采用节能技术,推动数据
中心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同时,支持数据中
心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自然冷却、液冷等节能技术的普及。此外,完善数
据中心绿色标准体系,推动数据中心绿色评价工作,提升数据中心的绿色化水平。
2024年,随着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突破与迅速发展,显著降低了人工智能与实
体经济的融合门槛,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相结合,巨大的数据增加,导
致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储能市场具有快速增长潜力
在政策的推动下,新型储能建设进一步加快。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规模
化发展,产业规模、项目规模、成本效率等指标持续提升,多种技术路线在加速商
业化运行。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突破7,000万千瓦,较2023年底
增长超过130%,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升。
电力体制改革推动表前储能经济性向好,高收益刺激工商业储能加速放量。2024年
以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风电、光伏装机量激增推动储能调峰需求,国内各
地方政府顺应电力供需新形势,不断完善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储能项目投资运营
补贴、虚拟电厂发展支持政策以及分布式光伏配储要求为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创造
了新的机会,有效缓解弃风弃光问题。相较于国内多数峰谷套利场景,海外工商业
储能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能源结构转型和环保
政策的推动下,工商业储能市场已相对成熟,市场规模较大;而一些新兴市场和发
展中国家,由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需求,工商业储能市场也呈
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22个省份有效储能投资备案项目(不含未审核
通过项目)达7317起,总规模约266.27GW/645.1GWh。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项目
数量同比增长27.27%,规模同比增长38.46%。
(3)移动通信行业快速发展
2024年,我国通信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全行业实现稳步增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5G、千兆光网等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各项应用普及持续深化,为促进实体经
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夯实根基,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大
动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4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全
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265万个,比上年末净增102.6万个。其中,4G基站为711.
2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1.8万个;5G基站为425.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7.4万个。5G
基站占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33.6%,占比较上年末提升4.5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底
,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83万个,推动提升算网协同和调度能
力,提供更加多元化算力服务。
(4)轨道交通领域电池安全管理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显示,截
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362条,线路长度
累计12,168.77公里。其中2024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953.04公里,核减运营线
路8.81公里。
6、公司市场地位
(1)后备电池BMS领域
公司产品及服务覆盖东南亚、美洲、欧洲、大洋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二十
年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公司主要产品性能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成为国内关键后
备电源领域电池安全管理和云平台核心供应商。
公司多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项科技殊荣
,被认定为“2021年度浙江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度浙江十隐形冠军’
”以及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023年度浙江省首台(套)
装备”,研发中心于2021年被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
根据《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明确要求重要数据中心(A级、B级)应
检测监控蓄电池电压、故障和环境温度等指标。随着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
加快了数据中心行业的投建进度,在相关规范性政策的指导下,将有利地带动公司
业务持续稳步增长。
(2)储能电池BMS领域
储能电池BMS产品是储能领域关键设备之一,用户重点关注产品的技术性能和安全
可靠性,以及企业的持续服务能力,并且储能项目规模一般较大,会直接考验到企
业供应链端的交付能力,对资金实力有一定的门槛要求,所以如果企业规模及资金
实力有限,则很可能在激烈的持续竞争过程中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公司作为第一家成功登陆中国A股资本市场的专业第三方BMS企业,获得了充足的资
金支持,在市场开拓能力、产品研发与升级迭代能力、持续技术服务能力、供货交
付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明显提升。在电力储能方面,公司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深度
合作与联合开发,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在工商业储能,通过产品的标准化与成本的
优化,业务取得快速发展。
7、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电池安全管理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并实现从研
发到售后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报告期内经营模式均
未发生重大变化,预计公司未来一定期间内经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不会发生重大变
化。公司具体的采购、生产、销售及研发模式如下: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购原材料包括IC芯片、电阻/电容/电感、MOS管、PCB、塑胶件、线束等
。公司原材料主要采用“以销定采+安全库存”采购模式,按照原材料实际库存,
结合现有市场价格及波动预期、订单预期和供应商交货周期等因素进行采购与备货
。
公司设立采购部和品质管理部,负责原材料市场价格搜集、优质供应商挖掘、新供
应商开发、供应商考核、物料品类管理、申购计划审核、采购进度跟踪以及采购物
料品质管理等。
公司制定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规范供应商调查、评估、选择、考核流程与标
准,以选择符合公司物料采购需求及匹配公司发展战略的合格供应商。公司主要通
过综合评估供应商的物料质量、成本控制、交付周期、服务意识、财务状况、技术
能力及内部管理等因素,选择和确定合适的供应商。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建立稳
定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为既有产品原材料及新产品开发原材料的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
(2)生产模式
公司采劝以销定产+安全库存”相结合的生产管理模式,结合预计销售情况和库存
状况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同时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制定月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并
据此布置生产安排,完成产品交付任务。
公司制定了《生产控制程序》等严格的生产管理办法,对生产全流程进行管控。生
产部门确定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控制要求,编制生产过程作业指导书,规定操作方
法、要求,监督各生产工序中的操作人员按各自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导严格执行;品
质管理部对生产流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监督检验,以确保其符合产品工艺流程要求;
销售、采购部门会将客户评价反馈到生产和研发部门,以优化生产流程。上述分工
皆通过严格的考评和定期的纠偏,保证各环节工作落实力度,从而持续保证产品质
量的稳定性。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采用直销模式,设立营销中心和国际业务部,其中营销中心下设国内销售
部、国内市场部和技术服务部,其中技术服务部下设有售前服务组、工程组、售后
服务组及服务销售组,形成了一整套销售闭环服务体系。
公司销售体系通过打通全链条,形成完整的业务闭环,有效地将产品销售与服务销
售相结合,不断增强用户粘性,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向用户提供完善的电池安全管理
解决方案,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最终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研发模式
作为电池安全管理领域中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公司以技术研发为基础,已形成了一
套完善的从产品研发、用户应用、用户反愧产品研发升级、技术创新到用户应用的
研发闭环体系。公司研发创新采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前瞻性课题技术研发的
模式,在电池安全管理领域拥有充足的技术突破和技术积累。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品牌及客户优势
随着用户对电池安全管理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品牌意识日益增强,系统集成商、
数据中心运营商及电源厂家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注重品牌建设,重视产品质量
,会倾向于选择具有良好品牌及口碑,在产品品质、企业信誉、售后服务等方面具
备优势的BMS供应商。
公司凭借在电池安全管理领域将近二十年的行业经验及项目积累,获得了客户的高
度认可,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及口碑,与维谛集团、力维智联、共济科技、高
新兴、万国数据、科华数据、南都电源、运达股份、领储能源、国能信控、超威电
力等系统集成商、数据中心运营商、电源厂商、能源存储商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建
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最终服务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中
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家电网、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杭州地铁、新加
坡地铁、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客户遍及东南亚、美洲、欧洲、大洋
洲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及差异化服务,巩固
和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
2、研发技术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池安全管理领域,高度重视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逐
渐完善了涵盖研发、测试、工艺制造与工程设计的研发体系,建立了先进的BMS实
验室,推动产品技术的不断迭代。公司多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项科技殊荣,被认定为“2021年度浙江十专精特新’中小企
业”“2021年度浙江十隐形冠军’”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
及“2023年度浙江省首台(套)装备”,研发中心于2021年被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已授权专利
57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以及软件著作权
41项。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池安全管理和云平台提供商,以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丰
富的行业经验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参与制定国家标准GB/T39086-2020《电动汽车用
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数据中心监控系统技术白皮书》《后备
蓄电池安全监控设备(浙江制造标准)》YD/T4526-2023《通信用铅酸蓄电池在线
监控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等国家和行业标准,推动国内电池安全管理领域的健康
发展。公司研发团队主要成员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突出的研发实力和
技术创新能力将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壮大奠定基矗
3、技术支持与服务优势
公司已形成由客户经理牵头,售前技术、售后服务密切配合的一套科学高效的服务
管理体系,能根据国内外用户需求、不同应用场景灵活地开发、制造产品,并提供
多种技术培训与技术支持,帮助用户正确地选择和使用产品,为客户提供安装调试
服务,及时为用户排除使用中发生的故障,定期安排人员做现场回访。此外,公司
通过服务不同应用领域的国内外用户,广泛收集售后服务中各种反馈信息,不断改
进和提高设计、制造和服务等工作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长期的产品和服务。
4、质量管理体系及供应链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GB/T
29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等认证,主要产品通过了UL认证、CE认证、泰尔认证、ROHS认证等认证。
公司产品实现模块化设计,已形成了较好的规模效应,核心元器件规模化的采购使
得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公司自有的自动贴片(SMT)、自动插件(DIP)
、在线光学检测(AOI)以及自动化测试组装等先进设备,配套引入MES等管理系统
,对生产管理、采购、质量控制、测试组装、包装、仓储等多个生产环节进行标准
化、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打造数字化智能工厂,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在
提升品质管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资本市场先发优势
公司作为第一家成功登陆中国A股资本市场的专业第三方BMS企业,相比于其他同类
型企业而言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在未来市场开拓能力、投资并购能力、产品研
发与升级迭代能力、持续技术服务能力、供货交付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升,具有更
强的抗风险能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调整风险
公司服务的下游行业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双碳目标的实现相关度较高,对整体社
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国家产业政策变化、战略目标调整、新能源发展策
略调整、市场结构变化、市场供需变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影
响。
公司将快速推进自身的战略项目执行落地,提升发展速度,坚持深拓市尝苦练内功
,扩大公司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电池安全监控领域的市场地位
,同时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经济态势,适时调整公司的发展策略和经营模式,以技
术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将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
产品优势,以应对经济周期及上下游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2、竞争导致的市场风险
近年来储能锂电行业快速崛起,但由于储能锂电行业目前仍属于发展阶段,行业内
厂商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未来如果公司未能有效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扩大市
场份额,则会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规划的实现。
公司将充分利用品牌及客户优势、研发技术优势、持续服务能力优势、供应链体系
优势,以及资本市场先发优势等,在市场开拓能力、产品研发与升级迭代能力、持
续技术服务能力、供货交付能力等方面持续不断提升,在储能锂电BMS市场竞争过
程中获得良好的回报。
3、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公司后备电池BMS产品的毛利率近几年处于较高水平,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导致近年来公司后备电池BMS毛利率有所下滑;储能电池BMS行业仍处于发展期,
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如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降本增效及产品优化,则有可能
出现毛利率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将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相结合,持续推出更高附
加值的产品,缓解售价端的压力;与此同时,将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业务环节,持
续降本增效,扩大规模效应的积极作用,使得产品成本端能够有效地抵消因售价下
行所对毛利率产生的压力。
4、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余额仍较高。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将影响公司
的资金周转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对营运资金带来一定的压力。如果公司未能及时有
效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将可能面临应收账款难以收回而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对公司的资金周转、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继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根据信用状况采
取相应的销售政策,有效降低坏账风险;同时将回款情况与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相
挂钩,提高销售人员对应收账款催收的重视程度,有效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
险。
5、募集资金投资运用项目风险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全部围绕主营业务进行,是依据未来发展
规划做出的合理安排,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公司基于
实际经营需求,已对募投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存在一定的建设周期,本次变更还新增了土建工程,投资效益的体现需要一定的时
间和过程,在建设期间内可能因工程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市场环境变化、行业技
术迭代等因素,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现效果。
公司将及时根据市场环境及技术发展的变化,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现情况做跟
踪,充分发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现对公司经营发展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
6、投资并购风险
根据发展战略的需要,公司未来会实施新的投资收购计划,以提高产业链及业务拓
展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将来选择的投资标的不恰当、所投资公司发展方向
偏差、所合作核心团队出现不利变动,或者投资完成后未能做好资源及业务整合,
以及再次受到非商业因素的影响,将存在投资的目标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的风
险。
公司将立足于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围绕公司所处行业的特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规划,并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对公司现有业务补充完善
、优化整合,同时,加强投后管理工作,对已有的经营制度、管理模式和管理团队
进行提升,保证公司的管理水平有效地满足各项业务的发展需要,促进公司治理、
生产经营的协同发展,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美国广达科技有限公司 | 1773.10| -109.21| 84.98|
|杭州有邻能源科技合伙企业( | 150.00| -| -|
|有限合伙) | | | |
|杭州敦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500.00| -| -|
|杭州华锌能源有限公司 | 500.00| -| -|
|杭州华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敦鹏智慧能源发展(杭州)有限| 5000.00| -| -|
|公司 | | | |
|南京华塑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 500.00| -62.79| 1461.11|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