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516 中远通 更新日期:2025-10-28◇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各类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信电源 | 22157.16| 3393.40| 15.32| 58.19|
|工控电源 | 7022.79| 801.50| 11.41| 18.44|
|新能源电源 | 4191.06| 351.03| 8.38| 11.01|
|其他电源 | 4147.29| 2221.99| 53.58| 10.89|
|技术开发服务 | 315.37| 97.07| 30.78| 0.83|
|其他业务 | 243.94| 140.92| 57.77| 0.64|
├────────────┼─────┼─────┼───┼──────┤
|产品销售收入 | 37518.31| 6767.92| 18.04| 49.63|
|通信电源 | 22157.16| 3393.40| 15.32| 29.31|
|工控电源 | 7022.79| 801.50| 11.41| 9.29|
|新能源电源 | 4191.06| 351.03| 8.38| 5.54|
|其他电源 | 4147.29| 2221.99| 53.58| 5.49|
|技术开发服务 | 315.37| 97.07| 30.78| 0.42|
|其他业务 | 243.94| 140.92| 57.77| 0.32|
├────────────┼─────┼─────┼───┼──────┤
|境内 | 32004.01| 5945.68| 18.58| 84.05|
|境外 | 6073.60| 1060.23| 17.46| 15.95|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信电源 | 53609.53| 7394.15| 13.79| 64.55|
|工控电源 | 14940.88| 1673.04| 11.20| 17.99|
|新能源电源 | 7740.72| 839.81| 10.85| 9.32|
|其他电源 | 5763.22| 2727.44| 47.32| 6.94|
|其他业务 | 645.30| 391.76| 60.71| 0.78|
|技术开发服务 | 345.11| 22.49| 6.52| 0.42|
├────────────┼─────┼─────┼───┼──────┤
|产品销售收入 | 82054.35| 12634.44| 15.40| 49.70|
|通信电源 | 53609.53| 7394.15| 13.79| 32.47|
|工控电源 | 14940.88| 1673.04| 11.20| 9.05|
|新能源电源 | 7740.72| 839.81| 10.85| 4.69|
|其他电源 | 5763.22| 2727.44| 47.32| 3.49|
|其他业务 | 645.30| 391.76| 60.71| 0.39|
|技术开发服务 | 345.11| 22.49| 6.52| 0.21|
├────────────┼─────┼─────┼───┼──────┤
|国外 | 12697.05| 2818.33| 22.20| 100.00|
├────────────┼─────┼─────┼───┼──────┤
|直销 | 83044.76| 13048.70| 15.71|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信电源 | 25178.73| 3550.53| 14.10| 61.24|
|工控电源 | 8804.38| 1010.52| 11.48| 21.42|
|新能源电源 | 3714.18| 276.13| 7.43| 9.03|
|其他电源 | 2829.57| 1208.83| 42.72| 6.88|
|其他业务 | 424.89| 223.66| 52.64| 1.03|
|技术开发服务 | 160.30| -0.89| -0.55| 0.39|
├────────────┼─────┼─────┼───┼──────┤
|产品销售收入 | 40526.87| 6046.01| 14.92| 49.64|
|通信电源 | 25178.73| 3550.53| 14.10| 30.84|
|工控电源 | 8804.38| 1010.52| 11.48| 10.78|
|新能源电源 | 3714.18| 276.13| 7.43| 4.55|
|其他电源 | 2829.57| 1208.83| 42.72| 3.47|
|其他业务 | 424.89| 223.66| 52.64| 0.52|
|技术开发服务 | 160.30| -0.89| -0.55| 0.20|
├────────────┼─────┼─────┼───┼──────┤
|境内 | 34030.27| 4883.65| 14.35| 82.77|
|境外 | 7081.78| 1385.14| 19.56| 17.23|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信电源 | 83851.92| 14711.30| 17.54| 70.81|
|工控电源 | 15816.64| 1603.65| 10.14| 13.36|
|新能源电源 | 8816.67| 1521.37| 17.26| 7.45|
|其他电源 | 7126.34| 3258.35| 45.72| 6.02|
|技术开发服务 | 2169.48| 853.62| 39.35| 1.83|
|其他业务 | 629.78| 466.33| 74.05| 0.53|
├────────────┼─────┼─────┼───┼──────┤
|产品销售收入 | 115611.56| 21094.67| 18.25| 49.40|
|通信电源 | 83851.92| 14711.30| 17.54| 35.83|
|工控电源 | 15816.64| 1603.65| 10.14| 6.76|
|新能源电源 | 8816.67| 1521.37| 17.26| 3.77|
|其他电源 | 7126.34| 3258.35| 45.72| 3.05|
|技术开发服务 | 2169.48| 853.62| 39.35| 0.93|
|其他业务 | 629.78| 466.33| 74.05| 0.27|
├────────────┼─────┼─────┼───┼──────┤
|国外 | 14793.10| 3174.33| 21.46| 100.00|
├────────────┼─────┼─────┼───┼──────┤
|直销 | 118410.82| 22414.62| 18.93|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情况
公司深耕电源行业逾20年,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
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国家对新能源发电、储能、
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网络、轨道交通等电源应用行业的持续性投入,我国电源行
业基本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公司以定制为特色,从事各类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
和销售业务。按照产品的具体应用领域划分,公司的业务涵盖了通信电源、新能源
电源、工控电源和其他电源。
1、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运行系统的关键基础设备,在通信行业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主
要用于为基站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宽带通信设备、程控和网络交换机、服务器
、环境及监控设备等设备提供电源保障。通信电源作为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终端为通信行业应用客户,因此受通信行业的影响较大,其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
势与通信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通信行业投资在2024年已呈现出结构性调整的特征,5G网络建设进入成熟期,
算力投资尚处于起步快速增长阶段,整体需求的增长幅度有所放缓。
(1)5G网络建设进入成熟期,通信行业结构性调整特征显现
当前,通信行业处于5G网络建设成熟期,5G-A网络部署稳步推进阶段,新一代通信
技术处于技术研究和标准研制阶段。工信部表示,我国将加强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
建设,持续推动5G-A、5G轻量化等技术演进和产品研发,加快6G技术研究。加快布
局卫星通信,加强卫星通信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
我国5G基站建设已超目标完成,2025年度预计增量有所放缓。据工信部发布的《“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我国5G基站达到364万个。据工信
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8万个
。2025年1-6月净增5G基站数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24.2万个。这一趋势与工信部202
4年12月工作会议的部署相吻合,会议明确2025年5G基站累计建成目标为450万座以
上,年度预计5G基站建设增量继续放缓。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自2019年5G商
用至今,目前5G网络的基站覆盖已经基本能满足5G行业应用的需求,中国、美国5G
基站建设投资开始放缓,预计未来全球5G基站市场规模增速放缓。5G网络建设已进
入成熟期,导致运营商的资本开支有所下降,2024年度,我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资本开支规模合计为3,188.7亿元,同比下降9.7%。
与此同时,作为5G技术的演进版本,5G-A(5GAdvanced)在2024年实现了从标准到
商用部署的突破。作为6G网络建设中核心手段之一的卫星通信行业,也正在我国逐
步推进落地。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
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3年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亿元,2018-20
23年五年复合增速为7.39%。初步估算,2024年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9
00亿元,预计2024-2029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5%。
5G网络建设进入尾声,未来随着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促使通信电源技术升级迭代
,应用场景扩展有望激活通信电源的增量市场,从而推动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2)三大运营商投资转向,通信设备需求调整
随着“十四五”规划任务深入实施,通信业实现稳健增长,行业发展更加突出科技
创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优化升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中国移动20
24年各项资本开支合计约为1,640亿元,2025年预计资本开支合计约为1,512亿元,
预计同比下降7.80%。其中,2025年算力网络资本开支将同比增长0.5%至373亿元,
占整体资本开支比重同比提升至24.7%;中国电信2024年各项资本开支合计约为935
亿元,2025年预计资本开支合计约为836亿元,预计同比下降10.59%,其中,2025
年产业数字化方向的资本开支同比下降2.15%至318亿元,占整体资本开支比重同比
提升3%至38%。产业数字化方向的资本开支中算力投入预计同比增长22%,主要用于
GPU和服务器等算力采购;中国联通2024年资本开支为613.7亿元,同比下降17%,
其中,算力投资同比上升19%。预计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约550亿元,同比下降10.3
8%,其中,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
三大运营商在缩减通信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投资重点已转向算力基础设施,导致
通信网络设备需求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对算力网络运营支撑系统的需求显著增加。
受益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器市场增长前景向好。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
-2025年中国服务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服务器市场销售额为2
492.1亿元,同比增长41.3%。预计到2027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3600亿元
,2025-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13.3%。服务器市场稳健增长,作为必需配
套产品的服务器电源市场也将随之稳健增长。
2、新能源电源
(1)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产业化和市场增长源自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一般而言,一辆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
式混合动力汽车)需配备一套车载电源,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变化趋势代
表着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将带动上游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持续快速增长
。2024年,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
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
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
%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呈现快速增长
趋势。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587.8万辆,
同比增长35.5%。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35.4万辆,同比增长55.9%。2025年商
用车新能源化进程进一步提速,市场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在“双碳”目标及汽车
“新四化”浪潮推动下,以及换电、超充等补能技术的落地,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渗
透率不断提升。
(2)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是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产业,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直接推
动和促进了充电桩、充电站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兴起和发展。
近年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持续改善,但是距离工信部要求2025年实现车桩2:1
的政策目标和2030年实现1:1远期理想状态仍有发展空间。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
据显示,截止2025年5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440.0万台,同比上升45.
1%。2025年1-5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58.3万台,桩车增量比为1:3.0。预计202
5年全年新增361.9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新增公共充电桩103.8万台,基本满足新
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数据统计:基
于中国新能源发展情况与充电桩配套建设进程,对中国充电桩市场空间进行测算,
预计2025年中国充电桩市场空间将达到729.12亿元。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整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但行业盈利
水平持续下滑,“增量不增利”的局面未有改善。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
式的“内卷式”竞争,是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快速发
展的同时,整车厂商主要围绕差异化市场定位与品牌升级、销售价格、产业链垂直
整合、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进步以及成本控制、全球化布局等因素展开竞争,传导给
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压力日趋激烈。而充电桩行业也同样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复
杂的市场环境,使新能源电源供应商在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成本控制和销售定价
等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
3、工控电源
工控指的是工业自动化控制,通过综合运用机械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等技术,使工厂的生产和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效率化
、精确化,并具有可控性及可视性。工业自动化设备能有效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和
可靠性,减少生产过程对人工的依赖。工控电源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核心
零部件,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工业控制电源的主要功能是基于先进的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将直流电或交流电变换
成适用于用电负载要求的电力输出,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零部件,受
工控行业发展趋势影响。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国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
从2016年的142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5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95%。随着中国
老龄化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人工成本上涨将助推中国制造业自动化
水平的提升,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根据iiMediaResearch(艾
媒咨询)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全球工业控制和工厂自动化市场规模将达到
3,395.60亿美元,2021年度至2026年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9.72%。工控
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为工控电源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矗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产品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工控电源和其他电源等,具体情况如下
:
(1)通信电源
通信电源作为通信供电网络的关键模块,发挥着为通信设备和系统提供稳定供电,
确保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核心作用。公司产品种类齐全,充分覆盖通信领域的客户
需求,单模块功率从几瓦到4,000W全覆盖,类型覆盖满足全球安规认证要求的基站
电源、POE电源、CPCI电源、无线产品电源、服务器电源、系统电源、光网络电源
、嵌入式电源、直流远供电源等,效率最高达97%,多款产品取得80Plus钛金牌认
证。
(2)新能源电源
新能源电源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和充电桩两类产品。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
是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关键零部件,核心功能是将动力电池组或氢燃料电池
电堆的电能进行转化,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转换器、双向
车载充电机、助力转向电源、车载电源集成产品(CDU)、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
等。充电桩
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核心功能是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
进行充电,主要产品包括便携式充电机、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及其核心功率模
块等。
(3)工控电源
工控电源的作用主要是应用于工控设备中为PLC、现场数字量及仪表等提供稳定供
电,是工控设备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公司的工控电源主要包括AC/DC导轨电源、DC/
DC导轨电源、UPS导轨电源等。
(4)其他电源
公司其他电源产品主要包括模块电源,以及光伏/储能电源、特种电源、激光电源
和轨道交通电源等。
2、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概况
2025年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38,077.62万元,同比下降7.38%;利润总额-1,951.1
6万元,同比减亏434.1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967.09万元,同比下降
6.60%。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高级管理团队与核心技术团队依旧保持
其稳健性,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在深耕通信电源领域的同时,积极向多品类业务延伸,但面对行业波动
及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面临挑战与压力;
(2)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核心技术矩阵,
为产品升级及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充分保障,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研
发费用5,867.9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15.41%,同比增长11.25%;
(3)为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深挖现有大客户需求,加大新兴业务的推进力度,公
司引入优秀销售人员。报告期内,销售费用906.4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2.38%,
同比增长21.55%。
报告期内,公司各板块业务总体经营情况如下:
(1)通信电源
报告期内,公司通信电源业务收入22,157.16万元,同比下降12.00%,占当期营业
收入58.19%。公司通信电源产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配套相关电源产品、服务器电源
等,自成立以来已积攒了一批优质的客户资源,覆盖了行业主流的大型通信设备厂
商,如S客户、新华三、锐捷网络、爱立信、诺基亚、中兴等。公司在维护现有网
络基础设施配套相关电源产品的市场地位基础上,积极布局服务器电源等领域。
网络基础设施配套相关电源方面,鉴于5G基站建设目标即将完成、客户定制化需求
提升及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等因素,公司不断迭代产品技术,在研产品具备小体积
、高功率、高效率、数字化等特点,并实现了小批量交付。多个通信电源全国产化
项目已研发完成并小批量交付,可满足低成本需求和实现自主可控。
服务器电源方面,受益于公司采用DSP数字化设计,产品具有高功率密度、绿色化
、智能化、可在线升级的特点;单机功率范围为360W到3200W之间,通过并联冗余
设计,可覆盖更高功率范围;部分产品采用第三代半导体器件,达到80PLUS钛金效
率要求,实现更为优秀的节能减排的效果。目前公司标准化服务器电源360W到3200
W系列产品已研发完成,部分实现小批量交付,部分全国产化产品已研发完成并小
批量交付。公司已获得部分厂商的准入,后续将持续深耕服务器电源国产替代市场
,随着国内服务器厂商对配套零部件全国产替代的需求增长趋势逐步显现,公司服
务器电源将迎来发展机遇。
(2)新能源电源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电源业务收入4,191.06万元,同比上升12.84%,占当期营业
收入11.01%。公司新能源电源主要包括车载电源、充电桩、氢燃料电池DC/DC变换
器等。
车载电源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高性价比拓扑结构、电磁兼容优化设计、结构布局
、磁集成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公司的优势市场集中于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且可满足
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如新能源中重卡、轻卡、微卡、微面、专用车、环卫车、工
程机械、客车等。公司近年来持续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客户,与长安跨越、飞碟
汽车、中车商用车动力、宇通等新能源汽车集成厂商和整车厂商客户建立合作。目
前,新一代高功率密度车载800V高压平台DC/DC变换器部分项目已研发完成并小批
量交付客户,部分项目处于正样测试阶段,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商用车领
域的市场地位。在飞行汽车领域,可配套于飞行汽车的电源项目正处于初样调试阶
段。
充电桩方面,主要产品包括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一体式和分体式充电桩等多
种产品类型。公司作为较早进入充电桩领域的企业之一,持续加大对大功率充电桩
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对标市场需求,推出高稳定性、高防护性、高性价比的具有
市场竞争优势的充电桩产品。
为满足不同应用需求,公司研发了不同功率等级的充电桩产品,其中大功率液冷超
充项目已批量发货;大功率充电桩已从研发投入阶段进入投产阶段。同时,公司针
对整流柜和液冷超充终端产品不断迭代技术,目前部分大功率项目已研发完成并交
付样机,部分大功率项目正处于研发调试阶段。同时,为响应海外市场需求,公司
完善欧标、美标产品系列,积极拓展海外市常
氢燃料电池变换器方面,公司紧跟氢燃料电池变换器整体功率密度不断迭代的趋势
,同时高度关注氢燃料电池变换器作为动力系统的关键部件,对实现燃料电池与整
车高压之间的解耦作用,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公司最新的氢燃料电池变换器凭借领
先的功率密度及完善的功能,可以覆盖大多数应用场景,目前已向多家业内头部企
业送样并通过认证。
(3)工控电源
报告期内,公司工控电源业务收入7,022.79万元,同比下降20.24%,占当期营业收
入18.44%。公司工控电源主要包括AC/DC导轨电源、DC/DC导轨电源、UPS导轨电源
等。公司紧抓客户需求,持续优化产品,利用产品性价比较高的优势,持续维护与
现有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在产品定制过程中不断深化战略合作关系,以实现业务
持续稳定发展。公司研发的PROTOPDC/DC系列和PROTOPUW系列电源,已经量产,相
对于其他系列产品,体积缩小,效率提高,功能增多。特别是UW系列,可适用于恶
劣输入环境。
(4)其他电源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电源业务收入4,147.29万元,同比上升46.57%,占当期营业收
入10.89%。公司其他电源产品主要包括模块电源,以及光伏/储能电源、特种电源
、激光电源和轨道交通电源等。对于目前收入占比不高的潜力行业,公司一直秉承
顺势赋能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解决客户的痛点,积极培育新的业务
增长极。
公司对特种电源保持持续的研发投入,研究技术标准,搭建知识平台,输出相应的
技术规范、测试标准和流程体系,拓宽产品应用场景,将为特种电源的后续发展奠
定坚实的研发基矗
公司拓宽产品矩阵,进入核电领域,研发配套产品并实现交付。
(三)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良好的品牌信誉,为客户定制开发并销售性能稳定
、品质可靠的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工控电源和其他电源等产品,从而获得产品
销售收入和技术开发服务收入以实现盈利。
2、研发模式
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技术要求不断发展变化,客户需求具有定制
化、多型号的特点,相关产品设计方案主要由公司自主研发制定。因此,公司十分
重视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原则的研发理念,在
长期的研发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产品研发管理模式和战略,建立了以客户
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
3、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劝以销定采为主、适量储备为辅”的采购策略,实行以采购中心及计划
部协同完成的采购模式。计划部结合订单需求、生产计划所需用料预算和材料库存
等情况,拟定出物料需求计划,由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能具体执行采购工作。此外,
采购中心与供应商保持紧密沟通,及时对市场供应交付环境进行分析,预计供应市
场出现供货紧张时,公司会进行适当的战略性储备。
4、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计划主要采劝以销定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需求情况,进行生产调度
、管理和控制。此外,公司采用自主生产与外协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对于技术
含量较高、生产工艺复杂度较大、知识产权保护性较强的工序环节,公司一般自主
完成;对于经公司生产验证且工艺较为成熟的部分SMT和插件等工序,委托外协厂
商按照公司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进行加工生产。
5、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没有采用经销模式的情况。公司的直销模式可以
减少与客户沟通的中间环节,能够更深入、更快捷地把握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
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同时,直销模式也有利于客户资源管理、技术交流、订单
执行、交付实施、货款回收等业务活动的开展。
公司产品具有高度定制的特点,主要是供应客户用作其系统集成设备或终端应用的
配套组件或功能部件,若客户要求,公司向客户交付产品时会贴上客户的品牌标签
。
在具体销售执行环节,公司对部分客户的销售采取VMI寄售模式,即公司将产品送
到客户指定的中转库内,并根据客户生产消耗及时补充中转库存,在生产领用前货
物的所有权归公司,生产耗用后控制权转移到客户。公司每月根据生产耗用情况与
客户进行结算。
(四)市场地位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深耕电源行业逾20年,持续高额
的研发投入,打造了一支超过400人的研发团队,拥有30项发明专利,构筑了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电力电子转换、软件控制、结构工艺三大技术
平台。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广东省新能源车载DC-DC转换器及充电
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并获得2014年度
广东省优秀自主品牌和第五届深圳市自主创新百强中小企业的荣誉。
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良好的质量表现在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
象,积累了优质的客户群体。在通信电源领域,公司客户以国内外大型通信设备厂
商为主;在新能源电源领域,公司拥有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集成厂商和整车厂商客
户;在工控电源领域,公司与国际领先的工业联接解决方案供应商魏德米勒等客户
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
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
变化情况
本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量、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存量订单减少所致。
3、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订单情况
4、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技术优势
1、经验丰富、专业领先的技术研发团队
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专业领先的技术研发队
伍,主要核心技术人员均为多年从事电源产品研发的行业专家,技术团队稳定,且
不断增加新的骨干人员。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487人,占公司员
工总数的31.32%;拥有本科及以上的研发人员259人,占研发人员数量的53.18%。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5,867.9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15.41%。经验丰富、专业领先
的技术研发团队及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是公司先进技术水平的有力保障。
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平台
经过二十余年的技术沉淀,依托于公司管理层的带领、技术研发团队的努力及持续
不断的研发投入,公司建立了电力电子转换、软件控制、结构工艺等先进技术平台
,并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核心技术。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获取发明
专利30项(其中1项同时获得了PCT国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68项,外观设计
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2项。报告期内,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新增实用新型专
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7项。凭借技术平台的优势,公司得以围绕具体的行业
应用需求,不断快速研发新产品和升级技术,保持公司产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原则”的新产品研发管理模式和战略
在长期的研发实践中,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原则,形成了自己特有的
新产品研发管理模式和战略。公司对技术研发持续高投入,建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
向的研发模式,提高市场需求、产品生产环节等对产品开发的促进作用,强化团队
合作的研发理念。公司在对市场需求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产品研发战略,一
方面,面向国内市场的需求,增加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替代国外进口产品;另一方
面,面向国际市场,以能适应全球市场的标准化产品为研发目标,确保研发成果能
够标准化生产并能全球通用。同时,公司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
的科研方针,保持研发工作的连续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4、公司荣获的技术水平方面认可
公司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突出,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广东省新能源
车载DC-DC转换器及充电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技术
中心)的认定,并获得2014年度广东省优秀自主品牌和第五届深圳市自主创新百强
中小企业的荣誉。
(二)技术平台优势
公司经过逾20年的持续研发创新,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核心技术体系,拥有电力电子
转换、软件控制、结构工艺等核心技术平台。长期的业务合作和研发经验积累,使
公司能够深刻理解不同领域客户的应用特点,并将平台化技术与不同行业应用的差
异化需求快速结合,满足下游客户多元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需求,公司致力于提供
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简洁化的供电架构及电源解决方案,设计聚焦于电路拓扑归
一化、软件平台化,并通过研究软件算法、大力投入数字化设计,精简硬件电路,
在实现电源高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小尺寸。
公司在三大技术平台方面均拥有数项核心技术,取得了相应的知识产权,并实现了
产品量产,核心技术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具体核心技术如下:1、电力电子转换技
术平台方面,拥有“功率变换技术”“同步整流技术”“PFC电压跟随输出电压微
调控制技术”“全桥变换器的移相和有限双极性模式切换控制技术”“打嗝保护及
延时保护集成技术”等;2、软件控制技术平台方面,拥有“智能监控技术”“软
件应用技术”;3、结构工艺技术平台方面,拥有“PCB布局技术”“结构设计技术
”。
(三)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
、良好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境内外客户良好的商业口碑,并与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
作关系。
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经营,公司在通信、新能源汽车和工控等细分领域积累了优质
的客户资源。在通信电源领域,公司客户以国内外大型通信设备厂商为主;在新能
源电源领域,公司拥有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集成厂商和整车厂商客户;在工控电源
领域,公司与国际领先的工业联接解决方案供应商魏德米勒等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
期合作关系。优质的客户资源,奠定了公司的市场地位,也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打
下了坚实的基矗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主营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工控电源及其他电源业务。目前,国内电源市场
已经形成了高度市场化竞争的状态。公司面临外资厂商在技术研发、品牌、资本实
力等方面,以及优秀内资厂商在产品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公司若不
能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
。
公司将依靠先进的研发技术能力和核心技术平台,努力拓宽电源产品品类及应用领
域,实现多元化经营。同时公司将加大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力度、加强市场渠道开
拓,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并巩固市场地位。
2、产品价格及毛利率下降风险
电源行业是一个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随着新竞争者的不断进入、技术的更新
换代以及客户需求的改变,如果公司不能及时作出适当的应对,不断实现技术创新
,将在整个市场中失去竞争优势,对客户的议价能力也会不断降低,从而需要面对
产品销售价格不断下降的风险。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如果公司未来无法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保持优势,或
者不能够充分控制成本以有效应对产品价格下降,则公司存在因产品销售价格下降
引发毛利率下滑从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公司将坚持发挥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
技术领先的方式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提升公司的议价能力,从而保持产品毛利率
的相对稳定。
3、原材料采购的风险
公司产品原材料主要包括MOS管、电感、PCB板、电解电容、集成电路等。公司直接
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较高,未来若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导致公司产品成本上
升,从而对公司产品毛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盈利能力下
滑的风险;若原材料出现较大的供需矛盾,发生原材料短缺或供应不及时的情形,
将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的交付,对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拉长物料储备周期,建立远期采购体系,
并引入战略供应商,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压力。
4、创新风险
公司主营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和工控电源及其他电源业务。通信、新能源汽车和
工控等领域技术创新活跃,对电源产品需求多样且定制化程度较高。随着通信、新
能源汽车和工控等领域的发展,对电源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和提升,客观上要求
公司不断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
,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市场需求发展变化加快,且技术创新存在不确定性
,如果公司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不能及时匹配或契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及行业发展
方向,将导致公司创新失败,新产品可能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并导致公司在市场
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健全研发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加强项目的技术
风险预判,降低研发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深圳市威珀数字能源有限公司| 6000.00| -1124.57| 19376.79|
|深圳市匠能智造信息技术有限| 100.00| 812.40| 25342.47|
|公司 | | | |
|众兴华电源(洛阳)有限公司 | 1000.00| -221.09| 986.80|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