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919 江苏银行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公司和个人金融业务、支付结算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融资租赁业
务及其他金融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金融业务 |2044011.80|1204457.20| 58.93| 45.56|
|个人金融业务 |1468879.70| 255541.90| 17.40| 32.74|
|资金业务 | 938947.70| 872376.30| 92.91| 20.93|
|其他业务 | 34590.00| 16654.20| 48.15| 0.77|
├────────────┼─────┼─────┼───┼──────┤
|利息收入 |6992365.00| --| -| 33.97|
|发放贷款及垫款 |4970306.10| --| -| 24.14|
|公司贷款 |2808371.10| --| -| 13.64|
|个人贷款 |2092652.80| --| -| 10.17|
|债务工具投资 |1628402.00| --| -| 7.91|
|投资收益 | 795985.90| --| -| 3.87|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378645.80| --| -| 1.84|
|拆出资金 | 213682.60| --| -| 1.04|
|代理手续费收入 | 165885.20| --| -| 0.81|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110182.40| --| -| 0.54|
|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00751.90| --| -| 0.49|
|票据贴现 | 69282.20| --| -| 0.34|
|汇兑净收益 | 65651.50| --| -| 0.32|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 42571.00| --| -| 0.21|
|入 | | | |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39014.30| --| -| 0.19|
|承销业务及其他手续费收入| 35631.50| --| -| 0.17|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 30777.60| --| -| 0.15|
|项 | | | | |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 | 21957.80| --| -| 0.11|
|其他收益 | 16847.50| --| -| 0.08|
|其他业务收入 | 16619.40| --| -| 0.08|
|顾问和咨询费收入 | 6475.30| --| -| 0.03|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 5373.10| --| -| 0.03|
|资产处置收益 | 1442.10| --| -| 0.01|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22636.00| --| -| -0.11|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金融业务 |3792787.90|2149976.00| 56.69| 46.93|
|个人金融业务 |2492704.60| 448018.40| 17.97| 30.84|
|资金业务 |1732713.90|1503985.00| 86.80| 21.44|
|其他业务 | 63314.80| 28609.00| 45.19| 0.78|
├────────────┼─────┼─────┼───┼──────┤
|利息收入 |13070233.5| --| -| 34.31|
| | 0| | | |
|发放贷款和垫款 |9709553.30| --| -| 25.49|
|公司贷款 |4328578.60| --| -| 11.36|
|个人贷款 |4154318.60| --| -| 10.90|
|债务工具投资 |2665939.00| --| -| 7.00|
|投资收益 |1465014.00| --| -| 3.85|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628179.70| --| -| 1.65|
|拆出资金 | 386771.60| --| -| 1.02|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375588.20| --| -| 0.99|
|代理手续费收入 | 308641.80| --| -| 0.81|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214467.30| --| -| 0.56|
|票据贴现 | 174260.00| --| -| 0.46|
|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25568.40| --| -| 0.33|
|汇兑净收益 | 113413.70| --| -| 0.30|
|承销业务及其他手续费收入| 78908.40| --| -| 0.21|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 68758.90| --| -| 0.18|
|入 | | | |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 49720.40| --| -| 0.13|
|项 | | | | |
|其他收益 | 49324.30| --| -| 0.13|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43781.90| --| -| 0.11|
|其他业务收入 | 34242.10| --| -| 0.09|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 | 27679.90| --| -| 0.07|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 18428.40| --| -| 0.05|
|资产处置收益 | 6569.60| --| -| 0.02|
|顾问和咨询费收入 | 193.90| --| -| 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金融业务 |1982769.40|1621410.50| 81.78| 47.63|
|个人金融业务 |1421482.60| 107314.40| 7.55| 34.15|
|资金业务 | 740812.30| 716510.20| 96.72| 17.80|
|其他业务 | 17431.40| 508.30| 2.92| 0.42|
├────────────┼─────┼─────┼───┼──────┤
|利息收入 |6582162.10| --| -| 33.00|
|发放贷款及垫款 |4942895.90| --| -| 24.78|
|公司贷款 |2708253.90| --| -| 13.58|
|个人贷款 |2136990.90| --| -| 10.72|
|债务工具投资 |1295365.60| --| -| 6.50|
|投资收益 | 808436.80| --| -| 4.05|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371142.80| --| -| 1.86|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204560.60| --| -| 1.03|
|代理手续费收入 | 186008.60| --| -| 0.93|
|拆出资金 | 182113.20| --| -| 0.91|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108472.30| --| -| 0.54|
|票据贴现 | 97651.10| --| -| 0.49|
|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84490.50| --| -| 0.42|
|承销业务及其他手续费收入| 39980.90| --| -| 0.20|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 38000.40| --| -| 0.19|
|入 | | | | |
|汇兑净收益 | 36342.70| --| -| 0.18|
|其他收益 | 29596.00| --| -| 0.15|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 29332.50| --| -| 0.15|
|项 | | | |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23982.60| --| -| 0.12|
|其他业务收入 | 14639.30| --| -| 0.07|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 | 12972.20| --| -| 0.07|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 9516.00| --| -| 0.05|
|资产处置收益 | 297.60| --| -| 0.00|
|顾问和咨询费收入 | 174.20| --| -| 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金融业务 |4048209.30|1976665.10| 48.83| 54.49|
|个人金融业务 |2506145.00| 984874.20| 39.30| 33.73|
|资金业务 | 835707.10| 899673.40|107.65| 11.25|
|其他业务 | 39281.90| 14070.40| 35.82| 0.53|
├────────────┼─────┼─────┼───┼──────┤
|利息收入 |12597235.7| --| -| 34.02|
| | 0| | | |
|发放贷款和垫款 |8858594.10| --| -| 23.92|
|公司贷款 |4364267.90| --| -| 11.79|
|个人贷款 |4270493.90| --| -| 11.53|
|债务工具投资 |2507415.30| --| -| 6.77|
|投资收益 |1212148.20| --| -| 3.27|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620814.10| --| -| 1.68|
|长期应收款 | 576088.50| --| -| 1.56|
|代理手续费收入 | 398605.40| --| -| 1.08|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381962.50| --| -| 1.03|
|拆出资金 | 320408.20| --| -| 0.87|
|票据贴现 | 223832.30| --| -| 0.60|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212852.90| --| -| 0.57|
|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17619.80| --| -| 0.32|
|其他收益 | 75238.60| --| -| 0.20|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 74703.70| --| -| 0.20|
|入 | | | |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68632.20| --| -| 0.19|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 53244.50| --| -| 0.14|
|项 | | | | |
|汇兑净收益 | 44153.30| --| -| 0.12|
|其他业务收入 | 21787.60| --| -| 0.06|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 16658.50| --| -| 0.04|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 | 11458.10| --| -| 0.03|
|资产处置收益 | 1943.30| --| -| 0.01|
|其他 | 1475.90| --| -| 0.00|
|顾问和咨询费收入 | 292.70| --| -| 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经营情况概述
报告期内,本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
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争做执行政策、遵从监管和市场表现的“三好学生”,
坚持“不求最快、但求最稳”“稳中求进、稳中求变”的总基调,真抓实干、奋发
进取,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4.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各项存款余额2.54万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22%,各项贷款余额2.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98%。报
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ROA(年化)为0.96%,ROE(年化)为15.64%,基
本每股收益1.03元/股。不良贷款率0.84%,拨备覆盖率331.02%。
二、主要业务情况
1.对公业务
本行围绕“做强公司业务,打造行业专长”战略目标,紧跟政策导向,结合区域经
济特点和自身资源禀赋,大力推进交易银行、普惠金融、跨境金融、债券承销等业
务,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经营理
念,系统推进战略客户集中运营、机构客户集团化经营,强化跨板块、跨区域协同
联动,为客户提供综合化、定制化金融服务。报告期末,对公存款余额1419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2.20%;对公贷款余额16250亿元(不含贴现),较上年末增长23.
30%。
服务实体经济。聚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立足江苏工业大盛制造强省定位,重点
围绕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领域,用好各类优惠政策,强化制造业企业
服务支持力度。完善科技金融多层次服务体系,围绕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创新主
体,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挥绿色金融专长,优化完善能源金融、
生态金融、转型金融三大板块产品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聚焦交通设施、
能源安全、城建环保等重点领域,主动靠前强化与重点厅局对接,大力支持省市级
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报告期末,制造业贷款余额3606亿元,较
上年末增长18.90%,快于各项贷款增速2.9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贷款余额691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1%。
绿色金融。持续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绿色金融品牌。报告期末,集
团口径绿色融资规模突破72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1%,绿色资产占比超16.4%,
较上年末提升1.4个百分点。上半年,本行加强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推动绿
色信贷、债券、租赁、理财等多元化发展,加快构建转型金融体系。强化环境与社
会风险管理,出台《江苏银行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办法》。连续4年发布绿
色金融发展报告、ESG报告,连续12年披露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深化国际合作,担
任“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FI)银行理事会”中东亚理事单位、PRB203
0核心工作组联合主席,与亚投行签署《自然金融倡议合作意向书》,负责任银行
实践入选PRB全球十大优秀案例,成为中国唯一入选机构。
交易银行。聚焦客户缴费、收费、代发代扣代理等场景需求,丰富细分领域交易场
景体系客户服务,深化“苏银金管家4.0”结算工具运用,服务对公客户11万户。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产、购、销、运、储”等不同场景生态提供解决方案,形成
“链、贷、票、证、函”苏银e链服务体系,将“主体信用”与“数据信用”“物
的信用”相结合,为核心企业及其生态圈客群提供标准化、场景化、特色化金融服
务。报告期末,供应链业务融资规模超3800亿元。
普惠金融。认真贯彻“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要求,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融资
协调工作机制,强化客户走访,加快服务升级,推动普惠业务不断扩面提质。报告
期末,全行小微贷款余额超7500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358亿元,较上年末新
增253亿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资产质量保持平稳。科技贷款、涉农贷款分别达2
740亿元、2900亿元。优化经营模式,加强细分产业研究,搭建产业画像平台,打
造产业服务体系,结合区域产业资源,加强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拓展。上半年向
重点产业小微新客户投放贷款达229亿元。扩大服务覆盖,开展“百业千渠万企”
“首贷启航”等专项活动,加大小微、科创、涉农经营主体走访力度。上半年新拓
普惠小微客户2万户,高质量科技企业授信覆盖度较上年末提升1.9个百分点,服务
新型农业主体1.2万户。强化产品适配,围绕重点产品加快迭代升级,优化采销e贷
五维模型,运用产业链数据完善科创e贷科技企业创新评价,不断提升产品精准性
、适配性。创新渔船贷、农服e贷等产品,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客户体验
,落地主动授信工具,提高服务效率,构建集约化普惠业务管理体系,推动线上化
业务“复杂操作标准化、标准操作流程化、流程事项系统化、系统问题智能化”,
提升业务规范性及操作效率。
跨境金融。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围绕稳外贸稳外资,提升“金融+非金融
”跨境综合服务能力,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正式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意,适用
《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模式开展外汇业务,成为江苏省首家获批开展
外汇展业改革的法人银行。积极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冲击,加大稳外贸支持力度,“
苏贸贷”累计投放金额突破200亿元。紧跟中资企业“出口+出海”新动态,在内外
贸一体化发展中加强本外币一体化经营,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同比增长超40%,运用
境外直贷、跨境银团等产品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融资项目落地见效,境
外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50%。
投行业务。以创新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深化多元业务生
态圈建设,高效整合各类金融资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报告期内,债务融资工
具承销规模超1500亿元,全市场排名第十,城商行排名第一。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债
券承销,承销8笔银行间市场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独立主承销全国首批民营股
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并购贷款余额新增143.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0.16
%,净新增投放量江苏省内市场排名第一。
网络金融。深入拓展网络金融特色场景,在教育、医疗、住建、物业、养老、文旅
六大重点场景中推广e融支付和履约宝等网络金融业务。开展各类专业市场营销和
服务,报告期内,新拓展商户3788户,新增交易额4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6.
6%。深化平台企业合作,我行与平台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均位居银行同业前列,
报告期内,已服务75家平台企业,总业务规模9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6.2%。
2.零售业务
本行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围绕“做大零售业务
,聚焦财富管理”战略目标,立足“全客群、全渠道、全产品”三大发展要素,打
造高质量、高水平的零售业务。报告期末,零售存款余额94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5.25%,零售AUM规模超1.59万亿元,半年新增突破1600亿元,创历史新高。
财富管理。聚焦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目标,提升财富管理专业性,广泛链接行内外机
构开展合作。强化投研能力,把握权益市场机会,完善“研选配销”全流程产品管
理机制,加大资源型产品获取,打造多资产、多策略高品质财富产品货架。深入开
展“分层+分类”客户经营,精耕细作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金融+非金融”需求,
推进大众客户服务普惠化和高端客户服务精细化。针对大众客户,以数字化的方式
精准触达营销。针对财私客户,创新分层服务机制,完善客户权益体系,服务财私
客户已超11万户,其中董监高财私客户同比增长超20%。深化公私业务协同,跨条
线开展客户综合服务,为客户提供可持续成长方案,陪伴客户穿越周期,增厚资产
。
养老金融。扎实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围绕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
金融三大领域,持续完善养老综合服务体系,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围绕
养老客群“金融+非金融”服务需求,打造账户+产品+服务+生态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推出“适老话”客服模式,以更专业、更有温度的服务方式,提升老年客户的幸
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截至报告期末,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立突破120万户。
消费金融。积极落实消费提振要求,发布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20条”举
措,聚焦“金融产品供给、消费场景培育、风险合规管理、纾困消保服务”等方面
,全方位扩内需、惠民生、促消费。打造“美好生活圈”,上线专属权益,开展为
达标客户赠送音乐节门票、话剧套票等活动,以好服务“圈”出美好。全新上市扬
州文商体旅信用卡,推出个人住房抵押类消费贷产品房易融,为不同消费客群提供
流动性支持。助力经济低碳转型,推出新能源汽车0提供“四零四化”消费金融服
务。聚焦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提升消费结构、培育壮
大新型消费。自营消费贷新增客户数是去年同期的1.88倍,绿色消费贷款余额较去
年同期增加36%。
智慧零售。积极响应国家提振消费政策号召,加快推动“8+1”场景建设,深耕文
博、体育、音乐等兴趣圈层,构建“金融+场景”服务生态,打造更便捷、更优惠
、更智能的消费体验,激发客户走出家门,走入各类场景进行消费,以金融服务促
消费、惠民生。创新“体育+金融”场景,冠名“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及重点城
市马拉松赛事,将赛事热点转化为经营流量,发挥金融促消费作用。打造“文化+
金融”特色场景,推动本地化的文旅项目和特色化的头部文博机构合作,让客户在
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能获得便捷的金融支持。聚焦日常生活场景服务,新上线
苏州地铁乘车码业务,乘车码已覆盖14个城市,累计开通客户数超50万人,累计乘
车笔数超500万笔,提升客户出行体验。持续洞察客户线上化金融和非金融服务需
求,强化AI技术在客户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在江苏银行App上线智能搜索功能,
通过语音搜索、智能提示、意图识别等功能,提升客户搜索体验与效率。报告期末
,江苏银行App客户数超2100万,月活客户数突破750万户,持续位列城商行第一。
3.金融市场业务
本行围绕“做优金融市场业务,建立领先优势”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投资交易化
多元化转型,丰富投资收益来源,建立健全同业客户深度经营体制机制,提升同业
负债吸收能力与同业客户综合服务能力,推进托管业务数字化转型与产品矩阵迭代
升级,提高托管业务服务效能,金市业务发展质效不断彰显,市场地位、品牌影响
力进一步提升。报告期末,金融投资资产余额188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8%。
资金业务。持续提升投研能力,比价做好资产结构优化调整,配置交易结合开展投
资交易,多元化布局各类资产,紧跟外汇、贵金属等大类资产轮动机遇,稳步提升
资产规模与投资收益。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外汇代客业务,丰富黄金代客
产品矩阵,优化改进业务流程机制,赋能作用持续增强。充分发挥各类融资工具比
较优势,加大中长期同业负债吸收力度,二季度共发行各类金融债合计650亿元。
同业业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合规经营为底线,通过客户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
、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完善、强基固本与创新发展的双向发力、全面风险管控的不断
夯实、业务管理系统的加速迭代升级,不断深化同业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为同业客
户提供更全面、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报告期末,本行金融债及信贷ABS承销规
模在城商行排名中保持第1,票据经纪业务规模全市场排名第2,CFETS同业存款全
市场排名第8。截至报告期末,我行同业交易平台注册客户数达138家,基金管理人
近100家,交易量已破千亿。“票e融”品牌下税e贴、快e贴产品口碑持续提升,累
计获客超1.3万户。
托管业务。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与基础银行板块和集团子公司的协同,加
大资源整合力度,聚焦资管类产品和重点区域进行挖潜推动,业务经营总体保持稳
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报告期末,托管资产余额5.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
长7.32%,为首家托管规模突破5万亿元的城商行,其中公募基金托管业务在应对复
杂多变的形势挑战中,积极布局产品、稳住规模,保持城商行领先优势,银保信业
务增长较快,战新基金中标只数和托管规模位居江苏省区域市场第一。2025年上半
年实现托管绿色中收4.24亿元,居城商行第1位。
4.金融科技
本行深入推进“加速数字金融发展,提升科技价值贡献”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对业
务的支撑引领,坚持高效率、强协同、优服务“三位一体”,加强数字化运营,提
升核心自主能力,提升数字金融支撑赋能力度。
加速数字金融建设。按照“纵向上收、横向整合”的思路,深入推进管理上收。纵
向上,构建集约化作业模式和标准化业务流程,通过数智化手段加强全流程风险防
控。横向上,优化劳动组合,将操作型、运营型工作向后台板块集中,通过数字化
集中运营提升服务效率。落地授信业务全流程效率提升等100余个项目,有效提升
经营管理质效和数字化服务水平。深化敏态协同,科技敏态深度参与业务需求方案
设计,有效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加快释放人工智能技术产能,落地“经营晨报”“
智能合同质检”等近60个智能化场景,助力业务经营、风险管控等领域提质增效。
全面推进数字人民币场景拓展,成功作为受理服务机构接入数字人民币央行端系统
,报告期内,数字人民币交易额377.66亿元。
加强数字化运营。围绕客户、产品、渠道打造数字化运营体系,提升经营效率与客
户体验。强化产品创新,通过常态化的产品政策、同业对标分析挖掘创意,完善产
品评审机制,保障产品创新合规性,构建产品量化评价指标,及时纠偏纠错。完善
渠道运营,明确各渠道客群和功能定位,以“随心办”小程序为入口,强化企业微
信、手机银行等渠道间协同,整合对公服务渠道,统一体验。深化数字运营,探索
数据链拓客,综合运用模型与数据量化营销成本与价值,智能规划最优服务路径,
加快“比邻星”协同服务生态建设,推动数字运营成效落地,实现基层客户经理减
负。
聚焦核心能力打造。完善数据运营机制,形成数据资产引入、应用到后评价的闭环
管理体系,通过数据源头治理,推动业务合规性建设,统筹全集团数据指标与模型
资产管理,筑牢数据底座。坚持自主可控,稳步推进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加速构
建网贷业务数据底座,支撑线上化业务快速发展。建立集团服务敏态协同机制,在
共享技术底座与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推动集团内系统的统一架构、统一开发。推动
安全防护前移,将安全管理融入软件开发与运营全生命周期,强化数据安全管控,
实现重要信息系统数据分类分级。加快两地三中心建设,启用同城云计算中心,启
动异地灾备中心建设。
5.子公司
本行严格遵照《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并表管理与监管指引》《银行
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依法合规行使股东权利,持续优
化对子公司的管理、指导和服务,强化集团战略协同成效,进一步提升综合化经营
水平。
苏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苏兴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
年5月,注册资本60亿元人民币,是江苏省内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江苏银行
为公司主发起人。经营范围包括:融资租赁业务;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固定
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接受承租人的租赁保证金;吸收非银行股东3个月(含)以
上定期存款;同业拆借;向金融机构借款;租赁物变卖及处理业务;经济咨询;中
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苏银金融租赁坚持“融资、融物、融智、
融创”经营理念,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守租赁本源,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
文章”,持续巩固高端制造、绿色租赁业务优势,积极布局算力、新能源等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制造业投放118.11亿元,同比增幅36.38%,在公司行业投放中位居
第一。绿色租赁余额632.46亿元,在总业务规模中占比53.6%。成功发行全国首单
非银机构“三农”专项债券。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428亿元,融资租赁资产余
额1181亿元。报告期内,租赁投放398.31亿元,实现营业净收入24.21亿元、净利
润13.51亿元。自成立以来,公司以最高等级(Ge-1)标准通过绿色企业认证,连
续2年获得ESG评级“AA”级,连续4年获得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授予的Baa2长期发行
人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连续9年获得主体长期信用AAA评级,各项监管指标保持
良好。
苏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住所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街7
0号国际博览中心三期B幢11-13层,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企业类型为有限责
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
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
进行投资和管理;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法律法规规定或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批准的其他业务。
苏银理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秉承“让美好超出预期”的品牌诉求,坚持“合规优
先、风控为本、科技引领、专业致胜”的经营理念,全力打造业务特色鲜明的国内
领先银行理财子公司。积极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引
导金融资源精准投向重点领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持续优化产品结
构,精心打造“源”系列品牌,不断丰富产品货架品类,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需
求,致力于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定的理财回报。坚持内外双轮驱动战略,持续深化母
子协同,积极发力拓展外部代销和直销渠道,已与170余家代销机构签订代理销售
合作协议。着力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夯实固收投资稳健优势,同时积极布局权益投
资,发挥多资产、多策略优势,不断丰富策略工具箱。统筹推进中后台能力建设,
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内控合规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数字转型,完善消
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全力助推业务提质增效。报告期末,管理理财产品余额7453.8
4亿元,连续38个季度普益标准综合理财能力排名城商系理财机构首位。
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住所为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经济开
发区光明路505号建滔广场2号楼22-26层,注册资本为42亿元人民币,企业类型为
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接受股东及其境内子公司、股
东所在集团母公司及其境内子公司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向作为公司股东
的境外金融机构借款;发行非资本类债券;同业拆借;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代
理业务;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其他业务。
苏银消金秉承“守正、务实、精益、灵动”的企业文化,积极打造“全线上、全数
字、全天候、全国性”的经营特色,着力构建“助贷+直贷”双轮驱动的经营模式
和数字化专营模式,致力于成为提供智慧化、专业化、普惠化金融服务的一流消费
金融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提振消费政策,以变应变、动态调优资产结构,不断强化
数字化授信风控核心能力,驱动业务效能持续提升。报告期末,资产总额630.37亿
元,净资产56.74亿元,主要监管指标保持良好,连续两年获评国内主体长期信用A
AA评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本行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进一步聚焦“最具价值的银行、服务领先的
银行、智能创新的银行、员工满意的银行、政治过硬的银行”五大战略目标,深入
推进“做强公司业务,打造行业专长;做大零售业务,聚焦财富管理;做优金融市
场业务,建立领先优势;加速数字金融发展,提升科技价值贡献;深化区域布局,
推进综合经营;实施ESG战略,推进可持续发展”六大业务发展战略,加快建设“
智慧化、特色化、国际化、综合化”的服务领先银行。
1.主要业务集中于经济发达、金融资源丰富的江苏,辐射全国三大经济圈,区位
优势独特。江苏经济发达,金融资源丰富,本行是江苏省最大法人银行,业务根植
江苏,机构实现县域全覆盖,业务布局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
客户基础优质且牢固。
2.建立了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协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本行既具有大银行规模优
势,又具有小银行灵活便捷高效的特点,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健全了快速
响应市场的体制机制,集团内形成了跨板块、跨区域的协同配合机制,深入传导“
One Bank”理念,打造“高效率”“强协同”“优服务”3大比较优势,板块一体
化经营卓有成效,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业务资质较为齐全,能够满足客户各类业务
需求。
3.市场定位清晰,业务特色鲜明。本行坚守“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
城乡居民”市场定位,着力在小微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打
造业务特色,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的财富管理生态,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产品
体系和服务模式持续迭代,全行业务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具备较强竞争能力。
4.金融科技密集发力、加速跨越,数智化转型深入推进。本行持续打造智慧金融生
态,金融科技在创新引领、体验提升、自主可控等方面不断突破,优化组织架构,
推动管理上收、流程优化、产品创设,实现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强化数字化人才
培养,持续增强创新动力、产品活力,打造了一系列拳头产品,全面赋能高质量发
展。
5.内控机制健全,风控体系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精准有效。本行紧随外部形势变化
,不断优化内控案防机制,深入推进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完善“2+5+N”风控
管理体系,智慧化防控体系快速迭代、日益成熟,风险管控水平不断提升,风险管
理全面有效。
6.稳步实施人才强行战略,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本行管理层具有丰
富的金融管理经验,不断优化选人、用人和育人机制,畅通人才发现渠道,加强员
工专业能力培养,营造严管与厚爱的良好氛围,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
,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四、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1.信用风险,是指因金融工具的一方不能履行义务,造成商业银行发生财务损失的
风险。本集团专为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信用风险而建立了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
构、政策和流程,并实施了系统控制。本集团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制,优化调整授
信、非授信业务审批流程,在流程上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控,明确授信、非授信业
务审批环节的职能及责任。报告期内,本行密切关注宏观形势变化,严守风险底线
,完善内部控制,强化智慧风控,确保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一是调优信贷政策。持
续强化政策行业研究,积极落实金融监管要求,贴近市尝贴近一线,动态优化信贷
政策,指引信贷投向,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二是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针对风险
易发环节和领域,不断完善制度、流程、系统、风控措施等,强化全产品、全流程
、全环节风险管控,积极主动管理风险。三是强化智慧风控应用。深化智慧风控技
术运用,依托数据、系统、工具保障各项管理政策、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提升
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四是滚动开展排查。加大对重点领域、行业
和客户的排查力度,对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五是做好风险回溯
。对重大授信风险事项定期开展回溯重检,在加强问责管理的同时,强化整改,堵
塞漏洞。六是加强不良清收。充分发挥集中清收优势,压实责任,综合运用现金清
收、打包转让、呆账核销、债务重组、债权转让等手段清降不良。七是强化责任约
束。继续落实业务停复牌、资产质量红黄牌、约见谈话、第一责任人绩效预扣等各
项资产质量管控措施。
2.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
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报告期内,本
集团继续坚持稳健审慎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密切关注流动性风险面临的各项影
响因素,统筹协调本外币、表内外流动性风险管理,多措并举确保集团流动性平稳
安全。一是建立完备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本集团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
由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组成。其中,决策体系主要由董事会及董事会风
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构成;执行体系主要由全行流动性管理、资产和负债业
务、信息与科技等单位构成;监督体系主要由监事会及内审、风险管理等单位构成
。上述体系按职责分工分别履行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二是坚持稳健的流动性管
理策略。明确流动性管理的总体目标、管理模式及主要政策、程序。本集团根据政
策导向、监管要求、市场变化以及自身业务发展等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在确
保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平衡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三是制定科学的流动
性风险管理方法。本集团建立了集合内外部指标且与流动性限额指标体系互为补充
的预警指标体系,强化流动性风险识别的有效性、前瞻性,坚守不出现“支付性、
清偿性”的风险底线。持续加强市场研判和对流动性缺口的动态监测,逐日分析各
期限流动性缺口、存贷款变化、资金同业业务开展等情况,合理调整融资策略。畅
通市场融资渠道,确保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充裕,保持合理备付水平,满足各项支
付要求。持续优化流动性管理系统的建设及应用,增强监测、预警和控制的有效性
,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四是开展有效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按照审慎原则
,每季度进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以检验银行在遇到极端的小概率事件等不利情
况下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根据监管和内部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压力测试方法。压力测
试结果显示,在多种情景压力假设下,本集团流动性风险始终处于可控范围。
3.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及其他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商业银行
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本集团积极落实市场风险新规要求,建立市场风
险监控平台,不断完善投资管理系统、市场风险数据集市,通过缺口分析、敞口分
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压力测试分析等风险监控手段对各业务中的市场风险
开展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并运用由业务限额、止损限额和风险限额所构
成的市场风险限额体系对各类业务市场风险进行监控,同时强化授权和限额的日常
管理、监测、分析和报告,确保授权和限额得到严格执行。本集团严格按照资本新
规要求落实市场风险标准法相关要求。本集团主要通过利率重定价缺口分析、敏感
性分析、资产组合构建和调整、损益分析等方式管理利率风险,通过设定外汇敞口
限额密切监控风险敞口管理汇率风险。报告期内,本集团市场风险平稳可控。
4.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存在问题以及外部事件造成
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本集团通过不断完善
规章制度、推进系统流程优化、强化风险排查和整改追踪、加强员工培训以及严格
违规管理等一系列举措,严把风险关口,不断提升操作风险管控能力,增强整体风
险管理效果,各项业务管理和操作日趋规范,操作风险控制总体情况良好。一是完
善统一的制度管理体系。二是持续优化内控合规与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功能,完善非
现场合规监测预警模型。三是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四是强化操作风险日
常检查管理。五是进一步加强内控检查和整改追踪。六是推广合规文化,强化合规
意识。报告期内,本集团操作风险总体可控,操作风险损失数据保持在较低水平。
5.其他风险
(1)信息科技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运用信息科技过程中,因自然因素、人为因
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本集团信息科技风险管
理工作以监管政策为导向,以安全运维为基础,突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IT外包
、业务连续性等工作。一是持续提升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的覆盖面,加强外包管理、
代码安全检查、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风险评估。二是持续优化、完善信息科技风险
关键监测指标,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事件及重要信息系统可用率等
方面的监测,提升风险监测的自动化水平。三是强化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管理,
增强重大风险事件管控能力。四是强化外包管理,加强有效隔离措施,实行定期审
计,持续收敛风险。报告期内,本集团信息科技风险总体可控,无重大科技风险损
失事件发生。
(2)声誉风险,是指因商业银行行为、工作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利益相
关方、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商业银行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品牌价值,不利于正
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本集团遵循“前瞻性、匹配性、
全覆盖、有效性”原则,完善声誉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全流程管理,开展舆情
监测,强化声誉风险研判分析,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敏感舆情应对,做好声誉
事件的复盘和经验总结。完善声誉风险常态化建设,在重要时点做好声誉风险隐患
排查,组织开展声誉风险培训和应急演练,培育全行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员工
声誉风险意识。持续积累品牌资产,组织开展年度整合传播,加强自有发声渠道建
设,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美誉度。报告期内,本集团声誉风险状况总体平稳。
(3)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
国家或地区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商业银行债务,或使商业银行在该国家或
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商业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本集团不断完善国
别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修订国别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优化评级体系
,实施国别分类管理。强化国别风险监测与限额管理,采用市场退出策略或在国家
或地区间业务转移策略缓释国别风险。报告期内,本集团国别风险总体可控。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苏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 600000.00| 135088.00| 14275431.10|
|苏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 200000.00| 43077.60| 619294.40|
|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 420000.00| 37969.70| 6303722.60|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