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5090 九丰能源 更新日期:2025-10-28◇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清洁能源行业、能源服务行业、特种气体行业。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天然气及作业 | 501519.18| 68019.15| 13.56| 48.09|
|液化石油气 | 428068.63| 29344.22| 6.86| 41.05|
|其他化工产品 | 78075.27| 2017.47| 2.58| 7.49|
|能源物流及技术服务 | 30274.95| 11206.68| 37.02| 2.90|
|特种气体 | 4797.63| 1759.33| 36.67| 0.46|
|其他业务收入 | 54.24| 10.98| 20.24| 0.01|
├────────────┼─────┼─────┼───┼──────┤
|境内 | 751943.62| 56598.54| 7.53| 41.90|
|华南地区 | 422604.52| 37032.62| 8.76| 23.55|
|境内华南以外地区 | 329339.09| 19565.93| 5.94| 18.35|
|国外地区 | 285830.95| 55520.49| 19.42| 15.93|
|港澳台地区 | 5015.33| 238.79| 4.76| 0.28|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清洁能源 |1965704.12| 150119.96| 7.64| 89.16|
|能源服务 | 215347.88| 48735.00| 22.63| 9.77|
|特种气体 | 23529.68| 6778.69| 28.81| 1.07|
|其他业务 | 135.63| 42.37| 31.24| 0.01|
├────────────┼─────┼─────┼───┼──────┤
|LNG | 978823.84| 97978.40| 10.01| 44.40|
|LPG | 881766.95| 49776.33| 5.65| 39.99|
|能源作业服务 | 154843.88| 27898.18| 18.02| 7.02|
|其他化工产品 | 105113.32| 2365.23| 2.25| 4.77|
|能源物流服务 | 60504.00| 20836.83| 34.44| 2.74|
|氦气、氢气及其他 | 23529.68| 6778.69| 28.81| 1.07|
|其他业务 | 135.63| 42.37| 31.24| 0.01|
├────────────┼─────┼─────┼───┼──────┤
|境内 |1551229.65| 134385.65| 8.66| 41.30|
|华南地区 | 974277.83| 86450.54| 8.87| 25.94|
|国外地区 | 633991.56| 69248.15| 10.92| 16.88|
|境内华南以外地区 | 576951.82| 47935.10| 8.31| 15.36|
|港澳台地区 | 19496.11| 2042.22| 10.48| 0.5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清洁能源业务 |1082393.33| 95916.36| 8.86| 96.07|
|能源服务业务 | 31014.08| 8053.21| 25.97| 2.75|
|特种气体业务 | 13262.75| 4407.45| 33.23| 1.18|
|其他业务收入 | 55.84| 11.00| 19.70| 0.00|
├────────────┼─────┼─────┼───┼──────┤
|境内 | 808611.94| 82461.94| 10.20| 41.78|
|华南地区 | 485592.42| 51362.57| 10.58| 25.09|
|境内华南以外地区 | 323019.52| 31099.37| 9.63| 16.69|
|国外地区 | 315148.30| 24966.74| 7.92| 16.28|
|港澳台地区 | 2965.76| 959.34| 32.35| 0.15|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天然气及作业 |1619186.04| 134977.48| 8.34| 60.95|
|液化石油气 | 880891.66| 48964.02| 5.56| 33.16|
|特种气体及化工产品 | 122936.68| 12706.47| 10.34| 4.63|
|能源服务 | 33490.30| 11070.55| 33.06| 1.26|
|其他业务 | 110.77| 21.39| 19.31| 0.00|
├────────────┼─────┼─────┼───┼──────┤
|LNG |1468687.92| 106961.99| 7.28| 55.28|
|LPG | 880891.66| 48964.02| 5.56| 33.16|
|能源作业服务 | 155757.60| 30037.58| 19.28| 5.86|
|其他化工产品 | 106887.96| 6150.41| 5.75| 4.02|
|能源物流服务 | 28230.82| 9048.46| 32.05| 1.06|
|氢气及其他 | 11119.42| 2422.84| 21.79| 0.42|
|氦气 | 4929.29| 4133.22| 83.85| 0.19|
|其他业务 | 110.77| 21.39| 19.31| 0.00|
├────────────┼─────┼─────┼───┼──────┤
|境内 |1500795.10| 111482.32| 7.43| 36.10|
|国外地区 |1128918.20| 94367.29| 8.36| 27.15|
|华南地区 | 961049.54| 63013.52| 6.56| 23.12|
|境内华南以外地区 | 539745.56| 48468.80| 8.98| 12.98|
|港澳台地区 | 26902.15| 1890.30| 7.03| 0.65|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天然气行业
(1)我国天然气行业基本情况
我国天然气行业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核心领域。
上游主要涉及国内天然气(含常规天然气及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等,具有资
金投入大、技术密集、风险高等特点,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等央企;此外,PNG进口和LNG进口构成国内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
中游主要涉及天然气输配领域,随着我国天然气行业“X+1+X”模式推进及“全国
一张网”改革思路的确立,预计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将逐渐形成以国家管网公
司为核心的主干管网资产运营主体,与省级管网公司、区域管网公司并存的局面,
共同推动中游天然气输配的高效率实施;此外,进口LNG相关的船舶和接收站等基
础设施,以及天然气储气设施等也是中游环节重要的核心资产。
下游主要涉及天然气的应用,包括交通燃料、燃气发电、工业燃料、城镇燃气、化
工原料等,参与主体主要包括LNG汽车加气站、城市燃气公司、燃气运营商等,市
场竞争较为充分。
(2)国内自产天然气不足,进口LNG增速较快;国产LNG稳步增长
目前,我国处于能源低碳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天然气产量呈现较强的增长态势,国
产天然气保障涉及能源安全,发挥着能源供应压舱石作用。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0
2010-2024年,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7.05%。2024年度,我国天然气产量
为2,4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但是,受制于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
源国情,国产天然气规模长期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增长,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从2010年
的10%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44.82%。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
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119.7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9%。
国产天然气与国内消费需求的缺口主要由进口天然气进行补充,我国目前已形成PN
G进口、LNG进口的进口资源保障格局。2010年以来,我国天然气进口规模整体持续
提升。2025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合计达863.48亿立方米,其中PNG进口426
.88亿立方米,LNG进口436.60亿立方米。
国产LNG方面,随着天然气回收处理配套服务项目及传统LNG液化工厂产能逐步提升
,国产LNG产量实现稳步增长。2015-2024年,我国LNG产量逐年递增,复合增长率
达19.18%。2025年上半年,我国LNG累计产量为1,366.6万吨,同比增长19.54%。
(3)我国天然气需求持续提升,LNG表观消费量快速增长
“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全球及中国能源结构清洁化进程加速。我国作为能源消
费大国,长期依赖煤炭、石油作为主要能源。199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
炭、石油占比为92.80%,至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呈现一定清洁化趋势,但煤炭、
石油占比依然高达75.70%,环境保护与能源稳定供应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碳排放的日益重视,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的现代能源体系成为当前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国内天然气需求呈现持续提升态势
,交通燃料与天然气发电是我国未来天然气需求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2010-202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10.33%。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
费量为4,2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自2015年至2024年,我国LNG表观消费量复合
增长率达16.86%。2024年,全年LNG表观消费量为10,075.60万吨,同比增长9.89%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1
(4)进口LNG与国产LNG相互补充
2、液化石油气行业
(1)我国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持续稳步增长
据隆众资讯,2010年以来,我国LPG表观消费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0年至2024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13%;2024年,我国LPG表观消费量8,863.43万吨,同比增
长6.15%。
(2)化工原料用气需求增长是推动LPG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
我国LPG的用途包括化工原料、民用燃料、商用燃料、工业燃料和车用燃料等。其
中,化工原料用气是占比最高的LPG消费领域,亦为我国LPG市场的主要增量。受近
年来我国化工原料向轻质化方向发展影响,LPG相比石油脑、煤等的经济性及环保
性优势凸显,用于化工原料的LPG消费量持续增长。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乡村
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LPG民用气消费量将保持基本稳定。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2
(3)我国LPG供需缺口扩大,进口依存度提高
我国LPG供给来源主要为国产和进口,其中国产LPG主要来自于石油炼厂,主要成分
包括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进口LPG通常以丙烷和丁烷成分为主,纯度高、
杂质少,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同比例配比。
近年来,随着国内LPG深加工装置产能的不断扩张,诸多石油炼厂将产出的液化气
用于LPG深加工领域,导致国内燃料用气供应下降,需要进口LPG进行填补;此外,
PDH等LPG深加工项目的拓展也需要依赖大量的进口LPG作为原料气,故国内LPG需求
对进口量及依赖度逐渐提升。
根据隆众资讯,2024年我国LPG进口总量3,568.21万吨,同比增长9.20%,对外依存
度达40.26%,较2023年提高1.12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我国LPG进口总量1,793万
吨,同比增长2.75%。
3、特种气体行业
(1)氦气领域
氦气具有不易液化、稳定性好、扩散性强、溶解度低等特点;在国家安全和高新技
术产业领域应用广泛且不可替代,是战略性稀有气体资源,被称为“气体芯片”“
气体黄金”。我国是“贫氦”国家,氦气供需缺口巨大。氦气具有较强的资源属性
,天然气中氦含量最高可达7.5%,是空气中氦含量的1.5万倍。天然气提氦是当前
商业氦获取的唯一来源,解决方案包括BOG提氦、管道气提氦等。据统计,全球氦
气资源总量约519亿立方米,中国氦气资源量约11亿立方米,占全球氦气资源总量
的2.12%。
2020年以来,在半导体、光纤、医疗、航空航天等关键下游领域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氦气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我国氦气年消费量均在3,800吨(折合2,128万方)以上
,占全球氦气消费总量的12%左右。根据隆众资讯,2024年,我国氦气总消费量约4
,808吨(2,692万方),在供应方面,国产氦气约775吨(434万方),较2023年增
长32.93%,进口氦气为4,033吨(2,258万方),氦气对外依存度约84%。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3
(2)氢气领域
我国氢气产业链完整,氢气供应多样化。根据国家能源局《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
25)》,2024年,国内氢气生产消费总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底,中国氢气产
能超5,000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6%;2024年,中国氢气产量超3,650万吨,同比
增长约3.5%。
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天然气制氢、煤制氢、工业副产氢是氢气制取的主要方式
。根据国家能源局《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化石能源制氢仍占我国氢气供
应主导地位,其中煤制氢产量占比约56%,天然气制氢产量占比约21%。
氢气下游应用较为广泛,发展空间巨大。氢气兼具气体属性和能源属性。在气体属
性方面,氢气是重要的工业气体,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化工、冶金、
轻工业、交通等领域。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4
(3)商业航天特燃特气领域
目前,随着商业卫星、太空探索产业等需求推动以及火箭发射与回收技术的进步,
航空航天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由此带动商业航天特燃特气市场快速发展。
2024年以来,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迎来爆发期,低轨星座建设与发射能力显著提升。
在卫星端,中国星网已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轨道频率申请,首批将发射12,992颗商
业卫星,形成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卫星星座;上海垣信牵头建设的千帆星座计划到20
30年底前,完成超1.5万颗低轨卫星的互联网组网;上海蓝箭鸿擎科技则向国际电
信联盟提交“鸿鹄三号”卫星星座申请备案,该星座含10,000颗商业卫星。在火箭
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正积极推进液氧甲烷发动机火箭整机试验;蓝箭航天、
东方空间加快大运力火箭研发;星际荣耀则重点突破可回收火箭技术。在发射端,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二号工位建设完成,并分别于2025年7月30日、2025年8
月4日通过长征系列火箭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6、07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为未来常
态化、高密度发射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海南商发三号、四号工位进入快速建设
阶段。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5
在具体应用方面,液体火箭发动机是可回收火箭的主流技术路径。商业航天的大运
力、可回收发展趋势,带来液体推进剂需求的大量增加。此外,氦气、氪气、氙气
等特种气体在火箭卫星、火箭生产制造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愿景为“成为最具价值创造力的清洁能源服务商”,三十余年持续耕耘清洁能
源产业,所涉及行业及产品涵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LPG)及特种气体等,并根
据不同经营模式和特点,细分为清洁能源、能源服务及特种气体三大业务板块,形
成“一主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其中,清洁能源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通
过构建“海气+陆气”双资源池,为广大客户提供用气保障能力强、具有成本竞争
力的LNG、LPG产品;能源服务是LNG业务横向拓展及LPG业务纵向延伸的重要体现,
对清洁能源“强链”“补链”意义重大;特种气体是公司积极布局的新赛道业务,
是实现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1、清洁能源业务
(1)“哑铃型”业务结构
公司清洁能源业务主要经营模式为“一体化顺价模式”。经过多年的上下游一体化
布局,已逐步形成以中游核心资产链条为中轴,资源端、客户端(“两头”)有机
成长的“哑铃型”业务发展模式。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6
①资源端
在资源端,公司通过构建“海气+陆气”双资源池,强化资源保障能力及提升综合
成本竞争力。
海气资源主要包括长约采购和现货采购。长约采购方面,公司与马石油已签订LNG
长期采购合同,约定年度基础提货量、计量方式、价格计算公式、结算方式等,LN
G气源为马来西亚本土气,能有效实现与终端市场的匹配,并最大程度保证公司资
源供应的稳定性及资源价格的可预测性。现货采购方面,公司与国际市场诸多知名
能源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凭借良好的国际信用、自有船舶运力,根据国内外气价
变动情况及需求缺口,灵活进行LNG与LPG的国际现货采购。长约与现货采购在资源
保障上相互补充,在定价模式上形成差异化,能有效提升天然气长周期视角下采购
成本的稳定性。
陆气资源主要包括自产LNG和外购气。自产LNG方面,公司通过布局天然气回收处理
配套服务项目及传统LNG液化工厂,合计自主控制的LNG产能规模达70万吨。外购气
方面,公司根据需求缺口及价差,灵活采购部分LNG、PNG、CNG作为补充。根据资
源保障程度和成本优势差异,海气长约和自产LNG为公司资源池的核心资源,海气
现货和国内外购气为公司资源池的调节资源。
②核心资产
中游核心资产是清洁能源业务打通从资源端到客户端的关键支撑,也是实现稳定顺
价能力的重要保障,强化了清洁能源业务的自主性、可控性、灵活性,进而实现高
效率周转、低成本运营,形成了业务发展壁垒。
船舶运力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主控制多艘船舶运力,全部船舶投运后年周
转能力突破500万吨。接收站与储罐方面,公司在东莞市立沙岛拥有一座LNG/LPG接
收站,码头岸线301米,海域面积16.59公顷,最大可靠5万吨级船舶,设有3个泊位
,配套16万立方米LNG储罐、14.4万立方米LPG储罐,可实现LNG年周转能力150万吨
、LPG年周转能力150万吨。槽车方面,截至期末,公司在运营LNG槽车超百台。
③客户端
在客户端方面,公司实行不同资源匹配不同客户的基本业务逻辑。
在核心资源方面,首先,海气长约主要匹配国内直接终端用户,主要包括工业(园
区)、大客户等,并在工业园区或客户现场投资建设LNG终端设施并开展稳定供气
;其次,自产LNG主要匹配交通燃料用户,通过自持LNG加气站、参股LNG加气站、
协议定量保供、提供代加工服务等方式,面向LNG重卡用气需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7
求,为交通燃料用户提供资源保障。在调节资源方面,海气现货匹配国内燃气电厂
及国际、国内分销客户;外购气为国内终端用户做基础保障与资源调节,余量匹配
国内分销客户。此外,公司LPG资源主要匹配境内客户,其中应用于居民用气的比
例超过70%,化工原料用气占比预计未来将持续提升。
在资源配置方面,由于天然气为标准的能源产品,LNG与PNG、进口气与国产气在用
户端使用方面基本没有差异。公司在上述资源与目标客户匹配的基础上,对核心资
源与调节资源进行持续优化,海陆互补、高效配置,进一步降低公司资源综合成本
,确保在客户端的用气保障和成本竞争力。
(2)顺价能力
基于公司在上游环节构建的“海气+陆气”双资源池及高效的资源配置,在中游环
节构筑的核心资产壁垒及高效率周转、低成本运营优势,在下游环节持续拓展直接
终端用户及资源端到客户端的良好匹配能力,通过价格联动、背靠背交易、成本加
成、协议顺价等方式,实现了较为稳定的国际、国内顺价,并在兼顾客户利益与自
身顺价收益方面取得平衡,不断提升客户黏性。自2017年以来,国际LNG、LPG价格
出现了较大的周期性波动,但公司核心资源单吨毛利保持整体稳定,体现了良好的
顺价能力。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8
2、能源服务业务
(1)能源作业服务
公司能源作业服务业务主要包括“辅助排采服务”“回收处理服务”等。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9
(2)能源物流服务
公司能源物流服务业务主要经营模式为“运力服务”“窗口期服务”及“智慧仓储
服务”等。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20
3、特种气体业务
公司特种气体业务主要经营模式为“现场制气”及“零售供气”等。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21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体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呈现紧平衡并逐步放缓的市场格局。在供给端,全
球天然气供给整体稳定,增量供给主要来源于美国新增产能;在需求端,受全球经
济增速放缓影响,下游需求整体表现疲软,但欧洲年初受寒流侵袭带来补库需求增
长以及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强劲的燃料需求增长、东亚地区气电调峰需求增长带来
增量需求;此外叠加挪威天然气设施检修、美国加征LNG出口关税以及伊以地缘冲
突等因素干扰,上半年国际气价呈现“冲高—回落—再走强—再回落”的短期波动
特征。在我国,2025年上半年,国家积极实施“增储上产”政策,推动天然气自产
规模稳步提升,叠加进口管道天然气同比增长,天然气供给整体充足;与此同时,
受国内工业领域需求减弱及期初储气设施库存规模较大等综合因素影响,1-4月天
然气表观消费量出现负增长,并于5月份开始恢复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2025年
上半年,我国天然气市场整体供需格局趋于宽松并呈现“量稳价跌”的运行态势。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不利环境,公司三大主营产品业务协同并进,发展
韧性显著增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2,789.90万元,同比下降7.45%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072.55万元,同比下降22.17%;实现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103.86万元,同比增长2.92%。截
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1,591,890.66万元,负债总额565,617.02万元,
资产负债率35.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88,430.47万元;2025年上半年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8.8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584.13
万元,同比下降40.48%。
(二)公司年度经营计划执行情况
1、天然气业务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22
在资源端:海气资源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秉持长约资源均衡配置与稳定供应的原
则,与马石油制定了合同年的ADP资源采购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同时积极推进新
长约的合作,择机签署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新长约协议,优化核心资源结构;现货方
面,受上半年国际LNG现货价格高企及国际国内价格倒挂影响,公司现货资源采购
同比减少。陆气资源方面,上半年,公司与战略合作方中石油等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LNG液化工厂资源保障情况良好,LNG产量超33万吨,完成计划量的106%。此外,
基于下游不同客户的需求及资源配置需求,公司向“三桶油”等资源方采购PNG、C
NG、LNG资源。
在市场端:国内方面,工业市场端,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实施“存量挖潜+增量拓
展”双轨策略,深化存量项目核心区域精细化管理,同时聚焦在广东、广西、湖南
等重点市场的业务开拓;交通燃料市场端,公司一方面高效运营现有液化项目,精
准卡位交通燃料市场;另一方面系统推进其他LNG液化项目尽调、筛选与论证的全
流程评估工作,并多模式布局下游LNG加注环节;气电市场端,公司持续布局气电
市场,通过接卸服务、协议销售、联合船采等方式,服务气电客户需求。虽然上半
年受国际LNG现货市场价格高企影响,气电市场销售(服务)规模出现下降,但公
司仍坚定看好该领域长期发展前景。国际方面,公司与嘉能可、道达尔、壳牌、托
克等国际第一梯队知名能源服务商保持密切合作,重点推动在中国、日本、韩国、
泰国等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卸载及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国际市场影响力。
2、LPG业务
在资源端: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上游优质供应商资源,并灵活匹配年度长约、
半年度及季度期约、现货等不同协约资源的采购,合理安排船期,确保资源的安全
保障和成本竞争力。在市场端:境内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对存量市场实施精
细化区域管理,推动“一区一策”管理目标的落地,并积极布局化工原料用气市场
,特别是山东原料气市场,报告期内原料气市场实现销量超34万吨,同比增长达10
6%,盈利能力同比实现大幅提升;境外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结合自身优势及境外
目标区域的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及发展潜力,灵活调整和优化策略,继续深耕菲律
宾、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持续提高盈利能力。能源物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3艘
大型LPG船舶资产状况与对外运力服务运营情况良好。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收购方式获得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华凯石油燃气100%股权,并
于5月完成资产交割。未来,公司将逐步建立东莞九丰库与广州华凯库的双库动态
运营体系,构建积极健康的LPG供应链服务生态,夯实自身规模、成本、效率优势
,进一步提升对华南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稳固在华南地区的领先地位。
3、特种气体业务
氦气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四川泸州100万方/年精氦项目的建设,公司氦气产
能规模提升至150万方/年。
航空航天(商业航天)特燃特气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
场特燃特气配套项目(一期)顺利投产,并与海南商发签订液氧、液氮、氦气等年
度资源供应协议;同时,公司于3月12日、7月30日、8月5日为海南商发三次火箭发
射配套特燃特气资源供应,产品品质顺利通过发射验证。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23
海南商发常态化、高密度发射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公司积极推动海南商发特燃
特气配套(二期)项目项目建设相关准备工作,全方位匹配火箭发射端、卫星超级
工厂及星箭产业园的特燃特气综合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锚定航空航天特气需
求领域,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
院)签订海阳发射基地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签订液氮、氦气采
购框架协议合同,与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氙气供应合同,中标上海空间
推进研究所(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三年期氨气、氮气供应项目
等。
4、深化数字化转型,支撑公司极致运营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数字化建设围绕“跃迁”主题,快速支撑“单接收站”到“多
接收站”业务开展及基础软硬件融合,取得良好效果。公司持续推进的从“业务数
字化”到“数字业务化”的变革模式在特气业务板块实现落地;协同事业部及职能
域拉通“端到端”流程,优化和提升“权责—流程—系统”三配套体系;在市场信
息、数据赋能、职能业务方面,积极探索AI能力,试点AI落地场景。
5、专注股东价值创造,持续增强资本市场品牌价值
自上市以来,公司持续提升公司治理与规范化运作水平,督促相关方严格履行承诺
,保护全体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努力用良好的经营业绩回馈全体投资
者,做让客户满意、让员工自豪、让股东骄傲、让政府放心、被社会所需要的优秀
企业公民。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把持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强化业绩考核目标达
成作为硬约束。
公司高度重视全体股东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报告期内,按照《未来三年(2024-202
6年)现金分红规划》,实施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4年合计现金分红7.8亿
元。此外,公司于2025年4月推出上市后第五次股份回购计划并用于注销。
继公司挂牌股票被纳入上证380、中证1000、中证1000红利质量、养老金指数、上
证100、1000价值稳舰380R成长等指数后,报告期内,公司股票被纳入380波动、上
证红利质量、1000红利增长、1000红利低波等指数,资本市场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
6、持续强化安全为基,筑牢安全防线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贯彻“安全为基”价值理念,组织开展系列安全活动,优
化安全管理机制。(1)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结合公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
年行动方案和要求,全面梳理各生产实体单位的本质安全情况,补短板强弱项,制
定专项整改方案和落实专项安全基金,提升项目公司安全水平。(2)优化安全管
理机制:建立生产实体单位安全分级管控管理办法以及投资项目安全尽职调查管理
办法,加强实体单位的安全管理力度,扎实安全管理基矗(3)完善PSSR(Pre-Sta
rtup Safety Review,启动前安全检查)管理程序:细化管控标准,明确职责,保
障新改扩项目的安全平稳运行。通过从上到下、从项目规划、基础设计到生产运营
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控,筑牢安全发展基石,守护员工生命健康,为企业高质量发
展保驾护航。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24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三大业务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通过清洁能源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延伸,调整、优化、提升为“清洁能源—能
源服务—特种气体”三大业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体系。一方面,能源
作业服务赋能清洁能源与特种气体业务,辅助排采服务获取的部分资源可以通过CN
G方式就近服务下游客户或通过资源上载方式进入下游市场,回收处理服务获取的L
NG纳入公司核心资源池,LNG生产过程中通过BOG收集并纯化获得氦气资源,有利于
特气业务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LNG/LPG船舶、LNG接收与仓储、LNG槽
运等相关中游核心资产属于清洁能源业务和能源物流服务业务共用资产,两者协同
互补性较强,有利于共同提高运营效率与成本优势。
(二)“海气+陆气”双气源保障优势
在海气方面,公司已与马石油签订LNG长约采购合同,进行按约长期采购;同时,
与诸多国际第一梯队知名能源服务商达成合作协议,进行LNG、LPG现货采购,如马
石油、卡塔尔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Vitol(维多)、Glencore(嘉能可)、Marub
eni(丸红)、Pavilion(兰亭)、Chevron(雪佛龙)、韩国SK燃气等。在陆气方
面,公司通过布局天然气回收处理配套服务项目及传统LNG液化工厂项目,自主控
制的LNG产能规模达70万吨,同时根据需求缺口及价差,灵活采购部分LNG及PNG作
为补充。因此,公司已形成以核心资源为主,调节资源为补充的资源池,双气源保
障能力持续增强。
(三)高壁垒优质核心资产优势
公司在华南区域拥有5万吨级LNG、LPG综合接收站,并配套16万立方米LNG储罐及14
.4万立方米LPG储罐,是国内第一个民营LNG接收站,也是目前华南地区唯一一个在
运营的民营LNG接收站,LNG仓储设施被《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列为重
点的天然气应急调峰和储气设施建设项目。该接收站与仓储设施具有较强的稀缺性
和壁垒,也是打通清洁能源业务一体化的核心载体和支点。此外,公司积极布局LN
G、LPG船舶等优质资产,确保业务环节完全自主可控,并实现高效率周转、低成本
运营。
(四)区位及下游客户优势
公司清洁能源业务主要的覆盖区域为华南地区,该区域是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之一,2024年广东省GDP总额达到14.16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工业经济发
展水平长期处于国内前列;公司下游客户以交通燃料、工业(园区)、燃气电厂为
主,显著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客户结构和普遍较高的客户质量为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25
公司可持续发展带来不懈动力。此外,广东省属于天然气资源贫省,管道天然气供
给主要来源于西气东输二线长距离输送,并在末端环节,管道气价格普遍较高,且
需求缺口较大,主要通过海气LNG补充。随着海气价格逐步回落,海气、陆气整体
价差空间在华南区域有望进一步增厚。
(五)突出的国际、国内顺价能力
公司实行不同资源匹配不同用户或客户的基本业务逻辑,即海气长约主要匹配国内
直接终端用户,自产LNG主要匹配交通燃料用户,海气现货匹配国内燃气电厂及国
际、国内分销客户,外购气为国内终端用户做基础保障与资源调节,余量匹配国内
分销客户。在此基础上,公司对核心资源与调节资源进行持续优化,海陆互补、高
效配置,并通过价格联动、背靠背交易、成本加成、协议顺价等方式,实现了较为
稳定的国际、国内顺价。自2017年以来,国际LNG价格出现了较大的周期性波动,
但公司海气长约核心资源单吨毛利保持整体稳定,顺价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六)高效的运营效率优势
在决策机制方面,公司追求提高决策效率,强调快速反应与灵活调整,通过简化层
级管理和优化信息流通,不断提升决策速度和市场匹配的准确程度,确保公司在复
杂市场环境中的迅速应对能力。在财务与运营管理方面,公司注重加强管理效果,
通过精细化、集约化、极致化管理使得运营效果最大化,并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和缩
短应收账款周期等措施,有效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
率15.32,存货周转率12.58。此外,公司注重成本控制,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流
程优化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使得能够在保障高质量服务的同时,实现更高的盈利
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七)航天特气领域的资源匹配优势
航天领域气体需求主要集中在氦气、氢气、高纯液态甲烷及其他稀有气体、工业气
体等。氦气方面,公司拥有较稀缺的国产氦气生产供应能力,同步积极构建液氦槽
罐资产及液氦资源,打造“自产气氦+进口液氦”双资源池;氢气方面,公司拥有
多个在运营氢气项目及多种制氢技术实力,且在天然气、甲醇制氢方面具有可控的
原料保障和成本优势;高纯液态甲烷方面,公司拥有自主可控的LNG原料气资源,
具有LNG提纯生产高纯液态甲烷的相关技术能力。因此,公司特种气体资源禀赋与
航空航天特别是商业航天领域特气需求高度吻合,在该领域具有资源匹配优势。现
阶段,公司已将特气业务的发展定位锚定为航空航天特气。
(八)追求价值创造,勇于持续创新
公司坚持以持续为相关伙伴创造价值为先导,追求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客户提供价
值、为员工实现价值、为社会贡献价值,坚定理想,敢于创新。九丰人勇于以创新
驱动价值创造:(1)20世纪90年代LPG行业发展早期,公司占据了华南地区LPG市
场第一的地位;(2)公司建成了国内第一个民营LNG接收站,也是目前华南地区唯
一一个正式投产的民营LNG接收站,开启了国内民营企业进口LNG的先河;(3)公
司在珠海实现了国内首创的LPG STS(船对船)海上过驳作业,在菲律宾实现了亚
太地区首个LNG STS商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26
业海上过驳;(4)公司建成了华南地区第一个LNG气化站,是华南地区第一家提供
LNG终端服务的企业;(5)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液化天然气BOG低温提氦装置
是国内第二套上规模的产业化制氦项目;(6)公司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特燃特气
配套项目是国内第一个配套商业航天发射领域的气体项目。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所处的清洁能源领域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如宏观经济出现波动、宏观政
策发生变化或相关行业需求变化,则公司的经营及市场开拓可能受到不利影响。此
外,如果因为地缘政治、军事冲突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等影响,或出现国际汇率波动
、上下游行业供需波动等诸多不利影响,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及时调整优化,充分挖掘内生增长动力与发展潜力,最大程度降低经
济波动冲击带来的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LNG、LPG产品具有同质性,存在充分的市场竞争,虽然受产品销售运输半径的
限制,同一经营区域内的竞争者数量相对有限,但若公司经营区域内出现新的竞争
者,或现有竞争者的产品供应提升,或公司不能维持供应优势、价格优势和较高水
准的运营管理服务,将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公司位于东莞市立沙岛能源基地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和稀缺性,业务覆盖半径内优势
较为明显,同时通过“海气+陆气”双资源池,不断提升资源配置能力,降低资源
综合成本,同时通过持续提高直接终端用户的销售规模与比重,强化客户黏性,提
升顺价能力。
3、收购整合风险
上市以来,公司积极通过收购整合方式加快业务布局。截至期末,多家公司已成为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公司将区分不同公司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管控模
式和整合策略,强化业务协同。但是,能否达到整合预期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存
在整合进度、协同效果不达预期的风险。
为了应对上述风险,公司通过对多家子公司开展多方位融合,实现业务融合、管理
融合、团队融合、文化融合,努力实现“1+1>2”的协同效果。
4、商誉减值风险
上市以来,公司完成森泰能源等多家公司收购,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根
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上述交易支付的成本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之间的差额将计入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商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誉
的账面价值为15.71亿元。交易所形成的商誉需在未来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若相关子公司未来不能实现预期收益,则商誉将存在减值风险,若未来出现大额
计提商誉减值,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33
对此,公司将持续加强对多家子公司的经营融合与管理工作,发挥协同效应,激发
增长动能,同时落实集团化风险控制措施,防范经营风险,最大限度降低商誉减值
风险。
5、开展期货和衍生品投资的风险
为减少上游采购价格、下游销售价格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对公司业务造成的影响,公
司按照行业惯例通过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并适度开展期货和衍生品投资,但若
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等价格指数及汇率因突发事件发生超预期的波动或公司业务操作
不当,公司可能面临期货和衍生品投资业务出现大额损失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
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
对此,公司已建立《期货和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制度》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对公
司期货和衍生品投资的决策权限、授权及风险控制等进行明确规定,以有效规范期
货和衍生品投资行为,控制投资风险。
6、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核心主业为清洁能源、能源服务及特种气体业务,三大主业所涉及的采购、运
输、生产、储存、输配、销售等各环节均对安全有较高要求。如果公司在产品流转
及运营服务环节中操作不当、管理不到位,则会形成安全隐患。
对此,公司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为确保安全生产,公司建立了用于预防、监控、
预警和减轻安全风险的完备体系,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持续加强员
工的安全管理培训。在日常经营中,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安全管
理制度狠抓落实,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自公司成立至今,未发
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开平市润丰燃气有限公司 | -| -| -|
|惠州市港湾公用化工仓储有限| -| -| -|
|公司 | | | |
|株洲正拓汉兴气体有限公司 | -| -| -|
|江西九丰稳同新材料有限公司| -| -| -|
|海南九丰创新服务有限公司 | -| -| -|
|海南九丰能源有限公司 | -| -| -|
|珠海市横琴新区九丰科技有限| -| -| -|
|公司 | | | |
|盈创(赣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 -|
|雅安雅州新区新能源有限公司| -| -| -|
|HONGKONG YIFENG NATURAL GA| 1010.00| -| -|
|S LIMITED | | | |
|OCEAN SUPERIOR LIMITED | -| -| -|
|SINGAPORE CARBON HYDROGEN | 1100.00| -| 618084.30|
|ENERGY PTE.LTD. | | | |
|TRYBON ENERGY COMPANY LIMI| 1010.00| -| 50581.59|
|TED | | | |
|东莞中电九丰新能源热电有限| -| -| -|
|公司 | | | |
|东莞九丰项目投资有限公司 | -| -| -|
|东莞市九丰天然气储运有限公| 26000.00| -| -|
|司 | | | |
|东莞市九丰能源有限公司 | -| 2471.64| 158886.68|
|中山市永安电力有限公司 | -| -| -|
|中油九丰天然气有限公司 | -| -| -|
|中油蜀南(泸州)能源科技有限| -| -| -|
|公司 | | | |
|丰信能源(连州)有限公司 | -| -| -|
|四川华油中蓝能源有限责任公| -| -| -|
|司 | | | |
|四川华油润昌天然气有限公司| -| -| -|
|四川远丰森泰能源集团有限公| -| -| -|
|司 | | | |
|广东九丰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 -| -| -|
|广东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188500.00| -| -|
|广东勤丰物流有限公司 | -| -| -|
|广东广海湾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 -|
|广东能源集团台山合和天然气| -| -| -|
|有限公司 | | | |
|广州丰弘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