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687 凯因科技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病毒及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研发、生产、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化学药品 | 35195.13| 28621.77| 81.32| 61.87|
|生物药品 | 21209.72| 18694.27| 88.14| 37.28|
|其他业务 | 240.79| 202.78| 84.21| 0.42|
|技术服务 | 183.87| --| -| 0.32|
|CMO/CDMO | 51.89| 13.87| 26.73| 0.09|
|其他业务-其他 | 5.04| --| -| 0.01|
├────────────┼─────┼─────┼───┼──────┤
|境内 | 56645.64| 47518.82| 83.89| 50.00|
|西南地区 | 12454.43| 10592.44| 85.05| 10.99|
|华中地区 | 11785.14| 10564.92| 89.65| 10.40|
|华南地区 | 9498.94| 8027.91| 84.51| 8.38|
|华东地区 | 8465.01| 6455.78| 76.26| 7.47|
|西北地区 | 8441.94| 7204.67| 85.34| 7.45|
|华北地区 | 4144.87| 3177.10| 76.65| 3.66|
|东北地区 | 1855.30| 1496.00| 80.63| 1.64|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制造业 | 122005.27| 99916.36| 81.90| 99.17|
|其他业务 | 1024.43| 815.45| 79.60| 0.83|
├────────────┼─────┼─────┼───┼──────┤
|化学药品 | 69354.39| 53560.78| 77.23| 56.37|
|生物药品 | 52650.88| 46355.58| 88.04| 42.80|
|其他业务 | 1024.43| 815.45| 79.60| 0.83|
├────────────┼─────┼─────┼───┼──────┤
|境内 | 121999.84| 99913.38| 81.90| 49.79|
|西南地区 | 23573.89| 19312.78| 81.92| 9.62|
|华南地区 | 21687.54| 17139.90| 79.03| 8.85|
|西北地区 | 21457.81| 17983.92| 83.81| 8.76|
|华东地区 | 21403.57| 17028.76| 79.56| 8.74|
|华中地区 | 17739.31| 15391.22| 86.76| 7.24|
|华北地区 | 9566.96| 7583.62| 79.27| 3.90|
|东北地区 | 6570.77| 5473.18| 83.30| 2.68|
|其他业务 | 1024.43| 815.45| 79.60| 0.42|
|境外 | 5.44| 2.98| 54.84| 0.00|
├────────────┼─────┼─────┼───┼──────┤
|经销模式 | 122005.27| 99916.36| 81.90| 99.17|
|其他业务 | 1024.43| 815.45| 79.60| 0.83|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化学药品 | 38991.48| 31348.74| 80.40| 65.36|
|生物药品 | 20110.72| 17734.47| 88.18| 33.71|
|其他业务 | 554.97| 386.75| 69.69| 0.93|
├────────────┼─────┼─────┼───┼──────┤
|境内 | 59651.72| 49467.49| 82.93| 50.00|
|西南地区 | 13139.37| 10845.50| 82.54| 11.01|
|西北地区 | 11577.98| 9752.39| 84.23| 9.70|
|华东地区 | 10059.22| 8018.04| 79.71| 8.43|
|华中地区 | 9038.83| 7853.94| 86.89| 7.58|
|华南地区 | 8849.04| 7229.48| 81.70| 7.42|
|华北地区 | 4590.72| 3803.42| 82.85| 3.85|
|东北地区 | 2396.57| 1964.71| 81.98| 2.01|
|境外 | 5.44| 2.46| 45.27| 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制造业 | 138848.98| 117107.82| 84.34| 98.33|
|其他业务 | 2351.64| 863.36| 36.71| 1.67|
├────────────┼─────┼─────┼───┼──────┤
|化学药品 | 71760.61| 57401.99| 79.99| 50.82|
|生物药品 | 67088.37| 59705.82| 89.00| 47.51|
|其他业务 | 2351.64| 863.36| 36.71| 1.67|
├────────────┼─────┼─────┼───┼──────┤
|境内 | 138710.41| 117027.90| 84.37| 49.56|
|华东地区 | 32760.77| 27635.33| 84.35| 11.70|
|西南地区 | 25601.85| 21267.40| 83.07| 9.15|
|华中地区 | 23262.40| 20454.70| 87.93| 8.31|
|西北地区 | 19440.97| 16257.71| 83.63| 6.95|
|华南地区 | 17838.91| 14616.74| 81.94| 6.37|
|华北地区 | 11881.61| 10084.03| 84.87| 4.24|
|东北地区 | 7923.90| 6712.00| 84.71| 2.83|
|其他业务 | 2351.64| 863.36| 36.71| 0.84|
|境外 | 138.58| 79.91| 57.67| 0.05|
├────────────┼─────┼─────┼───┼──────┤
|经销模式 | 138848.98| 117107.82| 84.34| 98.33|
|其他业务 | 2351.64| 863.36| 36.71| 1.67|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具有自主创新研发实力,专注于病毒及免疫性疾病领域,集创新药物研
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平台,成功开发
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丙肝全口服泛基因型药物盐酸可洛派韦胶囊和培集
成干扰素α-2注射液,并实现产业化落地。当前重点聚焦以创新药为核心的乙肝功
能性治愈药物组合研发。
2.主要产品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以自主研发模式为主、合作开发为辅,坚持以临床治疗需求为导向,对病毒及
免疫性疾病领域产品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和开发。公司经过药物筛选和发现、
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申请、临床研究、产业化研究、药品上市许可申请,最终实
现新药研发成果的商业化落地。经过十余年不断积累和价值输出,基于创新药物研
发平台的新药开发模式和研发能力已得到验证。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原材料领用计划以及原材料库存情况制订采购计划并
组织采购。通过供应商资料审查、现场审计、试用验证等评审程序,公司建立了《
合格供应商清单》,此外还建立了物料质量管控体系,对物料采购环节的全过程进
行质量控制。为确保原材料的供应不会影响生产的正常开展,公司通常储备一定规
模的原材料作为安全库存。
3.生产模式
公司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中国GMP标准搭建生产体系。公司执行“以销定产”
的生产策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每年底销售部门制定下一年度及各季度的销售计
划,生产系统根据下年度销售计划制定年度及季度生产计划。当公司季度销售计划
发生变化时,生产计划将对应做出调整,在此基础上,生产系统则根据销售的月度
发货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包装计划。
4.销售模式
为更好地与终端客户搭建沟通桥梁,同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公司与全国符
合GSP要求、资质齐全、覆盖范围广的医药经销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了覆盖全国的
流通体系。公司主要与合同销售组织(CSO)进行合作,开展专业化学术推广。另
外,公司扩展商业销售模式,加强了对药店、诊所及中小终端的覆盖。
(三)公司所属行业情况及行业地位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内首家成功开发出丙肝高治愈率泛基因型全口服系列药物的企业,重点开
发的盐酸可洛派韦胶囊系列药物,可覆盖中国丙型肝炎所有主要基因型,实现了97
%的高治愈率,打破了进口垄断。经过公司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研究,1类新药盐酸
可洛派韦胶囊于2020年1季度获批上市,同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实现了创新药的商业化落地。2021年9月,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了《消除丙型肝
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明确提出了2030年“新报告抗
体阳性者的核酸检测率达95%以上,符合治疗条件的慢性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率
达80%以上,专业人员接受丙肝相关内容培训比例达100%”的工作目标。中华医学
会肝病分会和感染学分会于2022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丙型肝炎筛查及治疗的推荐
意见进行再次更新,在《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中推荐可洛派韦系列药
物治疗HCV基因1-6型初治或者PRS经治患者,无肝硬化或代偿期肝硬化疗程12周,
针对基因3型代偿期肝硬化可以考虑增加RBV(A1)。2022年,凯力唯国谈续约,覆
盖全部国内慢性丙型肝炎主要基因型,医保适应症扩大,为丙肝市场扩大市场占有
率创造了战略性的准入条件。2023年,凯力唯实现全国新医保目录适应症的全面落
地。2024年公司再次完成医保目录续约,进一步巩固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随着“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专项基金”在多省市的陆续启动,公
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世界肝炎日“社会共治,消除肝炎”的主题,全面投入
丙肝宣传教育、综合干预、筛查、转介、诊断、治疗等工作中。公司还积极开展学
术交流、技术培训和能力建设活动,并为丙肝患者提供关怀与救助,努力成为国家
消除丙肝行动的民族中坚力量。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生物医药产业面临诸多变化和挑战,在此环境下,公司保持战略定
力,扎实推进战略落地,深化核心竞争力,实现归母净利润的稳健增长和市场地位
的进一步巩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645.64万元,同比下降5.05%,实
现归母净利润4,738.32万元,同比增长11.75%,研发项目稳步推进,研发投入7,14
1.13万元,同比增长1.22%,占营业收入比例12.61%。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1、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不断追求提升临床治愈率
公司不断追求临床治愈,围绕疾病多靶点、多适应症,开展多项临床研究,持续加
大对研发的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累计7,141.13万元,同比增长1.22%,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61%;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
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61项。
报告期内,除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治疗低复制期慢性HBV感染Ⅲ期临床试验项
目已申报注册上市外,另一款用于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siRNA药物KW-040项目已
提交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并取得《受理通知单》。同时,针对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
KW-045项目、治疗带状疱疹的KW-051项目和用于治疗尖锐湿疣的KW-053项目、用于
治疗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KW-059目前均处于临床Ⅱ期阶段。此外,用于治疗骨髓
增殖性肿瘤的KW-063项目已提交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并取得《受理通知单》。
2、丙肝产品市场策略持续发力,凯力唯市场表现坚韧
报告期内,围绕病毒性丙型肝炎市场,基于凯力唯医保报销适应症覆盖国内主要基
因型的较好的准入条件,同时针对丙肝疾病隐匿性强,患者人群多集中在基层的特
点,公司坚持优化、执行更符合疾病特点的市场策略,一方面与肝病领域专家展开
深度学术合作,同时下沉至县域市常尽管行业整体面临挑战,公司凭借有效的市场
策略,使凯力唯在报告期内的市场表现展现出较强韧性,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
矗
3、成熟产品巩固市场优势,集采拓展稳步推进
基于干扰素在抗病毒方面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公司通过目标终端对标管理、持续
推动医院准入,成熟产品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根据2025年Q1PDB(中国医药工
业信息中心药物综合数据库)采样数据,金舒喜在人干扰素α2b外用制剂中市场份
额依然位居前列,凯因益生(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在细分领域市场份额继续保持
领先。
报告期内,金舒喜已在全国有近30个省(含新疆兵团)联盟开展带量采购,并已开
始执行,推动销量进一步增长。公司产品凭借高品质和独特剂型优势,满足临床治
疗需求,获得医疗专业人士的广泛认可,充分体现了公司产品的强大竞争力。
4、抗体生产基地竣工在即,厂区升级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北京市重点工程抗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竣工验收,车间
净化装修以及设备调试等工作正高效有序推进。在保证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厂区升
级改造同步实施:生物制品制剂车间已完成施工前全部准备工作,固体车间升级改
造已全面进入收官阶段。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一家具有自主创新研发实力,专注于病毒及免疫性疾病领域,集创新药物研
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平台,成功开发
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丙肝全口服泛基因型药物盐酸可洛派韦胶囊、培集
成干扰素α-2注射液,并实现产业化落地。当前重点聚焦以创新药为核心的乙肝功
能性治愈药物组合研发。
1.创新药研发、生产、商业化落地的全产业链运营能力
公司建立了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加速创新药品从临床申报到上市
的全过程;通过与全国多家专科医院的紧密合作,集聚临床专家资源,提高临床研
究效率和效果,以期快速获得药品注册批准;依托成熟的GMP生产质量体系,确保
药品生产质量;同时,利用全国性的营销网络,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有价值的治疗方
案。
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研究,1类新药盐酸可洛派韦胶囊于2020年1季度获批
上市,同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续约覆盖泛
基因型,凯力唯成为第一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覆盖泛基因型的国产直接抗病毒药物
,2023年实现全国新医保目录适应症落地,2024年再次完成医保目录续约,进一步
巩固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2.创新能力突出,研发成果显著
经过十余年不断积累,公司构建了以中和抗体发现技术、重组蛋白和抗体产业化技
术等为核心的生物医药技术平台,共承担7项“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
专项。
公司持续培养、吸纳高端研发人才,组建了包括新药发现、CMC研究、临床前研究
和临床研究的研发队伍,打造了具备药物全产业链开发能力的研发体系,并结合以
药品成药性和产业化为目标的研发策略,显著提升了新药开发和产业化的成功率,
2025年上半年获得2个药品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
3.深耕抗病毒领域,不断实现治疗方案迭代
公司长期专注抗病毒领域,以提升临床治愈率为目标对治疗方案进行升级和不断迭
代。在丙肝治疗领域中,公司是国内拥有丙肝治疗药物最多的企业。在乙肝治疗领
域,公司紧跟国际前沿最新发现,围绕抗病毒、免疫重建、乙肝表面抗原抑制等多
种机制,通过自主研发为主的方式,布局了涵盖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siRNA等
多种药物类型在内的产品管线。其中,用于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siRNA药物KW-04
0项目已提交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并取得《受理通知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
物制品1类新药KW-027正在进行I期临床研究;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治疗低复制
期慢性HBV感染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获得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
将为更多能获得临床治愈的潜在人群提供临床循证依据。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
施
(三)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淀,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大肠杆菌高效表达重组蛋白及多肽药
物技术、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抗体药物技术和生物活性大分子质量表征与活性分
析技术,为公司生物药自主研发提供了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偏好密码子优化
、信号肽智能筛癣上下游表达元件以及轻、重链的比例优化,获得大肠杆菌和哺乳
动物细胞高效表达载体;通过包涵体表达、可溶性表达和周质空间分泌表达三种方
式,以及发酵过程的代谢反馈调控,Minipool分选技术结合克隆成像技术等技术,
实现重组蛋白、多肽药物的高效表达和抗体药物高效表达工程细胞株的构建。
在以上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团队继续在蛋白质药物定点修饰控制与鉴定、噬菌体展
示抗体库深度挖掘、药物靶点和药物候选分子(PCC)筛选与验证高效体系、创新
药物质量多维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持续且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创新药技术壁垒,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公司经过药物筛选和发现、临床前研究、
临床试验申请、临床研究、产业化研究、药品上市许可申请,最终实现新药研发成
果的商业化落地。经过十余年不断积累和价值输出,公司基于创新药物研发平台的
新药开发模式和研发能力已得到验证。
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
项;至报告期末,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79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1项。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稳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在研管线的研发进度。在研项目中,
KW-045完成Ⅱa期临床试验;KW-051完成Ⅱ期临床试验;KW-040提交临床试验注册
申请,并取得《受理通知单》;KW-063提交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并取得《受理通知
单》。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申请发明专利179项,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61项
。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在研资本化项目KW-001取得了关键进展,于2024年9月提交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
,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受理通知书》,相较于临床试验实施阶段,
研发投入减少。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6,456,429.90元,同比下降5.05%;实现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383,177.94元,同比增长11.75%;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总资产为2,641,252,840.86元,同比增长0.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为1,848,094,287.70元,同比增长0.26%。
五、风险因素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新药研发风险
创新药研发具有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时间跨度长等特点。药品研发过程中主
要面临关键技术无法突破、临床试验失败、新药评审监管政策变化等一系列风险。
公司目前重点聚焦以创新药为核心的乙肝功能性治愈药物组合研发,同时布局免疫
性疾病领域提高预防保护率与临床治愈率的创新药物管线,存在多项处于不同阶段
的在研项目。如果公司新药研发未能获得成功,或者因研发进度延迟而未能及时上
市,公司将无法取得预期收益,业务发展将受到不利影响。
2.技术创新及升级迭代的风险
公司构建了以中和抗体发现技术、重组蛋白和抗体产业化技术等为核心的生物医药
技术平台,上述技术对保障公司持续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基础科学的研究
、医药研发技术的进步,如出现了更具突破性、创新性的医药技术,则公司的医药
研发平台技术及产业化技术面临被升级替代或者革新的风险。若公司不能保持相关
技术的领先,公司的现有医药产品或在研新药产品将面临因技术升级而被迭代的风
险。同时技术创新和迭代升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知识产权纠纷风险,这会对公司经
营带来不利影响。
3.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持续创新的来源,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业内公司对人才的需
求日趋增长,企业间竞争激烈。公司能否维持现有核心技术人员团队并吸引更多优
秀研发人员加入,将关系到公司在研发和生产方面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将决定公
司未来能否继续保持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如果公司未来在发展前景、薪酬福
利、工作环境等方面无法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可能造成公司研发人才流失,导致技
术优势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将有所下降,公司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可能受到
不利影响。
4.新产品市场推广的风险
公司有多款新产品,其中直接抗病毒药物凯力唯、赛波唯主要聚焦于丙肝治疗领域
。近年来,随着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口服治疗方案陆续在我国上市,市
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市场上已有多款泛基因型治疗药物,包括吉利德的丙通沙
、东阳光的东卫卓、南京圣和的圣诺迪等,这些产品与凯力唯、赛波唯形成了直接
竞争。其中,丙通沙、沃士韦、圣诺迪和凯力唯均进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
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在此背景下,公司产品面
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若公司未能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可能无法充
分实现产品的市场潜力,导致市场推广受阻、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二)经营风险
1.主要原材料供应及采购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甘草酸单铵盐A、预充注射器、空心胶囊、预充注
射器胶塞等。未来如果因行业政策、市场环境等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公司生产所需的
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出现短缺或价格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受到不
利影响。
2.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风险
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用药人的健康和生命。药品的生产具有工艺流程长、
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在原辅料的采购以及药品的生产、存储、运输等环节出现差
错均可能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保持良好
的产品质量,若公司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患者用药安全性的风险,公司
可能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品牌形象将受到损害,市场认可度将有所下降,行业
地位和业务发展将受到不利影响。
3.诉讼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与吉利德科学公司就第ZL200880018024.2号中国发明专利存在专利
侵权纠纷。2024年9月23日,吉利德科学公司向南京市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侵权纠
纷处理请求并获得受理,目前案件处于受理阶段,尚未进入口头审理程序。本次事
项对公司期后利润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最终实际影响需以后续案件进展为准。
(三)行业风险
1.国家医保目录等政策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列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由社保基金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国家医保目录药品会不
定期根据治疗需要、药品使用频率、疗效及价格等因素进行调整。公司产品是否进
入医保目录,可能对不同产品的营销策略以及定价、销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公司
的经营业绩。
2.带量采购引起的经营风险
国家全面深化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各地区统一执行集中采购结果。集中采购结
果执行周期中,医疗机构须优先使用集中采购中选品种,并确保完成约定采购量。
各地区医疗机构在优先使用集中采购中选品种的基础上,剩余用量可按所在地区药
品集中采购管理有关规定,适量采购同品种价格适宜的非中选药品。
在带量采购招标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企业在产品招标时以超低价参与竞标,甚至
出现中标价接近生产成本的情形。虽然公司不会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竞标,但公
司产品价格受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影响而出现价格下降的可能性仍较大。
此外,带量采购周期两至四年不等,中标产品价格下降及小部分省份完成采购周期
后,是否续签(延标)政策不明朗,还需继续跟进后续政策,可能对公司未来的收
入和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四)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所处的医药行业容易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医药产业政策的综合影响,经济发
展的周期波动、行业景气度变化以及监管政策变化亦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
响。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银川杏树林互联网医院有限公| -| -| -|
|司 | | | |
|海南凯润药业有限公司 | 500.00| 359.20| 31614.47|
|北京君亦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 -| -| -|
|公司 | | | |
|北京凯因格领生物技术有限公| 13158.00| 5185.88| 35512.03|
|司 | | | |
|北京亦庄国际蛋白药物技术有| 2870.56| 791.61| 4677.50|
|限公司 | | | |
|凯闻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8000.00| -| -|
|凯因生命科学(美国)有限公司| 2.00| -| -|
|凯因生命科学新加坡有限公司| 522.64| -659.17| 2758.64|
|凯因杏林科技(北京)有限责任| 1000.00| -| -|
|公司 | | | |
|上海凯因卓弘生物科技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LINKRIVER BIOSCIENCESPTE.L| 0.01| -| -|
|TD.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