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 华金证券 | 孙远峰,王海维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要点 多款新品突破丰富产品矩阵,平台优势驱动盈利增长。2024年内,公司多款新产品取得突破。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CCP)、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PECVD)、原子层沉积立式炉、堆叠式清洗机等多款新产品进入客户生产线并实现批量销售,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增强了产品布局的完整性。公司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精研客户需求,聚焦产品研发创新,在主营产品领域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凭借优良的产品与技术优势,公司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24全年公司营收预计在276.0亿-317.8亿之间,同比25.00%至43.93%;2024Q4公司营收预计在72.47亿-114.27亿之间,环比-9.62%至42.52%,同比-3.26%至52.54%。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平台优势逐渐显现,经营效率显著提高,成本费用率有效降低,使得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持续增长。24全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在51.7亿-59.5亿之间,同比32.60%至52.60%;扣非预计在51.2亿-58.9亿之间,同比42.96%至64.46%。24Q4:归母净利润在7.07亿-14.87亿之间,环比-57.97%至-11.59%,同比-30.34%至46.50%;扣非在8.54亿至16.24亿之间,环比-47.48%至-0.12%,同比-9.25%至72.58%。我们预计股权激励费用计提致使24Q4业绩承压,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2023年北方华创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费用总额为7.34亿元。 先进节点引领半导体产业扩张,预计25年全球启动18座新晶圆厂建设。产能方面,根据SEMI数据,受到高性能计算应用中前沿技术推动,以及生成式AI在边缘设备中日益普及,半导体产能预计将进一步加速,预计2025年晶圆产能年增长率为6.6%,达到3,360万wpm。其中,(1)先进节点:半导体行业正在加紧努力构建先进计算能力,以满足大型语言模型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故芯片制造商正在积极扩大先进节点产能(7nm及以下),预计先进节点产能年增长率将达16%(领先行业整体),到2025年产能将增加超过30万wpm,达到220万wpm。(2)主流节点:受中国大陆芯片自主可控战略以及汽车和物联网应用预期需求推动,主流节点(8nm~45nm)产能预计将再增加6%,在2025年突破1,500万wpm。(3)成熟节点(50nm及以上):成熟技术节点正在经历温和扩张,反映出市场复苏缓慢且利用率较低,预计产能将增长5%,到2025年达到1,400万wpm。新建晶圆厂方面,根据SEMI数据,半导体行业预计将在2025年启动18个新晶圆厂建设项目。新项目包括三座200mm和十五座300mm设施,其中大部分预计将于2026年至2027年开始运营。其中,中国大陆预计新增3座晶圆厂,中国台湾预计新增2座晶圆厂。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营运节奏,我们调整原有业绩。预计2024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2.82/402.14/501.67亿元,增速分别为37.2%/32.8%/2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98/80.26/99.01亿元,增速分别为46.1%/40.9%/23.4%;对应PE分别为36.6/26.0/21.1倍。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对高性能芯片需求加剧,叠加国内自主可控战略发展,有望带动先进制程/先进封装相关设备需求。北方华创致力于打造平台型半导体设备企业,将充分受益于需求增长及国产化进程加速,长期增长动力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晶圆厂扩产计划不及预期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和行业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
2025-01-14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要点 2024全年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收入276.0-317.8亿元,同比增长25.0-43.9%;实现归母净利润51.7-59.5亿元,同比增长32.6%-52.6%,实现扣非净利润51.2-58.9亿元,同比增长43.0%-64.5%。2024Q4公司实现收入72.5-114.3亿元,同比-3.3%至+52.5%,收入中值为93.4亿元,同比+24.7%;归母净利润7.1-14.9亿元,同比-30.3%至+46.5%,归母净利润中值为11.0亿元,同比+8.4%;扣非净利润8.5-16.2亿元,同比-9.2%至+72.6%,扣非净利润中值为12.4亿元,同比+31.7%。得益于公司CCP刻蚀设备、PECVD、原子沉积立式炉、堆叠式清洗机等多款新产品形成批量订单,公司工艺覆盖度持续拓宽,市占率稳步攀升、经营效率不断提高。看好公司营收规模扩大,平台优势逐渐显现。 Q4盈利能力受股权激励费用&研发费用资本化比例影响有所下降:24Q4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告中值对应的归母净利率为11.8%,同比-2.4pct/环比-9.2pct;主要系四季度计提相应股权激励费用,我们预计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的归母净利率约20%,同比环比略有下降,主要系研发投入资本化率有所降低、计入费用的研发投入相应增加。 本土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将长期受益国产替代浪潮:1)刻蚀设备:面向12寸逻辑、存储、功率、先进封装等客户,实现硅、金属介质刻蚀工艺全覆盖。2)薄膜沉积装备:突破PVD、CVD和ALD等多项核心技术,铜互联薄膜沉积、铝薄膜沉积等二十余款产品成为国内主流芯片厂的优选机台。3)立式炉:中温氧化/退火炉、高温氧化/退火炉低温合金炉,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炉、批式原子层沉积炉均已成为国内主流客户的量产设备,并持续获得重复订单。4)外延炉:覆盖SiC外延炉、硅基GaN外延炉、6/8寸多片硅外延炉等20余款量产设备。5)清洗机:单片清洗机覆盖Al/Cu制程全部工艺,是国内主流厂商后道制程的优选机台;槽式清洗机在多家客户端实现量产,屡获重复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订单情况,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8.7/78.0/100.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35/26/20倍。基于公司较高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低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
2024-11-25 | 上海证券 | 刘阳东,吴婷婷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摘要 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营收高速增长,净利率持续提升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由七星电子和北方微电子于2016年重组而成,专注于半导体基础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电子工艺装备和电子元器件。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9-2023年公司营收由40.58亿元提升至220.79亿元,CAGR达到52.82%。2019-2023年归母净利润由3.09亿元提升至38.99亿元,CAGR达到88.47%。2019-2023年净利率从9.11%提升至18.26%,CAGR达到18.99%。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53亿元、44.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51%、+54.72%。 受益于晶圆厂扩产和国产替代,公司作为ICP和PVD设备领军者,产品品类丰富,平台化优势突出 1)行业:根据SEMI,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6%,中国引领半导体行业晶圆厂产能扩张,中国芯片制造商未来两年预计将保持两位数的产能增长,中国芯片制造商将在2024年增长15%至885万(wpm)后,继而将在2025年增长14%至1010万(wpm),几乎占据行业总产能的三分之一,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半导体设备的主要核心设备,市场占比均在20%,半导体前道设备多环节国产化率低于20%,国产化率有望提升。2)公司:刻蚀设备在半导体设备环节占比高,全球和国内刻蚀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全球刻蚀设备市场呈现高度垄断格局,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高端电子工艺装备供应商,深耕ICP刻蚀技术二十余年,截至2023年底,公司ICP刻蚀设备已累计出货超3200腔。2023年全球和中国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分别约为211亿美元、61亿美元,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呈现出由国际巨头高度垄断的竞争格局,公司于2008年开始PVD装备研发工作,成为中国PVD工艺装备技术的先行者,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推出40余款PVD设备,累计出货超3500腔。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产品品类丰富,平台化优势突出,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298.80、389.40、488.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33%、30.32%、25.3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80、77.15、94.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24%、33.48%、21.91%。对应EPS分别为10.84、14.47、17.64元/股,对应PE分别为40、30、25倍。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人力资源风险;供应链风险;技术更新风险; |
2024-11-12 | 太平洋 | 张世杰,罗平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事件:北方华创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3.53亿元,同比增长39.51%;实现归母净利润44.63亿元,同比增长54.72%。单Q3来看,2024Q3公司实现营收80.18亿元,同比增长30.12%,环比增长23.81%;实现归母净利润16.82亿元,同比增长55.02%,环比增长1.68%。 电子工艺装备高增长,带动公司业绩向好。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较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主营业务电子工艺装备营收的高增长。根据公司前期公告,2024前三季度营收、利润高速增长,主要系:1.公司精研客户需求,丰富产品矩阵,拓宽工艺覆盖范围,主营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市场占有率稳步攀升,前三季度收入实现同比稳健增长。2.随着公司营收规模持续扩大,平台优势逐渐显现,经营效率持续提高,成本费用率稳定下降,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持续增长。 在手订单充裕,合同负债、存货均较为健康。2023年,公司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以及立式炉及清洗设备收入分别近60、超60、超30亿元,预计公司后续先进制程订单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公司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为公司在2024年全年实现较高速的增长提供了有效保证。同时,截止2024Q3,公司合同负债达77.83亿元,保持较高水平;在存货方面,公司存货金额由2023年末169.92亿元提升至2024Q3末的232.29亿元,公司在手订单较为饱满。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分别实现营收300.70、391.96、497.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7.34、76.94、102.24亿元,对应PE41.63、31.03、23.35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
2024-11-07 | 华安证券 | 陈耀波,李美贤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l事件 公司在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55%;扣非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62%。 公司在24Q3实现收入80亿元,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17亿元,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55%;扣非净利润16亿元,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58%。 l晶圆制造国产化推动下,设备将持续受益于半导体资本开支攀升 中国大陆为全球半导体设备最大市场,占前段设备市场比例超三分之一。在国产化推动下,2026年,中国大陆12寸晶圆产能占全球比例将达到25%,跃升至全球第一的位置,晶圆开支得以攀升。根据SEMI数据,我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率将提升至27%,但仍存在千亿美金的缺口。 l国产替代逐步深入,平台型公司优势明显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下,公司不断取得产品突破。近年来,公司发布了多款新品,包括12英寸电容耦合等离子体介质刻蚀机Accura LX等。近日,公司12英寸Cygnus系列PECVD设备亦交付客户,解决了大翘曲硅片的传输和工艺均匀性难题。先进制程工艺之间协同性更高,平台化公司优势明显,公司正不断扩展在各下游市场的核心环节布局,增强竞争优势。 l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79、113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1、15、21元,对应最新收盘价PE分别为38x、27x、19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加剧 |
2024-11-04 | 中原证券 | 邹臣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3.53亿元,同比+39.51%;归母净利润44.63亿元,同比+54.72%;扣非归母净利润42.66亿元,同比+61.58%;2024年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80.18亿元,同比+30.12%,环比+23.81%;归母净利润16.82亿元,同比+55.02%,环比+1.68%;扣非归母净利润16.26亿元,同比增长+57.72%,环比+3.74%。 投资要点: 业绩持续高速成长,盈利能力同比显著提升。受益于公司持续深耕客户需求,不断拓展业务边界,推动公司业绩持续高速成长,其中电子工艺装备收入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46.96%。由于公司收入增长较快,规模效应显现,以及产品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使得盈利能力同比显著提升,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毛利率为44.22%,同比提升4.39%,24Q3毛利率为42.26%,同比提升5.89%,环比下降5.14%;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率为21.91%,同比提升1.52%,24Q3净利率为20.95%,同比提升2.83%,环比下降4.71%。公司24Q3末存货从24H1的211.30亿元增加至232.29亿元,表明公司在手订单仍处于较好水平。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迎来强劲增长,中国晶圆厂未来几年或将继续保持300mm设备高额支出。根据SEMI的预测,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总销售额将达到1090亿美元,同比增长3.4%;预计2025年销售额将创下1280亿美元的新高,实现约17%的强劲增长;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在展示其强大的基本面和增长潜力,支持人工智能浪潮中出现的各种颠覆性应用。AI、汽车和物联网等需求正在推动半导体设备支出,SEMI预计2024年全球300mm晶圆厂设备支出预计将增长4%,达到993亿美元,到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24%,达到1232亿美元,预计2026年支出将增长11%,达到1362亿美元,2027年将增长3%,达到1408亿美元;SEMI预计到2027年,中国将保持作为全球300mm设备支出第一的地位,未来三年将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 公司持续丰富产品矩阵,不断构筑半导体设备平台核心优势。公司持续丰富产品矩阵,进一步拓宽工艺覆盖范围,在集成电路核心装备领域,公司24H1成功研发出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HDPCVD)、双大马士革CCP刻蚀机、立式炉原子层沉积(ALD)、高介电常数原子层沉积(ALD)等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设备,并在多家客户端实现稳定量产,获得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的核心产品也广泛应用于化合物半导体、新能源光伏、新型显示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24H1公司“半导体装备产业化基地四期扩产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公司持续优化生产模式,运用自动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工厂端的实时交互和数据共享,从而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公司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精益运营,持续提升工艺覆盖度及市场份额,不断构筑半导体设备平台核心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浪潮。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迎来强劲增长,中国晶圆厂未来几年或将继续保持300mm设备高额支出,公司为国内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领先企业,持续提升工艺覆盖度及市场份额,不断构筑半导体设备平台核心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浪潮,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为302.39/401.65/506.81亿元,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56.38/76.43/99.07亿元,对应的EPS为10.58/14.34/18.58元,对应PE为36.64/27.03/20.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周期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风险,国际贸易冲突加剧风险。 |
2024-10-31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投资要点 Q3业绩略高于预告中值,半导体设备仍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3.53亿元,同比+39.51%,其中电子工艺装备(半导体设备+真空&锂电设备)收入约190亿元,同比+47%,占比93%;电子元器件及其他业务收入约14亿元,同比-17%,占比7%;归母净利润44.63亿元,同比+54.72%;扣非净利润为42.66亿元,同比+61.58%。Q3单季营收为80.18亿元,同比+30.12%,环比+23.81%,其中电子工艺装备收入约75.62亿元,同比+36%,电子元器件及其他业务收入约4.56亿元,同比-25%;归母净利润为16.82亿元,同比+55.02%,环比+1.68%;扣非净利润16.26亿元,同比+57.72%,环比+3.74%。公司Q3业绩略高于预告中值,半导体设备仍为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Q3盈利能力同比持续改善,平台优势逐步显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4.22%,同比+4.39pct;销售净利率为21.91%,同比+1.52pct;期间费用率为21.58%,同比+0.96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88%/6.60%/10.77%/0.33%,同比-0.31/-0.53/+1.25/+0.55pct。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2024Q1-3研发费用达21.92亿元,同比+58%。Q3单季毛利率为42.26%,同比+5.89pct,环比-5.14pct;销售净利率为20.95%,同比+2.83pct,环比-4.71pct。我们认为公司Q3盈利能力同比改善主要由平台化降本优势显现、半导体设备毛利率提升带动,盈利能力环比下降主要受产品结构调整及研发投入资本化率有所降低影响(24Q3研发费用率环比+1pct)。 存货持续增长,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环比转正:截至2024Q3末公司合同负债为78亿元,同比-17%;存货为232亿元,同比+34%,存货实现较快增长,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4Q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7.47亿元,同比-50%,环比由负转正。 本土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将长期受益国产替代浪潮:1)刻蚀设备:面向12寸逻辑、存储、功率、先进封装等客户,实现硅、金属介质刻蚀工艺全覆盖。2)薄膜沉积装备:突破PVD、CVD和ALD等多项核心技术,铜互联薄膜沉积、铝薄膜沉积等二十余款产品成为国内主流芯片厂的优选机台。3)立式炉:中温氧化/退火炉、高温氧化/退火炉低温合金炉,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炉、批式原子层沉积炉均已成为国内主流客户的量产设备,并持续获得重复订单。4)外延炉:覆盖SiC外延炉、硅基GaN外延炉、6/8寸多片硅外延炉等20余款量产设备。5)清洗机:单片清洗机覆盖Al/Cu制程全部工艺,是国内主流厂商后道制程的优选机台;槽式清洗机在多家客户端实现量产,屡获重复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订单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原值56)/78(原值73)/100(原值9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35/27/21倍。基于公司较高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新品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等。 |
2024-10-30 | 招银国际 | Lily Yang,Kevin Zhang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Naura announced 3Q24 results. Q3 revenue was RMB8.0bn, up 30.1% YoYand 23.8% QoQ, driven by significant growth i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ales(up 47.0% in 9M24). NP was RMB1.7bn, up 55.0% YoY and 1.7% QoQ. GPMwas 42.3%, up 5.9ppts from 3Q23 but declined 5.1ppts sequentially, mainly dueto 1) higher photovoltaic (PV) equipment sales that had a lower GPM and 2)seasonal fluctuations in gross margins of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business.Overall, Q3 was a solid quarter with robust revenue and net profit growth.Maintain BUY, with TP adjusted to RMB426, reflecting 30x rollover 2025EP/E (vs. prev. 35.8x). 9M24 results showed Naura is on track with stellar growth. 9M24revenue grew 39.5% YoY, benefiting from continuously strong sales ofdomestic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up 47.0% YoY in 9M24) due to China’ssemi localization trend. 2025E bookings remain a key focus for mostinvestors but have not been announced yet (2024 bookings wereannounced in Jan, 2024). We maintain our sales growth forecasts for2024/25E at 39.7%/26.5% YoY. Margin decreased 5.1ppts QoQ in 3Q24, a similar seasonality observedin 3Q23 (down 7.0ppts) in addition to a negative impact from increased PVequipment sales. We revise down our 2024/25E GPM forecast by1.3ppts/1.1ppts to reflect the seasonality trend in 2024/25E, but we expectGPM to continue its upward trend (43.7%/44.3%) in 2024/25E on afavourable product mix. We slightly lower our NP forecasts by 3%/4% in24/25E considering continued investments in R&D. Maintain BUY with TP adjusted to RMB426, based on 30x rollover2025E P/E, close to its historical 2-year forward P/E. New TP also reflects1.0x PEG. Potential risks include 1) worsening China-US trade relations, 2)heightened geopolitical tensions, 3) slower-than-expected R&D. |
2024-10-30 | 平安证券 | 徐勇,付强,徐碧云,陈福栋,郭冠君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事项: 公司公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3.53亿元(39.51%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63亿元(54.72%YoY)。 平安观点: 业绩持续高增,产品矩阵扩充: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3.53亿元(39.51%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63亿元(54.72%YoY),扣非后归母净利42.66亿元(61.58%YoY)。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44.22%(4.39pctYoY)和21.91%(1.52pctYoY)。2024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0.18亿元(30.12%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82亿元(55.02%YoY),受益于半导设备国产化,公司业绩持续高增,业绩符合预期。费用端: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88%(-0.31pctYoY)、6.60%(-0.53pctYoY)、10.77%(1.25pctYoY)和0.33%(0.54pctYoY),公司费用率整体比较稳定。作为平台型半导体设备公司,公司继续深耕客户需求,不断拓展创新边界,丰富产品矩阵,进一步拓宽工艺覆盖范围。根据23年年报,北方华创在全国建立了19个客户服务中心、4个备件调拨中心和10个备件库,形成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在技术支持、现场服务、备品备件供应等方面与客户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打造了“强支撑、优服务、高质量”的客户服务核心竞争力。 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企业,充分受益IC国产化:1)刻蚀装备方面,面向12寸逻辑、存储、功率、先进封装等客户,已完成数百道工艺的量产验证,采用高密度、低损伤设计的12寸等离子去胶机已在多家客户完成工艺验证并量产;金属刻蚀设备凭借稳定的量产性能成为国内主流客户的优选机台;迭代升级的高深宽比TSV刻蚀设备,以其优异的性能通过客户端工艺验证,支撑Chiplet工艺应用;应用于提升芯片良率的12寸CCP 晶边刻蚀机已进入多家生产线验证;精准针对客户需求,发布了双频耦合CCP介质刻蚀机,实现了在硅刻蚀、金属刻蚀、介质刻蚀工艺的全覆盖;2)薄膜装备方面,铜互联薄膜沉积、铝薄膜沉积、钨薄膜沉积、硬掩膜沉积、介质膜沉积、TSV薄膜沉积、背面金属沉积等二十余款产品成为国内主流芯片厂的优选机台;3)立式炉装备方面,中温氧化/退火炉、高温氧化/退火炉、低温合金炉,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炉、批式原子层沉积炉均已成为国内主流客户的量产设备,并持续获得重复订单;4)清洗装备方面,拥有单片清洗、槽式清洗两大技术平台,主要应用于12吋集成电路领域。单片清洗机覆盖Al/Cu制程全部工艺,是国内主流厂商后道制程的优选机台;槽式清洗机已覆盖RCA、Gate、PRstrip、磷酸、Recycle等工艺制程,并在多家客户端实现量产,屡获重复订单;5)卧式炉管设备方面,主要为光伏客户提供氧化扩散、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三大技术平台基础上的硼扩、磷扩、氧化退火、正/背膜氮化硅沉积、多晶硅沉积、多晶硅掺杂、隧穿氧化层沉积、异质结非晶硅薄膜沉积等20余款工艺设备,适用于PERC、TOPCon、HJT等多种技术路线工艺应用,实现主流客户全覆盖。 投资建议:在集成电路核心装备领域,公司成功研发出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HDPCVD)、双大马士革CCP刻蚀机、立式炉原子层沉积(ALD)、高介电常数原子层沉积(ALD)等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设备,并在多家客户端实现稳定量产。根据公司的订单交付进度,我们略微调升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96亿元、77.80亿元、99.58亿元(原值为56.09亿元、73.85亿元、94.39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35倍、27和21倍。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先企业,长期受益于国产替代。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客户扩产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若下游晶圆厂和LED芯片制造商的后续投资不及预期,对相关设备的采购需求减弱,这将影响公司的订单量,进而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若公司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长远发展。(3)国际贸易摩擦风险。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如果中美贸易摩擦继续恶化,公司的生产运营将受到一定影响 |
2024-10-22 | 太平洋 | 张世杰,罗平,李珏晗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北方华创(002371) 事件:北方华创发布发布2024年3季度业绩预告,2024前三季度预计实现营收188.3-216.8亿元,同比增加29.08-48.6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1.3-47.5亿元,同比增加46.19%-64.69%;预计扣非实现归母净利润39.5-45.4亿元,同比增加49.62%-71.9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加51.64-74.63%。 单Q3来看,公司预计实现营收74.2-85.4亿元,同比增加20.42%-38.60%;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6-17.9亿元,同比增加43.78%-64.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0-17.3亿元,同比增加45.49%-67.80%。 精研客户需求,营收净利双双高增长。公司2024前三季度业绩高速增长,主要系:1.公司精研客户需求,丰富产品矩阵,拓宽工艺覆盖范围,主营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市场占有率稳步攀升,前三季度收入实现同比稳健增长。2.随着公司营收规模持续扩大,平台优势逐渐显现,经营效率持续提高,成本费用率稳定下降,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持续增长。 平台化优势凸显,新签订单饱满业绩高增可期。公司产品在集成电路领域覆盖了刻蚀、薄膜、清洗、热处理等环节,广泛的工艺流程覆盖度进一步保障了公司先进工艺各环节研发的协同性。2023年,公司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以及立式炉及清洗设备收入分别近60、超60、超30亿元,预计公司后续先进制程订单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公司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0亿元,为公司在2024年全年实现较高速的增长提供了有效保证。 盈利预测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头部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凭借自身完备的产品研发体系以及对半导体生产工艺的高覆盖度,有望深度受益半导上行周期以及国产替代进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00.70、391.96、497.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7.34、76.37、101.66亿元,对应PE37.27、27.87、20.9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