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熊可为,潘暕,王涛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凯盛科技(60055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yoy-2.3%;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30.8%;扣非归母净利润-24万。 显示业务毛利率提升,新增产能逐步落地 24FY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6.6亿元,yoy+11.9%,毛利率17.3%,同比上升6.1pct,主要得益于国家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政策的推动,以及新能源汽车和商用显示领域需求增长叠加公司产品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 UTG一次成型项目点火试运行;新开发出UTG冷镀ITO产品,通过航天钙钛矿客户验证;UTG抗冲击可折叠迭代产品等持续开发中;成功开发不等厚柔性玻璃(UFG)获得凯盛集团技术进步一等奖,并与客户进一步对接产品性能,为后续产品升级做技术蓄能。UTG剩余产线已经启动布局,预计2025年10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新材料盈利水平下滑, a)凯盛应材实现营收5.79亿元,yoy-10.6%,净利润0.61亿元,yoy-51.7%,净利率同比下滑8.9pct,我们认为净利润率有所下降主要是新产能投放后还没完全释放盈利能力所致。长远看,公司合成石英砂项目建成跑通后,将逐步具备电子级(晶圆级)硅溶胶、5G/半导体用低放射高纯超细球形材料、光伏/半导体用合成二氧化硅等产品生产能力,有望实现部分进口替代。 b)子公司蚌埠中恒实现营收9.05亿元,yoy-7.6%,净利润0.76亿元,yoy-11.7%,净利率同比上升10.8pct。电子封装球形粉体材料:2400t/a项目已建成投产,6000t/a项目厂房主体验收已完成,厂房室内装修和水电安装已完成。已建成投产1条球硅生产线、1条球铝生产线,正在安装剩余1条球硅生产线和1条球铝生产线及球化线给料系统和仪控设备。公司将持续进行应用材料新产品开发,加快Lowα球形氧化铝粉的研发进度,Lowα球形硅微粉尽快实现量产。 投资建议 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持续拓展,在UTG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但由于部分产品产能投产时间节点发生变化,我们调整此前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2.6/3.4/4.2亿元(前值25-26年4.06/5.3亿元),对应PE44/34/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应用技术迭代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高纯石英砂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2024-10-31 | 民生证券 | 李阳,方竞,赵铭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凯盛科技(600552)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4Q1-Q3实现营收35.74亿元,同比-5.46%,归母净利1.12亿元,同比+16.41%,扣非归母净利36万元,同比-94.74%。其中,24Q3实现营收13.57亿元,同比+2.26%,归母净利0.70亿元,同比+322.66%,扣非归母净利0.30亿元,去年同期亏损。 经营数据改善,关注UTG二期项目进展: 单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2%,归母净利0.7亿元、同比+323%,24Q3毛利率23.43%,同比+11.77pct、环比+5.74pct。 根据公司8月底业绩说明会公开交流纪要,UTG二期项目目前厂房、园区及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各项公辅工程均已建设完成,满足1500万/片产线建设需要,已安装完成4条生产线,剩余产线建设已启动。 单季研发费用同比+118%: 24Q3公司期间费用率19.21%,同比+8.37pct,主因系研发费用率明显上升,其中单季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8%/5.22%/9.21%/2.90%,同比分别+0.05/+1.20/+5.72/+1.40pct。绝对额角度,研发费用1.25亿元、同比 118%,财务费用0.39亿元、同比+60%,24Q3期末公司短期借款19.38亿元、去年同期为13.76亿元,长期借款16.68亿元、去年同期为13.02亿元。 UTG一体化龙头,拥抱“折叠屏时代”: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折叠屏进入快速渗透期,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从2022年的1310万台增长至2027年的1.015亿台,CAGR达50.6%,国内品牌推新速度加快、市场增速更高,期待折叠机新机型密集催化。UTG已成为折叠屏盖板主流应用方向,公司原片一体化优势明显,二期产能逐步释放。UTG产业链进入壁垒主要体现在原片技术开发,公司自主研发的30微米UTG,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基数较低,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2.34和2.79亿元,现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72x、54x、45x。作为凯盛集团显示与应用材料平台,看好公司①国产UTG一体化龙头,二期产能释放拥抱折叠屏时代,②应用材料板块立足锆系产品,高附加值新材料放量在即,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UTG进展不及预期;应用材料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消费电子需求下滑风险。 |
2024-05-17 | 民生证券 | 李阳,方竞,赵铭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凯盛科技(600552) 凯盛科技:凯盛集团显示与应用材料平台 2000年成立,2002年于上交所上市,公司是中国建材集团凯盛集团旗下显示材料与应用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平台。2023年12月公司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2024-2026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考核目标分别为1.89、2.70、3.14亿元,考核目标扣非归母净利润高增(对应2021-2026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达37.1%),期待公司新业务UTG及高纯石英砂贡献利润增量。 显示材料:UTG一体化龙头,拥抱“折叠屏时代” 2015年11月公司收购深圳国显科技75.58%股份,正式进入液晶显示模组领域,并表后深圳国显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液晶显示模组业务期待下游需求回暖。 (1)折叠屏进入快速渗透期,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从2022年的1310万台增长至2027年的1.015亿台,CAGR达50.6%,国内品牌推新速度加快、市场增速更高,期待折叠机新机型密集催化。(2)UTG已成为折叠屏盖板主流应用方向,国内折叠屏智能手机UTG使用占比从2020年的13%上升至2023年的接近70%。(3)公司原片一体化优势明显,二期产能逐步释放。UTG产业链进入壁垒主要体现在原片技术开发,公司自主研发的30微米UTG,是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二期1500万片/年产能部分产线已进入联线调试状态,Q2具备试生产条件,根据已有良率水平、同口径折合6.9寸产能,预计可以达项目计划一半产能。 应用材料:立足锆系产品,高附加值新材料放量在即 公司应用材料板块围绕锆、硅、钛三种元素,立足锆系产品,如电熔氧化锆、硅酸锆、稳定锆等,在此基础上扩大产品系列,如球形石英粉、高纯合成二氧化硅、纳米钛酸钡、稀土抛光粉等产品,2014-2023年公司应用材料板块收入CAGR达15%。(1)锆系列:收入体量过十亿量级,期待高附加值纳米复合氧化锆放量。主要产品为电熔氧化锆、硅酸锆,纳米复合氧化锆可用于固态电池电解质、固体燃料电池的掺杂材料。(2)硅系列:关注光伏坩埚及半导体放量进展。球形硅微粉产能释放增厚净利润,关注AI催化Low-α球硅、球铝需求,高纯二氧化硅提纯法应用光伏坩埚、合成法应用半导体。(3)钛系列:MLCC核心制备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凯盛科技是国内第二家掌握水热法制备纳米钛酸钡技术的企业,目前产能2000吨/年。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①国产UTG一体化龙头,二期产能释放拥抱折叠屏时代,②应用材料板块立足锆系产品,高附加值新材料放量在即,③凯盛集团显示与应用材料平台,股票期权激励考核扣非归母净利润高增。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3.08和3.96亿元,现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43x、32x、24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UTG进展不及预期;应用材料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消费电子需求下滑风险。 |
2024-04-21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熊可为,潘暕,王涛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凯盛科技(600552) 事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yoy+6.17%;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24.37%。 显示业务盈利能力下滑,新增产能逐步落地 23FY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yoy+4.7%,毛利率11.2%,同比下降2.4pct,主要系2023年宏观经济复苏趋势缓慢,消费电子市场更新换代需求较弱,消费者消费信心受到影响,我们预计今年行业景气度或有所回暖。 公司年产1350万片笔电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目前2条车载和4条笔电线生产线已安装完成,2条笔电生产线正在建设中。UTG二期已完成4条生产线的建设,形成一定生产能力。同时正在持续开发的UTG原片一次成型及UTG/UFG新加工工艺,预计2024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新材料业务多点开花,未来可期 a)凯盛应材(持股比例62.6%)实现营收6.48亿元,yoy+5.2%,净利润1.25亿元,yoy-28.9%。净利率同比下滑9pct,我们认为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目前公司矿物提纯制备的光伏石英坩埚用高纯石英砂生产线已建成并实现批量供货,半导体封装用高纯超细球形二氧化硅样品和抛光液已通过国内外客户验证,形成小批量销售。 b)子公司蚌埠中恒实现营收9.78亿元,yoy-8.4%,净利润0.86亿元,yoy-22.5%,净利率同比下滑1.6pct。23FY,公司2400t/a电子封装球形粉体材料建成,另有6000吨年产能在建。 公司正在深入推进UTG迭代技术、屏幕定向发声、玻璃基Mini-Led背光、高强透明微晶玻璃加工、车载智能驾舱、高纯合成二氧化硅、电子级硅溶胶、纳米复合氧化锆等多种新技术开发。新材料平台产品不断升级,未来可期。 投资建议 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持续拓展,在UTG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我们略微调整此前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2.6/4.06/5.3亿元(前值24-25年2.7/4.2亿元),对应PE43/27/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应用技术迭代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高纯石英砂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2023-12-27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熊可为,王涛,潘暕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凯盛科技(600552) 事件: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激励对象1,811.11万份股票期权,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为195人(占公司总人数3.6%),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管理、业务及技术骨干。 行权价格及行权条件俱佳,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1.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2.59元/股 2.行权业绩条件: 1)以2020年-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平均数为基数(0.24亿元),2024-2026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80%、124%、90%,且高于同行平均或高于75%对标企业; 2)2024-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不低于4.26%、5.84%、6.36%,且高于同行平均或高于75%对标企业; 3)2024-2026年度经济增加值改善值大于零。 4)考核要求:三个行权期 3.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假设授予日为2024年2月,需摊销总费用为6340.7万元,2024-2028年分别影响2092/2282.7/1323.6/597/45万元,不考虑股权激励对经营带来的正向作用,费用对净利润有一定影响。 综上,我们计算得2024-2026年目标扣非归母1.88、2.7、3.13亿元。整体看我们认为本次股权激励将充分调动公司核心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体现了公司对未来经营的充分信心,我们坚定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性。 投资建议 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持续拓展,在UTG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由于下游显示业务目前景气度低迷,同时新材料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下降,我们根据股权激励中行权条件计算出的对应扣非归母利润上调公司24-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1.11/2.7/4.2亿元(前值1.32/1.99/3.3亿元),对应PE107/44/28.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UTG二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高纯合成石英砂产品验证不及预期 |
2023-11-06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潘暕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凯盛科技(600552) 事件 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3.5亿元,yoy+10.8%;归母净利润0.96亿元,yoy-29%;扣非净利润0.07亿元,yoy-85.3%。其中,Q3实现营收16.44亿元,yoy+41.2%,环比+12%;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扭亏,环比-50.6%;扣非净利润-0.11亿元。 行业景气度拐点,显示材料业务有望回暖 公司笔电显示模组大客户之一为LG,LG显示Q3营业收入与Q2基本持平,营业利润亏损环比缩小。因此,我们认为,公司显示材料业务大概率在Q3已经筑底,后续年末旺季需求将有所回暖。 石英砂进度符合预期,部分产品通过验证 A.23H1完成太湖石英100%股权、凯盛基材70%股权的收购,提升5000吨高纯石英砂产能。公司目前大规模生产的高纯石英砂主要用于石英坩埚外层材料,根据订单和原料情况,太湖石英月产能可生产300吨左右(9月公开数据)。 B.合成石英砂方面,中试线用于半导体封装的高纯超细球形二氧化硅样品和硅溶胶已通过国内外相关客户的验证,并小量供货。 Q3盈利能力下滑,期间费用率较稳定 (1)毛利率: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12.7%,同比下跌3.5pct,环比下跌0.65pct,其中23Q3毛利率为11.67%,同比下降4pct,环比下降2pct,我们认为主要是部分新材料产品价格下降所致(如优势产品氧化锆市场Q3均价环比-7%);(2)费用率:23Q3期间费用率10.84%,处于正常水平,环比上升1.2pct。 投资建议 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持续拓展,在UTG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由于下游显示业务目前景气度低迷,同时新材料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下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1.32/1.99/3.3亿元(前值1.74/2.50/3.96亿元),对应PE85/56/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UTG二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UTG供应大幅增加使得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
2023-08-31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潘暕,王涛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凯盛科技(600552)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yoy-2.06%;归母净利润0.74亿元,yoy-48.56%;扣非归母净利润0.18亿元,yoy-58.75%。Q2公司营收14.68亿元,yoy+5.88%;归母净利润0.45亿元,yoy-62.23%。公司利润下降主要由于应用材料板块原材料上涨导致。 显示材料业务营收下降,新产品拓展进行时 23H1消费电子仍然偏弱,导致显示材料板块收入略有下降。具体看,23H1子公司深圳国显营收17.2亿元,yoy-2.6%,实现净利润3689.5万元(对应净利2.1%),yoy+28%。 此外,持续开发产品拓展新领域,国显科技加速推进AG玻璃项目,加强车载项目业务拓展力度,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具备量产能力,已进入国内部分主流车企配套供应链;UTG已完成部分面板厂导入工作。 新材料新品产能稳步拓展,贡献主要利润 ①凯盛应材(持股62.6%)实现营收3.35亿元,yoy-3.7%,净利润1.04亿元,yoy-10.9%。净利率同比下降2.5pct。 ②子公司蚌埠中恒实现营收5.38亿元,yoy-5.5%,净利润5511万元,yoy-7.7%,净利率同比下降0.25pct。除了氧化锆市占率维持全球第一外,电子封装材料用球形石英粉市场成功导入日本住友、松下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 ③23H1完成太湖石英100%股权、凯盛基材70%股权的收购,提升5000吨高纯石英砂产能。天然法制备的光伏石英坩埚用高纯石英砂项目已建成并已批量供货。 投资建议 公司在UTG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由于下游显示业务目前景气度低迷,我们略微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1.74/2.50/3.96亿元(前值1.8/2.6/4.1亿元),对应PE56/39/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应用技术迭代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UTG二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UTG供应大幅增加使得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
2023-05-04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潘暕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凯盛科技(600552) 事件 公司发布 23 年一季报, 23Q1 实现营收 12.4 亿元, yoy-10.5%,归母净利0.29 亿元, yoy+13.76%,扣非业绩-0.18 亿元, 非经常性损益中有 3400 万元为政府补助。 消费电子低迷及氧化锆价格下降, 拖累营收规模 公司 Q1 收入同比下降 10.5%,我们判断原因: 1) 电子玻璃 Q1 为淡季且行业景气度仍未有明显恢复; 2)新材料业务收入或有所下降, 我们判断主要与今年以来氧化锆价格下降有关,后续公司新材料业务中高附加值产品有望放量, 未来仍有望量价齐升。 跟随消费电子周期, 盈利能力下滑 公司 Q1 净利率 3.31%, 同比下降 0.1pct, 环比下降 2.5pct; 毛利率 12.86%,同比降 1.92pct,环比下降 7.74pct。 主要原因系: 1) 新材料去年盈利水平较高; 2) 显示模组行业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影响较大,我们预计今年盈利能力有望缓慢提升。 此外, 目前在建年产 1350 万片笔电/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由于临时管控有所延期(预计 4-5 月投产),有望在传统消费电子旺季贡献业绩。 其余看点: 公司 UTG 产品独供解除,实现市场批量导入,同时 UTG 原片一次成型、 UTG/UFG 新加工工艺持续开发,二期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工艺进步情况,匹配项目建设进度。 新材料多点开花, 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传统显示模组和新材料业务有望实现稳健扩张,盈利能力具备较大改善空间。从产品发布趋势看,我们持续看好折叠屏手机市场后续的快速放量,公司在 UTG 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 UTG 超薄玻璃在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已从手机扩展到笔记本/卷轴显示/屏幕发声、车载显示及其他柔性显示产品领域。 我们预计 23-25 年公司归母净利 1.8/2.6/4 亿元, 对应 PE 67/46/2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市场应用技术迭代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UTG 二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UTG 供应大幅增加使得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
2023-04-14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潘暕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凯盛科技(600552)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6.23亿元,yoy-31.5%;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34.79%;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万元,yoy-96.5%。其中,Q4公司收入大幅下滑50.6%(9.4亿元),我们认为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由于显示材料板块收入降幅较大导致。 显示业务业绩下滑,UTG业务逐步落地 22FY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2.3亿元,yoy-41.2%,实现净利润-4,983万元(对应净利率-1.5%),主要系消费类电子市场更新换代需求减弱以及宏观环境下消费疲软所致,我们预计今年行业景气度将有所回暖。 22FY,公司完成三家信息显示玻璃生产企业100%股权收购,实现从电子玻璃基板到显示模组的产业链整合。目前在建年产1350万片笔电/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由于临时管控有所延期(预计4-5月投产)。 公司UTG产品独供解除,实现市场批量导入,同时UTG原片一次成型、UTG/UFG新加工工艺持续开发,二期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工艺进步情况,匹配项目建设进度。 新材料业务持续高增 ①凯盛应材(持股比例62.6%)实现营收6亿元,yoy+41%,净利润1.76亿元,yoy+71%。净利率同比提升4.9pct;我们认为盈利能力大幅上升主要系产品结构改变导致,电子封装用球形材料扩建项目不断释放产能,产量同比增长46.2%;新开发车载钛酸钡和MLCC用功能陶瓷配方粉,实现批量供货;纳米复合氧化锆通过新能源标杆企业验证。 ②子公司蚌埠中恒实现营收10.7亿元,yoy+7.7%,净利润1亿元,yoy+25.8%,净利率同比提升1.5pct。除了传统电熔氧化锆产品仍保持全球第一外,目前一条球铝生产线和制氧站已投入使用。 新材料多点开花,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新材料业务有望实现稳健扩张,持续看好UTG和高纯石英砂业务的放量,整体盈利能力或具备较大改善空间。从产品发布趋势看,我们持续看好折叠屏手机市场后续的快速放量,公司在UTG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根据22年年报中更新的部分项目的投产进度情况,我们调低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1.8/2.6/4.1亿元(前值2023-2024年3.1/5.7亿元),对应PE73/50/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应用技术迭代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高纯石英砂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2022-11-04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潘暕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凯盛科技(600552)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83亿元,yoy-23.97%;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yoy-27.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7亿元,yoy-55.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6亿元,yoy-27.63%;实现归母净利润0.06亿元,yoy-90.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yoy-91.79%;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系下游消费电子低迷所致。 消费电子低迷拖累营收规模,新材料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公司Q3收入下降27.6%,我们判断原因:1)显示模组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系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偏弱;2)新材料业务收入或较稳定,与去年基数较高有关,展望明后年,随公司新材料业务产品矩阵的拓宽,产销量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盈利能力小幅下降,随UTG放量盈利能力有望进入上行通道 公司Q3净利率同比/环比下降3.85/5.38pct,主要系毛利率同比-2.03pct,环比-2.38pct所致:1)高毛利新材料业务去年相对高基数;2)显示模组业务下游需求低迷,对毛利率产生负向影响;此外,从非经常性损益方面影响来看,计入当期的政府补助金额同比去年减少2220万元。我们认为后续公司显示模组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若utg业务逐步放量,对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产生正面影响。 集团内整合加码,托管相关资产 公司先后拟托管集团下蚌埠中显、龙海玻璃、龙门玻璃三家超薄玻璃;凯盛基材70%股权、太湖石英100%股权、黄山石英70%股权进行管理。受托股权管理后,公司将与上游玻璃原材料更好地实现产业链协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品矩阵也将进一步拓宽。 UTG放量呼之欲出,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传统显示模组和新材料业务有望实现稳健扩张,盈利能力具备较大改善空间。从产品发布趋势看,我们持续看好折叠屏手机市场后续的快速放量,公司在UTG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后续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能力。UTG超薄玻璃在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已从手机扩展到笔记本/卷轴显示/屏幕发声、车载显示及其他柔性显示产品领域。考虑到消费电子景气度仍较低,我们调低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1.1/3.1/5.7亿元(前值为2.48/4.42/5.6亿元),对应PE62/23/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应用技术迭代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UTG二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UTG供应大幅增加使得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